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就时论势 >

第21部分

就时论势-第21部分

小说: 就时论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鲍叔牙这才张口缓缓说来:“世人皆知齐僖公有三子,长子姜诸,次子姜纠,三子姜小白,如今这三人皆以成年,按照以往惯例齐侯要从齐国众大夫中挑选一名做这三人之一当中的师傅,召忽兄被齐侯选做姜纠的老师,而我则被选为姜小白的老师。”

    管夷仲听到这句话立刻明白鲍叔牙的苦衷,“怎么?你不想教小白公子?”

    管夷仲长叹一声:“唉!不是不想教,我是压根就没想过要教他,这个小白的资质在三位公子中是最差的,且又是庶子,这太子之位怎么也不可能是他的,教了也是白教,我倒是想教姜诸的,可那小子恃才傲物居然看不起我,不愿让我教他,你们说,我这大夫一职撤的也太不值了吧!”

    召忽同情地说:“您如果坚决不干,就不要出来,我可以向君上求情,说您大病一场,恐难教育公子小白,如此一定能把这份差事推辞掉。”

    鲍叔感谢地说:“有您这样做,那就太好了。”

    管夷吾看鲍叔牙一眼,脸上带着笑容答道:“兄有这种想法未免有些太过草率了吧,毕竟世事无常,眼下齐僖公正当壮年立储之事还不合时宜,况且这三位公子还指不定谁是太子,即便当中有人被选为太子,也难保他就能顺利登上大位,所以兄多虑了,依我看兄不妨先试试,看看这个小白是不是真的无可救药!”

    召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也对小白没有信心,他不同意管夷吾的意见,说:“管兄你可能不太了解这个情况,这小白无权无势他拿什么争这个大位呢?”

    管仲见鲍叔、召忽都对小白没有信心,认为小白不可能继承君位。不以为然。他分析说:“我看不对。人们都憎恶公子纠的母亲,因为他是鲁国公主,齐鲁关系本来就差劲,这点必然会连累到公子纠本人,长公子诸儿虽然年长,但品质卑劣,三人前途如何还不一定。”

    “反观公子小白虽然不会耍小聪明,性格也确实急躁了些,但是能把握大方向,就论这点他还是很不错的。如果不幸有一天上天降祸加灾于齐国,退一万步讲,能担此大任还不知道呢?”

    召忽是个耿直之人,他对齐僖公之后的政局非常担心,忧心忡忡地说:“国君百年之后,若继位之君不是我所拥立的公子纠,而是他人的话,就算他得了天下,我也不愿活着辅佐他。在下只一心一意帮助我所拥立的公子,保证他不被废除并登上大位,这就是我义所当为的事情,这一点吾绝不背叛。”

    管夷吾笑了笑指了指召忽,“召忽兄,您这是愚啊。”凡成大事者注定是个注重大局而不拘小节的人,我不会赞同召忽这种愚忠思想。要我说:“我等作虽为人君的臣子,但国君亦是齐国之生子。岂能为公子而牺牲自己?我只有在国家破、宗庙灭、祭祀绝的情况下才会去死。除了这三种情况,其他我都要好好的活。”

    召忽鄙夷地看了管夷吾一眼

    管夷吾接着又非常自信地补充说:“只要我管夷吾活着,就会对齐国有利;如果我管夷吾死了,就会对齐国不利。”

    召忽冷哼了声,“管兄,这岂不是苟且偷生,于君不忠吗!”

    管夷吾反驳道:“为国为民才算尽忠!”

    鲍叔牙听二人把话题扯远了,赶忙插进来问道:“那么我到底该怎么办?

    管夷吾回答说:“您就欣然接受委任就是了。”

    鲍叔牙无奈地点了点头,“好吧!我姑且试试!”

    管仲、召忽和鲍叔三人还相互约定,无论将来是公子纠或公子小白做君主,他们三人都要相互引荐。

    鲍叔牙随后想了想,说:“能否请管兄助在下一臂之力,与兄一同辅佐公子小白,如何?”

    管夷吾听后一愣,不觉哈哈大笑起来,指了指旁边的召忽说道:“兄还晚了一步呀!方才来的路上,弟已经答应了召忽兄与他共同辅佐纠公子了。”

    鲍叔牙有些遗憾,随后又向召忽和管夷吾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们三兄弟虽无血缘亲兄弟,但交情却胜似亲兄弟,如果将来我们辅佐的公子因为君位而祸起萧墙,我真不愿与二位兄弟刀剑相向,因此我鲍叔牙向二位保证,今后无论辅佐的公子能否继承大位,我都不会对二位弟兄下死手的!”

    召忽与管夷吾拱手向鲍叔牙发誓,“兄!我二人亦是如此!”三人相视一笑。

    可随后管夷吾又突然说道:“若兄长真的出手了,那兄弟也只能接招了!”

    召忽与鲍叔牙都懵住了,三人互相盯着对方脸,都面无表情。

    接着三人又哈哈大笑起来,鲍叔牙拍了拍召忽和管夷吾的肩膀说道:“好!真不愧是真兄弟!”

    “好了我们不谈这个了,咱们谈谈当下,谈谈齐国的国政大事!召忽,管夷吾你们对齐国未来的前景有何看法?”

    召忽首先说道:“国富兵强是国齐国强大基础,既然齐国要威震华夏各诸侯,首先就要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雄厚的经济基础作后盾,所以国家的富强是强大军事的基础。我齐国是周朝分封众诸侯国中较早发展起来的国家,自姜太公封齐建国以来,齐国一直沿用了姜太公的治国方针,即“因俗、简礼”,“尊贤、尚功”,“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

    “齐太公还让妇人参与鱼盐,纺织等行业”。齐国又在未开垦的草荒和盐碱地区建邑,因为人口稀少,太公就因地制宜,发展鱼盐业、纺织手工业、商业开发。由于基本政策的务实、开放。”使得齐国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迅速都十分快速。临淄城一度成为天下最富饶的城市。

    到齐僖公当政时期,又进一步发挥了这些优势,聚天下人才,开富国之源。使我齐国经济迅速发展繁荣、国势强盛。

    鲍叔牙点了点头,说:“那依召忽看你觉得齐国应暂且保持太公之法不变,先发展经济然后再以经济强军事!”

    “极对!”

    “管夷吾谈谈你的看法!”

    管夷吾说道:“方才召忽兄说的极对,在下也是极为赞同的,但愚弟却要说明,齐国这一切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长期稳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也成就了齐国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国家社会稳定才能使经济迅速发展。若是政权不稳定、社会动荡,必然影响经济的发展。齐庄公、僖公两位国君当权下,前后共有一百余年的时间。在他们二人的治理下,齐国结束齐国长达百年的内乱,给经济发展提供了内部安定的大环境。

    “更重要的是自由民的增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逐渐产生了自由民。

    如今国内的奴隶主与士卿贵族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但从中齐国的自由民却愈发多了起来,还有就是由于齐国的政策比较开放,自齐僖公当政以来就一直奉行简政放权,以至于周边周围的自由民也到齐国来经商、务工、务农。

    就像刚才召忽兄所说,姜太公建国时的“因俗、简礼”,另外井田制的实行让奴隶也加入的经济发展过程,在井田制之前的土地是由奴隶耕种,井田制实行的过程,逐步将土地划成方块分给农奴耕种,使原来的奴隶获得了相对较大的自由。

    井田是一家一户的耕种。充分利用人的生产力,而强大的生产力便是强大国力的来源。而国本之本就是农业,而农业的发展必然促进商业、手工业、鱼、盐等各行业的发展,从而使齐国力大增,这些因素也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强大了,人口兴旺了,自然就能供养起更多的军队,这军队一多,国力就愈发强大,就能够威慑周边国家。”

    听到这鲍叔牙不禁给召忽和管夷吾鼓掌,“精彩!听二位论国政如饮美酒,令人陶醉!不过接下来就听愚兄的见解。”

    “请赐教!”二人一口同声道。

    “进入春秋之际,齐僖公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首先与郑国联合。这郑国又与周王室亲缘关系最近的国家。郑国始封君郑桓公友,是周厉王的少子,周宣王之弟。周平王东迁之时,郑国是带头支持周天子东迁国家。随后郑国数代国君都把持周王室大权之势。”

    所以齐僖公采取联合郑国的政策,这对齐国非常有利,对齐国的发展极有好处,我齐国可正好借势用势。

    至于鲁国乃是周天子在东方的代表。联合鲁国也是为了借天子威势,震慑诸侯。

    这些年虽然我们同卫,宋,莒,纪,南燕等国交战,但这些战争都是在别国领土作战,且都是由郑鲁两国为我齐国打的,他们两家空消耗实力,反而我齐国国力继续壮大。”

    “这些同样也是齐国壮大的原因,今后在对外方面,愚以为应该秉持联郑亲鲁拉卫尊王平狄之策。”

    召忽和管夷吾听的入神,也同样刚才一样,给管夷吾拱手敬礼。

    “三个人说说笑笑,仿佛又回到了初相识时那般心无隔阂。时间不知不觉过得很快,似乎没多久天色就暗了,鲍叔牙置酒留客,三人也没有推辞,席间大家谈天说地,过得甚是愉快。”

    管夷吾突然从追忆中惊醒,感慨道:“人生真如流水一般啊!不知不觉就已快到中年了。”管夷吾走出房门抬头仰望星空,看了许久喃喃自语道:“齐国运势忽明忽暗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看来这变数还是存在啊!”

第26章 ?周庄王姬佗() 
公元前707年,齐僖公二十四年,这一年初就发生了一件大事,齐僖公意图歼灭纪国,为防止鲁国从中掣肘,于是便拉上了郑庄公一起准备对付纪鲁联盟,纪武侯早在齐国内部布满罗网,一早就得知了齐国的计划,因此下令纪国全军戒备,而鲁桓公见局势不妙,眼看大战在即,鲁桓公想顾大局,但又怕引火上身,可也不能对纪国坐势不理。于是他即刻起身,亲自赶往洛阳去见周天子,希望天子能主持大局,暂时稳住齐国那暴躁的怒火。

    鲁桓公很清楚一旦齐纪开战,那么为了鲁国的利益,他就必须参战攻打齐国,而鲁国背后的郑国同样也会来攻打他鲁国,现在局势是这四国如同四个大汉各自拿把刀互相挟持着对方,只要任何一方冲动,其后果都是不堪设想。

    这齐纪鲁郑四个国家在整个中原和山东都是数一数二的强国,他们要是打起来,那么整个华夏大地的势力平衡必然受到冲击,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是绝对不允许此事的发生,而且周围的四夷都紧盯着华夏周朝,它们都希望中原诸侯都乱作一团,也好趁虚而入取而代之。作为华夏文明的守护者,这有关于周王朝的气运,所以容不得半点差池。

    ——洛阳,现今周王朝的首都都城,中原的至关重要的交通要道,是周王朝的中心,自西都镐京沦丧以后,洛阳原先的边陲小城一下子就成了各种势力犬牙交错之地。

    今日洛阳城的南大门突然大开,隆隆放下吊桥,放进一队打着鲁国旗号的铁甲骑士和青铜马车。

    洛阳城中的百姓自从周王东迁以来,洛阳居民一天之间,突然如麻雀变凤凰般,洛阳城里的原住居民原本都是一些小城小民,这种强大的落差感,给他们一种极其不踏实感觉。尤其见了东迁过来的旧都镐京人,总是心里酸酸的不是滋味儿。

    镐京是故都王城,虽说落架的凤凰不如鸡,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镐京城毕竟做了四百多年的国都,镐京人单靠的文化底蕴以及见识宽广就是比洛阳深厚。

    纵然时代变了,但镐京人从骨子里却自有一种百年王城国人的优越感。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就算跌倒也要摆出王者风范。

    而洛阳原住民则不同,没有成为天子王城以前,小民小城,无私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三句话离不开农桑,家国天下事,都与自己无关紧要。

    然而,三天前因齐纪两国交恶而牵扯出的外交事件,迎着风扑面传来洛阳城。

    这件事情却一反常态地,让洛阳城里的人感到兴奋,因为此番事件的严重性,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他们都觉得自己突然有一天也成为了主角,以至于鲁桓公要亲自来到洛阳朝见天子,希望周天子能出面摆平这件事。

    至于周王为何东迁?那是因为周王朝突发变故,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戎狄作乱,周朝差点灭亡,虽说周平王姬宜臼用尽各种办法总算是保住了祖宗百年江山,但周王朝经过此番变故已经元气大伤。

    新王姬佗秉承祖训,励志要重新整顿国家,于是大力发展农耕,加固城池,尽地力之教,意图恢复周王朝元气,洛阳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帮助下,迅速的富庶了起来。随着农耕兴旺,工匠商贾也纷至沓来,洛阳便在几十年里蓬勃发展,搞得像模像样,虽无法重现当年镐京的繁华,更比不上齐国的临淄城,但洛阳依就是向着大筑城池,工商云集,店铺林立的目标迈进。

    隐隐然间似乎给世人一种周王朝又重新恢复过来的感觉,仿佛想要告诉世人新都洛阳才是中原地区的文明中心,而大周江山永固屹立不倒。

    洛阳城的兴奋激动,这十几年来的压抑终于在此刻释放,洛阳从天明到天黑,一直都是人声鼎沸。

    但凡遇到喜事,热闹事总是小儿们第一个先行闹腾起来,然后大人们才跟着起哄。洛阳居民纷纷涌上街头又唱又跳。老人们们三五成群聚在街边檐下兴奋的指点议论天下局势,有的说齐国如何得势占优啦,有的说鲁国又如何强盛啦,齐国恐难胜出,可谓热闹不凡,若是问大周百姓更支持哪方?出于情感,王城的百姓们还是希望纪鲁联盟胜出。因为多年以前,郑国的郑庄公竟然大逆不道,中原各诸侯中,他郑庄公是第一个跳出来公然挑衅周天子权威,并对周王的军队发起进攻,还打败了周王,使得周王颜面扫地。

    在洛阳的狂欢喜庆中,唯独一个地方冷清如常,这就是周天子姬佗的王宫。

    此时,周王正在梳妆打扮,他看了看铜境里的自己,不禁笑了笑,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喃喃自语道:“王就是王!就是这么不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