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贼吞天下 >

第131部分

三国之贼吞天下-第131部分

小说: 三国之贼吞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大家可都在等你一个人了……”

    许靖团团笑着,给每一个人赔礼道歉。

    这时已经有人注意到许康,道:“文休,你带来的后生好生面生。”

    许靖只得再次介绍道:“他是我族中后辈子弟,年轻识浅,此次前来,就是让各位大人见见,以后若他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还请诸位能多多教导才是。”

    在座诸位都是厮混了一辈子官场的老油条,哪里还不明白许靖的意思,对许康不免多打量了几眼。

    有人道:“文休,听闻你长子许钦颇有文采,怎不见你将他带来?”

    许靖笑道:“钦儿才华尚浅,如今正是寒窗苦读之时。”

    众人已经明白许靖有意将许家交托到许康手中,不禁惊讶于他不偏于私的气魄。而且此事毕竟是许家的家事,旁人也不好过多置喙。

    许靖带着许康刚刚坐下,就听外面唱诺再次响起。

    “左将军、鄠侯董旻大人,中郎将、都乡侯吕布大人到。”

第六十八章 颍川荀彧() 
自从吕布杀了丁原后,便彻底投向了董卓的阵营。先是被任命为骑都尉,取代了丁原的职务,统帅并州全部兵力。后来更是很快便被升为中郎将,都亭侯。

    对吕布如此重规格的封赏,虽然有董卓拉拢并州军,树立自己招贤纳士形象的考虑,但也足见对他的偏爱了。

    此时听到董旻与吕布联袂而至,王允也不敢托大,带着一众大臣亲自迎出了门外。

    许靖自然也不例外,与一众老臣走向前去,共同簇拥着董旻和吕布缓缓而进。

    许康看的颇不是滋味,这群老家伙在自己面前托大的不得了,结果董旻一到,便都迫不及待的上前去拍马屁,还有一点儿节操吗?

    当然更主要的是许康发现自己竟然连拍马屁的资格都没有。

    浓浓的香气扑鼻,许康愕然发现自己身边多了一位容貌俊秀的美男子。而那香气竟然还是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

    虽然世家子弟多有傅粉熏香的习俗,但像这么浓的香味许康还是第一次遇到。以至于让他以为对方会不会是哪一家像蔡琰般喜欢着男装的女子所扮。不过经过认真观察,许康却发现他候间有喉结滚动,这才确信对方是货真价实的男子。不免暗叫可惜。

    那男子似乎也注意到许康的目光,转过头微笑道:“许兄,有礼。”

    许康尴尬一笑,但同时对对方也充满了好奇,问道:“敢问兄台名姓?”

    “颍川荀彧。”对方的回答相当简洁,道:“算起来,我们也算是同乡了。”荀家与许家同为颍川四大家之一,说二人是同乡到也不算失真。

    而许康对这个名字也是如雷贯耳。自小便被人称有“王佐之才”,更被曹操视为“吾之子房”的三国着名文臣,论智力足可以和诸葛亮相媲美的首席谋士。颍川荀彧,荀文若,相信任何一个对三国有些了解的人都不会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

    许康立刻大礼一拜,郑重其事的道:“原来是文若兄,早闻兄长有王佐之才,今日一见当真是许康三生之幸也。”

    荀彧脸色一红,也回了一礼,道:“许兄过誉了。识破张让之谋,北邙山中救驾才是天下奇功。”

    许康也是谦逊了一阵,二人相互恭维一番,再加上许康的刻意亲近,不一会儿两人便续了年庚,称兄道弟起来。

    这时董旻、吕布已经在众人的簇拥下坐了上座,其他人纷纷回到自己的席位,许康却趁机坐在了荀彧旁边。原本那人虽有些皱眉,但此等场合也不好太过追究,只好另寻位置去了。

    荀彧对这些却只是微微一笑,道:“贤弟之名如今可谓是名闻洛阳之城,为兄也是多有耳闻。”随着二人的熟悉,荀彧谈起话来也少了许多顾忌。

    许康脸一红,道:“小弟行事荒唐,到让兄长见笑了。”由于他身为官员,却甘心去做销售的行当,“贪财校尉”之名可谓名闻洛阳。不过他从不仗势欺人,买卖做的也公平合理,再加上经常出资接济穷人,所以这个称谓还算不上被人唾弃。

    荀彧却道:“贤弟率性而为,不畏世俗谤讥之议。更主要的是行商而不忘济民,为兄佩服还来不及呢。”

    许康顿时对荀彧大生知己之感,与其更显亲近。

    然后许康又向荀彧询问对时政的看法,甚至是一些治国的理念,荀彧都是侃侃而谈,许多见解都切合这个时代的特点,让许康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而他偶尔超出时代的观点,同样也让荀彧眼前一亮。两个充满朝气和理想的年轻人就这样对大汉朝的各种未来展开畅想,丝毫不觉得自己是不是有资格谈论这些。

    二人正说的忘形,却突然发现厅堂内的气氛有些诡异。

    许康这才发现左将军董旻竟不知何时出现在了自己面前。

    董旻乃是董卓幼弟,深受其宠信,再加上在洛阳之变中正是董旻的积极斡旋才使董卓控制住了何家的军队,可以说为董氏政权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在整个董氏一族中的地位都极其高。

    许康忙站起身,礼拜道:“见过左将军。”

    董旻本有些不豫的脸色这才缓和下来,道:“许校尉不必客气,你我虽是第一次相见,但早已合作良多,也算是旧识。来,本将军敬你一杯。”说完,举起了手中酒爵。

    许康也忙举起酒盅,道:“应该是下官敬将军才是,岂能让将军敬下官。”

    董旻笑道:“若非你情报得当,家兄又岂能这么快便赶到邙山,救驾之功也不会落到我董氏头上,该当本将军敬你才是。”

    众人闻言,顿时一惊。虽然邙山救驾时,许康也在场。但除了一些真正的高层,知道许康在其中所扮角色的并不多,再加上事后董卓对许康的封赏也仅止于长水校尉这个虚职,以至于很多人将他自动省略了。

    现在董旻当众承认许康的功劳,对大家都是一个不小的刺激。

    要知道董卓子所以能得到如今的滔天权势,其根源可以说就是一个邙山救驾,正因为他及时掌握住了皇帝,才使他在洛阳之变的稳定中占尽先机,也占足了便宜。

    有此也可想见,许康对董氏的功劳之大了。

    许康闻言却是神色平静的道:“些小微劳,岂足挂齿。当初在下也是有感于宦官之乱,久病难医,听闻董太尉战功无敌,特进此言,希望能助太尉平定天下之乱。只希望以后董太尉能够匡扶陛下,行伊尹之劳,建霍光之功,再造我大汉繁荣之世。如此方不负天下臣民对太尉的殷殷之心。”

    董旻击掌笑道:“说的好,许校尉年纪虽幼,却心怀天下之志,着实令人佩服。本将军定要向太尉大人进言,为许校尉加官进爵,好辅佐太尉共治天下。”

    许康谦逊道:“大人过奖了,下官年轻识浅,恐难当大任,有负太尉和将军的期望。”

    董旻道:“哎,年轻人做事不要婆婆妈妈的。你的老师如今也受命于太尉,大见亲信。若你也能拜入朝堂,到时候师徒二人同心协力,不失为朝堂上的一段佳话。”

    许康知道他说的是蔡邕,蔡邕虽是被迫为官,但却深受董卓器重,先是署祭酒,后补侍御史,又转持书御史,迁尚书。三日之间,周历三台。这让一辈子名声大而官职小的蔡邕对其充满了感恩,自然也希望能够辅佐董卓治理好天下。

    当下,许康也不便多说什么,只得再次表示感谢。

第六十九章 貂蝉显踪() 
在王允宴会上发生的一切对于许康来说有利也有弊,利的一面是经过此次宴会许康之名终于在世家中得以传播,尤其是得到了许靖的大力支持,成为洛阳许氏即许靖后又一代表人物;弊的一面便是随后董卓开始再次关注他,并委任他为太尉府的金曹。

    在东汉,太尉分领太常,卫尉,光禄三卿。其属吏有长史一人,诸曹掾、史、属24人。而其中金曹主管货币、盐铁。职能不可谓不重。

    但是这却与许康计划的保持与董氏的距离背道而驰,而且让以前他做的一切努力都前功尽弃。

    不过许康到不会因此自怨自艾,保持与董氏的距离本来是为了将来董氏失势后不至于被牵连而已,以他现在世家之子的身份,即使听从董氏的安排,将来未必不能再脱离出去。

    而且更主要的是他可以因现在的职位获得现成的利益。

    毕竟做太尉府的金曹就相当于现在的财政司司长了,虽然没有下达命令的权利,但至少可以提前预知甚至影响国家的财政政策。为自己谋得利益提供方便。

    与荀彧的关系也是快速升温,许康得知其如今只是做了一介守宫令的小官,不免有些唏嘘。立刻向董卓建议,将他也调入了太尉府。这样不但可以施恩于荀氏,亦可以就近看着荀彧,免得他被旁人使用,嘿嘿,可谓一举数得也。

    其后二人同府为官,彼此相互合作,相处越发的融洽。许康这才发现,荀彧虽然自小扬名,但由于他娶了宦官之女的缘故,虽然不至于被世人诟病,但依旧成为被边缘的一员,身边的朋友着实不多。

    只是许康岂会在乎这些,或则说他更乐见如此,因为这样交出的朋友才更显珍贵。

    董卓当初刚刚执政时,颇有励精图治的意思,确实让一些想要有个强臣来挽救大汉国运的朝中大臣觉得他是可以投靠的,比如说蔡邕。

    蔡邕当初拒绝做官,更多的是因为他那平淡的性子不想再为官场奔波。只是后来被董卓所迫,才不得已出仕。

    而此后为官,蔡邕自然也不愿做那种碌碌之辈,再加上董卓的信任,也让他颇有知遇之感。因此赋诗作文,为董卓造势,同时频频上书直谏,希望可以辅佐董卓中兴汉室。

    但随着董卓地位的巩固,他的野心也开始暴漏出来。住皇宫,睡龙床,淫乱后宫,无一不显示他欲代汉自力的欲望。同时他身为武将,残暴好杀的性格也着实让文臣们敢怒不敢言。

    董卓曾经亲自带领部下出去剿匪,结果路过一个市集,竟然将百姓当做反贼来诛杀,男人全部被杀,女人则被抓入军营从当军妓。

    累累暴行让本来对董卓还有些希望的朝中大臣们宛如兜头一泼凉水浇下,直寒入肺腑。

    到了东汉中平六年十一月,董卓更是自封为相国,彻底抛弃了三公这个世家们默认的职位上限,开始为自己独霸朝纲,甚至篡位夺权做准备。

    大批的世家人才纷纷以各种名义逃离洛阳,曹操为此甚至一度要刺杀董卓,只可惜最后以失败告终。

    冬无暖日,寒风萧萧。

    曾经繁荣无比的洛阳城开始显示出其萧条的一面,王越拄着一根拐杖在赵云的陪同下信步走在清冷的街道上,看上去倒也悠闲自在。

    王越前段时间一直在打听剑侠门的情况,只是收集来的信息却将他彻底击倒。

    剑侠门覆灭,弟子无一存世,如今的王越白发苍苍,老态龙钟,连走路都已离不开拐杖。

    他本就是重伤之身,又闻此噩耗,内心更是萌生死志。迫使赵云不得不对他寸步不离。

    但他毕竟年纪大了,纵然什么都不做,死神的脚步也已经无人可以阻止。也许正是因为感觉到自己死期将至,如今的王越却是一刻也不愿呆在家中,只想四处再看看,再转转。

    荒芜的宅院前,赵云扶着王越痴痴的凝望着破败斑驳的大门。

    这是当初剑侠门在洛阳的驻地,承载着王越最意气风发的记忆,同时也饱含着他对弟子们深深的愧疚。

    赵云曾经想把这个宅院买下,但王越却怎么也不同意,不仅如此,他甚至从不踏进大门一步,每天只是在隔街的对面驻足半个时辰,似在回忆那久远的时光。

    就在二人准备离去时,一个头戴帷帽的女子走到了宅院前。

    女子对着大门盈盈下跪,从挎着的竹篮里取出几样祭拜用的果品香烛,烧了一些黄纸冥钱,口中喃喃自语也不知在说些什么。

    王越呆呆的看着女子的背影,突然有些激动的道:“子龙,快搀我过去。”

    赵云不敢违背,刚扶起他的手臂,却见对面多了几个流里流气的男人。

    他们围住女子,脸上带笑,似乎在说着一些轻佻的话。只是女子帷帽上的黑纱重重垂下,遮住了她的面容,因此看不出女子有什么反应。

    几名男子的胆子越来越大,竟开始对女子动手动脚。

    女子只能无奈站起,争执间,背上背着的一个小包袱被拉脱开来,掉在地上,露出一些金银首饰。

    男子们的面容更多了几分贪婪。

    赵云眉头一皱,道:“师傅,让我过去看看吧。”

    王越此时已无法走快,只好点点头。就在这时,一辆马车停在了二人身前,挡住了他们的视线。

    赵云不敢离王越太远,只得扶着他从另一边绕过去。

    突然传来几声打斗,王越顿时透出几分着急,忙快走了几步,终于绕过了马车。

    眼前的景象却让二人都是一愣,只见几个男子都已倒地不起,女子却安然无恙。从马车上下来一位老人,正看着地上散落的首饰发呆。

    老人皱眉道:“这些东西你从何处得来?”

    女子脆生生道:“不管你事,这是我的东西。”

    老人沉声道:“若老夫没有看错,这些应该是宫里面的东西,你有何本事能得此物?”

    女子似乎吃了一惊,不过并没有反驳,而是道:“你究竟是何人?”

    老人轻捋胡须道:“老夫,尚书令王允是也。”

    女子微微一呆,犹豫了一会儿,方跪下道:“见过尚书令大人。小女子任秀儿,本是管理宫中头饰、冠冕的‘貂蝉’官。因董卓淫乱后宫,无奈下逃了出来,还望大人赎罪。”说完,摘下头上帷帽,露出一张倾国倾城的容貌来。

第七十章 王越认亲() 
王允曾发誓要铲除一切邪恶,扶保大汉皇室,哪怕为此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只可惜邪恶太过强大,而且似乎永远没有穷尽。好不容易铲除了像毒藤般缠绕在大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