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朝旧事 >

第65部分

汉朝旧事-第65部分

小说: 汉朝旧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90章 七国之乱10意外() 
吴楚大军的粮食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刘濞派去打通粮道的部队,像是肉包子打了狗,一去不回。

    这一下,刘濞真的慌了。

    他总算明白了,周亚夫这小子出关以来,领兵到处晃悠的真正目的所在!这小子狠哪,他要饿散二十万大军哪!

    无论刘濞如何明令逃亡者斩,坚持者重赏,还是有不少兵士趁机逃散。

    他们用实际行动不断地证明,天大地大肚皮最大。

    周亚夫的斥候探知吴楚联军缺粮,决定给死撑的吴楚叛军来一个雪上加霜。

    淡定的周亚夫只是想稍微试探一下叛军的战斗力,要精确了解叛军到底有几天揭不开锅,最好的办法就是上战场耍耍。但他没想到,他的这个想法,会促成最终的胜利。

    景帝三年,二月初。

    周亚夫选来选去,选定了颖阴侯灌何去执行这个任务,灌何是灌婴的儿子,一直没机会露脸。同是侯二代,周亚夫把这个美差给了灌何,有关照的意思。

    灌何带了数千兵马飞驰出营,来到吴楚辕门前,干了件刘濞之前干过的事,派人骂战。

    原以为吴楚叛军几天没吃饭,连还嘴的力气都没了,却没想到对手涌了出来,连吴王老人家也亲自出来督战。

    灌何有些惊讶:这帮土匪居然还没饿死!老吴王你也太看得起本大爷了。

    他随即下令攻击,汉军将士们杀声震天地冲向了吴楚联军中。

    刘濞吃了几次亏,不敢掉以轻心。出门迎敌的是吴楚军中精锐,虽然军中缺粮,但作为最后的保命部队,再苦再难也得让他们吃饱肚子。

    吴楚精锐果然不是徒有虚名之辈,灌何部众并没讨得什么便宜。

    灌何有位家将灌孟,原姓张,得到灌何父亲灌婴的推荐,成为二千石官员,因此改姓灌。灌孟有一子灌夫,非常勇猛。吴楚叛乱后,灌孟父子自带家中部曲跟随灌何来到前线平乱。灌孟花甲之年,却仍非常英勇。

    在乱军中,灌孟看到刘濞正在营内观战,心想擒贼先擒王,便不顾一切拍马直往刘濞冲杀而来。

    灌孟的儿子灌夫,见到父亲单人匹马冲往敌营,大惊,连忙跟随而去。

    不幸的是,当灌夫靠近父亲的时候,灌孟已经倒地身亡。

    这位年轻人大喝一声,将父亲的尸首驮在肩上,硬是冲出了吴楚营寨。

    战斗持续了两个时辰,灌何见占不到什么便宜,下令鸣金收兵。

    一场战斗下来,灌何更加佩服周亚夫,从战斗情况来看,吴楚军队还能撑不少日子。他们的实力还在,要不是缺粮,恐怕自己这一次就回不来了。

    周亚夫见到满脸血污的灌何,皱了皱眉头。

    吴楚叛军看来还能苟延残喘些日子。他得知灌孟父子的事迹,非常感动,亲临灌孟入殓现场,并告诉灌夫按朝廷律法你可以离开战场,护送父亲的灵柩回老家,为父亲尽孝。

    年轻的灌夫站了起来,摇了摇头,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抗日题材电视剧中出现的感人景象。战士们的亲人被杀了,家园被毁了,当首长过来慰问的时候,我们的战士们总是抹一把眼泪,向首长表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之后一般会高举右拳,喊几句口号之类。

    灌夫的套路是一样:“我要杀了刘濞老贼!”灌夫说出了父亲灌孟的遗愿。

    杀刘濞老贼,杀刘濞老贼!

    周围的将士们高声回应。

    入殓仪式的气氛瞬间达到了高潮。

    周亚夫赞赏的点点头,示意很好,小伙子有前途。

    但周亚夫却没想到,灌夫在领导的表扬下会铤而走险,这一天的黑夜,年轻的灌夫做出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

    这件事情直接促使刘濞的心理防线趋于崩溃。

    灌夫为了给死去的父亲报仇,他擅自带领十几个部曲,偷偷地出了营寨。

    灌夫行进的方向是吴楚大营,目的是要端了刘濞老王八蛋的老巢。

    快到吴楚军营时,灌夫一回头,突然发现身后十几个部曲只剩两个人。

    他们又不是灌孟儿子,然而他们却依然留了下来跟随左右,不为别的,只为忠义二字。忠义这种东西,平时很多人挂在嘴边,只有危急时刻才能见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忠义。

    明知敌穴危险重重,明知可能有去无回,却仍然义务反顾,去完成与己无关的事情。这就是忠义。

    灌夫是英雄,他们更是英雄。

    杀父之仇,让灌夫几近疯狂。

    他拍马冲过辕门,一路砍翻阻挡的吴兵,直扑刘濞中军帅帐。

    到达刘濞帅帐前,刘濞的亲兵已经围了过来,灌夫力战,身上受了不少伤。吴兵越围越多,灌夫心知情况不妙,要杀死刘濞已是不可能。

    于是,他拨马往回冲。

    他身后的两位壮士再一次上演了感人的一幕。他们为了让少爷安全脱险,毅然决定留下来殿后。其中一人,不幸牺牲,另外一人在灌夫之后逃了出来。

    受到惊吓的刘濞看着一片狼藉的大营,几乎快疯了。

    三个人就能在我数十万大军中如入无人之境啊!如果周亚夫大军攻上来,我靠什么跟他们拚!

    刘濞最终放弃了最后一丝侥幸,作出了一个关乎战局的决定。

第91章 七国之乱11 逃跑() 
刘濞受到不小的惊吓。

    一个普通的牙将都能这么嚣张,单人匹马就敢冲进他的军营。难道我的兵是纸糊的面人么?靠这种军队去争天下,不是要笑掉别人大牙么?

    精明了一辈子的刘濞突然意识到,现在还剩一件事可以做。

    那就是逃跑,而且必须在周亚夫出动全部兵力之前逃跑。

    此时此刻,继续对峙下去已经没有实质意义,如果再死撑下去,恐怕连搬块豆腐的力气都没有,更别说骑马跑路。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按理来说,溜号不是件什么难事,打过败仗的人都有这种经验,无非是遇山钻山,遇水跳水,最不济就是钻到死人堆里装死。

    这是一般的逃跑原则。但是,作为一军主帅,地球人都认识,逃跑的技术难度就非常之大,主帅的人头在敌方士兵眼里,不是人头,而是黄金和爵位。所以,就要求败军将帅们在平时练好基本功(马拉松跑)的同时,要刻苦钻研瞒天过海的逃跑技术。在这个领域中,后来的曹操就是佼佼者,他靠着过硬的技术躲过了吕布的大刀。

    刘濞在如何才能成功地逃跑上,遇到了一个难题。

    给将士们发现,面临崩盘风险,给周亚夫发现,面临生命风险。

    我们仍然要相信一个道理,任何技术,经过勤奋刻苦钻研,都会有突破的时侯。

    果不其然,经过刘濞的深刻钻研,他找到了办法。

    是夜,刘濞像往常一般巡视军营,看着士卒们哀嚎不断,他老人家不禁伤风感冒……老泪纵横:这次是彻底栽了,栽了才知道什么叫栽了。

    刘濞返回牙帐后,帅帐中一夜灯火通明,人头攒动。

    刘濞的障眼法演得很有效果,不明真相的人们会以为老吴王又不顾身体,熬夜忘我工作,让人不禁感概人家吴王一把年纪都如此,咱们少吃几顿饭又算得了什么呢!

    然而,谎言就是谎言,迟早有被揭穿的时刻。

    当旭日再一次爬过远处的地平线的时候,楚王刘戊得知刘濞与将领们为了商议对策一夜未眠,一大早就来找刘濞。

    当他进入刘濞的帅帐时,被眼前的景象给惊呆了。

    里面书简散落一地,几个将领倒在几案上鼾声如雷,刘戊入到后帐,不见刘濞,他快步上前摸了下刘濞的被窝,发现早已没有一丝余温。

    他猛然间明白了怎么回事!

    刘戊一脸怒气地冲出了帅帐。

    刘戊虽然气愤,心里极度谴责刘濞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但他也不傻,老家伙已经黔驴技穷了,要是还有办法他是不会跑的。

    刘戊清点好楚国人马,准备带他们回楚国。

    吴楚军营的异动惊动了周亚夫。

    他的斥侯探听到吴王刘濞和太子领着少部分亲兵逃跑了,楚王也有逃跑的迹象。

    周亚夫毫不犹豫下令全军追击,千万不能跑了这帮乱臣贼子。

    结果可想而知,饿着肚子的叛军大部分投降了,楚王刘戊动作慢了点,被包围后自杀身亡。

    但刘濞父子却跑了。

    刘濞父子逃跑的过程中,还收集了上万残卒。他们绕过韩颓当部队,急渡淮河,到达另一个盟友的地盘,也是把他送上绝路的盟友。

    这位盟友严格意义上可以算是吴王的部下。

    东越原称东瓯,惠帝三年,朝廷册封东越国君为东海王,东海王与吴王一直很有交情。刘濞起兵时,东越王就发兵帮助吴王叛乱,他的军队至今还在丹徒做刘濞的后援。

    我们不得不佩服刘濞未雨绸缪的能力,造反是一个系统繁杂的工程,从筹备,起兵,到作战,你得做好方方面面的计划,诸如口号,粮草,军械,兵员,路线等等,都必须有个详细的谋划。刘濞其实是一个造反界的杰出人才,要钱有钱,要兵有兵,要威望还有威望,而且他还有数十年的革命作战经验,他在起兵之前,作了长期的造反准备,而且口号很明确,盟友众多,即便在大好局面之下,他老人家连后路都准备好了。

    东越就是他的后路。他老人家把后院交给了东越王,把东越王养得肥肥的,一出兵就来个万把人。

    革命友谊真伟大啊!

    在东越王的盛情款待下,如丧家犬般的刘濞似乎又找回了天下第一诸侯的风光,放松了警惕。

    结果再一次证明,刘濞的眼光太差了。

    东越王绝不像他的长相一般和善,一辈子跟你称兄道弟,干起落井下石的事情来也是一把好手。

    周亚夫派使者到达东越,要东越王交出刘濞父子,否则大军马上就到。

    东越王思虑之下认为,以刘濞现在的实力,就算活着,几年后说不定下床都费劲,指望他东山再起不是白日做梦么!

    东越曾出兵助他,刘濞死了就死了,到时候死无对证,免不了被人扣上作乱的嫌疑。东越王决定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天,找个机会把刘濞给做了,将功折罪。

    东越王给刘濞下了个套子,他在酒宴上将喝得不省人事的刘濞脑袋给割了,送给了周亚夫的使者。

    刘濞,英雄一世,糊涂一时。

    他的失败也意味着吴楚挑头的七国之乱走到了收尾阶段。

第92章 七国之乱12收尾() 
刘濞的人头一送上来,周亚夫的个人声望达到了顶点。

    将领们对太尉的微词一刹那间烟消云散。周太尉带着他们出关,硬仗恶仗并没打几次,却奇迹般地获得了胜利。

    你说他高明不高明?!

    但是再高明的军事家都容易犯一个老毛病,一个政治上的毛病,这个毛病以前的韩信犯过,他老子也犯过,而他也不幸地走进了同一条死胡同。

    在周亚夫大败吴楚的时候,刘启却在慎重考虑另一个问题,一个让所有统治者都异常头疼的问题:如何驾驭这些功臣宿将!

    刘启心中的问题暂时没有答案,但另一件事却有了答案。

    周亚夫立了大功同时也有处事不周的嫌疑,这个世界上,有两个人,会让周亚夫日子难过。

    从此以后,对于周亚夫,刘武会暗算他,刘启会防着他。

    当然,刘启脑子不糊涂,有想法也得等太尉料理完那些叛乱的诸侯再提。

    周亚夫没有打算去北方抢功劳,吴楚都灭了,大局已定,如果所有鱼骨头都由他来啃,会落下个抢功劳的嫌疑。周亚夫从父亲的教训中深刻认识到做人要低调,做名人更要低调,好战争功必然招致非议的道理。

    所以,周亚夫只派出韩颓当带兵前往北方助栾布平叛,自己则率大部人马班师回朝。

    七国之乱初,齐王刘将闾原本也信誓旦旦地加入了叛乱联盟。不过这家伙言而无信,关键时刻反悔,白纸黑字的合同他也不认。齐王的行径惹恼了其他四王,他们一致认为要取天下,一定要先干掉这样狼心狗肺出尔反尔的无信之人。

    四王之中的首领胶西王刘卬,安排胶东王刘雄渠,菑川王刘贤跟随自己围城,济南王刘贤负责粮草。

    不过,临淄城并非什么豆腐渣工程,三王攻城一度受阻。然而,这却没有让三王打消继续攻城的念头,他们反而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发动更加猛烈的进攻。

    刘将闾守得直叫苦,不时派使者出来向三王求和,表示都是同胞兄弟,何必弄得你死我活不成。

    没想到三位大佬言辞拒绝了,大骂这混蛋小子早干嘛去了,要停战也可以,但是求和的方式得改一改,得改成投降,把临淄让出来。

    使者回城作了一番汇报,齐王气得直跳脚,临淄是家底,无论如何不会让给他人。

    既然你们无情,那也别怪我不义。

    齐王派出路中大夫跑到长安去求救。

    路中大夫一去长安,便是大半个月。齐王摇摆不定的性格再一次显露无疑,眼见路中大夫一直没有消息,只能又使出外交手段,希望与三国联盟。

    结果还是一样。

    这时候,路中大夫从长安到达临淄郊外。当他打算进入临淄城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临淄城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别说他一个大活人。

    怎样才能把消息带给齐国君臣呢?

    冥思苦想之下,路中大夫终于有了一个主意,而这个主意将以鲜血作为代价。

    结果可想而知,路中大夫被活捉了。

    三王没有杀路中大夫,而是叫他给齐王带个话,要么投降,要么城破身死。

    路中大夫当场拍胸脯保证没问题,各位老大放心,你们就等着好消息了。

    他被刘卬的将领押送到城门前,只见路中大夫摆了摆姿势,清了清嗓子,向城上大声喊了起来。

    这番话,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