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继室千金 >

第79部分

继室千金-第79部分

小说: 继室千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檀又道:“你拿衣服来给我穿,我去我娘那里。”
    莲雾道是,接着去找了衣服来。王檀穿好衣服,然后带着莲雾去了大房。
    王檀到的时候,大夫人的院里已经坐了不少人了。大老爷和裴氏,二老爷和原氏,以及蒋氏在下首的椅子上坐着,上面坐着王老夫人,另还有源哥儿添哥儿等几个年长的少爷也在。大少奶奶曾氏和二少奶奶肖氏在屋中伺候着。
    王檀进来时,大老爷正对王老夫人安慰道:“……改朝换代的时候容易出乱子,我们也不过是预防万一,并不一定就会发生什么事,母亲也不用太过担心。”
    然后蒋氏便看到从屋子外面进来的王檀,开口问道:“怎么醒了?”
    王檀过去对王老夫人和大老爷他们行了礼,然后才走到蒋氏旁边坐下,轻声回答她道:“听到府里有动静,然后就醒了,听莲雾说您在这里,我就过来找你了。”
    对王檀到到来,王老夫人和大老爷等人并未表现出太多的在意,接着王老夫人便又问大老爷道:“可有让人去外面打听情况?”
    大老爷回答道:“已经让涟哥儿和泓哥儿去了。”
    他话音刚落,接着就有丫鬟通报:“三少爷和五少爷回来了。”
    接着涟哥儿和泓哥儿便从门口走进来,不等大老爷他们问话,涟哥儿就已经开口道:“九门已经封了,各处都有五城兵马司的人守着,京中像康国公府,威北侯府,永宁侯府等人家也都是紧闭门户。”
    大老爷点了点头,然后便让他们先去喝口茶休息一会。而屋里,大老爷等人则与王老夫人继续说着话的。
    在天刚刚蒙蒙亮的时候,京中所有道观寺庙钟声齐鸣。
    这预示着,皇帝驾崩了。
    裴氏和蒋氏让家中人素服除妆,并叫齐了下人,吩咐他们不许饮酒作乐,嬉笑玩耍。
    王清是在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回来的。回来时满脸的疲倦,身上还带着浓浓的檀香味。而他回来之后,只来得及匆匆沐个浴,狼吞虎咽的吃了一顿早饭,再叮嘱了大老爷和裴氏蒋氏等人几句之后,然后便又换上素服匆匆的赶往皇宫了。
    然后晚上,王清又回来了一趟。
    第二日一大早又进宫去了,但这次王老夫人和蒋氏也跟着一起去了。皇帝驾崩,百官和外命妇皆需进宫哭丧。王老夫人和蒋氏皆有诰命在身,自然也要进宫。
    王清临走之时,对大老爷叮嘱道:“府里不要放松警惕,继续关好门户。”
    王清这样郑重其事的叮嘱,大老爷自然也郑重的应承了下来。
    王清和蒋氏王老夫人走了之后,大老爷便遵照王清的叮嘱,让人看好门户,加强防范,禁止下人随意进出。
    王檀被安排在了大房里,裴氏让二少奶奶肖氏陪着她。很明显,裴氏和肖氏等人都还是将她当做孩子的,而家中的事情她也帮不上忙,她也就乐得做一个乖乖的,懂事的,不给大人添麻烦的好孩子。
    肖氏怕王檀无聊,一直在找话题跟王檀聊天。王檀怕她不舒服,也就顺着她的话跟她说起话来。
    而 王檀的乐谈,却也让肖氏着实松了一口气。她是庶子媳妇,底气不足,家中情形她是知道的,就连大房都是要倚仗三房颇多的。她和王檀接触得不多,被裴氏交代要 照顾好这个被三老爷三夫人千娇万宠着长大的堂妹,心中照实是有些紧张的,总怕对她照顾不周,引得婆婆对她不满。
    如今看来,这个被娇宠着长大的堂妹却并未有骄横之气,却是很好相处的。肖氏这样一想,便也放松了心里的弦,真心跟王檀说起话来。
    两人聊着聊着,便又说起了肖氏的身孕。
    肖氏如今正怀着六个月的身孕。
    王 家如今已经娶进门的两个媳妇,仿佛都不是好生养的。肖氏和曾氏进门皆快两年,曾氏到如今都还未有孕,为此原氏已经给大少爷王锦源的房里塞了不少的姨娘。只 是那些姨娘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怀孕的,这就不知是王锦源的问题呢,还是曾氏动了什么手脚。原氏倒是相信后一种情况的,为此对曾氏非常不满,更常常磋磨这个儿 媳妇。
    而至于肖氏,二少爷王锦添不是裴氏亲生的,裴氏对他的子嗣问题并不上心,倒是没给过肖氏压力。但肖氏自己却是担心的,为此都不知道拜了多少次送子娘娘。而她比曾氏幸运的是,在年初的时候终于被诊出有孕。
    王檀问肖氏道:“嫂嫂要什么时候生产?”
    肖氏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笑着答道:“还要四个月呢。”
    王檀道:“那到时候我做件衣服送给小侄子。”
    肖氏自觉自己不好生养,是希望这一胎能生儿子的,听到王檀说的是小侄子,心中也高兴,便笑着道:“那就谢谢八妹妹了。”
    王檀道:“到时候嫂嫂不嫌弃我的女红粗鄙就好。”
    很久之后,王檀都还记得这一日。
    外 面天色有些阴,暮沉沉的有些吓人。京中发生了一件大事,皇帝死了。而家中有官职诰命的王清和蒋氏王老夫人进宫哭丧。大老爷和大夫人两人用以防万一的态度在 府中戒严,而她则和肖氏在闲聊。然后她刚说完上面这句话,丫鬟莲雾就气喘吁吁的跑进来,一脸惊恐的对她们道:“八小姐,二少奶奶,快,大夫人让你们一起聚 到堂屋去。”
    王檀的眼皮当时就扑扑的跳了起来,从椅子上站起来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莲雾的声音有些抖:“好像,好像说端王反了。”
    王檀只觉得骨头里透出一股寒意。
    她和肖氏急匆匆的去了堂屋,大房二房的人早已经聚在屋里,三房涵哥儿和浩哥儿也在。裴氏看到从门口进来的她和肖氏,连忙伸手将她们拉了过来,急慌慌的道:“来了就好,来了就好。”而浩哥儿则是直接将她拉到了自己身边,对她道:“你跟在我身边,不要乱走。”
    屋中大老爷焦急的吩咐人加派人手去看好大门,然后便垂着手站在屋子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涟哥儿和泓哥儿急匆匆的从外面走进来,大老爷急忙过去问他们道:“外面如何了?”
    涟哥儿狠吸了口气,然后才回答道:“戍守京城西门的千把总是端王的内应,端王的人马已经攻进了城,如今外面太子的人正和端王的人厮杀,死伤了不少人。宫里的事情打听不到。”
    涟哥儿刚刚说完,原氏在屋里惊呼道:“你们说端王会不会已经控制了宫里,哎呀,娘和三弟三弟妹还在宫里面呢,你们说他们不会出事吧。”
    裴氏瞪了原氏一眼,厉声道:“端王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其所谋者必不能得逞。你若再乱说话,我这个做长嫂的便代母职掌你的嘴。”
    原氏“哼哼”的两声道:“摆什么长嫂的谱。”
    裴氏懒得再跟她多费口舌,转身坐在椅子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王檀却觉得有些心慌慌的,她自觉太子不会毫无准备,便是王清走的时候对大老爷的叮嘱也可听出,他应是知道宫中今日会发生些事情的。但如今宫中情势不明,王檀仍是忍不住王清和蒋氏在宫中会不会出什么事。


☆、第105章 太子登基
    这一场“宫变”只持续了一天一夜;然后端王被俘;其余同党皆被诛杀或被俘。
    王清和蒋氏以及王老夫人也在第二天上午的时候回到了家中。王清神色还好;只是面上略带着疲惫。而蒋氏和王老夫人则是面带苍白,很明显是被惊吓过度。
    王家众人看到王清三人平安回来,俱都是松了一口气。王檀则是跟着泓哥儿浩哥儿一起迎上去;看到爹娘没事,高兴得又哭又笑的。蒋氏拉着几个儿女,强自镇定的安慰他们:“娘没事,娘没事。”
    王老夫人被裴氏和原氏扶着回了寿安堂,王清和蒋氏也被王檀等人拥簇着回春锦院梳洗收拾去了。梳洗过后,还没来得及休息一会,接着王清和蒋氏又被大老爷请到英华院询问前因后果去了。
    皇帝驾崩,百官宗室和外命妇皆在大行皇帝停灵的奉先殿哭灵。
    事情发生之时;太子正领着诸王公主和其余亲近宗室在奉先殿祭拜大行皇帝,然后端王就突然跳了出来,指着太子和皇后及陈贵妃谋害皇帝,要替大行皇帝歼除这不忠不孝之人,然后再接着一声令下,奉先殿外便被人团团围住。
    端王谋反,自不可能是随兴而起,而是早有预谋。在皇帝病重的几个月,端王便频频有所异动,一边令自己的人马混进禁卫军中,另一边从西北调兵遣将回京。而太子对此早有所觉,亦有所准备。
    端王在宫中发难,令人团团围住奉先殿,转眼太子便令早埋伏在奉先殿外的弓箭手再团团围住端王的人。
    端王早已是强弩之末,就连王清都以为可以很快解决掉端王一系的人的。只是没想到的是,薛贵妃此时会用刀挟持了陈贵妃。
    太子虽然很想解决掉端王和薛贵妃,但却不能不管亲娘。
    然后两边是一番讨价还价,太子要求薛贵妃放开陈贵妃,而薛贵妃和太子则要求放太子放他们出宫。
    薛家在西北军中有几十年的积威,便是当年薛家两位将军因为败仗被夺了兵权,仍有许多将士忠心追随端王。而如今只要端王从西北调回来的军将就在城门外,只要能出宫跟他们汇合,在他们的护送之下逃离大燕,母子二人总有几线生机。
    太子为保生母之命,同意放端王和薛贵妃出宫。薛贵妃和太子挟持陈贵妃一路到了宫门外,与正在和太子的人马激战的己方军将汇合。
    此时端王的人马与太子的人马激战良久,早已死伤过半,余下的根本不能与太子的人马抗衡。但端王和薛贵妃成功出宫后,却并没有如约放开陈贵妃,反而继续挟持她,在剩余人马的护送下逃至京城外。
    而最终的结果是,端王和薛贵妃在逃至离京不远的山路上,被一位埋伏在这里的周姓少年将军截杀。这位少年将军在活擒端王和薛贵妃的同时,毫发无伤的救下陈贵妃。
    大老爷听完王清说完话之后,叹了一句道:“得天承幸,众逆首终于伏法。”
    不管如何,这场历时不到两天的宫变,最终以端王一系兵败而告终。接下来便是对端王一系的处置和对有功之臣的封赏了。
    薛贵妃直接被赐了毒酒,端王一脉全被贬为庶人后圈禁,至于卷进端王谋逆案的宁国公府,端王妃的娘家贾家等,则是夺爵的夺爵,抄家的抄家,处斩的处斩。
    同时,大行皇帝的丧仪继续。
    大行皇帝于奉先殿停灵二十七日后,迁葬裕陵,定庙号为“德”,是为德宗。三日后,太子登基为帝,定年号“庆宁”。尊养母姜皇后为皇太后,徽号“恭懿”,按祖制迁居寿康宫。尊生母陈贵妃为皇贵太妃,徽号“纯禧”,迁居惠康宫。其余先帝妃嫔,尊太妃、太嫔等。
    至此,皇权更替正式完成。
    ####
    六月骄阳,流金似火。
    王檀从马车上跳了下来,抬头看了看天空中挂着的那轮火红火红的太阳,吐出一口热气,然后便摇着宫扇往垂花门走了进去。
    王檀先去了锦春院,蒋氏正坐在榻上算账,见到王檀进来,连忙招手让她过来,开口问道:“回来啦,你姐姐如何了?”
    王檀走到蒋氏旁边的榻上坐下,道:“挺好的,就是孕吐得有些厉害。”
    王楹三月出的门子,过门刚三个月便被诊出有孕,让小杨氏和蒋二舅等人高兴坏了。蒋氏听到消息,也是兴冲冲就拉着小女儿去了威北侯府探望王楹。在关心了一番女儿的身体和身孕,叮嘱蒋霈不能在王楹孕期胡来之后,当天便回了王家,但却将王檀留下来陪了几天王楹。
    蒋氏继续问道:“那这几日你姐姐的胃口如何,会不会吃不下饭?”
    王檀道:“胃口好得很,比以前还好,现在她每顿能吃下两碗饭。不过就是,她的口味变得有些怪。姐姐以前从不喜欢吃羊肉的,嫌有膻味,但现在她每天都让人给她炖一锅羊肉。还有,姐姐现在喜欢吃生米。”
    蒋氏道:“女人怀孕的时候口味是有些变的,只要能吃得下饭就好。”说着顿了顿,又想到了什么,问道:“你姐姐是喜欢吃酸的还是辣的?”
    王檀道:“喜欢吃辣的。”
    蒋氏蹙了蹙眉,道:“酸儿辣女,看来这一胎是女儿。”但接着她又舒展了眉头,道:“女儿也好,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而且她还年轻,等下一胎再生儿子就是。”
    王檀看着现在就已经开始操心王楹会生男生女的蒋氏,不由笑了笑,接着问道:“那娘,你怀我的时候是喜欢吃酸的还是辣的?”
    蒋 氏听到她的问题,不由回想起自己当年怀孕时的情景来,一边回忆一边道:“既不想吃酸的也不想吃辣的。我生了几个孩子,怀你的时候是辛苦的,什么东西都吃不 进去。但又怕你长得不好,所以拼命的逼自己吃,结果吃一点就吐一点。”说着又叹口气道:“但便是这样,最终也还是没有将你养好。怀相不好,加上早产,你刚 生出来小得就跟老鼠一样,我那时候真怕你养不大。”
    王檀拉了拉蒋氏的手,不由道:“娘,您辛苦了。”
    蒋氏笑了笑,摸了摸她的头,道:“女人生孩子,哪有说辛苦的。”说完顿了一会,接着又摆摆手道:“不说这些了,过去的事有什么好提的。”说完又想到了什么,又道:“对了,你是不是跟继远侯府的世子爷认识?”
    王檀点点头,道:“见过几次面。”
    蒋氏又问道:“你救过他?”
    王檀道:“算是吧。”说着又有些奇怪的问蒋氏道:“娘怎么会知道?”
    蒋氏道:“他人来了,还带了一堆的礼来,说是答谢你当年的救命之恩。”
    王檀问道:“那他人呢?”
    蒋氏道:“先回去了,他说明日再过来拜访,当面答谢你的救命之恩。”
    王檀“哦”了一声,便也没有再在意。
    蒋氏又道:“那孩子在端王谋反那日不仅活擒逆贼,还救下了皇贵太妃,可是立了大功了。我听你爹说,他如今被皇上提拔为从三品的怀远将军,统领西北一方的军队。”
    只怕他的功劳还不止活禽端王,救下皇贵太妃这么简单,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