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贼吞天下 >

第24部分

三国之贼吞天下-第24部分

小说: 三国之贼吞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简单,我们可以参照汉军的军制,只是我们的训练和装备皆不如汉军,为了能和官军一战,只有在人数上略有增加了。”

    “那要如何增加?”

    “我见官军统辖下的各军实行的基本是2进制,我们就实行3进制,这样一军就比官军多出将近一半的人数,打起来也不算吃亏。”

    程远志想了一会儿,赞同道:“好,我马上召集大伙过来,到时候我们就宣布这些改革方法。”

    县衙外,各信使打马出营,飞散四方。而县衙内,许康则与程远志继续商讨一些关于改革的具体的步骤。

    下午申时,各处管事将领被招入县衙。如今由于太平道众扩张迅速,各处管事的人数也整长了1倍有余。

    待个人坐定,程远志首先勉励了诸位几句,然后才将自己打算改革的事说出。这里,他并没有提出许康,主要是他年纪尚幼,若是众人知道这些主意是他出的,难免惹众人疑虑,说不定,会生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于是便由程远志把改革的具体内容说出,然后由许康在旁帮腔作势。

    第一是正名位,为各军各职设定名位。这一点在称呼上也多沿用官制,只有几个莽汉道:咱们是反汉的,岂能再用汉制,许康则用汉灭秦,却沿用秦朝官职名称反驳。其他人造反虽然大多是迫于生计,只是如今生计既已无忧,不免便想谋个一官半职,如今宿愿得偿,岂有异议,所以这第一条通过的还算顺利。

    二是扩军兵,但是对各军各兵种的扩军人数都做了限制,并且以后将以此限制提供粮草辎重。关于这一点,很快在座分成两派:一派是将领,他们坚决抵制,并不是他们不想扩军,而是根据新的规定,这次扩军虽然由5000人提高到了10000人,但目前军队的总人数已经达到了2万余人,若按规定,那他们手下的士兵将不得不裁撤一半。另一派是以程老为代表的“文官”,他们却是坚决支持的,因为对他们来说兵多则民少,兵少则民多,他们自然希望自己管辖下的民众能多一些。双方为此争吵不休,于是许康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便是建辅兵,将裁撤下来的军队编入辅兵行列。辅兵做为辅助兵种,待遇只有正规士卒的一半,这样便很好的堵住了将领们兵力不足的借口,虽然还有几个不识趣的坚持,但有程远志的拍板,以及邓茂的支持,这一项也算是通过了。

    三是行屯田,屯田分军屯和民屯。军屯是将辅兵分散,实行屯田,得到的粮食正好可以供应军队,民屯是招募流民,开垦荒田。不过由于如今太平众只得到一城之地,而且此时又是冬季封冻之时,民屯现在只是提议而已。众人主要讨论的是军屯。这一点上,无论文官武将皆提出异议,觉得若是搞屯田之策,则兵被其所困,若官军来剿,则退兵粮无所得,不退则难挡官兵。

    在这一点,许康却是极其坚持,因为他知道三国中实行屯田最早最成功的便是曹操。翻看中国历史,历代帝王得成大业,大多施行的是抢边角,然后定中原,图天下。中原四战之地,乃是英雄用兵之所,每次改朝换代,一直都是中原百姓经历的战争最多,很难形成巩固的后方,因此逃亡也就最多。但只有曹操,虽然他也常年征战,但并没有将民心拖垮,拖乱,靠的除了迎立天子以正名分外,还有就是实行屯田,稳定民心。所以许康觉得即使屯田困难巨大,但仅凭其练军士,稳民心这一点,就值得自己尽全力去尝试。

    这一点上,程远志无疑是支持许康的,因此大力赞成,并且凭借他目前在军中的威望,不理众人的反对,强行推行。并将此事教给程老,让他拿出一个实行的办法来。

    最后,定军规,设立军正一职。许康觉得官军一向被认为军力高于农民军,有一个原因便是,官军的军规森严,有十七条禁律五十四斩之说。所以官军遇战不敢退,只能以死相拼。而农民军则组织散乱,打顺风仗时英勇无比,一旦遇挫,立刻做鸟兽散,难成气候。所以他才会要求严格执行军规,想要把这只军队打造成一支敢打硬仗的军队。在这一点上,除了军中一些将领有些牢骚,觉得这样以后恐怕招不到兵,其他人都是坚决支持。尤其是对程老为主的“民官”来说,军中的纪律才是另他们最头疼的。

    不过许康觉得让一帮散漫的农民马上变成一帮纪律严明的军队也有些不现实,便将官军中的那些条列进行缩减,只保留了其中的8条。

    分别是:一: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的悖军罪,犯者斩之。

    二: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的慢军罪,犯者斩之。

    三:夜传刁斗,怠而不报,更筹违慢,声号不明的懈军罪,犯者斩之。

    四:所用兵器,弓弩绝弦,箭无羽镞,剑戟不利,旗帜凋弊的欺军罪,犯者斩之。

    五:好舌利齿,妄为是非,调拨军士,令其不和的谤军罪,犯者斩之。

    六:所到之地,凌虐其民,如有逼淫妇女的奸军嘴,犯者斩之。

    七:窃人财物,以为己利,夺人首级,以为己功的盗军罪,犯者斩之。

    八:观寇不审,探贼不详,到不言到,多则言少,少则言多的误军罪,犯者斩之。

    许康仔细研究了这八条,觉得暂时应该够用了。

第二十八章 整军备战(二)() 
至于军正人选,许康推荐了关羽,并得到了程远志的同意。

    于是关羽率着他的300兵士很快被征调了过来,被邓茂安排入军中,并且按照许康的意思进行扩张,军队人数也由300人,扩充到1000人。

    许康又命臧霸私自在李家堡招募了300人以补充空缺。然后再在固安城内拨1000人入李家堡,这样也算是实现了自己曾经承诺的要将军队扩充到3000人的目标。

    当时的许康只想到要乘着大胜扩军的东风好好整备一下自己的队伍,但没想到随着时间的发展,其他人的动作太快、太大,自己到成了阻碍扩军的人,现在其他军队都被自己裁撤了一部分,若是这时候自己反而大规模的扩充自己的军队必然成为众矢之的,引起其他将领的不满。没办法,许康又不想失信与自己的部下,这样对他以后的威信不利,所以才想到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固安的雪已经停了,但气候依旧干冷无比。许康匆匆扒吃了几口饭,道:“现在是什么时辰?”

    如今赵霸虎在李家堡训练骑兵,薛可儿被其安排成为了许康的贴身卫士。本来许康是想找其他人的,但赵霸虎说其他人不如薛可儿尽心,执意让她来担当,许康也不好反驳。

    此时薛可儿闻听许康问话,便道:“快巳时了。”

    许康点点头,道:“那我们也去武库吧,别让其他人等太久。”

    薛可儿嘟着嘴道:“真不明白,固安城我们都已经打下来了,为什么你反而更忙了?”

    许康苦笑一下,道:“固安城只是一座小城,我们将来还有很多事要做,必须在雪化之前做好准备。”

    薛可儿不过是看许康太累,抱怨几句,闻言也不再多说什么。

    城南武库,这里原是固安城内存放兵器之所,太平道攻占后,自然便被其接收。

    此时许康正带领着匠器营的数名主事和武库的负责人在这里查看,虽然以前已经做过登记,拣选,但许康觉得还是自己来亲自看一下比较放心。

    他先去了被挑拣出的尚且完好的铠甲库地,拿出一件鱼鳞甲,在身上比划了一下,感觉甚是宽大。这也是鱼鳞甲的一个好处,就是不管什么样身材的人都可以将其随意改变形状,然后穿戴。比如许康如今身材尚幼,鱼鳞甲穿在身上便可以随意折叠,虽然看上去会有些臃肿,但防护上不会减弱。

    许康比划了一阵,对随行来的匠器营的诸位管事道:“你们看看,这个可能打造。”

    立刻有一人上前,接过许康手中的鱼鳞甲,道:“可以。城中本就有几个专门打造此甲的匠人。”

    “那一月能得几副。”

    “这个——,最多10副。”

    “太少。”许康不满道:“想办法提高到100副。工匠不能给你们配,但下面打杂的人到可以多添置一些。”

    那人还要再说,许康已经向前走去。接着的是皮甲,皮甲乃是用几张熟皮反复熬制而成,比起鱼鳞甲样式固定,防护力也弱,但胜在轻便,制作快捷,更主要的是便宜,技术要求低,可以大量出产。许康询问能不能用铁打造成皮甲的样式。

    依旧是原先那人道:“将军说的是板甲,听说官军中那些出身士族的将军们喜欢用这样的甲胄,不过多是用青铜打造,从未听说过用铁打造的。”

    “那就试试,先打造一副。就按我的身材吧,这样可能还快一些。”

    “是。”

    许康又领着众人相继参观了枪库,刀兵库等,在弓箭库里许康看到此时的箭簇多是平展如叶子一般的两棱箭,这种箭簇还是从春秋时期便传下来的,叫叶子箭,不过许康记得后世多是一些三棱箭簇,似乎可以提高弓箭的穿透力和射程,便让他们以后打造箭簇全都打成三棱箭簇。这个工艺并不难,只是比叶子箭费些时间,所以这些铁匠答应下来。

    参观完兵库后,许康又嘱托勉励了他们几句,无非是让他们安心工作而已,便让他们散了。要他们按照自己的要求各自去准备,而他自己则转身出了固安城,回到程家村大营找程老。

    如今程家村的大部分人已经搬到固安城中居住,但这里依旧留守有万余人,这些人大多是一些留营的妇孺老幼。程老觉得这里始终要有人照看,便自作主张留了下来。

    许康找到程老后,恭敬的行了礼,道:“拜见程老。”

    程老语气不善的道:“何事?”程老对许康一直看不过眼,这一点开始时让许康一直想不通自己究竟在哪里得罪过他。后来在邓茂无意的提醒下才知道,原来程老一直想过继个程家的子孙给程远志继承香火,以便将来接管程远志的衣钵,但程远志一直没有同意,后来反而认了许康做他的义子,这一点让程家村许多人都不满。许康知道后,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执礼越发恭敬。

    “禀程老,匠器营有人来报,说有很多军队都向他们要兵甲,他们的人手不够。”

    “匠器营的事不是已经全交给你了吗?你自己看着办就行了,何必问我。”

    “是这样没错。只是如今咱们的军队扩张迅速。现在又是备战时期,兵器需要大量的储备,以便不时之需。不过匠器营现在却增长有限,可以说极其缺人。所以我希望能调一批老营中的人到匠器营中,老营中的人虽大多没什么手艺,但也可以去帮忙搬些东西,打打下手什么的。也好过一个冬天都猫在家里。”程老想了一下,道:“这个随你。”

    许康又道:“还有就是我想发动一下老营中的老弱妇女。在下从兵库中拣选出了近千件毁坏的鱼鳞甲,还有许多其他兵器。希望这些人能把这些兵器都分一下类,以便处理。”

    程老皱眉道:“这些事,那些人怎么会做?”

    “其实也简单。比如说那些已经损坏的鱼鳞甲,我们可以把它们一一拆开,能用的从新叩在一起做成新的鱼鳞甲,不能用的就交给匠器营去做废铁修补兵器用。”

    “你可真会给老夫找事做。不过这些事都是有关我太平道的事,老夫应承了。一会儿我会亲自带人将这些事做好的。”

    许康大喜,拜谢道:“多谢程老。”当下也知道自己在程老这里不受欢迎,便匆匆告辞,又赶回固安城。

    回到固安城后,许康立刻命人分别通知武库和匠器营。命武库将损坏的兵器运到固安城去。命匠器营派人到程老那里去接收人员。而他自己则又快马赶到了程远志的县衙。

    此时程远志正在各处巡视民众,安抚人心,还未回还。许康知道这是程远志每天必做的,看看时辰也快回来了,便在县衙内堂等他。

    果然,不久,就有人来报说程远志已经回衙。不一会儿的功夫,程远志已经风尘仆仆的来到许康面前。

    许康赶忙行礼,叫道:“义父。”

    程远志摆摆手,道:“这里就你我父子二人,何必客套。说吧,什么事?”

    许康斟酌了一下语言,道:“孩儿这几天在城内各处走动,深感我太平道内文人太少,上下命令只能口耳相传,各处工作很难展开。所以请求义父能够下发‘招贤令’,招募固安城内所有读过书,识字之人入我太平道中为从事。”

    程远志对此却是叹了口气,道:“我又何尝不知这些,只是早先我已经几次下令,招募城中文人为官,却无一人前来,如今我们又能如何?”

    许康道:“孩儿也知道凭现在我们的实力让那些文人主动来投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如我们用强,把他们抢来做官。”

    程远志惊讶道:“从未听说过还有抢人做官的。这样对我们太平道的名声不好吧?”

    许康心道,太平道何时在文人心中有过什么名声,但这话可不能明说,便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如今我们百废待兴,急需这些人才,也顾不了这么多了。”

    程远志点点头,随即提出自己的担心,“可是纵然抢来了他们,他们不肯安心做事,到时候岂不是还有可能坏我们大事。”

    许康道:“所以我们暂时不能委以他们实权官职,只让他们在各处为从事即可,待观察了解一番后,若他们真心为我们做事,再委以实权不迟。”

    程远志沉默了一会儿,道:“这样会不会太冒险。”

    “还有什么比造反更冒险的,我们连造反都做过了,还怕这些文人吗?”

    程远志终于下了决心,道:“好,这件事就交给你办,但务必不要引起城中人的恐慌。”

    许康忙道:“遵命。”

    当下,许康出门后,先到户籍管理处查看户籍中有那些人拥有学籍,以及他们的住址。然后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