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朝旧事 >

第88部分

汉朝旧事-第88部分

小说: 汉朝旧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臣们见皇帝下了决心,也不敢不知死活地起来打岔。

    说打容易,难在怎么打?

    是分兵迎击,还是集中兵力寻找匈奴主力决战?谁可为将?

    前一个问题可以说不算问题,匈奴人一向神出鬼没,踪迹难寻,要寻找它决战恐怕比打赢它还困难,所以,毫无疑问,只能分兵迎敌。

    至于将领人选,刘彻心中早已有了名单,讨论不过是走个流程而已。

    骁骑将军李广领兵一万出雁门,轻车将军公孙贺领兵一万出云中,车骑将军卫青领兵一万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领兵一万出代郡。

    刘彻很快宣布了自己的任命。

    但是听到这个任命,大臣们还是愕然了,如此重要的战役,统帅只有李广,公孙贺是老面孔。李广自然毫无疑义,年轻的公孙贺虽然略显稚嫩,但好歹在战场上遛过几回,见过几个匈奴人,马马虎虎过得去。可后面两位就让人捉摸不透,卫青,公孙敖并无军旅经验,据说连人都没杀过,居然做了将领,实在是有点荒唐。

    不过,大臣们转念一想,咱们这皇上从小就折腾惯了,现在国泰民安,无事可做,肯定把皇上憋坏了,再说,卫青也算外戚新贵,皇上有意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也不难理解。既然如此,那就让皇上再折腾一回。

    不少大臣料定此次一定会重蹈马邑之谋的覆辙,无功而返,但却没有谏阻,他们盘算着应该等到坏消息传来,再谏言不迟。那样既可以抚慰皇上的情绪,又能达到目的,岂不更妙?

    他们或许不会想到,谁也不会拥有这个机会!

    因为,车骑将军卫青从接到任命之时起,就决心堵住他们的口。

第137章 卫青从戎2() 
刘彻安排的四路人马看似闲来之笔,实则有着极深的用意。

    四将之一的李广名闻天下,公孙贺将门虎子却也不是匈奴人眼中的对手,卫青与公孙敖则完全是无名小辈,这样一来,老将李广必然会成为匈奴人重点问候的目标,而对其他三路的防守就必然松懈,公孙贺,卫青,公孙敖可以藉此捕捉战机。

    而且,此次出击与马邑设伏完全不同,那时用三十万大军设伏诱击,而这一次却以小股部队分四路出击,四路互不统属,完全是各自为战,输了别怪他人,赢了也不用分功劳。

    刘彻的安排可以说十分高明,他已经意识到与匈奴人打一场正面的遭遇战,不太容易。因此,他为匈奴老邻居量身打造了这么一套战法。

    从地理上看,上谷,雁门,云中,代郡,呈半弧形,四个出击点距离相当,既可以互相呼应,又可以随意机动,一旦匈奴恋战,攻击中间部位的李广,公孙敖所部可以出兵迎敌,而处于两翼的卫青部,公孙贺部则可以直插匈奴腹背,形成合围之势。而且,让四位将领各自为战,也有利于考察他们的才能。

    尽管刘彻有这么多的小算盘,不过,他现在最需要的是一场胜利。

    汉匈边境,上谷。

    在四位将领中,卫青承受的隐形压力最为巨大。

    他无从军资历,是皇上顶着巨大的压力把他扶上将位的,在别人眼里,他是靠着姐姐这棵大树爬上来的。如若战败,不但皇上面子挂不住,万一影响姐姐的荣宠,那就罪该万死了。

    卫青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他心中的忧虑从来不会在众人面前显露。

    卫青是皇亲贵胄,但将士们并没有看到他身上那些贵族子弟骄横跋扈,相反,卫青一路上待士兵亲如家人,嘘寒问暖,时时虚心向老兵老将们请教。

    上谷处于此次军事行动的最北端,春寒料峭之时,也难有中原腹地的暖意,早晚温差仍然巨大,一不小心,还是容易被冻坏。

    卫青按计划准时到达了上谷,并下达了往西进军,寻找匈奴军队的命令,然而,令人失望的是,沿途看不着一个匈奴人的踪迹。

    刘彻的感觉是对的,匈奴重兵集结到了雁门与代郡一带。

    李广其人,匈奴人再熟悉不过,此人勇武过人,力拔千均,他能百步穿杨,把石头当作老虎,一箭射去,箭簇居然没入石头数寸。

    别看李广武大三粗,他是粗中有细。他曾经以百名骑兵追击匈奴射雕手,李广在百步之外射杀两名,活捉一名,返回之时匈奴数千骑兵赶到,见是李广,匈奴骑兵迅速摆开激战阵势。将士们被匈奴的威势下慌了手脚,正打算纵马狂奔。在这千钧一发之时,李广下达了一个令下属们目瞪口呆的命令,所有将士下马解鞍。

    将士们一听懵了,这是什么奇怪命令,匈奴人的马刀快到脖子上了,你不下命令狂奔,却要在这晒太阳打秋风。

    看着将士们狐疑的神态,李广轻松地笑道,“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李广的障眼法起了效果,匈奴骑兵不敢前来攻击,只派出一名将领作为探子前来打探,没想到,被李广一箭射杀。是夜,李广干脆命令士兵放马睡觉。

    见李广如此放松,匈奴人更加确定周围有伏兵,便退了回去。

    从此,草原上都知道有李广这么一号人物。在后来与李广的数次交手中,匈奴在李广身上都占不了多少便宜。

    匈奴把李广视为打劫路上的最大拦路虎。李广也赢得对手忌惮的同时,也获得了尊敬,军臣单于就曾给部队下令,务必活捉李广。

    雁门,现在是个机会。

    匈奴人早已得到李广轻兵冒进的消息,调集重兵,准备伏击李广。

    军臣单于也算老手,他一面调集重兵伏击李广,一面派兵阻击代郡的公孙贺,而另外两个方向则完全撤防,让那两个小年轻一点好处都捞不着。

    “一定要给我活捉李广!”(得李广必生致之)军臣单于再一次重申命令。

    众将领命而去,而他仿佛看到李广跪倒在自己面前,接受自己册封,成为自己爱将的情景,那是怎样得令人惬意啊!

    恐怕李广做梦也不会想到,一向只知冲杀的匈奴人会跟他玩伏击的阴招。

    但他已经不顾得这么多了,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往前冲,把匈奴人杀得片甲不留,让皇上,让天下人看看他李广并没有老去。

    “李将军,前面发现匈奴骑兵!”

    在斥候的指引下,李广登高望远,果然发现数十里外有不少牛马帐篷,而且隐隐听到匈奴军士喧哗的声音。

    李广大喜,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

    他随即下令所有将士上马,准备冲击。

    “将士们,弟兄们,前面就是胡人的大营,为国立功的时刻到了!”

    李广高呼完,一挥手,便一马当先往前冲去。

    将士们激动地高呼着“冲啊”,紧随其后,冲向了匈奴人的大营。

    而就在李广往前冲的时候,不远处隐蔽的地方几位匈奴探子早已归报匈奴单于。

    果不其然,在李广一万骑兵的冲击下,匈奴骑兵很快就抵挡不住,开始后撤,匈奴骑兵熟悉草原的环境,跑起来特别快。

    李广见胜利在望,当即下令,不顾一切追击。

    当得知李广所部正在追击抛出的诱饵时,军臣单于终于痛快地笑了起来,显然他已经胜利在望。

    追击匈奴败军的李广感到了一丝不对劲,他发现匈奴败兵竟然逃跑都是一个方向,他打马停下,观察着周围的地形。

    他豁然发现自己置身于低洼之地,四处高地十分便于骑兵冲击。

    将士们一阵骚动,原来四周山头上冒出了无数的人影。

    “不妙,中了胡人的诱敌之计!”

    来不及思索对策,匈奴骑兵已经漫天涌了过来。

    李广临危不乱,迅速组织骑兵向来时方向回冲,希望能打开一个缺口突围。

    一时间,茫茫草原到处弥漫起血腥味,刀枪火拼的声音不绝于耳,任凭李广所部再勇猛,也敌不过土生土长的草原铁骑,李广的士兵一个个倒了下去。

    而李广,在一小簇亲兵的掩护下,被追击到数十里之外。

    又是一番惊天动地的鏖战,只剩下了李广一人,当李广再次举刀之时,数十个草原勇士一起将他扑倒,绑了个严严实实。

    活捉李广,这可是天大的功劳!

    李广被绑到了马背上,他想到几近全军覆没,自己被擒,有何颜面再立于世上,不过这样当俘虏死了也太不值得,好歹也得战死沙场,为国捐躯才行,李广索性趴在马背上一动不动。

    李广的表演功夫实在不错,押送他的几位匈奴士卒以为他已经奄奄一息,放松了警惕。

    李广偶然一睁眼,发现边上一个小胡兵,骑得可是快马,趁着几个匈奴士卒沉浸在打胜仗的喜悦中,李广一用力将绳索挣断,推倒边上的胡兵,抢了弓箭,纵马狂奔。

    在射杀十几个追兵之后,李广终于逃脱。

    他的性命暂时保住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等待这位名将的,必定是严惩。

    远在长安的刘彻如意算盘打错了,他的四路大军,李广这一路全军覆没,公孙敖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在云中遭受匈奴顽强的阻击,损失七千部众,而卫青,公孙贺却连匈奴屁股都没摸着。

    可是,卫青与公孙贺不同。

    他知道,此次出击事关重大,除了打胜仗,他别无选择。

    在上谷外游离了一段时间后,卫青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直捣龙城。

    快,龙城!

    龙城!

第138章 卫青从戎3() 
奔袭龙城无疑是个正确的决定,更是个充满挑战的决定。

    匈奴人居无定所,行踪难觅,汉军之所以被动,原因也在于此。他们的铁骑在草原的开阔地带优势明显,一般情况下,你找不到他们,而他们却容易找到你。

    这样的对手,打起来的确不容易,但是,再热衷于迁徙的民族都会有它相对固定的据点。龙城就算其中之一,匈奴人随季节迁徙,唯有龙城不会随之迁徙,因为在这个地方,有很多东西是搬不走的,此地供奉着匈奴人的祖先,是匈奴人祭祀天地和祖先的地方。

    龙城不值几个钱,在匈奴人的心中,它是圣地。换言之,如果袭击龙城得手,就好比挖了匈奴人的祖坟,相当解气。卫青的行动不能说厚道,但是除此之外,他也别无办法,谁叫你匈奴人神出鬼没,连个鬼影都找不到呢?

    卫青的思路非常清晰,不过他还是犯难了,龙城在哪?茫茫草原中谁知道这座孤城的位置?有多远?会不会已经是座空城废城?会不会有重兵把守?

    如果换作别人,可能就此作罢,打道回府。犯不着为了一座不明情况的城池苦了自己,反正将士又没损失,就当一次长途拉练。

    卫青却不是这种人,他向部队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找到龙城并奇袭之。

    卫青十分清楚,眼下的大汉,皇上和臣民们太需要一场胜利了,他还清楚地记得,临行前皇上对他们这些出征将领的谆谆嘱托。

    初春时节,草原之上,白天尚可,晚上却难熬,因为风大,阳光不足,夜里时常寒冷难熬,随着出征的时日渐长,粮草消耗和水消耗很大,将士们稍微弱点的,容易染病,而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染病,丧命也是平常之事。

    有不少将士甚至提出撤回关内,但是,都被卫青一一挡了回去。

    卫青当然明白,这种情况若是一直持续下去,恐怕龙城还没到,部队就先垮了,可是,如果让他无功而返或者战败而还,他宁愿选择死在这里。

    他不断地激励士卒,并以身作则,坚持把必胜的自信传递给将士们,即便在最为困难的情况下,他仍然与将士们同甘共苦。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温润的草原之风再一次拂过这一支坚韧的军队之时,有人突然大叫起来。

    “龙城,龙城!”

    数十里之外,果真看到了一个以土方筑成的城池,城池不大,远远看去,旌旗飘扬,城池之上似有重兵把守。

    虽然还不知道它是不是苦苦寻觅的龙城,但它的突兀出现还是让所有人喜出望外。

    派出的斥候不久回来禀报,前面却是龙城无疑,而且更令人高兴的是,把守城池的匈奴士兵不过千人。

    真是天助我也!

    没有犹豫,卫青果断地下令,攻城。

    战斗打响了,近万骑兵就像饿得嗷嗷叫的草原野狼向龙城猛扑。

    守卫龙城的匈奴军队一时之间慌了手脚,匈奴主力早已被抽调南下入侵,留守的顶多能算个民兵,连正规军都不是。

    卫青的部队不费吹灰之力解决了战斗,斩首数百级,而自己的伤亡几乎为零。

    战果不能算有多辉煌,但对于初次出征的卫青来说,至少不至于给皇上和姐姐丢脸,况且部队深入敌人腹地。

    卫青或许还不知道,相对于其他三路,他的战绩已经可以彪炳史册,令名将们汗颜。

    卫将军,就等着加官进爵吧!

第139章 卫青从戎4() 
将领们班师回到长安,待遇却有着天壤之别。

    老将李广脸上最挂不住,全军覆没不说自己差一点成了阶下囚。如果是往常,一句胜败乃兵家常事,说不定可以糊弄过去。

    只不过,这一次刘彻比较高明,就防你这一手,你李广名声在外,战绩最差,这怎么解释?

    李广百口莫辩,在败军之中,他不能跟损失七千部众的公孙敖比,公孙敖毕竟是晚辈,而且是初次出征,尚可以理解。

    处理结果很快就发了出来,李广,公孙敖死罪;公孙贺延续着马邑之谋的热身运动,无功无过,所以既不赏也不罚。唯一的胜将卫青则赐封关内侯。

    李广和公孙敖算是倒了霉,朝廷与匈奴历次交战中,汉军经常死伤惨重甚至全军覆没,也没见几个人获死罪,偏偏这一次作了卫青的反面教材。

    两人身获死罪,眼看就要开刀问斩,在这节骨眼上,一条律法让他们得以免死。汉律规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