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余烬 >

第50部分

盛唐余烬-第50部分

小说: 盛唐余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韬光养晦,韬光养晦,一番韬晦下来,连个正经主意都不敢拿,这样的性子,叫朕以后如何把这江山交与他?”

    “太子仁孝,又未曾参与军机,不好说话也是有的。”高力士这下才算真得松了一口气。

    皇帝希望儿子类已,做出一个储君应有的担当,可十五年的太子生涯,早就让李亨磨得没了脾气,哪还来的担当?

    再说了,涉及两国交战这么复杂的关系,他敢担当么,高力士很清楚,这是一个僵局,只有皇帝开口才能解除的僵局。

    李隆基神色凛然地做出了最后决定:“传诏,太子乃是代天送祭,冲撞太子车驾,等同谋刺,吐蕃人自副使以下皆斩,正使递送出京,不得稍有逗留。”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护卫太子车驾的郎将罢职,降为军卒,这件事你们都不要去了,右羽林不是高仙芝在带着么,让他去,边将出身的有杀气,他在,就断断不会有这种事情。”

    这是连着禁军都稍带着打了,高力士唯唯应下,赶紧出去叫人,以免再出现什么了不得的变故。

第一百零六章 女冠() 
玉真观地处辅兴坊西南隅,与金仙观遥遥相对,是长安城中一处极为特殊的去处。

    说特殊是因为它是一处道观,而且还是一座女观。

    李唐自栩传自李耳,真假估且不论,历朝历代对于道家还是很推崇的,犹其是本朝,从李隆基这个天子,到他的兄弟姊妹,再到民间百姓,纷纷以弘扬道法为时尚。

    这两处道观,就是他的两个胞妹,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的入道之所,自然是极尽奢华,比起一般的王府也不差,当初建造时,曾经引起了朝野的议论。

    玉真公主入道之后,受赐道号“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师”,又于天宝年间加了“持盈”的尊号,故而一般被称为“持盈上师”。

    玉真观不仅是个清修之所,还是一个热闹的去处,经常会有一些有才名之士受邀入内,以诗词相唱和,这样自然就不会少了酒宴,哪怕全都是素席,也是精致无比。

    李俶是第一次来到这里,对这位名义上的姑婆,与城里其他的人一样,都是耳闻其事,不过到如今,对方已经年逾六十了,自然不会再有多少花边消息。

    事实上,就连这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另一位主人公,有着诗佛之称的王十三郎,也已经离京而去。

    王维,一个不朽的名字,远远超过了帝王、将相、或是其他的什么人。

    随他前来的除了太子府的护卫,还有宫里的几个内侍,天子御赐的那柄玉如意就放在一个托盘里,被一个内侍捧在手中,一行人来到观前的台阶下,其中一个内侍向他请示之后,上前去敲门。

    没想到,开门的女冠告诉他们,持盈上师也就是玉真公主,早在一年前就外出游历去了,至于多久回来,没有人知道。

    消息传回来,李俶看着那柄造型精致的玉如意,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公主虽然已经上疏自请去除了封号和食邑,可依然还是天子的胞妹和臣子,她去了哪里,什么时候走的,不可能不通禀,那么问题来了,仅仅是为了让自己送样东西,表达天子的友悌之情?还是有什么别的意思。

    直接放下东西,让观里的人代为转交自然是个稳妥的法子,李俶下了马,亲手端过那个托盘,那是他的亲姑婆,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宫人报到天子耳中,礼数多不怕,就怕不敬。

    “在下不敢叨扰上师清修,只是天子亲口赐下的事物,不可轻忽,烦请观中有德之士,恭奉上师座下。”

    “既如此,请施主稍待,贫道去延请上师弟子,前来领旨。”

    很快,三重朱漆大门就被打开了,他将护卫留下,只带了几个宫人入内,就在供奉三清的主殿外站定,等着接引女冠所说的那位弟子。

    站在高逾六阶的殿前,李俶这才发现,这里的高度,比起自家太子府还要高,放眼整个长安城,也许只比几处皇宫主殿矮吧,观内设施也是应有尽有,山水奇石、亭台廊桥、花团锦簇,观之美不胜收,难怪当年营造时,会引起朝野上下的一致反对。

    这哪是什么修道之所,分明是高门后院。

    “方外之人,有劳天使久候,恕罪。”

    正感概间,一个极为悦耳的女声,在身后响起,李俶回头一看,眼神立刻像凝固了一般,手上的托盘一抖,差点没落到地上。

    走过来的是一个年青女冠,身着一袭青色道袍,手持一柄八宝拂尘,脚下穿着很普通的布鞋,高挑的身材隐在宽大的衣袍下,依然挡不住玲珑的曲线,这倒也罢了,以李俶的见识还不至于为一个女子动容,哪怕是个绝色。

    在一头瀑布般的青丝下,是一张见之难忘的娇魇,有着说不出的味道,那是一种迵异于汉家女子的模样,肤白胜雪自不必说,凝脂般的小瑶鼻又直又挺,使得整个面部曲线极具立体感,更奇特的是,细长入梢的黛眉下,竟然是一双琥珀色的眸子!

    长安城中异族女子不算少,金发碧眼的胡姬也是寻常,可这里是什么地方?专供皇室和贵族女子修道的道观,里面光是本朝有封号的公主,就有四个之多,岂是寻常女子能进出之所?更何况还是天子胞妹的弟子。

    “这位便是上师座下亲传弟子,施主的来意,请对她直言无妨。”那个接引的女冠打破了这种沉静。

    李俶突然想起宫中的一个传闻,没想到竟然有一天看到了真容,他暗自吸了一口气,定定神,低下头神色恭敬地说道。

    “侄儿见过小姑。”

    “既入道,便再无尘缘,施主有什么旨意,便请宣读吧。”

    “是。”李俶也不勉强,将托盘平举向前,仍是不敢抬头:“至尊口谕,着广平王俶,亲赐此物于持盈上师。”

    “弟子代上师领受至尊之赐,天子万安。”

    女冠将拂尘交与一旁的弟子,上前双手接住,没想到那盘子竟然丝毫不动,她不得不稍稍用力,如此这般两三次,对方才放了手。

    “既已宣完,施主便请回吧。“她的脸上不由得有些愠色,也不等对方答话,便转身而去。

    当李俶抬起头来时,只余了一个隐在众人当中的背影,他暗骂了自己一句,居然会在这里失了态,虽然对方只是一个没有封号的皇女,可皇女就是皇女,她的父亲可是天子。

    对于一个成年男子看到自己的反应,虫娘已经见怪不怪,那位自称侄儿的男子,比自己这个小姑还要大上许多,有些惊异是很正常的,要说什么非份之想?

    她看着水里那张迵异于姐妹们的脸,自嘲地笑了笑,难怪父亲讨厌,连见都不想见,自己每次看到,也恨不能跳下去一了百了。

    李唐有多少胡人血统,后世争议很大,但像这样一个完全就是异族女子模样的公主,只会成为上流人士口中的笑柄,也许一辈子就在这里了此残生?

    虫娘拿着那柄玉如意,一时有些痴了。

    世间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如意的?

第一百零七章 奇人() 
“如意?”

    “是的,只有一柄如意,至尊特意命高郡公寻出来,再让小王送至玉真观。”

    回到府中,李俶连衣冠都没有换,就径直去了父亲的居处,没想到,人竟然还没有回来,他只能先在书房等着,顺便将一个当值的东宫属官叫来参详参详。

    “先生以为,这其中有什么深意么?”

    “天子睿智,绝不会做无意之举,某倒是觉得,这里头别有曲径,怕是未必如大王所想。”

    哪怕对方是个年轻男子,他依然口称先生而不名,而对方也是坦然应下,毫不拘泥。

    因为此人就是七岁时便以才思敏捷著称于世、号为“神童”的李泌。

    七岁的神童,在拥有五千五百万人口的大唐来说,算不得什么奇事,了不得就是识书知礼、出口成颂罢了,可如果他能与当朝宰相氐足而谈,还能得到一句衷心的夸赞,便当得起“奇人”这一称号了。

    李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天宝十一载,他还没有后世那般知名,只不过是个侍读的待诏,为太子及诸王子孙讲解《老子》,并以此充任东宫属官,原是当个文学之士,哪知心中竟然有沟壑,远非一个侍讲之才。

    太子倒还罢了,做为太子长子的李俶,顿时如获至宝,常常倚为心腹,而后者也不遗余力,便如今日这般。

    “还请先生直言。”李俶目光灼灼,丝毫没有掩饰心里的欲望。

    “让某揣测一下,大王是否以为,这其中有如愿之意?”李泌袖手垂坐,好整以暇地问道。

    “难道不是?”

    “估且算是,那大王入宝山而空手回,又做何解?”

    这正是李俶心中的疑惑所在,天子不可能不知道自家胞妹离京,却让自己巴巴地跑上一趟,是警告还是讽刺?抑或是兼而有之。

    见他思索良久,李泌摇摇头,揭开谜底:“没有那么复杂,陛下若是真有什么想法,就不会如此使动你了。”

    “大王今日应对极佳,以家礼见天子,首先就打消了朝政一局,又兼之避开众人去吊唁,这份诚心看在天子的眼里,可能是故意,可看在一个祖父的眼里,就成了至孝,故此,纵然有些试探之语,他也不会放在心上,因为你的父亲不可能命你这样做。”

    “大王,你是皇长孙,太子须得谨慎,是为了防止朝敌,你却不必,就算莽撞了些,那也是为了一个‘孝’字,有了这个字,做得再出格些,了不得就是今日这般,空跑上一趟。”

    李泌的话犹如醍醐灌顶,让他豁然开朗,这个道理的确不复杂,只是身在局中,看得不清楚而已,有些事情,李俶只是凭着本能在做,前因后果,哪有对方看得这般清楚。

    见他一付终于轻松下来的神情,李泌便知道他听明白了,这位皇孙虽然天资不算上佳,可至少听得进意见,有些礼贤下士的作风,就要比一般人强上许多了。

    李泌又开口说道:“当今天子,才识决断、睿智天成,乃是万中无一之选,李相国自以为得计,能蒙蔽视听,那不过是陛下看到天下大治,不欲多生事端罢了,如今他已及风烛残年,还想保着家族不坠,以灭国之功为傍,又岂是那般容易的?”

    李俶听出来他的言外之意,含着对于天子隐隐的批评,不过这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特别是在这太子府中。

    “再来说回天子今日的本意,大王所想没错,这里头确有遂心之意。”

    李俶听得一惊,不知不觉就连呼吸都急促了些:“先生是说。。。。。。”

    李泌点点头:“李相国这一回,只怕不是传闻,也非是以退为进,而是真的病了。”

    见他心存疑惑,解释道:“要判断这一点不难,只看太医局为首的几位掌事出入李府的次数就可以得窥一二。”

    李俶明白了,李林甫是真病还是假病,瞒谁也不可能瞒过天子,如果是真的,那么以他的身份,肯定会得到最好的救治,派出宫中最好的太医就是应有之义,如果只是装装样子,就不可能让这样的名家圣手长期留在李府,因为他们的主要职责,还是负责宫里的人。

    万一天子有恙呢?

    没等他松一口气,李泌的话语又响了起来:“虽然如此,但太子的形势,依然不会有什么变化,这便是第二层意思。”

    “先生是说那杨。。。。。。”

    “杨某人呆在京师恋栈不去,也是知晓了这番变故。”

    李泌的话让他沉默下来,李林甫一旦故去,接替他的很有可能就是杨国忠,这在朝野简直就是个公开的秘密,就连本人也毫不讳言,坊间曾经有这么一个笑话,有位炽手可热的族妹在宫中,天下又是承平日久,就是放条狗在相位上,也能做得好。

    可这位不学无术的国舅,同样与太子不对付,为了自己的权势,只怕比之前的李林甫还要疯狂,相当于走了一头猛虎,又来一条饿狼,他哪里还轻松得起来?

    “修身养性、顺其自然。”李泌的声音就像从天边传来,总能让他在混沌中感到一丝清明。

    “此乃天子的第三层意思。”

    原来如此,李俶懂了,这里头还有一番保全之意,前提就是不要轻举妄动。

    没等他起身致谢,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气氛变得紧张起来,太子鸾驾,竟然在奉祭回城的途中,被一伙自称是吐蕃人的使团给冲撞了。

    李俶有些焦急,对于自家的那位太子父亲,他了如指掌,决不会有什么处断,那也就意味着,目前处于僵持,事情一旦传到了天子耳中,会生出什么样的后果,实在难以预料。

    “不要着急,关口是弄清楚,陛下是否已经听闻。”

    李泌向来人细细打听了一番,当他听说已有军使前往报信时,露出了一个思索的表情。

    “先生,俶当如何做,要不要进宫去见驾?”

    “大王若是依从本心,此刻最想做的是什么?”没想到,李泌反问了一句,依然含着考校之意。

    “点齐护卫,杀到城外,去救父亲。”李俶在他面前不必装样子,根本不经思考地答道。

    “着啊。”李泌抚掌大笑,带着欣赏的眼神说道:“父亲出了事,儿子当戮力向前,而不是思前想后,这便是一个‘孝’字。”

    “太子仁孝,大王愚孝,方能得天子之心。”

    “若是天子不闻,你这样做,就是将‘孝’字做给他看,也是给天下人看,哪怕为此受些惩戒,都是值得的,可天子已经与闻,你就不要去了,在府中静候便是,等太子回了府,再去迎接罢。”

    这番话,让李俶彻底服了气,说实话这种行为他只是想想,根本不敢实施,在长安城中动兵,与谋反已经无异,哪怕他是皇孙,也给了政敌一个极好的攻击借口。

    而李泌的意思很清楚了,就是给他们一个借口,让天子彻底放心,这样的谋算,不是奇人又是什么?

    置之死地而后生。

第一百零八章 处断() 
仆固砀紧紧地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