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世风波 >

第242部分

盛世风波-第242部分

小说: 盛世风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洛阳为都,称西京,张通儒兼任西京留守。以蓟城为东都,称东京,史思明为东京留守。

    封史思明、蔡希德为正一品天策上将,崔乾佑、田承嗣、田乾真为从一品骠骑大将军,安忠志、张献诚、孙孝哲、李归仁、武令珣为正二品辅国大将军。

    将政事委于达奚珣为张通儒两人,安禄山攻取河南之后,地方官多为原来的降官。达奚珣当河南尹,而对河南熟悉,委以重任,有利于管理。

    张通儒投靠他的时间很长,而且有在朝为官的经验。严庄是他的亲信,掌管至关重要的御史台,高尚是文人任翰林院首席大学士,负责起草诏书。这样安排有利于国家治理,应该说是比较合理的。

    但有些人并不满意,严庄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他的抱负很大,拿下洛阳后他就建议安禄山建国,一直在做宰相梦。但安禄山做了大燕皇帝,却只给他一个御史大夫,虽说御史台很重要,但只是一个监察部门,与他的设想相差太远。内心之中十分的不平衡,对安禄山十分不满。

    登基典礼十分的隆重,安禄山十分满意。将唐玄宗的行宫改为宣政殿,第一天上朝,他卯时整就上了朝,此时天还亮。他到了朝堂之后,朝臣才陆续来到。他在朝堂上说道:“今天是燕朝第一天上朝,来晚了的原谅一次。朕听说唐太宗李世明,每天卯时上朝,我们燕朝也要向他学习。卯时上朝就是规矩,今后如果有人迟到,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一律撤销官职。”

    张通儒上奏:“皇上圣明,我朝初建便以唐太宗为榜样,深得民心。臣奏请立即发兵攻打长安,摧毁腐朽的唐朝。”

    “准奏”安禄山登基之后,发出第一道圣旨:“立即向唐军开战,四面出击扩大战果。攻击的重点是唐朝的首都长安,朕御驾亲征,带领崔乾佑、田乾真、李归仁、孙孝哲四个军团向潼关进军,一举攻克唐朝的政治中心长安,摧毁唐朝的统治。同时兵分四路,命张通晤和杨朝宗带领一支军队,向东攻城略地,攻占山东。李怀仙、尹子奇向江淮进军,攻向江浙。武令珣毕思琛率兵南下进攻南阳各郡,以夺取荆州为目标。翰林院拟旨,传至各军。”

    高尚立即上前回答:“臣尊旨。”起草诏书。安禄山四面出击,不仅想一举夺取长安,还想同时拿下中原。然而,欲速则不达,他犯了分散兵力的错误,遭到唐军的顽强抵抗。

    欧阳明将燕朝送来的武林盟主的牌匾,端端正正地挂在仁义山庄的会客厅里。他左手摸着稀疏的胡须,脸上带着微笑,仔细端详,频频点头。

    仁义山庄中主要人物都来观礼,卢其儒笑容可掬的说道:“庄主的武林盟主是皇帝赐封的,比皇甫惟雄、诸葛霸的所谓的武林盟主,要正统得多。下一步只要开一次武林大会,成立武林盟的内设机构,长会会和各个堂口。武林就统一了,仁义山庄就能掌管武林了。”

    欧阳明说道:“卢总管有何意见,说出来听听。”卢其儒说道:“长老会的成员至关重要,人数不能太多,七个人最好。要名正言顺的一统江湖,让各个武林门派按照统一的规矩行事,必须进行管理监督。如果有人或者个别门派破坏规矩,应该进行惩罚,让这些不服管教的人,不能也不敢任意行事。这些事需要具体的人和机构来做。武林盟要下设堂口,最好设五个比较好,多了太细不好管理,少了每个堂口的工作太多,又忙不过来。请盟主梳理一下,武林盟是不是应该下设这几个堂口。一是执行堂,负责贯彻武林盟的章程,执行武林盟的号令。二是执法堂,对破坏武林规矩之人和门派进行直接干预,或者进行惩戒。三是裁决堂,对门派之间、武林人物之间的纠纷进行裁定。四是检查堂,对有争议的事件进行调查,判定对错。五是护卫堂,负责用武力维护武林规矩,保护武林盟主和长老的安全。这些事确认以后,就能真正做到一统江湖。”

第一百零三章 文武上书安禄山称帝 皇帝赐匾欧阳明志满(五)() 
欧阳明这时特别兴奋,他左手捋了一下胡须,笑着说道:“卢总管到底是读过书的人,做起事来一套一套的。就按你说的去准备吧,做得越细、越全面越好。”

    尉迟恒站在一旁,听到卢其儒对欧阳明的对话,心里很不舒服,觉得卢其儒太喜欢标新立异了,有必要唱唱反调。黑着脸说道:“燕朝不过巴掌大的地方,武林中的七大门派,也只有仁义山庄和少林寺在其区域之内。庄主的这个武林盟主还不如原来的中原武林盟掌握的门派多,弄得不好,还要落下趋炎附势,投靠叛逆的骂名,不封也罢。”他是一个粗人,直来直去,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出来,不会拐弯抹角,更不会使用心机。

    欧阳明知道他的为人,不与他计较,因为他知道他说的话虽然有些刺耳,但对仁义山庄绝对忠诚。心平气和的说道:“尉迟长老对仁义山庄忠心耿耿,直得赞扬。现在大燕皇帝势如破竹,各地无不纷纷响应,大唐已成强弩之末,难以支撑了。皇上封我为武林盟主,不仅是对我的抬举,也是对仁义山庄的抬举,我们都应该感到荣宠才对。”

    卢其儒说道:“识时务者为俊杰,盟主审时度势,跟着明主,将来必然飞黄腾达。从雄武皇帝的作为来看,很象一个开国皇帝,唐朝已经一百多年了,腐败日深,已经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尉迟长老的先人曾经帮助唐太宗推翻了隋朝,现在我们仁义山庄也可以为建立大燕朝出一份力。”

    欧阳明在厅堂中间来回度步,这是他思考决策重大事项前的一贯表现,没有人敢打扰他。他突然停下脚步说道:“总管说得对,我们仁义山庄应该有所作为。”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武林之中,昆仑派的田乾真已经走到我们的前面了,他已经成为雄武皇帝手下的一员大将,身穿紫袍,独挡一面。我们不能没有作为,让大好时机白白的溜掉。”

    大厅中一阵骚动,上官青有些不信的说道:“田乾真武功是很高,冲锋陷阵无人能挡,但要独挡一面,指挥千军万马,使人难以置信。再说,他离开江湖也不过四五年时间,提升能这样快吗?”

    欧阳明说道:“这是实事,在皇上登基时的御赐宴会上,我和他还敬过酒,皇上对他十分赏识。说他会带兵,善于指挥,是难得的军事人才,已经是从一品的骠骑大将军了。”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道:“大师兄想想办法,怎样能够引起皇上的重视?我们不能久居人后。”

    “从一品的骠骑大将军,称得上是朝廷的顶梁柱了,田乾真一介武夫,如何会有这样的本事?”上官清还是不大相信。欧阳明说道:“皇上出兵,田乾真就是先锋,一路攻城撂地,势如破竹,深得皇上喜爱。大师兄自从昆仑山回来后,一直在家养伤,两年多来很少出门。人是会变的,有这样的好时机,就要利用。”欧阳明特邀他来观礼,就是想激发他的斗志。

    上官青慎重考虑之后,指着牌匾说道:“为了这武林盟主,仁义山庄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多年培育的精英毁于一旦。”他清了清嗓子,提高声音:“师父在世的时候,就在华山上培养了一支生力军,作为仁义山庄掌管武林后的亲兵,以对付那些不服气的武林人士和武林门派。他老人家辞世之后,这支力量由三师弟掌管。为了早日得到武林盟主,我们提前行动,花了十万贯钱财,三师弟、陈总管、刘长老献出了生命,仁义山庄苦苦经营三十多年的隐藏精英,全部葬送。我们拼搏了十年,先谋后行,计划不能说不周到。明的暗的,双管齐下,手段不能说不高明。昆仑山一战,原以为有必胜的把握,但还是出现了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仁义山庄的人不是死就是伤,要不是庄主练成了绝世武功,加上黄博和惠莲,那一次,仁义山庄只怕要全军覆没。大厅内的许多人,包括我在内,都要埋葬在昆仑山上。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惨重的代价,不但没有得到盟主的地位,仁义山庄的实力还下降了许多,名声更是与日俱下。在江湖人的心目中,仁义山庄已不是惜日的仁义山庄了。已经没有能力统治江湖,有这块牌匾,也只是空的,仁义山庄领导不了江湖。”

    卢其儒说道:“大庄主说话,考虑周全,温故而知新。但最后一句有些欠妥。这块牌匾是象征,是荣誉,有了它,就能呼风唤雨。以庄主目前的武功,联合维扬派,定能将空的变成实的,仁义山庄领导江湖,指日可待。”

    “又是你这斯在鼓噪,要知道世上的许多事情,知易行难。总管处事要从全庄的利益出发,不能蛊惑庄主去做脱出能力范围的事。前车之鉴,还不醒悟?”

    陈若菲突然到来,她走到欧阳明的身前说道:“大师兄所说的是仁义山庄用鲜血换来的经验教训,你应该重视。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不要总是高估自己的力量,贬低别人的实力。要脚踏实地,仁义山庄再也折腾不起了。”

    她悄悄地进入大厅,人们的注意力都要集中在上官清的讲话上,没有引起轰动。她对欧阳明一往情深,知疼着热,关爱倍致。虽然不赞成欧阳明的主张,仍能知白守黑,对其不加干扰。听到卢其儒鼓动欧阳明的话,她觉得现在的局势并没有稳定,社稷都还在动荡,仁义山庄不应该强行出头,还是脚踏实地,稳当一些为好。

    欧阳明陪着笑脸说道:“师妹来得正好,这御赐牌匾,何等威风,仁义山庄怎能不思进取,辜负了圣意。”

    陈若菲说道:“师兄应该知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道理,世人都说伴君如伴虎。一块牌匾,也直得为它拼命?大师兄的人生阅历何等丰富,我们应该量力而行,知难而退,不要痴心于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

    欧阳明不为所动,虽然对她礼貌,但并不采纳他的意见。陈若菲知道欧阳明的为人,已经有了这样的机会,他岂能轻易放弃。她是要尽一个妻子的责任,作最后的说服工作。既然不能打动欧阳明的心,呆在大厅里也无用。她愤然走出大厅,以示抗议。

    欧阳明没有去追她回来,他把陈若菲吃准了,有的是办法对付她。现在的关键是上官青,最重要的是要探明上官青的态度。他是大师兄,在仁义山庄的影响力很大。如果他不同意,还要下一番功夫,做一些说服工作。

    他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上官青说道:“大师兄,你认为现在应该如何办?”

    上官青当然看得出欧阳明的内心世界,不愿违拗他的意志,认真的说道:“小师妹的话,不无道理。但你如果要再拼搏一番,我会同以往一样,全力支持。”

    有了上官青的保证,欧阳明去掉了所有的顾虑,准备再搏一回。

第一百零四章 脚踩两船山庄巧安排 抗敌一心常山议起兵(一)() 
“自幼攻书心意拙,许身窃比稷与契。

    屡次进科考该不中,潜入江湖有起落。

    蓟城烽火漫东京,荆棘丛中藏路阔。

    天翻地覆乾坤颠,梦中跨骥面圣磕。”

    卢其儒在大厅外吟咏诗句,低头迈步。他平白无故的受了陈若菲一顿言语,心中不畅。回想身世,觉得机会来了,有心投到安禄山的麾下,苦于无人引见。

    卢学武来到他的身边说道:“父亲胸怀大志,何不请欧阳庄主为您引见?他是大燕皇上封的武林盟主,推荐的人皇上一定重视。”

    卢其儒看了卢学武一眼,叹息一声:“我和燕朝的首席大学士有过一面之缘,想为燕朝做事自有人引见。只是舍不得仁义山庄,不好决择。”转身又回到大厅。大厅里欧阳明满面春风,一双眼睛在大厅中来回扫视,没有看到欧阳惠莲。他便对和杨征站在一起的欧阳贤普说道:“你妹妹怎么没来?你去叫她来。”欧阳惠莲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很重,可以说,不亚于欧阳贤普。这样重大的活动都不来参加,他有些不快。

    欧阳贤普说道:“自从昆仑山回来以后,妹妹象变了一个人似的,平时少言寡语,在练功房几天不出来是常事,情绪十分低落。过年的时候,黄博来拜年,专门去看她,她爱理不理的,弄得人家很不好意思。”

    欧阳德普突然插话:“二姐是有些怪,经常一个人偷偷的流眼泪,我问她何事这样伤心,还流眼泪。她还说我小孩子不要问大人的事,她才大我三岁,就大人了。不知从何说起?”

    欧阳明说道:“她是不是又在练功房里了,这可是我们仁义山庄的大事啊,叫她来参加。”欧阳贤普急匆匆来到练功房,推开房门。见欧阳惠莲泥塑一样的盘坐在和田玉墩上,静静的站在一旁,没有吱声。

    欧阳惠莲知道是哥哥来了,做了一个收功的姿势,从玉墩上站起来说道:“哥哥有事吗?”“爸爸叫你去大厅,这几天你没有出练功房,雄武皇帝送来了武林盟主的牌匾,全庄的人都很高兴,尤其是爸爸。所以要你去感受一下。”

    “他就只关心他的武林盟主,儿女的事他都不放在心上,哥哥的婚事草草办了,一点气势都没有,完全配不上仁义山庄少庄主的名声。我的心思他一点也不关心,我不想去。”欧阳惠莲又转身回到玉墩旁边。

    欧阳贤普说道:“自古以来,男女婚姻都是父母之言,媒约之引,结婚的双方是做不了主的。哥哥知道你喜欢方岚,但他已经摔下了万丈深谷。即使他不死,三师叔与他结成的仇恨,已经使你们无法结合了。想开一些吧,黄博也不错,他现在已经是维扬派的掌门人了,”

    欧阳惠莲说道:“那是三师叔的错,他罪有应得,方岚是无辜的。他没有骗我,真的会使飞虹一剑。”“你说些什么啊?这样愁思不解,要急坏人的。想开些啊,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爹妈会伤心的。”欧阳贤普以为她语无伦次,在一旁劝慰。“你不懂,这是我们俩之间的事。”欧阳惠莲还沉浸在与方岚的思念之中。

    “唉,我怎么不懂,你还在思念方岚,但那已经成为过去。哥哥就希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