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岁月1913 >

第97部分

民国岁月1913-第97部分

小说: 民国岁月1913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淡的上午就这样渐渐过去,临近中午时,正当刘峙和熊式辉要准备午餐,一个德国上士突然来到他们的观测所,并带来了一份命令。

    “子玉将军让我们马上回后方?”看着这份命令,刘峙和熊式辉有些奇怪,按理说他们要在这里呆上足足一周才能离开,可来到这个观测所仅仅才四天,时间远还没到呢,吴佩孚这么急着找他们究竟什么事?

    用着生硬的德语问了问上士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但传令的德军上士摇头表示不清楚情况。有些摸不着头脑的刘峙和熊式辉怕吴佩孚找他们有急事,只能连忙收拾好东西,跟着德军上士撤出了观测所。

    傍晚时分,刘峙和熊式辉马不停蹄地来到了距离前线五十公里的一个小镇,这是中**事观察团的临时驻扎地,当他们抵达时惊奇的发现不仅是他们两人,就连分散在德军这方其它几个区域的观察员几乎都赶了回来。众人相见,都热情地打着招呼,同时好奇地探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经扶兄、天翼兄,你们二位是观察员中除团长、副团长外军衔最高的,难道也不知道子玉将军召我们过来的原因?”一个中尉观察员殷勤地发了几根烟,划着火柴帮忙点上,并好奇问道。

    “我们哪里知道?一接到命令就急急往回赶,我和天翼连午饭都没来得及吃呢。”刘峙抽了口烟,摸摸已经空空如也的肚皮摇了摇头,反问中尉身上带了什么吃的没有,先搞点来垫垫再说。

    好不容易找出根红肠,和熊式辉一人一半先啃着,此时最后几个观察员也刚刚赶到,瞧瞧在场的人,同盟国这方的军事观察员全到齐了。

    大家对吴佩孚突然下命令集合的原因相互猜测着,不多时只见吴佩孚骑马从镇口回来了,转眼间就到了众人面前,跳下马儿把缰绳往一个德国士兵那边一丢,目光向人群扫了扫。

    “都到了,过来吧。”淡淡说了一句话,吴佩孚大步流星地往屋里走去,众人连忙跟上,一起进了屋子。

    关上门,等大家陆续坐下,吴佩孚再次确认所有人全部到齐后,开口说道:“诸位,接zhongyāng命令,我军事观察团即ri起停止在欧洲的军事观察工作,大家准备一下,明ri启程归国。”

    “什么!”

    “这怎么回事?”

    “仗还没打完就走?不是说还要去西线瞧瞧么?”

    “是啊!难道我们不去西线了?”

    一时间,众人都对此命令不解,相互提出了疑问。瞧着乱轰轰的场面,吴佩孚顿时不悦,手中的马鞭敲敲桌子,屋里一下子就静了下来。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吴佩孚威严道:“这是zhongyāng和国防部、总参谋部下达的命令,至于为什么你们不需知道,明白了没?”

    “明白!”所有人同时站起,大声应道。(。。)

    p

    。。。

第一卷 动荡不安的时代 第一百六十章 朱尔典的疑惑() 
中**事观察团提前结束欧洲战场工作,启程回国。虽说中国现如今和德国、沙俄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提前归国的举动也有些让人觉得意外,但中国毕竟在世界上只是一个弱国,中国外交部在国防部对军事观察团下达归国命令的同时,由次长曹汝霖分别与德、俄二国大使会晤,并坦然告知由于中国国防军的建设进度加快,极需要这批骨干军官尽快归建,而对于中德、中俄的商业合作,中国zhèngfu将一如既往地按照预订协议继续进行。

    这样的解释,表面上马马虎虎也说得过去。何况德国和沙俄在这场战争中已经打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有jing力再去顾及这么一件小事。只要中国zhèngfu不中断和他们的商业合作,继续提供各类商品也就足够了。至于中**事观察团的来去,在他们眼里最多只是中**人过家家的玩意,想回去就回去呗,也省得自己花力气招待。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想到其他原因,比如英国大使朱尔典就对此很是敏感。

    “大使阁下,您对中国人突然撤回他们在欧洲的军事观察团有什么看法?”英国大使馆,抽着雪茄的朱尔典笑眯眯地问着来作客的法国大使康悌,似乎很是随意地问道。

    “呵呵,中国的军事观察团,那只不过是个不怎么有趣的笑话。”手中握着杯波尔多红酒,穿着礼服的康悌很有些法国贵族气息的品位,不屑一顾道:“中国人是好苦力、好厨师,但绝对不是什么好士兵,他们的军队就像是非洲黑人样的乌合之众,这个军事观察团依我看只不过是中国人给自己脸上贴金的东西华而不实,就像是他们过年时候贴的年画。大使阁下,您还记得当初清国时,中国的皇帝派他们的大臣去欧洲、美洲学习的事么?用中国人的话来说,走马观花这句成语非常合适。”

    朱尔典眉头微皱,康悌这番话他很不赞同。自中国推翻满清建立民国后,作为老资格的外交官瞧着这个古老而又庞大的国家一天天地强盛起来,这是不容忽视的现实。而且。消息灵通的朱尔典尤其关注中国zhèngfu的各项措施,尤其是发展工商和国防军的建设,在他看来,如今中国zhèngfuzhongyāng的实力已经基本稳固。全国除少数地方已得到政令统一,国家军队在zhongyāng大力推动下也已有了现代军队的稚型,虽然相比起列强来,中国的整体实力还差得许多,但这么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绝对不容小看。

    “难道,大使阁下就没有其他看法么?也许中国人这次召回军事观察团是打算参战的预兆。”

    “参战?”康悌微微一愣,顿时笑了起来:“呵呵,如果这样的话倒是件好事,欧洲大战打到现在,我们两国的小伙子们几乎都被送上了战场,国内生产和前线阵地都极度缺乏劳力,中国的士兵打仗不行。但就如我刚才说的。中国人可都是好苦力,假如中国参战,我法兰西正好可以要求中国zhèngfu派出些劳工去欧洲协助,我的大使阁下,您看这个主意如何?”

    “的确是个好主意!”朱尔典微笑着点点头,表示赞同。可他肚子里却骂了一句“白痴”。在朱尔典看来,要不是大英帝国的帮助。你们法国早就沦落在德奥联军的铁蹄之下了,这个康悌至今还抱着法国人的狗屁骄傲不放手。难道他就没有一点点政治嗅觉么?天知道法国zhèngfu怎么会派这么个傻瓜来中国担任大使,难道就是因为他的贵族身份?

    话不投机,朱尔典接下来就再也不和康悌聊这事了,双方就着其它事交换了下意见,当康悌起身告辞后,朱尔典快步来到了书房,提笔写了份电报。

    “阁下!”听到摇铃声,一位大使馆武官快步走进了书房,向朱尔典敬礼。

    “把这份电报立即发往伦敦。”朱尔典把电文递过去说道,顿了顿又叮嘱道:“用加密!”

    “是!”武官应声点头,接过电文很快就离开了。

    点起雪茄,朱尔典走到窗口,透过窗户眺望着这古老的京城。作为一个老资格也同样是合格的外交家,朱尔典的嗅觉可比华而不实的法国人敏锐多了。当他接到中国zhèngfu召回欧洲军事观察团的消息时,他立即就在空气中闻到了一种不一样的味道。在他看来,中国人绝对不会平白无辜地这么干,根据他的情报,中**事观察团在东线干的还不错,尤其是军事观察团团长吴佩孚更是中国赫赫有名的将军,其素质和战术修养就算在英国也是属于优秀的。

    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派出去这么多的jing英的骨干军人,难道中国人就要半途而废么?假如像中国zhèngfu对外解释的那样简单,朱尔典是绝对不信的。要知道,中国可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岁月中,中国人的智慧绝对不会像非洲土族那么差劲,更何况朱尔典久在中国,说着一口流利的华语,对中国人了解甚深。

    瞧不起一个民族,但不能瞧不起他们能在漫长岁月中生存下来的智慧和潜力。朱尔典虽然在大多数中国人面前都是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但不否认他在内心中对这个古老而又庞大的国家一直有着种奇怪的管感。中国人穷而懒,不团结、不遵守次序,爱耍小聪明,官员贪婪而又无能,普通老百姓懦弱、习惯逆来顺受,士兵贪生怕死,将军们贪财好sè。但同样,中国又是一个勤奋、勇敢、对外敌百折不挠的国家。这些矛盾点几乎全都集中在一起,就和东边的ri本人一样,中国是一个令人无法捉磨的国度。

    随着在中国呆的时间越长,这种感觉给朱尔典越是强烈。这也是当初欧洲大战刚刚爆发时,朱尔典是唯一一个作为列强国家的大使首先发出邀请,邀请中国zhèngfu加入协约国参战的人。可是,因为种种原因,中国最终选择了中立,而在朱尔典看来,这样的选择对中国来说并没有坏处,相反因为中国zhèngfu的选择正确不仅收回了青岛,还借着欧洲战争的机会迅速发展起来,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其国力就大增。

    随着欧洲大战的延续,世界各国几乎大半都被卷入这场该死的战争中。老牌列强一个不拉都打得热火朝天,除了远在北美的美国暂时隔岸观火外,大国中也就中国还保持着中立。让朱尔典有些疑惑不解的是,中国虽然这几年发展迅速,国力增强不少,可欧洲大战至今还胜负难测,甚至可以说同盟国的优势还略占上风,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参战的时机并不恰当,假如他是中国大总统的话,完全可以再等等,等到最合适的时候再加入战争,从而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利益。

    这个问题让朱尔典感到困惑和不解,至于中国加入同盟国行列,这点朱尔典倒不担心。协约国在亚洲的实力远远强于同盟国,中国人再白痴也不会做这样的选择。加入协约国,无论胜负,中国都会获得利益,这是非常明确的。

    “奇怪的中国人,他们究竟在想些什么呢?”皱起眉头,朱尔典百思不得其解,虽然他隐隐约约已经猜到了真相,可就因为这点让他至今不敢确认。刚才发出去的电报,就是向伦敦汇报此事,并希望本土情报机构能够就此给予些答案和指导。

    无论如何,中国参战,对陷入泥沼中的大英帝国是一件极好的事,凭着英国在中国的影响力,不管中国zhèngfu是正面参战还是像法国人所说的派劳工参战,都能极大减轻前线的负担。朱尔典一向是力主中国参加协约国的建议人,对这事当然颇为热心,他绝对不会放过这样一个机会。

    就在朱尔典琢磨这事的同时,同在京城,方子达也在紧张地准备着。花费了好大力气,终于说服了袁世凯、宋教仁等人着手中国参战的决定,而如今留给中国准备的时间并不太多了。ri本大隈内阁过不了多久就会结束任期,当新的内阁上台的同时,也将是新一届ri本zhèngfu做出选择的时候。由于ri本经济问题,欧美各国已经开始了对ri本正式贸易惩罚,ri本借战争来摆脱困境的时间已经不多。只不过ri本zhèngfu需要一些时间来进行准备,并且新旧内阁交替结束才能开始行动。曲指算算,留给中国的时间最多还有三个月,而中**事观察团成员归国起码还要一个多月时间,加上国内军队的调集、准备等等,这些ri子方子达是忙得焦头烂额。

    “总裁,国防部的文件。”

    “次长,总参谋部的拨款请求。”

    “总裁,制造局来人。”

    “次长。”

    方子达的办公室,为了工作效率,他索xing把zhongyāng银行和财政部的工作一起搬到了这里,每天都要面对无数需要解决的问题。仅仅是财政准备拨款,在这一月中钱就像是流水一般从他手上出去,要不是当初他为zhongyāng银行和财政部攒下了不菲的家底,光是这些资金就够他头痛的了。(。。)

    p

    。。。

第一卷 动荡不安的时代 第一百六十一章 能胜否() 
现在是1916年8月,离ri本大隈内阁任期结束时间仅二个多月,留给中国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按照历史,袁世凯本应在6月6ri去世,但由于方子达这小小蝴蝶翅膀的扇动下,袁世凯并没有称帝,也没有就任什么终身大总统,而只是继续担任民国大总统。

    粱士诒、袁克定的事件过去后,袁世凯的身体虽一天比一天的差,可没了心理上的负担和称帝的压力,袁世凯反而活得更轻松了些。心态的改变,让他远比历史上活得长久,可疾病缠身的他自己也清楚,剩下的ri子并不多了。

    人无论当年如何威风决断,临到这时候总会想到其他事,就如袁世凯一般,随着身体一ri不如一ri,他也开始了身后事的安排。作为当年的北洋大臣,如今的民国大总统,袁家的身外之物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寒酸的很。整个袁家,按照方子达的估计,仅仅也就三四十万大洋的财产,这些财产中绝大部分还包括了房产、珠宝、首饰之类,全家的现金不会超过十五万大洋。这样的身家,要是说出去绝对不会有人相信,可偏偏就是如此,袁家虽然是民国第一家,但在这点上的确远比不上其他政要。可以说,北洋系中普通的师长之类,其财产就比袁世凯多得多,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作为北洋唯一的大佬,袁世凯一生中经过手的金银数不胜数,但往往都是这手进来另手出去。几乎从不留分毫下来。再加上袁家的家规甚严,除长子袁克定年长胆大,瞒着老袁在外捞了点钱外,其余子女没一个在zhèngfu内任职的,一家上下平常除了正常收入外也就些老部下老朋友ri常来往送的礼物等等,所以整个袁家远比常人想象的清廉。

    袁世凯自己也知道,一旦他撒手西去。留给子女们的东西并不多。何况子女中也没有人能够继承他的政治遗产。将来,袁家要何去何从,不容袁世凯提前做起安排。其实对于这个安排袁世凯早就有打算,那就是让方子达挑起袁家的大梁,以保证ri后袁家不会在他走后衰败下去。

    深思熟虑。同意中国加入协约国向同盟国开战,袁世凯一方面是从如今政治方面考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