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水浒-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街道两边鳞次栉比全是密密叠叠的房屋商铺,卖什么的都有,吃食店,杂货店,各种金银铜铁锡的作坊铺子,古董店,衣帽店,车马店,饰品店……
一到晚上,整条街灯火通明,香气扑鼻,光是卖吃食的各种美味小吃就能让你每日三样连吃三个月不重样。
不唯富庶繁华,文明也同样站在各朝各代的顶峰,也不是没有泼皮无赖,但大部分汴梁百姓却都知书识礼,见面都是彬彬有礼的。
哪怕走在街上看到有人穿着短衣,腰里别着砍柴的斧头和鱼篓,就在书坊里面蘸着口水翻书看也完全不用稀奇。
因为大宋的文明就是有这么发达,她的富庶繁荣,浓浓的生活和人文气息,就连千年之后许多文人都悠然神往。
大宋的繁盛,自有其气运,第一个就是科技在这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四大发明宋朝就有三个,生产力的提高,加上南方得到更进一步的开发,加上近百年的太平,一下使得大宋的物资极大的丰富起来。
另一方面就是开海贸易之利,大量的金银源源不断流进了大宋。
说起来,中国其实是一个贵金属严重缺乏的国家,所以只能用铜钱作货币,可是一贯铜钱就有后世八斤重,使用起来极其不方便。
就这样,铜钱还不够用,有些地方只能用铁钱,三四枚铁钱才能值一枚铜钱。
货币的缺乏和使用不便自然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反观西方包括中西亚的金银却多到了令人发指地步,甚至这时的倭国,也是遍地金银的地方。
要说中国人也是牛,硬是能点石成金,随便挖点土烧成瓷器,再采点树叶子,养点蚕宝宝就能换回等重的黄金回来。
正好赶上西方衰弱,西罗马已经完全的蛮族化,正处在黑暗、愚昧、落后的中世纪;东罗马帝国冢中枯骨,苟延残喘而已;大食也已经分裂衰亡,名存实亡。
而隔绝东西方的阿拉伯人又掌握了信风技术,海上丝绸之路终成气候。
于是整个西方几千年积攒的金银,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连同倭国的金银,一船又一船的源源不断运到大宋来。
货币的充足,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再加上国人的勤劳聪慧,前期政治也算清明,于是一个经济文化无比发达的大宋就这样应世而出了。
可越是如此,几年后的靖康之耻,还有之后的崖山,文明被野蛮摧毁,整个华夏陷入一片尸山血海,惨绝人寰的黑暗中,就越发让人痛心!
林冲侃侃而谈,李师师和吕将、桓逸三人不禁瞪大了眼睛,心中暗自叫好,没想到一名小小都门禁军教头,看问题竟有如此见地。
然而接下来林冲开口说出来的话,却如晴天霹雳一般在三人耳边炸响。
“可即便如此,我大宋也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自太宗皇帝起,以文制武,大量提拔文官,待遇之高,加恩之厚,百世莫及,如此冗官绝症成矣。
然而这些冗官若能尽心做事也还罢了,奈何大宋之官制自太祖时期起,就有太多缺陷,官制混乱且不说,关键还是分权太过。
太祖此意,一是分割宰相之权,二是防止官员舞弊,实行官(行政级别)、职(荣誉称号)、差(实际差事)分离制度,且每件事都至少需要三名官员协同才能决定完成。
如此一来不但官员数量严重膨胀,而且办事效率还非常的低下,人浮于事,真有事情反倒找不到人负责,于是又设置临时差遣,最后这临时差遣又一代代传下去。
以致本来在唐朝一个人就能做并且能做的很好的事,在我大宋要五六个人来做,而且还做不好,这还只是有差遣的,算上没差遣的,人数起码十倍。
士大夫们享受着高官厚禄,拿着公使钱悠游终日,不是每日置酒高会,吟诗作对,就是党同伐异,争权夺利,却不知他们在日复一日的消耗着大宋的元气!”
第九章 大宋三大绝症(求收藏,求推荐!)()
林冲激扬文字的说着,他的对面,名为李师师的矾楼花魁行首眉头紧蹙,第一次有了震惊的神色。
李师师不是没有听一些名士才子高谈阔论过,他们哪个人不是熏熏然,陶陶然乐在其中,所有的危机只装作不见,何曾有人敢这样说实话?
吕将,桓逸两人则激动了,他们觉得林冲说的太对了,大宋的冗官就是已成了绝症,无药可治了。
可是这样的话他们平常却不敢说,甚至不敢去想,因为他们也是文人士大夫;因为想了也找不出解决之道,干脆不去想。
林冲继续侃侃而谈:“武臣也是这样,武臣虽被文臣压制,可也要安抚。
自杯酒释兵权以来,武将勋贵集团就一直与皇室联姻,凡勋贵子弟皆安排在军中世袭当军官,且军队越来越多,于是又有了冗兵之害。
同样的,若这些冗兵能有用倒还罢了,可最后这支禁军却变成了都门勋贵集团的家奴,替他们经营着各种产业倒是在行,至于临敌打仗,则是完全派不上一点用场。
如此,冗兵绝症,亦是神仙难救!
至于冗费,就不必提了。有了冗官冗兵,这冗费自然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大宋再富,开海贸易之利再大,也经不住这越来越多的三冗费用啊,于是有了王荆公变法,可变法虽多挣到了些钱,却又激起了党争,朝政越发混乱,士风大坏,又为大宋再添一绝症。
现在的大宋就这样,外表看着光鲜,真可谓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内里却是败坏的不成样子,一旦财政崩坏,只怕要不了几年,就会有大祸临头,林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啊!”
李师师皱着眉头不说话,暗道虽说你说的不假,但奴家只是一小女子,对我说这些又能改变什么?难道想让我在官家面前说项,那你可打错主意了。
吕将激动的满脸通红,他眼神炙热的看着林冲:“不知林大哥所说的大祸临头指的是什么?”
林冲将李师师的表情看在眼里,没有急着回答吕将,而是缓缓起身告辞,并说若是想起全词一定第一时间送给李女史鉴赏,然后就在李师师的诧异中,拉着吕将和桓逸下了小楼。
真是个奇怪人呐,竟然说了这么一大堆没用的,然后就这么走了?
桓逸同样觉得奇怪:“林大哥,话没说完,怎么突然就走了?”
林冲道:“那就回去说,我陪你们秉烛夜谈也没问题,可是李女史明显对这些话题不感兴趣,再不告辞就惹人讨厌了。”
吕将苦笑道:“可是林大哥你不知道,我俩求见李女史多次了,就是通过她上达天听,罢免花石纲,虽然林大哥认为希望渺茫。
可事在人为,尽人事听天命,总得试一试,这好容易见着了,却口也没开就告辞了。”
林冲看他一眼,笑道:“吕兄弟桓兄弟也在汴梁几年了,怎会不知这位李女史的秉性?
这么久以来,她可曾会参与到汴梁城中激烈的斗争中去?还是给哪个说项过?
说起来,不参与到朝争里去,保持清高这可是她的立身之本。
我们与她又无深交,凭什么以为只见了一面她就会为我们而改变?
退一万步说,就算李女史真帮了你,就会有用?”
林冲声音小了起来,但还是让吕将听得清清楚楚:“那个官家是个什么样的人,难道你就真没有一个认识吗?”
吕将再次说不出话来,其实官家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又岂会不知呢?
只是朝政败坏如此,难道只能坐视吗?
最后也只能知其不可而为之,尽人事听天命以求心安罢了。
吕将嘴唇动了几下最后化作一声长叹,桓逸见状也没有说话,气氛顿时就有些冷。
三人出了矾楼,林冲正想着说点什么缓和一下气氛,就见迎面走来一人,也是个太学生模样,见到吕将就大喊起来。
“吕将,你出事了,今天有两位皇城司的使臣到国子监找你,说你上书妄议朝政,污蔑朝廷重臣,对官家大不敬,官家震怒,褫夺了你的太学生身份,并要你三天之内搬出国子监的房舍,终生不能为官。”
那人传完消息就走了,显然有点避之若浼。
尼玛,林冲看着这个书生气满满的“前太学生”,心说你上书到底说了什么啊?竟让赵佶这么生气,亲自下口谕夺去你太学生身份?
吕将身体一震,整个人顿时如遭雷击呆立当场,脸上表情极其复杂,愣了足足十多秒才回过神来,嘴角露出嘲讽苦涩的笑容。
“哈哈……枉我还一腔热血……哈哈,知其不可而为之……原来我的上书那帮奸臣并没有压下来,反倒主动送到了官家面前……哈哈,没想到竟是这样的结局……”
林冲看了一眼桓逸,也是一副悲愤莫名的表情,他连忙拉了拉两人,对吕将道:“吕兄弟书生意气太重,不能做官未尝不是好事,否则在官场上也是格格不入,迟早要被那些人气出病来。”
吕将回过神来,面带激愤道;“林大哥,之前是小弟的错了,还是林大哥看得准……只是这个世道如此,如之奈何?”
林冲拉住他的手:“街上不是说话的地方,走,我们回去说。”
吕将没有再说什么,跟着林冲一路就到了林家,三人来到客厅坐下,张贞娘奉上清茶,又邀两人在家里吃晚饭,两人想了想也就答应了,张贞娘退下去准备饭食自不必提。
却说林、吕、桓三人各自坐定,却都没有说话,林冲饶有兴致的打量着两人,两人一个二十,一个二十一,俱都是斯斯文文,仪表堂堂。
只不过吕将看上去书生气要重一些,个性也更耿直偏激一些;而桓逸书生气却没有那么重,且性格也稍显温和一些。
不过不管性格如何,两人都算得上热血男儿,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有点愤青,不过这样正好啊。
吕将桓逸两人同样也在打量林冲,和李师师的感觉一样,他们也觉得林冲实在是太怪异了一些,明明看上去是个粗俗武夫,怎么却总给人一种儒雅书生的感觉?
还有他说的不久之后的大祸临头,到底是指的什么?
三人各种想着事情,过了良久,还是林冲先开了口:“我们继续之前的话题,两位兄弟肯定在想我说的大祸临头,到底是指什么吧?”
两人交换一个眼神,吕将道:“难道林大哥是指江南百姓会不堪压迫,起兵造反?”
林冲一怔,心道这家伙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之后,看事情的走向倒是蛮准啊。
“这个确实有这个可能,但若真是如此,受苦的也只会是江南的百姓,他们起兵造反绝不会成功。
因为汴梁禁军虽不能战,但西北却还有百战西军,即使起义军一开始能占得些优势,最终也难逃被剿灭的下场,反倒害苦了江南百姓。
不过我说的却不是这个。”
“那林大哥指的是什么?”
林冲看着两人,正色道:“不知两位兄弟可知道女真?”
桓逸点头:“知道一些,听说是大辽东北一个小部落,几年前起兵自立,打了一些胜仗。”
“难道林大哥所说的大祸临头竟指的是这个女真?”
吕将有些不敢相信的问:“想那女真不过蕞尔小邦,蛮夷而已,就算暂时胜了几仗,只怕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辽人平定,如何就会成为我们的滔天大祸?”
林冲心中冷笑,这话说的没错,若是正常情况像女真这样的才一点人的小部族,肯定一出头就被灭了,奈何这时的大辽和大宋都腐朽到了极点,硬是送菜送经验让女真成长为一支可以横扫天下的力量。
林冲没有争辩,问道:“不知两位兄弟可知道赵良嗣此人?”
两人摇头。
林冲又问:“那两位兄弟可知联金攻辽?”
桓逸点头:“知道一些,据说是由童枢密(童贯)提出,想联合女真南北夹击辽国,借此收复燕云之地。”
林冲道:“这事就是赵良嗣提出的,这人本是燕云之地的汉人,原名马植,世代在辽国做官,因见辽国腐败,皇帝昏庸暴虐,外加女真崛起数次打败辽国,因此感觉辽国要亡。
正好童枢密出使辽国,于是马植趁机投靠童枢密而归宋,献上联金攻辽之策,官家也想收复燕云名垂青史,因此颇为意动。
这人想法是好的,联金攻辽也是上上之策,奈何他却不知比起政治腐败,比起皇帝昏庸,我大宋其实远胜辽国。
到时候只怕非但收复不了燕云,反倒会被金国觑出虚实,只怕一旦辽国真的被宋金联手所灭,女真就会挟大胜之威大举南下,到时我大宋就是灭国的下场!”
吕将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道:“何至于此,据说那女真不过是几万人的小部落,何至于就能迅速的攻灭辽国,继而再灭我大宋?”
林冲淡淡道:“想当年五胡十六国时,氐族也不过一个几万人的小部落,先投降后赵,后投降东晋,实力不可谓不弱,可没过几年不就一下壮大起来了吗?
氐族建立的前秦一统北方之后,又率百万大军攻打东晋,这百万大军当中又有几人是氐族人呢?还不都是北方其他族的胡人甚至还有很多汉人吗?
若是没有淝水之战的胜利,东晋不就灭掉了吗?”
林冲觉得,在原本的历史上,与其说是女真攻灭了辽国,灭了北宋,倒不如说是女真人带着辽籍熟女真和渤海人,驱赶着辽国降兵契丹人,奚人,北地汉人一起干翻了北宋。
也就是说,其实真正干翻北宋的,还是原来辽国那批人,至于女真人,特别是生女真人只不过扮演了一个领头羊的角色。
第十章 老子也有人纳头便拜()
两人都是聪明人,自然一下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女真人虽少,但一个人数很少的民族突然间崛起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女真人虽少,但若真攻灭辽国,整合了辽国的人力物力,带着辽国大军大举南下,就现在大宋这个样子,要说灭国还真不是没有可能!
吕将浑身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