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杀破狼 >

第127部分

大明杀破狼-第127部分

小说: 大明杀破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宋小鲁的风格就是没有风格,一般来说,只要是宋小鲁出场了,那也就意味着这一仗怎么打都不会输了,呃!

    第一次和充满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农民领袖们的见面,萧严就给了他们一个深刻的记忆。八千他自己组建的蒙汉混编骑兵毫不客气的从围攻陇西的各路农民军大营杀过,仅仅一个上午,就一口气攻破了大小营地四十多处,斩杀农民起义军数万人。

    合攻陇西的六十一家贼首都是纵横陕西多年的“英雄好汉”,随便一个名号抱出来都可以吓死人,不是钻地虎就是混天龙。不过现在这些在萧严这里都不好使了,一个上午,他一口气斩杀了三十六位首领。

    身为闯王的高迎祥对此是喜忧参半,喜得是在陕西的地面上,有资格和自己并排称老大的一下子少了许多。忧得是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对付这本不该出现在陇西城下的萧士毅。

    陕西巡抚洪承畴如实奏报:“靖西伯大军设计诱贼攻陇西,贼众二十万攻之,数日亦不得破。而此时靖西伯大军忽然杀之,靖西伯本人更是亲提数千骁勇铁骑马踏贼营四十余座,斩杀贼首三十六人,杀散贼众近十万。”

    之前我们说了,高迎祥的农民军和别家不同,人家是边军,这个装备和组织纪律性是不差的。七八万人聚在一起,萧严还真下不了嘴。但是萧严也不是什么老实人,他带着骑兵就绕着高迎祥的大营四处溜达,杀个斥候什么的!

    接下来就是三十六计了,萧严命黄得功、孙祖寿、卢象升三面围住高迎祥大营,也不攻击,也不撤走。而随后他采用了李岩的计策,晚上把三人的军队悄悄撤走,白天再大张旗鼓把军队开入营中,造成援军不断的假象。

    这下子就把闯王手下给唬道了,纷纷说是朝廷加派了援军,加上粮草将近,高迎祥在陇西城外已然是坐不下去了。军中诸将达成一个意向,那就是马上走,趁着朝廷的兵马还没完成部署,立刻从西面明军防守薄弱处突围。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些家伙到是看得开。他们干得是造反的买卖,被人捉了横竖是要死的,所以活下去才是根本。至于手下的兵马,只要这大旱继续下去,朝廷的赈灾迟迟下不来,那兵源根本就是不用愁的。

    想走,没那么容易,萧严这次差不多是十面埋伏,虽然要吃掉全部的二十万农民军可能性不大,可高迎祥就算是不死也得脱层皮。就在高迎祥突围的时刻,萧严出手了。。。

    战斗是在一个山谷外打响的,高迎祥此刻带着疲惫的八万人马从陇西撤了下来,正不知道该往何处去,下边的士气也因为未能在陇西得手而大幅下滑。高迎祥带着大军从山谷之间快速通过,这个地方到是不虞有埋伏,但是明军的斥候是不会少得。

    “报,探马来报,贼军以骑兵开路,步兵随后!”

    “再探”萧严此刻很是淡然的命令道。

    “报,探马来报,贼军前队骑兵即将出山谷”

    “哦,那我们出动吧,点三声炮,那些步卒交给卢象升、孙传庭他们去对付了。”

    一炷香的功夫,萧严十分准确带着八千骑兵从高迎祥的马步军结合处一插而入。这时刚出高迎祥被吓得魂飞魄散,根本组织不起像样的攻击,那里还敢在此恋战。本着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原则,高迎祥带着自己最精锐的三千骑兵逃之夭夭了。

    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但是还没有出山谷的步兵可就被害苦了。

    山谷外头,萧严带着八千骑兵正在奋力砍杀已经出谷的几千步兵,那砍瓜切菜的轻松放在农民军的眼里就是杀神下凡。大家可没胆量冲出去和骑兵对抗,唯一正确的做法是调头就逃,

    可卢象升和孙传庭早就在山谷的那一头等着他们了。。。

    这个无名山谷之战的最终结果是高迎祥的八万人马烟消云散,仅仅是斩首就超过二万,被俘四万,高迎祥带着三千人逃走。而历史在这里也发生了偏差,张献忠和李自成各自带了几百人逃走了,无名山谷之战后,李自成带着队伍找到了高迎祥,而张献忠则就此拉起了自己的大旗,干起了八大王的买卖。

    “靖西伯,恭喜了!”出兵前已经升任甘肃巡抚和固原巡抚的孙传庭和卢象升拱手向萧严大喜,自陕变以来,如此规模的大破农民军,自家伯爷好像还是头一个了。

    萧严笑了笑:“同喜、同喜!”

    这时一身杀气的黄得功带着几个亲兵提着几个小孩过来了,然后亲兵把小孩朝地上一扔,黄得功道:“报告总兵官,这几个小屁孩是贼将李自成的侄子和张献忠的养子,俺老黄看他们年纪小就不杀他们,他们居然还又踢又咬。”

    萧严笑眯眯的看着这五个孩子:“你们叫什么名字啊?”

    “狗官,要杀便杀,我孙可望要是皱下眉头那都是狗娘养的”其中一个年纪略长的喊道。

    萧严冷笑道:“张献忠本来就是个狗娘养的杂种,这次是让他跑掉了,为天下苍生计,我早晚要杀了这个杂种。。。”

第049章三年之约(七)() 
第049章三年之约(七)

    萧严又看向余下的四个孩子:“自己把名字报上来吧!”

    四个孩子互相看了一眼,趁着看守他们的军士不注意,大喝一声,齐齐扑向萧严。刚刚吼完的孙可望也趁着押住他的军士发愣的功夫,死命挣开然后也直直的扑向萧严。

    萧严冷笑一声,一脚就把一个大个子小孩给踹飞了,那个大个子小孩当即趴在地上捂着肚子半天没动弹。

    “一纯”另外两个看起来相对瘦弱的孩子很是担忧的看了一下大个子,然后转身朝萧严扑去。一人抓住萧严一只手,就要用擒拿法制住萧严。结果萧严双臂纹丝不动,然后双臂朝中间一合,两人的头和头立刻就对撞在了一起。

    孙可望从后面扑向萧严,原本向勒住萧严的脖子,结果被萧严闪电般扣住手腕,然后一个漂亮的过肩摔,正好把另一个小子给砸翻了。

    五个孩子躺在地上,不敢相信的看着萧严,这五个孩子虽然年纪在十二到十五岁之间,但可别因为年纪小就看不起他们。他们这些年参加过很多次血战,论身手自认还是不差的。

    萧严笑呵呵的走过去蹲下道:“服气了吧,告诉我你们的名字。”

    “孙可望”

    “艾能奇”

    “刘文秀”

    “李一纯”

    “李来亨”

    孩子们这些算是老实了,常年的农民战争让他们养成了服从强者的习惯,既然五个人的拳头都没有萧严硬,而人家又是明军的老大,那么向他服软也没什么。至于忠孝节义什么的,那是有饭吃有书读的人才会去讲究的。

    “李一纯?”萧严很是惊讶的看着勉强爬起来的大个子:“你是张献忠的养子。”

    李一纯点了点头:“是义父救活了我们!”

    萧严立刻知道这个李一纯是谁了,那就是被后世尊为南明两大柱石的李定国啊!另一个是郑成功,现在还在给张振岳当义子呢!

    “张献忠就是个杀猪的屠户,他那里会救什么人啊?你们这些人的父母保不齐就是被他给杀害的。不要认贼作父了,以后你们几个就跟着我吧!我带你们去看看什么叫真相?”萧严也知道不可能因为自己一句话就改变这几个孩子的思维习惯,只能是言传身教加现身说法了。

    卢象升和孙传庭觉得很奇怪,靖西伯这是怎么了,对于五个贼军小娃娃居然如此上心!?

    大明崇祯六年(1633年)五月,张振岳终于等到了来自北京的准确旨意,他甚至为此专门从新洛府回到星城接旨。

    崇祯帝也是个妙人儿,这传旨的不是别人,正是张振岳昔日靠山之一的刘若愚刘公公。

    刘若愚这些年过得是平平淡淡,天启帝驾崩之后,曾经红极一时隐隐和魏忠贤魏公公呈分庭抗礼之势的刘若愚失去了自己最大的依仗,皇帝。

    新登大宝的崇祯帝开始查办阉党逆案,咱们的刘公公居然也被列入阉党第三等,若不是张振岳的兄弟萧严出面斡旋,刘公公估计现下已经不在人事了。

    结果刘公公虽然没有被裁撤差事,但是司礼监这么一个位高权重的地方他是不可能再呆下去了了。王承恩上位后,刘公公因为曾对其有恩,故没有被发配到凤阳去守祖陵。反而是被派到御马监任职,权力还有一点,日子过得也算舒坦。

    等到崇祯皇帝接受温体仁的意见,回收朝廷在南洋的驻军之后,这传旨的差事一时没有合适的人选,大家寻思来寻思去,又想到了这位刘若愚刘公公了。

    “侯爷安康啊,这才几年啊,大明已然是物是人非啰!”刘若愚见到张振岳第一面时忍不住自嘲道。

    张振岳自然明白刘若愚的意思:“什么侯爷不侯爷的,明德能有今时今日,全仰仗着公公您额,公公直呼我名即可。”

    此言一出,刘若愚算是放心了,他本来当心张振岳这边要地盘有地盘,要兵有兵,肯定是不会再把自己这个失了权势的太监放在眼中了。现在看来,刘若愚的担心是多余的,张振岳还是个讲义气讲感情的人。

    “那是虚的就免了,可否借地方一谈”刘若愚也是豁出去了,开口就要密谈。

    张振岳点点头,把刘若愚请入自己的书房。

    刘若愚道:“温阁老向皇上建议削去你的权柄,将你调回京师,担任闲散勋贵。”

    这个张振岳是知道的,他点点头道:“皇上是个什么态度?”

    “皇上这边对侯爷您是十分不信任的,私下问询了包括杨嗣昌在内的几个人,这个杨嗣昌不同意温阁老的意见,他这人还算务实,说侯爷在南洋相当于沐家在云贵一般。若是冒然将侯爷撤回,南洋必然大乱。后来这个消息走漏了,国公爷们纷纷上密折反对将侯爷您撤掉回京。为此,勋臣们对温阁老十分不满!”

    张振岳点点头,心里却想着,温体仁也不全算个奸臣,起码这个事情,人家是真心替崇祯皇帝在考虑的。

    “那皇上这次派公公您来要传的旨意是?”张振岳轻声问道。

    刘若愚没有打开圣旨,而是把圣旨递过来道:“皇上现在缺兵少将,所以还是取了温阁老的部分主张,要把这南洋的兵马调回一些,不过内帑现在没有银子,户部那边又指望不上。所以皇上取了个折中的法子,这些南洋的兵马隶属关系不变,依然由侯爷您本人亲自统领北上。这个军饷军需的,还请侯爷自行筹措,毕竟现在不少人都跟皇上说侯爷您是富得流油了。”

    张振岳笑了笑,懒得解释,这崇祯皇帝也算是可以了,既要下头卖命,又舍不得好处(估计是真没有)。罢了,自己现在的一切不都来自于大明吗?

    “皇上的意思是我什么时候回师中原?”张振岳随着地位的上升,废话反而越来越少。

    “这个到不急,因为萧伯爷最近才在陕西大破贼军二十万,建奴也在关外,如今天下是难得的消停一阵。而且皇上也没打算让侯爷您去中原作战,旨意上是让您去云贵,协助黔国公平定西南之乱。”

第001章西南风云(一)() 
第001章西南风云(一)

    刘若愚到底已经不是天启年间司礼监的太监了,他离开中枢的时间已经太久了。张振岳安排人送刘若愚去迎宾馆歇息之后,突然想明白了什么,低声骂了一句“奸相”。

    自己还是太稚嫩了一些,而且陷入到了一个思维误区之中,那就是温体仁知道自己的打算。其实温体仁怎么可能知道,既然不知道却要如此针锋相对,那么唯一的解释根本不是忠于崇祯,而是要给自己找麻烦。想明白这点,张振岳立刻赶往迎宾馆追问刘若愚才确认,同时奉调入云贵的,还有萧严的军队。得知这个情况,张振岳立刻嗅到了一股子阴谋的味道。。。

    确实是一个巨大的阴谋,温体仁不愧为崇祯一朝最受宠信的首辅,任内难逢对手。

    这样一个人最厉害的两个特征,一是见风使舵,二是公报私仇。

    在历史上,这位可是一个很厉害的存在。温体仁,明浙江乌程(今湖州)人,字长卿,号园峤。万历进士。崇祯三年(1630)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对首辅周延儒阳为曲谨,阴为排挤,迫其引退,自为首辅。翻阉党逆案,排斥异己。

    最后那句是东林党和复社同仁们给他加上去的,实际上翻案什么的一直是政治斗争的必然手段之一,对于人品和能力不具备参考价值。

    当奸臣,尤其是在当一个和东林党和复社做对的奸臣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有智慧。和那个傻乎乎的魏忠贤相比,没有皇帝偏袒的温体仁,在政治斗争手腕方面明显高出了好几个档次,以至于前前后后十几年,东林诸公和复社诸子硬是拿这位没什么办法。

    崇祯初年,东林党翻案成功,再一次要众正盈朝了,这个时候好不容易熬资历快混入内阁的温体仁因为非我党同志,自然是毫不客气的被排除在外,想入阁,门都没有。这个官场之上,如同逆水行舟,不进那就只有退了。温体仁岂会是那任人摆布之辈,他立刻找到了突破口,把钱谦益同志给拉下马了。就是那张“一朝平步上青天”的著名试卷,温体仁毫无畏惧的招惹百官的攻击,然后死死的咬住一个党字。最终,在极端厌恶臣子结党的崇祯帝的支持下,温体仁入阁成功。

    此后短短数年,温体仁才华尽显,不过不是在治国理政方面,而是在结党营私玩弄权术上。他先后成功搬倒了钱龙锡、周延儒二位首辅,而且让人惊奇的是这个搬到的过程。一般来说,杀敌过万,自损八千,可温体仁每次玩得都是顺水推舟,钱龙锡他借的是袁崇焕的案子给搞倒的,周延儒则是借着登莱兵变搞倒的。

    所以尽管受害人对他是恨之入骨,可在崇祯皇帝看来并不觉得温体仁是在公报私仇,反而觉得这个臣子很忠心,事事都能替君父分忧。什么是高手,这就是高手了,而且是高手中的高手。

    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