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肱股明臣 >

第49部分

肱股明臣-第49部分

小说: 肱股明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商议的那天,陈渊亲自接待了各商人们,并当堂直接了当地说道:“朝廷采购当然是希望用最少钱买到足够多的又大又好的船,所以便想让各位报出你们能接受的最低价格,现在我给各位都发了纸笔,你们在上面写上你们各自船厂能造的最好的船,标明规格,然后在附上具体的价格即可,我们便从中抽取最附和我们理想的船厂。”

    各船厂的大佬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却是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这般的玩法,一时也不知该怎么下手。

    一船厂的掌柜抱拳对陈渊说:“敢问大人,朝廷是要多少的量,也好给我们个底数,然后再衡量决定价格。”

    陈渊笑而不语,说:“你们不用知道底数,只要知道这量非常大就可以了,而且不止一批,以后陆陆续续地还有许多。”

    听了陈渊的话,各船厂的掌柜更加迷惑了,可也是别无它发,只能拿起笔来写了。

    黄鸣梁坐在众人当中,仔细思考着永平船厂每艘船的成本,以及这其中合理的利润,这次竞争,他必须要可能拿下,因为他已经是孤注一掷了,拿不下就意味着倒闭,所以他在考虑要不要零成本销售。

    刚才陈渊说后面还有很多批,那应该还有很多赚钱的机会,那就放在下次赚钱吧。

    这么想着,他便成本价标在了纸上。

    这些纸张被收了上来,陈渊及他的幕僚们要研究好几天,仔细对照这上面的价格及规格参数,以图选择最优性价比的战船。

    这其中自然是黄鸣梁的永平造船厂的产品性价比最优了,他的价格,比之于它同规格的产品足足便宜了四成,这不得不引起陈渊的注意。

    陈渊拿来黄鸣梁的纸张来观看,上面提出的方案是一中长十丈,宽四丈,主体由三层厚木板建造的中型战船方案,每艘要价才一百五十多两,性价比的确是十分之高了。

    “这样的船可载人七八百人左右,运人加护航的船只,只要百艘即可,总造价也才一万两有余啊。”陈渊内心估算,发现其实也要不了多少钱,原本准备还用十年税赋作抵押,看来是多余了。

    本章完

第110章 又是大盛商行() 
陈渊所准备用十年的赋税作抵押,并不是说用大明的十年赋税,而是所在造船厂所要缴纳的赋税,也就是说,如果官府没有将钱款补缺,那所在的造船厂将十年不用交税。

    新政之后赋税是十分繁重的,以永平这样规模的造船厂,十年的赋税肯定是要超过一万两的,陈渊用此做抵押拿船,肯定是要亏一些的。

    但陈渊并不打算更改条约,仍是想保持十年的赋税抵押条件,他作出些利益让步,想借此与造船厂打好关系。

    但似乎造船厂并不领他这个清,但他表示用十年赋税做抵押先舍一百条船时,永平船厂的掌柜黄鸣梁却是更他哭穷。

    “大人,不是小的不识抬举,实在因为船厂现在要揭不开锅了,我们继续现银运转,这赋税抵押之法小的是不能答应啊!”

    黄鸣梁想要现银,陈渊也是头疼的很,他手是到是是有从崇祯那里拿来的五十万两的银子,但他想要建设登州,以后练兵,筑城,造炮,等等地方处处都要用到银子,他想着能省点就省点,所以并不打算在造船上拿出现银来。

    黄鸣梁看出了陈渊的难处,便建议他说,“大人,如果你手里缺银子,不妨与大盛商行的钱庄借一些,他们在民间可能是唯一能放出大额借款的钱庄了。”

    陈渊一愣,“大盛商行,怎么又是大盛商行?我记得你们造船厂也是属于大盛的吧?”

    黄鸣梁并不打算隐瞒,直言说:“我们的确是属于大盛,但却与大盛商行的钱庄又有所不同,并不直属大盛,是有独立经营权的。”

    听到黄鸣梁说的话,陈渊亦感到十分震惊,这大盛商行,到底是怎么一个存在,又是造船,又是金融,还分什么直属与不直属,整个弄得跟现代集团企业一般。

    “那大盛商行的钱庄到底能借多少银子?”陈渊试着打听道,如果它能借的多,陈渊并不打算只借这一万两。

    “这你得和他们钱庄的负责任具体谈了,北京应该就有他们的分庄,大人如果需要,我可以帮你联系。”

    于是在黄鸣梁的介绍下,陈渊又和大盛商行钱庄在北京分庄的掌柜李民焕进行了接触。

    初次见面,李民焕给陈渊的映象只是一个不太起眼的中年人罢了,但在实际的交谈中他却发现这是一个十分精明的商人。

    “我早就听闻大盛商行财大气粗,这次与贵钱庄合作,我打算是要接一笔巨款的。”陈渊首先想试一试这大盛商行的深浅,故意先放大了口气说。

    李民焕眯着眼,八撇小胡须翘的老高,抱拳说:“不管大不大,反正赚的也只是辛苦钱罢了,不知大人到底是要借多少呢。”

    “一百万两。”陈渊随口一说,却着实吓到了一同陪坐的黄鸣梁。

    他内心不禁疑问:“不是一万两吗,怎么要借这么多?”

    但他是不敢将这话问出口的,不管借多少,那都是陈渊的事,其身为朝廷命官,那就是代表了明国朝廷,他一个民间商人,也实在插不上嘴。

    再看李民焕,却是淡然的很,敏一口手边的茶,然后说:“大人可是清楚,钱借的越多,还的可是越多,这一百两一年下来,可是要给的利可是不少啊!”

    陈渊笑了笑,内心道:“真当我是腐儒吗?身为21世纪的青年高知识人才,这点经济常识我会不知道?”

    “这我当初了解,可我也清楚,钱借的越多,利就越低,我借了一百万两银子,你们打算给多少利?”

    李民焕刮目相看:这陈渊可是有两把刷子。

    “2分厘,这是我们大盛商行能给出的最低报价了。”

    二分厘,也就是现代的百分之二的年利率算法,陈渊再心里略微一估算,一年得交两万银子的利息。

    而且这还只是初年,往后利滚利,他越往后拖交的利息也就越多。

    他建造登州舰队的成本才一万两左右,借一百两的年利息居然够他造几个舰队了,实在是不怎么划算。

    “半厘!”陈渊直接了当,一下子就砍掉了四分之三,让李民焕苦笑不得。

    “大人,生意不是这样做的,哪有一上来就砍掉一大半的啊!”

    “半厘,你们就能赚五千两往上的银子,我敢保证,你们银庄任何单笔的借款都赚不了这么多。”

    “话虽这么讲,但你不也借走了我们最大的一笔借款不是,这样吧大人,我们再让半厘,受您一厘半如何?”

    一厘半还是太多了,陈渊不太满意,仍坚持要半厘。

    “大人,这么做我们可就没法把钱借给您了,最后一口价,一厘,限期五年归还,以三年的盐税作为抵押。”

    “三年的盐税?可是不止一百万两把。”陈渊反问说。

    “这不是还有利息在里面的嘛。”李民焕不慌不忙的回答。

    “有利息也不要三年,我看两年就足够了。”陈渊反驳说。

    ……

    陈渊在不知不觉中与他争夺的焦点又转移到了抵押的盐税要几年,却没有再争辩税率了。这便是李民焕的精明之处,“围魏救赵”不止可以用在战场之上。

    最后他们终于达成了妥协,陈渊借贷了一百万两,以一厘作为利息,五年为期,以两年的盐税作为抵押。

    几日后的夜晚,陈渊的书房之内。

    陈岩悄无声息地摸了进来。里面灯火微暗,陈渊正正襟危坐在书案前等着他。

    “哥,我先期查了一下,这大盛商行可是不简单,进几年,粮食,造船,钱庄,海运等等行业无所不包,实力十分之强大。”

    陈渊点了点头,问:“可是清楚它背后有没有人什么人物勾连?”

    陈渊说的人物,自然是重量级的政治人物了,就冲它的钱庄敢借钱给朝廷,就说明他的不简单,至少他不怕朝廷不还,如果背后没有大人物撑腰,也不会这么有恃无恐。

    “这倒是没有查出来。”陈岩回。

    “那就继续查,这里面的道道可是要弄清楚了,要不然生出什么乱子来,我们都不知到找谁去!”

    本章完

第111章 蒙古察哈尔部一() 
在陈渊积极建设登州和调查大盛商行的同时,一件大事却突如其来。

    在十二月时,有蒙古察哈尔部部族的使者来京,此次他们前来,除了带来了察哈尔部遭受后金袭击,以及他们领导者林丹汗去世的消息之外,还来传达新任察哈尔部首领额哲希望得到明廷的结盟援助,共同抗金的愿望。

    其实早在后金努尔哈赤在辽东崛起之时,明朝内部就有结蒙古诸部,共同抗金的建议。

    但随着最忠于自己的蒙古内喀尔喀部,以及叶赫部等外屏相继被女真人灭亡,这个计划便随之宣告流产。

    而蒙古的名义共主,察哈尔部的林丹汗其实也是视金国为最大敌手,但他与明朝却无真正合作的诚意,只一心想要明朝的赏银,还在一边对金的战斗中,时刻骚扰掠夺明朝边关,与三边总督洪承畴就有数次大战。

    但在去岁时,林丹汗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这年四月皇太极二征察哈尔,林丹汗众叛亲离,蒙古族科尔沁、扎鲁特、巴林、奈曼、敖汉、喀喇沁、土默特、阿鲁科尔沁、翁牛特、阿苏特等部纷纷来汇,共聚众十万。

    林丹汗得到消息,不战先逃,以致一路被皇太极追赶,路上散落兵马无数,全被皇太极收了去。

    林丹汗闻风丧胆,全然没了成吉思汗子孙的血性,一路逃到了青海,终身染了天花,病死在青海大漠之中。

    林丹汗身死,但金国却是不打算放过察哈尔部,这年年初,在皇太极入关劫掠明朝之际,莽古尔泰率金国镶蓝旗并携众蒙古部族一万多人西来围剿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哲迫于压力请援明朝,这对明朝来说是大好机会。

    陈渊马上上书崇祯,请求他答应额哲的结盟要求,可却遭到了朝中不少大臣的竭力反对。

    在一次平台对奏中就有御史说到:“蒙古之察哈尔部可谓狼子野心,几年前也曾提议我们共同抗金,却事后抢夺我朝边关,实在毫无信义可言。”

    陈渊为了促使崇祯答应结盟,马上上前为察哈尔部族说话:“启禀皇上,察哈尔部劫掠我朝边关,那是他们在受到皇太极征讨后发生的事,他们逃命缺粮,难免会与我边关将士发生矛盾,而且这事都是林丹汗在位时所为,现在林丹汗病死,其子额哲敦厚,我相信在他的统治之下定可与我朝建立良好的关系。”

    又有御史出来反驳陈渊:“难道就因为换了一个首领以前的事就可以既往不咎了吗?鞑子的酋首也换了一代,皇太极还不是与老奴一个德性。”

    听了这位御史的话,崇祯似乎略有所动,点了点头以示肯定。

    陈渊又出言劝告:“皇上,治国理政不能被前事所拘泥,应该往前看才是啊,现在我朝对敌金国,已是处于不利状态,鞑子次次入关,我们都无法敌手,形式已是十分之危机了啊!我们必要团结一切可团结力量才是。

    与察哈尔结盟,不仅仅可以得到一支抗衡女真人的力量,还可以减轻西部防线的压力,之后我们大可将西部兵马调到辽东,增加对敌兵力。大可节省一大笔的练兵养宾的费用。”

    一听可以省钱,崇祯帝马上来了兴致,只问:“能省下多少银子?”

    这还真难为到了陈渊,他只在心中略微算了一下,便回:“可省五十……万两以上。”

    崇祯一听可以省这么多,也一时有些高兴,便言:“那与察哈尔部洽谈结盟之事便交给陈爱卿你把。”

    “又交给我?”陈渊内心一阵无奈,只能硬着头皮又接了下来。

    其实所谓洽谈结盟,无非就是保住大明朝的面子问题,花费多少那倒是次要的,毕竟大明朝的君臣们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这种君臣关系还是要理清的。

    所以陈渊在与察哈尔部来使的谈判中,一直围绕的核心问题便是察哈尔到底应不应该称臣。

    要察哈尔部向明朝称臣可是不容易,察哈尔部是蒙古族最著名的部落之一,历史上号称蒙古中央万户,在北元时期是蒙古大汗的直属部落,其各鄂托克的领主历来都由“黄金家族”达延汗的长子图鲁博罗特和六子斡齐尔博罗特的子孙承袭,又为蒙古各部之名义共主,地位十分尊贵。

    只是它现在落难,处境十分不利,所以才来委屈求和,但它尊贵的心理仍还是存在的,陈渊必须要用足够的利益才能敲断他们的膝盖。

    月底后,察哈尔部的使者满载而归,他将为领主额哲带来利好消息:只要向明朝称臣,察哈尔便获权与明朝西部边境进行边关贸易,同时得到明朝一次性赏赐的四万两白银,除此之外,明朝将派一支精锐部队西出长城来援助察哈尔,这对兵力紧缺的察哈尔部来说无疑是令人振奋的。

    同时,明朝还煞有介事的授印册封额哲为察哈尔王,赋予他统治西域南部和北元蒙古的法理,不过这只是明朝的一厢情愿罢了,无论是西域的南部,还是北元的蒙古,明朝势力现在都没有触及到那里,它自己都没有统治的法理更别说赋予察哈尔了。

    而为了回报明朝,额哲也送给了崇祯一份大理——从秦朝传下来的传国玉玺。

    自明朝建国以来,一大痛病便是没有这传国玉玺,朱元璋北伐,蒙元廷弃中原而走漠北,继续驰骋于万里北疆。明初,太祖遣徐达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然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虽然蒙古的这颗传国玉玺的真实性存疑,但在当时却是最接近真实的传国玉玺,有了他就有了统治天下的法理,现在传国玉玺回来了,明朝的统治将更加稳固。

    崇祯九年,驻扎在延绥的榆林军荡寇铁骑出关向青海方向而去,这支骑马步军成立已经有些时日了,自车厢峡大战以来,也积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