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世大商人 >

第140部分

乱世大商人-第140部分

小说: 乱世大商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共需要钱一百三十万贯,粮草三十万石,还差钱七十万贯,粮草十万石。”

    听完户部尚书的汇报,皇帝脸都黑了,早就知道钱粮不够,没想到竟然差了一半!

    黄河水患必须要解决了,可是边关将士的军饷也不能再拖欠,两者任何一方出问题都将引发更大的灾难,一个处理不好亡国都有可能的

    “诸位爱卿有何良策啊?”

    众臣沉默,唯有户部尚书奏道:“陛下莫急,再过三五日,缺钱缺粮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什么?!”

    众臣皆惊,皇帝也惊讶,皇帝强忍住站起来的冲动说道:“是何良策?爱卿速速道来。”

    “陛下莫不是忘了江南的织造局?臣刚刚收到江南织造局发来的文书,本季所得利润已经装船运输,沿着大运河只需几日便到神都。计有钱九十万贯,粮二十万石!”

第515章 六百里急报() 
“哈哈哈哈!好,好一个江南织造局!”

    皇帝再也忍不住心里的激动和兴奋,从极度缺钱到颇有盈余,这种感觉就像久旱逢甘霖,枯木又逢春,实乃人生一大畅事。

    皇帝拍着手起身,大袖一挥,颇有一种俯瞰天下的气势,当场就吩咐道:“留足疏浚黄河所需的五十万贯,其余四十万贯和三十万石粮草尽速押解入京,张爱卿,此事由你亲自安排。”

    张九龄连忙称是。

    户部尚书隐晦的撇了杨国兼一眼,执笏又说道:“陛下”

    “报江南织造局六百里急报!”

    政事堂外忽然传来的一声喊打断了户部尚书的话头,那声音嘶哑、疲惫却又高亢,由远及近,力透整个政事堂,皇帝和大臣们都听得一清而楚。

    这是驿站的差役。

    根据本朝祖制,只要是六百里加急的文书就可直接骑马送进宫中,各门各卫不得阻拦,违者杀无赦。

    当然,自有一套制度保证进宫的差役不是假冒的或者刺客,其中详情不足道也。

    江南织造局的六百里加急文书?

    政事堂的大臣和皇帝闻听此言都愣住了,心中惴惴,一般六百里加急传递的都是不好的消息,难道

    站着的皇帝看向政事堂门外,下面的大臣们也转身看向门外,都在等待,等待差役进来,以及差役带来的消息。

    “报”

    风尘仆仆的差役的背部插满了小旗子,这表明了他的身份。

    差役跑进政事堂后直接扑倒在地,将一个竹筒高举过顶,嘶哑着声音说道:“启禀陛下,江南织造局六百里加急文书。”

    高力士亲自取了竹筒,吩咐人带差役下去休息,然后高力士小心翼翼将竹筒递给了皇帝。

    竹筒上书:“马上飞递”四个大字,上面盖着江南织造局监造——张仕的印章。

    皇帝取出其中的信件浏览,忽然皇帝暴怒,将桌案踢翻,信件丟在地上,大怒道:“江南倭寇,气煞朕也,简直岂有此理!”

    躬身伺候在侧的高力士直接跪趴在地,好像是他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一般疾呼道:“陛下息怒!保重龙体啊!”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龙颜大怒可不是开玩笑的,除高力士外,余者宫女太监也跟着跪趴在地瑟瑟发抖,生怕做了皇帝陛下的出气筒,丢了小命。

    地下的宰相们和户部尚书也跟着山呼:“陛下息怒”,尽管他们并不知皇帝陛下因何发怒。

    不过他们倒是可以猜到一些。

    皇帝陛下先是看了江南织造局六百里加急的急报,然后才暴怒的。就这么简单的前后关系,就连傻子都能看出江南织造局出问题了,而且还是大问题!

    底下的大臣们神色各异,此时又听皇帝咬牙切齿说道:“你们也看看。”

    高力士哆嗦着拾起那份急报,先递到了杨国兼手里。

    杨国兼看完后,神色莫名,又将之递给了张九龄。

    张九龄看完后,大惊失色,随即将急报递给了崔圆和户部尚书。

第516章 八百里加急() 
急报上说了什么?

    原来,江南织造局的运输船队被人劫持了。

    事发地点就在江都码头,江都也就是扬州。劫持运输船队的人是一股被当地人称作“倭寇”的人。

    倭寇者,倭国流寇也!

    他们说倭国话废话!倭人当然说倭国话了。

    彼时,大批倭国使者渡海西行,历经万难,来到中原各地学习、游历。

    倭语叽里呱啦,与中原大地各方语言迥异,江南地区不乏见多识广之人,辨识倭语不是什么难事。

    只是江南地区的见多识广之人微微纳闷:倭寇们怎么有着浓浓的中原口音呢,听起来怪怪的。

    再者,他们行事如寇。

    倭寇们流窜在江南沿海地区,抢劫商队、屠村灭寨、攻击官府。

    横行霸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深受当地百姓和官府的痛恨!

    政事堂里面的几位宰相互相对视一眼,完了,倭寇这股势力壮大起来了啊!

    倭寇扰乱江南,宰相们很早就知晓了,只是当时帝国北方局势紧张,相比之下,倭寇之患微不足道。

    可是现在倭寇势力壮大了,竟敢公然劫持朝廷的税银和粮草,胆子太大了吧!

    怒!

    皇帝怒不可抑!

    “天宝大将军李铁树何在?即刻带兵南下,给朕将倭寇通通剿灭,一个不留!”

    皇帝已经气昏了头,天宝大将军李铁树,此时还在江南打酱油呢。

    如何带兵南下?

    其实这也不怪皇帝,北方边疆驻军的粮饷,黄河疏浚清淤的花费,这两大无底洞,只要江南织造局的税银和粮草运抵神都,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甚至还有富余,这是从深渊一步迈向山顶啊!

    可是皇帝只在山顶待了几分钟,又被倭寇一脚踹进了深渊。

    钱粮不到位,北方边疆驻军哗变,黄河洪水泛滥,任何一项发生,都能要了皇帝的老命。

    这不是深渊,这是地狱!

    皇帝恨呀,此时已经顾不得去管边军哗变和黄河泛滥的事了,皇帝心中有一口气,必须要发泄。

    底下的宰相们静若寒蝉,低头不语,皇帝暴怒如受伤的母狮,谁都不想去触那个霉头。

    可是,皇帝都说话了啊,金口玉言,指派天宝大将军李铁树带兵南下剿灭倭寇呢。

    总不能没人回应一声吧。

    宰相中,以杨国兼地位为尊,非得要排个序的话,可以称之为“首相”。

    杨国兼苦着脸执笏奏道:“陛下息怒,天宝大将军远在江南,还未回朝”

    张九龄看了看皇帝脸色,接着杨国兼的话说道:“陛下,现下当务之急是边军粮饷和黄河疏浚之事,倭寇一事可容后再议。”

    崔圆、户部尚书上奏跟进。

    皇帝浑身的精神和气血似乎被瞬间抽干,颓然一坐,抚额道:“各位爱卿有何良策?”

    户部尚书和杨国兼对视一眼,户部尚书执笏出列,刚准备开口,政事堂外又一声喊打断了户部尚书的话。

    “八百里加急江南织造局八百里加急”

    嘶哑的呐喊声近了,哒哒哒的马蹄声也近了。

第517章 国之栋梁 肱股之臣() 
“陛下”

    差役只来得及说出两个字,然后就像一座被炸药炸毁的山头一般,轰然晕倒在政事堂门口。

    装有加急信件的竹筒还被差役死死攥在手中,人晕倒,手却没松。

    八百里加急,那是拿命在跑。

    皇帝一扫颓然之色,起身走了两步,走到跪趴在地的高力士身边又猛然停下了。

    高力士打了个激灵,玛德,被吓坏了吗?

    跑腿的工作哪能由陛下来做?

    高力士几乎小跑着去取差役手中的竹筒。

    又是江南织造局的加急信件,而且还是八百里的,这次是好事还是坏事,高力士不知道。

    这竹筒重若千钧,高力士双手捧着送到了皇帝身前。

    短短几步路而已,高力士却感觉跨越了千川万壑,走得跌跌撞撞,好几次绊到脚差点摔倒。

    皇帝夺过竹筒,瞪了高力士一眼。

    这点小事都办不好,要你何用?

    高力士差点吓尿,赶紧的,直接趴跪在了地上。

    唉,还是这个姿势保险啊。

    皇帝取出信件,急忙看去皇帝看了开头一段之后,忽然放慢了速度,开始逐字逐句的看。

    皇帝看的很仔细,可是面无表情,你怒一下也好啊,至少让人知道这是一件坏事。

    底下的宰相们心里那个急啊。

    信上到底说了什么事?

    尽管着急,他们也不可能催促皇帝,只能干等着。

    “哈哈哈!哈哈哈!好,好,好一个叶重啊”

    皇帝忽然纵声大笑起来,声震屋脊。

    叶重

    宰相们和户部尚书怔在原地。

    叶重,好久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了!

    皇帝的大笑,是高兴的大笑,是兴奋的大笑。并非愤怒到极致的大笑。

    这一点宰相们和户部尚书分辨得清。

    皇帝高兴的大笑了,又提到了叶重的名字,很明显,因为叶重的某种缘故,引得皇帝龙心大悦了。

    对于这一点,崔圆只是有点惊讶,张九龄的老眼亮了一亮,杨国兼和户部尚书则皱了皱眉。

    “周有姜尚,汉有韩信,蜀有诸葛亮,朕也不比他们差,朕有叶重!叶重,国之栋梁,肱股之臣,汝阳王所言非虚!哈哈哈!”

    声震屋脊的大笑还不能完全抒发皇帝激动的心情,就那么当着三个宰相和户部尚书的面,颤抖着胡须说了这么一段话。

    三位宰相和户部尚书面面相觑。

    这样真的好么?

    我们还在呢,陛下却说叶重是国之栋梁、肱股之臣

    微微不满之外他们也更加好奇,那信中到底说了什么内容,引得陛下“胡言乱语”。

    同样迷惑的,还有高力士。

    跪趴在地低头装死的高力士忽然感觉有人在拽他的胳膊,高力士抬头一看,竟然是陛下。

    只见皇帝面带笑容,亲自弯腰抓住高力士的手臂,将之拽了起来。

    高力士心里犹如小鹿乱撞,陛下这是疯了?

    陛下九五之尊,贵不可言,怎会亲自扶他高力士起身呢!

    高力士吓得不轻。

    “念!”

    面容和蔼的陛下将那份信递给高力士。

    高力士松了口气,原来如此,高力士稳定了一下心态,拿着信纸,扯着嗓门就开始念

第518章 回京() 
叶重再现江湖。

    击退倭寇,并夺回江南织造局的税银和粮草。

    其中细节,已经传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

    叶府,叶渊老泪纵横,却难掩兴奋之色:“重儿真的活着回来了”

    夫人和一众姐们们终于露出笑颜,菩萨保佑,玉皇大帝保佑,佛祖保佑

    芙蓉园。

    “叶兄弟危难之际,一位红眉老道从天而降,将叶兄弟救下,并说:你既来到此地,就是缘分,也罢”

    “叶兄弟拜红眉老道为师,历经一年半载,在荒岛尽得红眉老道真传,一身功夫出神入化”

    “叶兄弟发一声喊,重达三百二十斤的凤翅镏金镋舞得像一根细木棍,杀得倭寇们一溃而散”

    “天宝大将军李铁树质疑叶兄弟出海的经历,两人约战,结果李铁树被叶兄弟三招击败,李铁树使用的马槊都被击飞出去三十丈”

    飞霜殿,张武讲述叶重出海的经历,说的那是一脸向往,唾沫横飞,恨不得因祸得福学武归来大杀四方的那个人是他。

    重重珠帘后面,玉贞公主静静地端坐,听得很仔细。

    “吩咐膳房,即刻准备一桌酒菜。”

    听罢,玉贞公主对侍女小萝儿吩咐道。

    小萝儿大喜,公主终于有胃口了!忙小跑着亲自去安排。

    小萝儿走后,玉贞公主的脸再也保持不了平静,一抹笑意跃然绽放。

    汝阳王、陈志、宋横等也兴奋异常。

    长乐宫,李裹儿在床上滚来滚去哈哈大笑,眼泪都快笑出来了:“果然是大坏蛋大骗子哈哈明明早就有功夫了的”

    良久,李裹儿终于安静下来,抱着叶重以前送给她的巨型毛绒熊,楠楠道:“大坏蛋你快回来啊,人家已经长大了”

    有人欢喜,自然就有人愁。

    杨国兼,户部尚书,两人郁闷得想吐血。

    这叶重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在皇帝陛下最容易答应将江南织造局和太仓暑交给杨国兼的时候出现,这不是膈应人么!

    现在好了,叶重挟大功而归,再想谋夺太仓暑和江南织造局,不可能了!

    三天后,神都城外十里亭。

    “来了,来了!”

    随着一声喊,聚集在此的人群瞬间骚动。

    前方官道上面,一队人马隐隐出现。

    近了,只见当先一人,身着银色铠甲,身披银色披风,骑着一匹白色骏马,手中一杆凤翅镏金镋,透着杀气,威风凛凛而来。

    这不是叶重是谁。

    “重儿!”

    “哥哥!”

    “叶公子!”

    “大人!”

    夫人抱着叶重哭的泪流满面,叶重道:“爹,娘,儿子不孝,让爹娘担惊受怕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叶渊拉开夫人,道:“人都回来了还哭什么哭,那边高公公还等着呢!”

    叶重见过了一众姐妹们、朋友、下属,最后走到高力士身前:“高公公!”

    “哎哟,叶公子快快免礼。叶公子,别的话咱家就不多说,宫里陛下还在等着呢,公子请随咱家入宫面圣吧!”

    叶重跟随高力士回宫了,随叶重一起回来的大批货物,自然有专人处理。

第519章 杜撰的故事() 
骊宫,政事堂。

    “臣叶重,参见陛下!”

    “免礼,爱卿快快免礼!”

    “谢陛下。”

    “爱卿赶了几天的路,想必饿了。来人,上酒上菜,今日我们君臣边吃边聊。”

    政事堂还有杨国兼、张九龄、崔圆三位宰相,三人与叶重一起谢过了皇帝。

    高力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