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杀破狼-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争资源也是很危险的事情,华夏民族从来就不缺汉奸,儒家的阶层划分也为汉奸的滋生提供了充足的土壤。
要忙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这拥立新君的事情张振岳还真的是没有想过,因为在他看来,皇帝有没有的,都不会对自己现在要做的事情产生什么影响。可是今个听阮大铖这么一提,他才突然想起来,哦,原来这大明已经没有皇帝了!
有些道理,就算阮大铖不说张振岳也是明白的,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所谓的大义名分,这东西你要说他虚那是不对的。有了大义名分,各种赋税的征收、物资的征调、人才的招揽,兵源的聚集都会变得名正言顺起来。相反,如果没有这个大义名分,那要烦心的事情就多了。
自己这能这么顺利的收服江西,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黄道周这些鸟毛已经找不到可以拥立的藩王了。一大堆没能逃出南京的藩王跟着弘光帝被满清押送北京,等待他们的不过是一个死字。而好不容易逃出南京,被拥立为监国的鲁王仅仅监国不到六十天就被洪承畴派大将李成栋追击到福州,这次鲁王没能掏出福州,不过这朱家的后人也还有些骨气,他也不投降,直接在这里战死了。
没了可以拥立的新君,黄道周等人自然是乖乖归附了。
现在让阮大铖这么一说,张振岳心中冷笑一声,怕是大部分东林、复社诸子也都是这么想的。这拥立之功可都是摆在那里的,而且一旦监国太子登基,那军政大权就自然是要回收到皇帝手里的。。。这些读书人的算盘到是打的响啊!
张振岳看了一眼阮大铖道:“阮先生,拥立太子为新天子并非什么难事,但是新天子登基有多少麻烦事您可知道?太子体弱,到时候谁来主持大局?是劝进诸公吗?”
阮大铖也是人精,这所谓太子监国在他看来不过是个幌子,大权可都在人家威国公手里捏着呢!不然为什么留守昆明的唐王、桂王还有黔国公都不敢做主,而是让自己来找威国公呢?其实他这次来也是想来求个两全,一方面说服威国公拥立新君,这样就算下立下拥立之功了;另一方面,阮大铖又不希望因此得罪威国公,所以他得来和威国公讨论个办法,既能拥立新君,又能保住威国公权势的办法。
估计现在的昆明城中,也就是忠君社那帮傻瓜真的相信只要太子一登基称帝,威国公就会乖乖把军政大权交出来。
阮大铖很是小心的应对道:“国公爷,这个老朽自然是明白的,所以老朽才沿江而下来见国公爷的。这个目前西南的基业乃是国公爷一手打造,若是新君登基,自然还应由国公爷主持大局。”
张振岳摇了摇头道:“阮老先生您误会了,本国公若真的是贪慕权力,就不会去救什么太子了,随便迎立一个听话的藩王岂不更好?本国公也奉劝你们一句,不要被眼前的局面迷住了眼睛,这个拥立新君自然不会错。但是我们大明为何会走到今天这一步才是大问题,如果这个大问题没搞清楚,搞明白,拥立新君也不过重蹈覆辙罢了。阮先生,您明白吗?”
就这样,拥立新君的事情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结局,首先威国公同意拥立新君,但是这个拥立程度是要打折扣的。
换句话说,仅仅是太子朱慈烺换一个皇帝的尊号而已,其余一概不变。
其次,阮大铖还得和黄道周一起出头,在昆明组织一个《甲申事变》研讨,好好讨论一下大明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拥立新君的事情在张振岳这里就算是画下了一个分号,张振岳的目光又一次投向了南京。。。
第052章拥立新君(四)()
第052章拥立新君(四)
七月二十日,张振岳发布了一系列的命令,左都督孙传庭兼任陕甘总督,下辖猛虎、天狼两军,大都督萧严兼任东南五省(湖广、浙江、福建、江西、南直隶)总督,下辖飞龙、飞虎、白虎三军。右都督曹文诏兼任两广总督,下辖粤军、桂军、黔军。一共是五大野战军和三大地方军一共约五十万大军被动员起来。
张振岳的思路很清楚,就是两面出击,孙传庭攻下陕西、甘肃,从侧面威胁中原。而萧严则负责和曹文诏以及水师一起收复东南,最终把战线推回到秦岭淮河这个南北分界线上。
为了实现这次作战,张振岳还在湖北组建了长江水师。。。大战即将来临。
另一方面、吕大器留任江西巡抚,负责安抚地方和整顿赣军事务,而黄道周和一批复社诸子则跟阮大铖一到往昆明去见太子殿下了。
要放在一年前,黄道周是不屑于和阮大铖为伍的,甚至视其为仇寇。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局势使得黄道周不得不放下身段和阮大铖同赴昆明。虽然心中还有些放不下,但是一路上也还算是客气。大家先是坐船到沅江,然后再在安江上岸,换马车去昆明,这路程前后差不多要二十天。
黄道周到是难得的谦逊,详细向阮大铖询问昆明的情形。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这可是有违大明祖制的啊!”黄道周听到所谓上书房大臣这个设置的时候还没什么意见,这细细一听跟内阁没什么区别。毕竟是太子监国,叫上书房到也妥帖,可当他听到在上书房上居然还有六大辅政代行监国的设置时他就不干了。
阮大铖连忙安抚黄道周道:“黄老夫子莫急,莫急,这其实也没什么,太子体弱,确实也无法亲自理政,说起来这事情也得怪福王和史可法了,人家太子好好的南下,只是知会一声,并无夺位之意,结果呢?福王硬是密旨让郑芝龙这个奸贼在澎湖伏击懿安皇太后和太子殿下,结果太子殿下刚刚感染瘟疫痊愈的身体又因为受了惊吓而更加不济。这次太子又因为威国公诛杀李闯而兴奋了好几天,结果元气大损,我出来的时候,太子在五华宫好生调养着了。”
黄道周摇摇头道:“怎会如此,怎会如此啊!阮兄,这次黄某入滇,不为其他,就为了大明这三百年的基业。别的不说,只要太子登基为帝,咱们就是拼得一死,也要恢复祖制,恢复内阁,如此方能驱除建奴,复我河山啊!”
阮大铖听到这话立刻就无语了,恢复内阁?你不如直接说要威国公去死好了。。。
实际上在阮大铖离开昆明之后,以广西布政使黄宗羲为首的忠君社已经是在昆明等地互相串联了,虽然明面上是拥护太子登基为帝,但是实际上的目的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就是逼威国公放权。
在黄宗羲等人看来,威国公虽然于公,有平定南洋,整顿西南,剿灭流贼、护卫太子等四大奇功,于私有提拔自己这些士子的恩情。但是威国公权势凌驾于太子之上,凌驾于朝廷之上对他们而言是无法忍受的。因为这不合道统,换句话说,不合规矩。
再难听一点,这个威国公就是三国里面的活曹操了。
奉命留守昆明的宋小鲁这段时间也很是紧张,忠君社这些人的活动虽然只局限于文攻阶段,却是实实在在的在和大哥争权了,所以绝不能掉以轻心。为了防止万一,宋小鲁除了把城防交给了法兰西团以外,还把侍卫营的官兵调往狼城集训,让看起来更可靠的日耳曼团接管了五华宫以及权贵聚集的正春大街的防卫。还别说,黄宗羲他们每次路过正春大街,看到这些身材高大、金发碧眼、面目怪异的日耳曼士兵的时候,都会自觉不自觉的皱皱眉头。
这些日子,黄宗羲他们是奔走在桂王府、唐王府、黔国公府之间,此外还多次求见孙元化、方孔炤这些辅政大臣,可基本上除了杨畏知表明态度支持他们外,连一贯自诩忠于大明的首辅范景云都十分罕见的选择了沉默。
终于,他们在活动多日无果的时候突然得到了阮大铖即将抵达昆明的消息,而且据说同时抵达的还有东林党和复社诸子中威望极高的黄道周黄老夫子。这个是个巨大的利好消息,他们原本快要熄灭的斗志再次旺盛起来。。。
迎接黄道周的场面很热烈,由在昆明小朝廷任职的复社诸子出面组织,大批由江南和北京逃到此地的士子也乐得凑个热闹。小小的昆明,硬是聚集了三四千人前去迎接。这让黄道周也是一阵惊讶和欢喜,也更加坚定了他拥立明皇的决心。
在简单的喝了一杯接风酒后,黄道周就以要先去拜见太子殿下为由别过诸人,跟着阮大铖去五华宫了。
阮大铖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是多了不少想法,别看黄道周声望这么高,威国公那边可没有给他什么实职。不过却给了他一个大帽子,和自己一起负责组织探讨甲申之变的原因。
对于明代的文人来说,升迁之兆有三,第一是起草先帝遗诏,第二是监考,第三就是修史了。
虽说是探讨,可那就等于是修史了,只不过不是断代史而已。所以想到这里,阮大铖对黄道周反而也客气了几分。
都了五华宫,黄道周却是实实在在吃了一惊:“阮兄,太子架前没有锦衣亲军吗?为什么全都是些佛郎机人,而且这着装也和威国公那些军队的着装一样奇怪。”
因为张振岳的原因,这个时期去过欧洲的大明人不少,但是官员却不多,所以看到西洋人,大家一般都用佛郎机人代指。
阮大铖连忙解释道:“黄老夫子误会了,这可不是佛郎机人,乃是欧罗巴的日耳曼人,忠诚度很高的,护卫太子非这些人不可。。。”
黄道周虽然有些不悦,不过他急着见太子,也就没打算以此生事,点点头就跟着进了五华宫。
第053章拥立新君(五)()
第053章拥立新君(五)
“臣黄道周参加懿安皇太后、参见太子殿下”胡须花白的黄道周的声音中甚至还带着一丝颤抖,估计是真的有些激动了。
监国太子朱慈烺也是这几天身子骨好一些,所以在懿安皇太后的陪伴下召见了黄道周。
随着一句爱卿平身,黄道周一起身就看见两个宦官搬着椅子过来了,这是自己和阮大铖一人一张了。
黄道周到不急着坐,他大声道:“臣启奏,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外夷犯我,社稷存亡则更需要有太子这样的明君,还请太子殿下速登大宝。”
朱慈烺点了点头,虽然他才十七岁,但是很多事情他都懂了,所以他没有直接回答黄道周,而是把目光投降了阮大铖。
由于太子体弱,所以今日召见的地点放在了上书房,而且还可以遮住了阳光,点起了蜡烛,室内的光线并不好。但是阮大铖依然感觉到了太子问询的眼光,他立刻起身道:“臣附议,不仅臣附议,威国公以及前线数十万将士均拥戴太子殿下速登大宝。”
懿安太后听出这话里的意思了,她插言打断了这次短暂的会晤:“二位大人都是千里迢迢过来,今日还请好生休息,至于太子这里,还需要诸位好生辅佐,你们且先退下吧,太子也该用药休息了。”
听到这话,黄道周和阮大铖立时告退。
黄道周的职务虽然没安排好,但是住处却安排好了,家人也在路上了。黄道周前脚一进门,后脚黄宗羲等忠君社的成员就到了。
密议了一夜之后,第二天,也就是八月十日,由广西布政使黄宗羲牵头,各地官员士子联名,第一份劝进书上表给太子,拉开了拥立新君的大幕。。。
在武昌,张振岳陆续收到了关于江南地区反抗“剃头令”的信息,哦,根据秦浩的回禀了,为了更好的在南京潜伏,秦浩如今也被剃头了,标准的金钱鼠尾。
这其实是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张振岳已经感受到了建奴的险恶用心。一句话,一旦剃头,那么这些人就等于站到大明的对立面了,要想活命,就只能是支持建奴了。
这就相当于后世的传销,明明知道是谎言,可是为了让自己的损失得到弥补,甚至大赚一笔,受害者往往会选择帮助骗子去欺骗更多的人。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弥补,更多是心里上的弥补,一个事情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上当,那么可能会难过到死,可如果上当的人多了,那么自己也就能坦然面对了。这种心理严格来说是一种病态,但却是社会发展中的常态。。。
张振岳没打算在这个炎热的季节发动军事进攻,那样做风险太大,虽然自己麾下的士兵已经适应这样的气候了。夏季战争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尸体快速腐烂从而引起的瘟疫,这个张振岳还真的是束手无策。
所以张振岳在给秦浩的命令中就包括组织江南地区士绅抗粮抗捐,组织民间义勇等等。至于出征的时间定在十月,他到不担心洪承畴收了粮食坚守城池,就凭手下的那些大炮,就算是南京他也敢轰一轰。
真正的问题还是这个剃头令的问题,张振岳已经写了奏折让人送往昆明,等到新帝登基就下一道诏书,剃头者若不在汉八旗者,一律不究。降敌之大明武官,降敌前游击以下官兵,一律不究。降敌之大明文官,自本诏书所下三月内反正者,一律不究。
至于太子朱慈烺登基为帝,其实张振岳并不是很赞成,到不是他想谋朝篡位,而是这位太子爷的身体状况自己再清楚不过了。按照太医院最早的预估,应该是不会晚于今年,但是现在看来调养的还不错,一直维持着。这样的皇帝能不能裁断军政是小事,关键是一旦驾崩,这个皇陵的修筑就得耗费不少银子。
张振岳自筹划北伐以来,这银子就花得跟流水似的,光是湖广驿路的改建就是一大笔银子,这还不算军队作战的物资储备和消耗。最要命的是一旦北伐失败,或者说没能收复江南地区,那么明年的东西方贸易的利润就会立刻减少七成,到时候自己拿什么去维持麾下的这几十万虎狼之师?
所以年内必须收复江南,而且还不能把江南打残了,收复之后还要快速恢复生产。
归根到底,都是钱的问题。钱的问题或许还真不是问题,问题只是没钱而已。
所以张振岳的如意算盘是让那个在历史上活到八十多岁、儿孙满堂的五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