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世风波 >

第336部分

盛世风波-第336部分

小说: 盛世风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尚说道:“严兄的位置应是宰相,雄武皇帝调整朝廷官员结构,就应该任命你来掌管朝政。那样才能发挥你的作用,我也可以跟你当个配角。张垍、张均和陈希烈三人是投靠过来的,对燕朝无尺寸之功,怎能担任宰相?让他们三人主管三省,朝廷的大小事务都要经过他们三人之手。我们这些提着脑袋,跟随雄武皇帝的人,还要听他们的摆布,真让人心寒哪。”

    严庄说道:“我有自知之明,无论是才华方面还是工作经验方面,与这三人都差着一大节。但当不上宰相,我们的冒险就失去了意义。”高尚说道:“明的不行,只有来暗的。我们就利用皇上一直以来的信任,前后抵诽这三人。我支持你,永远与你站在一边。”

    张均按照安禄山的旨意,起草了燕朝的法规,先交给皇帝预览。安禄山眼睛已经看不到东西了,听了张均的汇报之后。

    立即诏严庄和高尚进宫。两人向安禄山跪拜,安禄山立即制止道:“私下里不要那样讲究,还记得你们第一次到范阳帅府门前的情景吗?”两人同时答道:“怎么不记得呢?那时我们只想谋个职位,有一官半职就行了。”

    安禄山说道:“十几年过去了,由于你们的努力,现在建立了燕朝。两位是我的心腹谋臣,功不可没。张均起草了朝廷的办事程序和法典,你们看看,有没有不妥之处。”

    严庄粗略的看了一遍,对安禄山说道:“张均起草的法典和朝廷的办事程序,都是唐朝的老一套,基本上还是《贞观政要》上的那些内容,没有一点新东西。我们建立燕朝,是推陈出新的事,办事情不能还是老一套,应该注入新内容。”

    安禄山说道:“这些规定和程序,有几本书,内容是太多了一些,规定得过细,你认真看一看,向中书省正式提出意见,要提出有说服力的证据来。”

    回到住所,高尚对严庄说道:“这部法典和规程,是按照隋朝制订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之上,加进唐朝的改革成果,结合的产物。对皇帝、三省、六部、九寺的责权进行明确规定,对官员约束力很高,而且具体细致,可以说是一部好法典。”

    严庄说道:“他是张说的长子,从小在他父亲的熏陶下成长,受其影响甚深。加上在唐朝任职时间很长,担任过侍郎、刑部尚书和大理寺正卿,对朝廷各部门的权力运作比较有研究。因此在制定制度上倾向于限制皇帝的随意性,和三权分立的作用。法典规定得比较细,而且特别强调办事程序。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不知道朝廷权力运行机制。但是如果在制订燕朝法典的问题上,不能闹出些名堂来,你我就真的要靠边站了。”

    高尚说道:“我们年轻时候也读过的几本书,就用书本对法典的草稿乱挑毛病。安禄山不懂中原文化,分辩不出对错。但是朝廷没有一部法典,办事没有依据也不好。”

    严庄说道:“安禄山已经不行了,李猪儿说他有时痛得大汗淋漓,用鞭挞他人来减轻疼痛。郎中都说,他的病没法治了,只能说他没有病。现在他的眼睛已经全瞎了,看不见任何东西。所以我们不能让这部法典颁布,不让朝廷走上正轨。等安庆绪上台之后,我们就有优势了。”

    高尚说道:“严兄高见,如果颁布了这部法典,张氏兄弟就有了功劳,再真赶他们下台,就不容易了。”

    严庄向安禄山报告:“启奏陛下,张均的法典草稿不宜使用,那里面都是限制皇上决定的权利,皇帝说出去的话就是圣旨,要不折不扣的执行。可张均却说,圣旨要按照法典的规定拟定,这是对皇上不忠啊。宰相还有权根据法典驳回圣旨,那不是皇帝还要听宰相的吗?唐朝之所以搞得一团糟,主要就是李林甫专权二十年和杨国忠一手遮天造成的,这个教训不能不吸取。因此燕朝的法典必须重新起草,张均已经不适合干这项工作,应该换人。”

    安禄山已经看不清严庄了,他不懂汉文化,对三省六部制也只知道一些皮毛,严庄的话虽然没有全部听进去,但还是认为有些道理。

    他对严庄说道:“你的这些意见对他说了没有?要你参与修改,向他提建议就行了,不用向我汇报。”严庄说道:“我提过多次,可他迂腐得很,还说什么圣人也是人,也有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根本就不采纳我的意见,完全是一意孤行,不得已我才来向陛下个别汇报。”

第一百四十二章 张垍当政燕朝立法典 严庄挑唆宫廷生政变3() 
    

    严庄的态度,使安禄山有了警觉。制订朝廷法典可不是儿戏,不能只听严庄一人的意见,必须听听张均和张垍以及陈希烈的意见。对严庄说道:“张均是我在朝堂之上亲自点名让他起草朝廷的法典的,要废除他的草稿,总要听听他的意见。让两位宰相参加,再邀请高尚,你们五人一起议一次,朕听一听。”

    张垍、张均、陈希烈和严庄、高尚在皇宫中向安禄山汇报燕朝法典草稿的内容和目的。张均的汇报可说是非常完美,引经据典,条理分明。张垍和陈希烈认为是一部好法典,如果实行,一定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严庄和高尚认为不行,但说不出所以然来,无非是那些奉承皇帝的那些话,安禄山有些厌烦,但严庄和高尚仍然滔滔不绝。安禄山用极大的耐心听下去,他的腹部又疼痛了一次,为了全面了解,他忍痛坚持下来。

    张垍看到安禄山的额头渗出了汗水,关心的说道:“皇上身体不适,改天再议吧。”安禄山制止说:“不要紧,一会就好了。”

    严、高二人说完之后,张垍说道:“燕朝的法典,是燕朝行事的规矩,要求对所有臣民公平公正。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朝中官员按照规矩办事,黎民百姓按照规矩做事,农民耕种,工匠做工,商人经商。各行各的道,才不会出现混乱。因此规定要明确,所以条款必须要细,如果只是作个大致的规定,官员执行的随意性增大,容易出现差错,引起百姓的不满。朝廷议事,三省按照各自的职责,提出不同意见,讨论决定比一人作主要好。这部法典草稿,引用了《贞观政要》的许多好的内容,如果从社稷发展的角度上看,这是一个很好的草稿。”

    严庄说道:“条款规定得过死,官员没有主动性,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朝廷办事程序太过复杂,一件事情要经过三省往返几次,效率太低。皇上的权力限制过多,有必要减少程序,要树立圣旨的权威。”

    他提出减少对皇帝的限制,是为了讨好安禄山,争取他的支持。不管怎样,皇帝有最后的决定权,在张均的法典草稿中也十分清楚。

    张垍说道:“圣旨至高无上,臣民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但下达圣旨之前,要经三省充分蕴酿,陈述利弊,这样才能保持圣旨的正确性。”

    “大胆张垍,竟敢说圣旨不正确,要皇上听你宰相的就正确了吗?这是对皇上不敬,乃欺君之罪。2yt”高尚抓到了张垍的把柄,就想上纲上线。

    安禄山很矛盾,他何尝不想将皇帝的权力无限增大呢?他是亲自感受过皇权对他的作用的,他的反叛就是皇帝逼出来的。如果不限制皇帝,臣民造反的事就会随时发生,他懂这个道理。他对严庄和高尚说道:“你们的心思我懂,应该从燕朝的兴旺发达为出发点,官位只是一个符号,你们跟随我多年,同我一起造反,永远都是我的心腹。不要为一点虚名斤斤计较。从燕朝的长远利益出发,你们再认真的讨论讨论,意见一致之后,发给朝中大臣蕴酿。”

    几人走了之后,安禄山的眼疾越来越很,疼痛越来越重,已经由模糊发展到完全看不到东西了。他不但成了瞎子,这时正是胀痛的时候,而且还痛得很利害,狠不得将眼珠子抠出来。身体的其他部位也跟着的疼痛起来,而且越来越严重。全身上下说不出的难受,他不断的改变坐姿,但不管使用何种姿态,他的感觉总是不舒服,感到十分疲倦,身上还出虚汗。

    安禄山今年五十五岁,虽然不能说是年富力强,但也是干事的年龄,然而这些天来一直疲倦得很。他找到御医,御医们都说,雄武皇帝这段时间喜事和烦恼的事太多,兴奋与忧虑相间。心情大喜过后又大忧,喜忧无常导致心疲,休养一段时间就会好的。

    看到皇帝痛得大汗淋漓,李猪儿上去给他擦汗。安禄山反手一掌,掴在他的脸上。他虽然眼睛看不到东西,方位判断十分准确。李猪儿没有提防,扎扎实实的挨了一掌,左脸肿得老高,眼泪都出来了。安禄山裂着牙说道:“打痛你了,受委屈了。”李猪儿说道:“能减轻皇上的痛苦,奴才受点委屈是应该的。”“唉,不起作用了,以前发泄一下,症状似乎减轻许多。现在发泄也不能减轻症状,还无辜的增加你的痛苦。朕是病入膏肓,无法回天了。你去叫张垍进来,我有事要他赶紧办,再不办只怕来不及了。”

    张垍进宫,安禄山对他说道:“我的眼睛已经全瞎了,眼珠子疼得厉害。全身到处都疼,不知道上天为什么要这样折磨朕?现在唐朝已经缓过劲来了,李亨的政变,解决了唐朝内部的矛盾,他们又重新树立了信心。但是朕的身体越来越差,熬不了几天了。这些天来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四面八方的奏折雪片似的飞来,我看不见,又不得不进行处理。我身上的痛苦也是越来越重,没有丝毫的减轻。拿下了潼关,消灭了唐军二十万主力之后,我感觉到胜利就在眼前,认为建国就要成功了。现在李亨已经在朔方站稳了脚跟,如果不向长安增兵,李归仁、田乾真已经没有能力进攻了。原打算让崔乾佑守河东,回军进攻太原,按照当时的兵力对比,唐军很难抵挡。但史思明不听命令,带兵围困平卢,使得李光弼有能力死守太原。现在抽调崔乾佑和安忠志去进攻灵武,路上行军还需要一些时日。南线进攻也受阻,武令珣到了南阳就不动了,到现在也没有奏折上来。到不了江南,粮草始终是一个问题。而哥舒翰昔日手下诸将接到书信后,不但没有投降,反而都复书责骂他不为国家死节,有失国家大臣的体面,又使朕大失所望。战争并不象朕想象的那样顺利,唐朝的抵抗力量不容忽视。这场仗还要打下去,一系列的问题都压在我燕朝皇帝的身上,差不多要崩溃了。朕想传位,但是没有人选,要是庆宗在就好了。庆绪驾驭不了史思明和蔡希德,这两人一直独当一面,不会听庆绪的。如果燕朝内部分裂,垮台就不远了,我这乱臣贼子的骂名只怕要永远背上了。所以心情一直处于矛盾之中,真的是束手无策啊。”

第一百四十二章 张垍当政燕朝立法典 严庄挑唆宫廷生政变4() 
    

    听了安禄山推心置腹的话,张垍说道:“现在的重点是要稳定我们燕朝的地域,使河北河南无战事,让百姓安居乐业,与唐朝保持两分的局面。唐朝虽然更换了皇帝,但是积重难返,官府与百姓之间的对立,一下子消除不了。因此我们燕朝应该养精蓄锐,尽快颁布法典,既可以稳定社稷,使百姓安心。又可以规范官员的行为,使有野心之人不敢乱来。”

    安禄山说道:“法典的事让张均上奏,我划押马上发下去。朕今天叫你来,是有另外一件事要托付于你。现在燕朝内部,拥兵自重的将军不在少数,史思明、蔡希德、能元浩都在阳奉阴违。朕在的时候,他们不敢乱来,一旦出现不测,就会分裂。所以要想办法稳住这些人,只要燕朝内部不出现乱子,还可以与唐朝对抗。所以在任何情况下,你这个尚书令一定要担当起来,维护燕朝的稳定。”

    张垍说道:“感谢陛下对张垍的信任,张垍自是全力以赴,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目前皇上的病情严重,但皇上的体魄也异于常人,只要用心调养,定能痊愈。”安禄山说道:“朕不甘心,一定要与病魔斗到底。但是上天如果不眷顾,我这乱臣贼子的名声就背定了。希望你不要辜负了朕的希望,勇敢的担当起来。2yt。org”

    在大燕的朝堂之上,满朝的大臣挤满了厅堂的所有角落,然而安禄山还没有来,朝臣们还是兴致勃勃,一个个脸上都挂着笑容,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有人说“这些天来,皇帝上朝已经不象没有攻下潼关时那样积极了,爱来不来的,有时迟到两三个时辰,有时干脆不来。”

    严庄到皇宫中请来了安禄山,在李猪儿的搀扶下安禄山坐上龙椅。张垍立即上奏:“启奏陛下,豫州刺史武令珣在进攻南阳城时以身殉职,毕思琛请求增派援军。臣以为南阳非克不可,应该增派一员大将前去,再从京城中抽调一部分兵力,一定要攻克南阳。”

    田承嗣出班上奏:“臣愿领本部人马前往,全力以赴攻克南阳城,不攻下南阳,提头来见。”田承嗣有他的想法,现在唐朝和燕朝,已经形成僵局,谁胜谁负还说不清楚,手上有兵就有实力,哪边得胜都不会吃亏。

    安禄山说道“你去我当然放心,但洛阳城谁来守卫?”田承嗣一时语塞,严庄出班上奏:“孙孝哲将军从长安回来后,一直在休养,他十分勇猛,有能力守卫洛阳。是最好的人选,臣举荐孙孝折将军守卫洛阳。”

    “准奏”。安禄山身上疼痛难忍,本是寒冷的冬天,但他大汗淋漓,用尽力气才说出散朝两字。李猪儿见状,立即上前搀扶。

    严庄想进入丞相之列,但安禄山根本就没有这个想法,而且不顾他的阻拦,将燕朝的法典规程以圣旨的形式颁布了。

    严庄对安禄山的不满已经演变为仇视,他是个只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现在安禄山病情越来越重,可是又不立太子,这是个破绽,他要好好的利用。

    找到安庆绪,对他说道:“晋王殿下,皇上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他又不立太子,这对你不利啊。你是长子,跟随皇上一起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应该由你来继承大位。”

    安庆绪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