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虎痴 >

第54部分

虎痴-第54部分

小说: 虎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许褚在袁绍眼里,也并非是毫无用处的人。

    戏忠叹了口气说道:“可惜诸如陈留、颍川等要害之郡,以主公的地位不仅得不到,就算得到了也不好驾驭。”

    许褚点头称是。通常来说离洛阳越远,世家大族的力量就会稍显薄弱些,总不至于跟颍川、陈留、汝南一样冠盖豪族遍地走,让许褚一步十阻,如履薄冰。

    然令许褚大为意外的是,对于自己的封侯,戏忠大为振奋。

    眼见地戏忠对自己得封‘昭武侯’的雀跃,许褚觉得非常奇怪。乱世将至,侯爵再好听,有什么用呢?

    戏忠认为很有用,且作用或许不比得一‘二千石’太守来得差。许褚与戏忠对待侯爵上的态度反差,究其根本原因,还是许褚一个穿越者对于历史不够熟识,不够尊重。

    两汉重军功,一般来说,没有立下军功的文臣、武将都是不能封侯的。而封侯一事,也可以称之为两汉的有志之士所追求的最高荣誉之一,能比封侯的荣誉对英雄豪杰诱惑更大的,想来想去,或只有出将入相了。不过既然都出将入相了,通常侯爵也早就拿到手。

    许褚得封县侯,虽然昭武县远在凉州边陲之地,没有经济上的收入可言,但荣誉到手了,金印紫绶到手了,那些依附在许褚身边的人中,大到心腹文臣武将,小到看门、巡逻的士卒,哪一个会不与有荣焉?从此以后,天下豪杰说起许褚,脑子里第一跳出来的便是‘昭武侯’三个字,许褚的名望又岂能不水涨船高?

    戏忠语重心长地对许褚说道:“封侯一事,主公必须重视,尤其是对于太傅袁公、袁司隶等人,还是要郑重其事地修书一封,表达谢意。”

    另外戏忠还说,昭武侯虽然实际上没有食邑带来的收入,但在朝廷的诏书里,定会写明封邑多少户,如料不错,县侯至少当在千户之上。按照汉制,千户以上的侯可以上表朝廷置家臣两人,一个是家丞,一个是庶子。

    家丞、庶子,都是主理家事的职位,即便许褚的昭武侯实际上没有事情让家臣处理,仍可用此二职来收拢人心。

    许褚心悦诚服地说道:“志才,我受教了!”

    两个家臣的人选许褚倒不急着定下,反正昭武侯的金印在手,犯不着太迫切。

    按照惯例,许褚封侯、拜郡,需得觐见天子。此事自是由袁隗、袁绍来安排,袁绍派人来传话,大概要等上几天。

    知道自己要去庐江任太守后,许褚可谓归心似箭。但该耐心的时候还是得耐心,两天里他一则乘此机会好好逛了逛在他眼里古色古香,在世人眼里富丽堂皇的洛阳城;二则与戏忠一起寻故交好友叨扰,希望能多结识一些有名的士人。

    去拜访荀彧的时候,适逢荀府中来了几个荀彧的朋友,许褚暗道运气不错,在荀彧的引荐下与众人行礼。

    共三人,其中一人与荀彧样貌多有相似处,比荀彧看上去年长几岁,乃是大名鼎鼎的荀攸,荀公达,时任黄门侍郎。另二人一为周毖,字仲远,任侍中;一为郑泰,字公业,曾受大将军何进所征担任尚书侍郎,现辞官赋闲。

    荀攸后来被称为曹操前期五大谋主,许褚是了解一些。另外两个,他就不知道了。但无一例外的,三人都对许褚邙山脚下面对董卓的表现大家赞赏,不吝誉美之词。

    荀攸是相对内秀的人,他的赞赏多表现在神情上,言语中倒没刻意为之。郑泰此人虽是士人,但如陈留太守赵谦一样,都是个性非常刚强、直接的人。

    郑泰看向荀家叔侄及周毖,说道:“许太守不畏董贼强暴,国之勇士,亦不过如此。真乃豫州伏虎也!”

    伏者,有隐藏之意。郑泰这是说许褚是一头隐藏着的猛兽,加上前一句‘国之勇士’的褒奖,其意便是许褚日渐壮大后,将会是对抗董卓的一把利器。

    许褚看诸人面色,郑泰言及‘董贼’二字的时候,没有人觉得惊讶或者惊慌,似是对此话出于郑泰之口显得习以为常。

    许褚不知道,郑泰现在赋闲在家,就是因为当初进言大将军何进说:“董卓残忍暴虐,野心无穷。大将军若倚仗董卓参与朝政,祸不远矣。”何进当然是没有听从,于是郑泰就弃官离去。

    郑泰的识人之明与刚强之性,都在此事中体现出来。

    许褚心道:由得罪董卓一事,间接地让士族更待见自己,目前来看效果还算可以。

    谦虚几句,和众人闲谈一会,最后话题还是回到许褚身上。

    因为不论是荀攸的黄门侍郎还是周毖的侍中,都是天子近侍,许褚将要封侯、拜庐江太守的事情他们很快就知道了。

    这一次的任命,不像上一次拜守颍川时显得那么突兀,从在座的几人话语中,许褚明显感觉到他们乐于接受此事。

    荀攸说道:“董卓占据皇家林苑,强派他的湟中义从、秦胡士卒驻守宫廷,对朝廷来说,已是尾大不掉,短期内难以遏制其汹。司隶遣君去庐江郡,又遣鲍允诚返乡,虽是不得已之举,仍不失为一种应对。”

    许攸他们是把鲍信离京返乡,还有许褚拜庐江太守两件事都归为袁绍的运作中去了。

    恐怕在洛的所有士族,都开始察觉到这个苗头,认为袁绍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却又听周毖说道:“许君觉得董卓此人如何?”

    许褚想了想,回道:“在下切以为,董卓此人野心极大,或将仿效伊、霍故事,入主朝政。”

    在座四人大惊。

    伊尹、霍光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点——废立天子。

    许褚语出惊人,并不是想‘哗众取宠’,而是希望加深荀彧、荀攸两叔侄对他的印象。他功劳有了,起事的基础有了,现在昭武侯到手,名望也有了些,所缺者,就是世间名士对他的认同感。要想彻底改观荀彧、荀攸等士人对他的看法,就得表现出远超一般武人的政治智慧。所以临时起意,突然提到董卓要废立天子的可能性。

    这件事不出意外的话一定会发生,拥有后世眼光的许褚非常肯定。巧合的是,他提出这个观点的时机也非常好,恰好在荀彧、荀攸等士人对董卓的内心想法只隔了层窗户纸的时候。

    荀彧、荀攸一点就通。

    周毖则言道:“董仲颍是外臣、武人,于朝中并无威望,岂能行伊尹、霍光事?”周毖是凉州人士,在座四个人里,他对董卓的看法是属于相对温和的。

    许褚既然提出了观点,岂会事先没有腹案?关于董卓日后的行事,他跟戏忠有过几次探讨。便道:“正因董卓在洛阳根基浅,在下才会作此判断。况且董侯”

    荀攸冷冷道:“尝听有人言道:董卓数次提及他是故太皇太后宗亲我看许君此言,并非无的放矢。而且汉家故事,为‘大将军’者,向来是天子舅氏。哎,只叹太傅与司隶并无驱董之意,以至事情如斯!”

    周毖沉默,结合许褚、荀攸的话,董卓竟是想通过跟故太皇太后攀亲戚,摇身一变,成为‘外戚’。除了攀上太皇太后的亲戚之外,他要成为外戚的另一个条件,便是改立董侯为帝。

    董侯刘协,从小跟着董太后长大,董家在刘协那里早被看作是他的外家。又因废立天子这件事,本身就可以被董卓宣示自己政治实力的一种手段,所以整件事推算下来,居然出奇的顺理成章。

    伊尹、霍光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点——废立天子。

    许褚语出惊人,并不是想‘哗众取宠’,而是希望加深荀彧、荀攸两叔侄对他的印象。他功劳有了,起事的基础有了,现在昭武侯到手,名望也有了些,所缺者,就是世间名士对他的认同感。要想彻底改观荀彧、荀攸等士人对他的看法,就得表现出远超一般武人的政治智慧。所以临时起意,突然提到董卓要废立天子的可能性。

    这件事不出意外的话一定会发生,拥有后世眼光的许褚非常肯定。巧合的是,他提出这个观点的时机也非常好,恰好在荀彧、荀攸等士人对董卓的内心想法只隔了层窗户纸的时候。

    荀彧、荀攸一点就通。

    周毖则言道:“董仲颍是外臣、武人,于朝中并无威望,岂能行伊尹、霍光事?”周毖是凉州人士,在座四个人里,他对董卓的看法是属于相对温和的。

    许褚既然提出了观点,岂会事先没有腹案?关于董卓日后的行事,他跟戏忠有过几次探讨。便道:“正因董卓在洛阳根基浅,在下才会作此判断。况且董侯”

    荀攸冷冷道:“尝听有人言道:董卓数次提及他是故太皇太后宗亲我看许君此言,并非无的放矢。而且汉家故事,为‘大将军’者,向来是天子舅氏。哎,只叹太傅与司隶并无驱董之意,以至事情如斯!”

    周毖沉默,结合许褚、荀攸的话,董卓竟是想通过跟故太皇太后攀亲戚,摇身一变,成为‘外戚’。除了攀上太皇太后的亲戚之外,他要成为外戚的另一个条件,便是改立董侯为帝。

    董侯刘协,从小跟着董太后长大,董家在刘协那里早被看作是他的外家。又因废立天子这件事,本身就可以被董卓宣示自己政治实力的一种手段,所以整件事推算下来,居然出奇的顺理成章。

    废立一事,不可多谈,说到这个地步已经是极为大胆了。

    荀彧确如许褚所想,深深叹了口气,蹙眉闭眼,作沉思状。荀彧惊叹于许褚的眼光,居然都赶超在他们这些‘名士’之前,又叹息宫中刚刚经历一次血腥政变的天子,或在不久的将来,又要迎来一次大起大落。

    谈性全无,众人都起身向荀彧告退。

    离开荀彧府邸,许褚返回太傅府舍中,袁绍那边传来准确消息,后天上午,着许褚入宫觐见天子。

第104章 重返颍川(上)() 
十日后。

    许褚此时已过了轘辕关,到了颍川地界,离阳城只几十里路程。

    回想那天宫中面见天子的过程,许褚感叹不已。

    皇宫之中的宫殿楼阁、高台铜兽,因为经过之前的政变,虽威仪犹在,但那些来不及修缮的被损坏的地方却无时无刻不再提醒许褚,汉室四百年天下,辉煌已去。

    十几岁的天子刘辩,坐在那张与他的身形无法相配的巨大龙椅上,带给许褚的并没有任何来自‘九五至尊’的威严,只有一个小小少年的惶恐与无助。

    天子实在是个可怜的人。

    灵帝生过许多儿子,今天子之前的诸子尽已早夭,于是刘辩刚出生,还在襁褓之内,就被带到一个道人家中长大。固然是灵帝怕刘辩也跟他的哥哥们一样早夭,可刘辩既然生长在平民之家,那与生长在皇宫之中的皇子就有着天壤之别。

    故而比起刘协,刘辩更像一个普通百姓的孩子,落在灵帝眼里,就会觉得相比刘协,刘辩更加轻佻,更加没有身为皇子的威仪,所以灵帝更喜欢刘协。

    但是刘辩承受的压力,却不比刘协更小,反而因为他的母亲何太后,他的舅舅大将军何进,以及何苗等人对他寄予厚望,从小就在巨大的压力中长大。好不容易等到登基,结果又碰上了宦官与大将军、士族的权利斗争引发的宫廷政变,兵乱中被宦官裹挟至野外,又被另一个跋扈犯上的军阀董卓迎回了宫城。

    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又怎会不感到彷徨、无助?

    许褚由是对今天子产生了怜悯与同情,这份怜悯,也只能放在心底,万万不能对旁人说的。

    最前头开路的张顾折返到中军处,向许褚禀报:“君侯,前面便是阳城了,我等是在城外”

    阳城令李旻已然被召回朝中任朗官,现在的阳城里,并没有跟许褚作对的人。然许褚已经不是颍川太守,也不想进阳城或在阳城外耽搁,问戏忠道:“司马甘宁可还在阳城以东的地方驻扎?”

    出了洛阳城后,来自颍川的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传到许褚那里,甘宁那边就曾有数封急信过来,甘宁那边的信许褚还没来得及过问,而是交给戏忠过目,才有此一问。

    戏忠道:“甘兴霸不曾返回洧水大营。”

    许褚便下令:“加快行军,赶往甘司马军营处!”

    甘宁有两千多部曲,号为别部。其实甘宁这个别部司马,是含有水分的,因为他不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官职,而是如日后关东联军讨伐董卓时,曹操以夏侯渊为别部司马一样,私封的。

    该有的待遇,当然许褚都经由徐庶安排一应发了下去,可终归是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的味道,是以甘宁听说许褚自己带队去洛阳后,心里不免有些小疙瘩。这个小疙瘩,在听说许褚受封昭武侯,被表为庐江太守时,尽皆没了。为何?一人得到,鸡犬升天。

    许褚原来的太守,跟甘宁的别部司马差不离太多,都是有挟兵自重之嫌。许褚为什么成了颍川太守,一个是当地士族的鼎力支持,在朝中帮许褚活动,其中出力最大的是荀、陈、钟三家;甘宁则是因为他的武勇以及从蜀郡带了的麾下骁勇的五百义从、部曲,为许褚所用。

    现在许褚的名义正了,他甘宁解除尴尬的日子也不远了。

    从洛阳带着一千人走到颍川境内是用不了十天时间的,许褚之所以花去了十天,一个是离开之前拜访了袁隗、袁绍等恩主,拜别了曹操、高干、荀彧、钟繇等关系较好的官吏花了一两天功夫,另一个就是故意为之了。他希望在自己回到颍川的时候,他的那些颍川旧吏都知道了他被封‘昭武侯’,拜为‘庐江太守’的事情。

    正如戏忠所说,所有与许褚关系密切的人得知消息后都非常振奋。许褚与甘宁会面时,离傍晚还有一段时间。

    甘宁的营地在阳城以东、颍水以西的一片平原上。至大营前,戏忠抬眼眺望军容,不由赞道:“那日典军侯与李君较量武艺时,主公说甘兴霸之勇可堪与典军侯相提并论。今以忠观甘兴霸之大营,其领兵之能,怕是远在典军侯之上。”

    许褚点头笑道:“典韦是勇猛无匹的忠勇之将,兴霸不仅勇猛,假以时日,更可为一军之帅也。”

    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