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161部分

日月当空照中华-第161部分

小说: 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幸好,四十岁以上还申请皇帝指婚的宫中女官,一个没有,要不然崇祯皇帝可就要头疼了。

    这种在宫中起码生活了二十年以上的宫中女官,身上自有一股天潢贵胄的气派,不管是姿色还是教养,或者说懂得规矩,都不是寻常民间女子可比,你把她稀里糊涂地嫁给一个大头兵,岂不是毁了她的后半生。

    到了正月初五,该登记统计的情况,也都一一地登记核实清楚了。

    随后,崇祯皇帝也很快就给近卫军第一镇的马世龙、钱元慤,以及天策卫的指挥使高文采、羽林卫的指挥使李若琏、京营监军御史文震孟,分别传了旨意,让他们尽快统计大龄未婚的排长、总旗或者把总以上中低阶武官的姓名年龄以及其他情况,正月十五之前,务必报到御前侍从武官处。

    马世龙、钱元慤等人,从传旨的太监那里,听说了皇帝下达这道圣旨背后的来龙去脉,一时之间也是哭笑不得。

    要说这事正常吧,也不正常,因为这样的事情,在大明的宫廷和军中从来也没有发生过,更别说崇祯皇帝亲自为亲卫或者近卫军的小军官们保媒拉纤找老婆了。

    要说这事荒唐吧,却也算不上多荒唐,毕竟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如今营中部分将士,与宫中部分女官,一个未婚,一个未嫁,而且年纪都不小了,若真把他们撮合到了一起去,这还真的是积大德的好事情呢。

    所以,接到了崇祯皇帝的旨意之后,远在通州的近卫军将校官佐们顿时都轰动了,连那些家有妻妾的武官,一时之间也都后悔娶妻纳妾搞得太早了,没能赶上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的这一波恩典。

    而近在皇帝身边的天策卫、羽林卫将士们,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早早地就把符合条件的人选,报到了领着御前侍从武官处的司礼监秉笔太监褚宪章那里。

    自打从洛阳回到京师之后,就被崇祯皇帝赋予了提督天策羽林两卫重任的高时明,更是亲自来见褚宪章,提前给自己该管的属下们打探消息,探探口风。

    这样的事情跟太监们当然是一分钱的关系也没有,但却并不妨碍皇宫大内的太监们跟着瞎掺合事儿。

    到了初六这个日子,崇祯皇帝在乾清宫里刚刚召见完前来陛辞的姜曰广、李信两人,向他们交代了一番注意事项,让他们离开,就听见王承恩前来禀报说:“陛下,奴婢已着人将黄得功带回来了!”

第二八八章 得功觐见() 
京师勋贵受到清肃整顿之后,军机大臣孙承宗曾经的旧部,老将江应诏,受命担任京师五军营的总兵官。

    江应诏原来是孙承宗在任蓟辽督师之时信重的辽东镇将领,后来孙承宗去职之后,他也随之被弃用。

    直到如今,崇祯皇帝重新重用孙承宗之后,江应诏这员久经沙场的老将也才跟着复出。

    由于他复出之后一直在讲武堂里任职总教习之一,所以对于在讲武堂中学习的那些青年武官们都十分熟悉,对黄得功这样的猛将胚子自然十分喜爱。

    也因此,黄得功从御前侍从武官的职位之上,一被皇帝安排进了五军营之后,很快就受到了老将江应诏的重用,一来就被江应诏安排到了前军之中担任游击。

    原本的京师三大营之中,遍地都是京师勋贵世家子弟在担任着各级武官职务,而且很多职务还都是世袭的职务。

    也即是说,这个职务一开始被分给了哪个勋贵世家,那么百余年来就一直由这个勋贵世家的子弟出任。

    就这样,百十年因袭下来,固然有一些勋贵世家保持住了基本的军事水准,但大多数京营世袭军职都沦为了那些纨绔子弟升官发财的台阶,除了吓唬吓唬老百姓之外,已经基本上丧失了京营作为京营存在的意义。

    这一次,崇祯皇帝与内阁、军机处几位重臣联起手来,大杀了一批违法乱纪、道德败坏的京师勋贵,京师三大营自然也跟着受到了整肃,除了神机营因为真正掌握在新乐侯刘家和监军御史文震孟手上而没有受到多大冲击之外,五军营、三千营里跟原来成国公府、阳武侯府、襄城伯府但凡有关的将校,全都被清洗掉了。

    黄得功等人到了五军营之后,还没来得及理顺部伍,紧接着就是移防居庸关到紫荆关的内长城沿线。

    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黄得功根据五军营总兵官江应诏、副总兵官黑云龙的命令,在自己受命驻防居庸关的前军营里搞了一次大比武,亲自组织了骑射、枪棒、刀剑、火器等几个项目的自下而上的比武之后,按照比武的成绩,挑选出了一批什长、把总等低阶武官,担任前军各哨队都司、千总等中阶武官,还从普通的士卒行伍之中,优中选优地挑出了一批武艺出众的,填补上了低阶武官的空缺。

    刚把营中纷乱的情况理顺,转眼就到了年关了,新官上任的黄得功知道居庸关地位重要,在可以请假出营探望老母的情况下,自请留营当值。

    黄得功自幼丧父,而且十二岁就跟着辽东军作战,基本上就是在军营之中长大的,家中除了老母徐氏也没有别的人,而且向来过的都是刀头舔血的日子,也没过娶媳妇儿的事情,所以如今二十好几了,也还是光棍一个。

    现在老母亲又被皇帝皇后接进了宫中安置,衣食无忧,黄得功在军中真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让他没想到的是,大过年的正月初四,远在京师宫里的老娘让人捎来了消息,让他尽快请假回来一趟,有事情跟他商量。

    随着内廷传旨太监一起来的,还有皇帝的旨意,让他妥善安排了手头的事务,然后跟着传旨的太监尽快入宫面圣。

    一头雾水的黄得功跟上官告了假,第二天就跟着传旨的太监骑马踏上了回京之路。

    居庸关往东到昌平,一路上都是山道,而此时又是严冬,冰天雪地不好走,时不时地还要下马步行,就这样,并不算远的路途,走了两天才算进了京师,来到宫前。

    黄得功在紫禁城中任职御前侍从武官时间不是很长,但却也熟悉了宫里的规矩,因此传旨太监进去传旨的时候,他就老老实实地在午门外等候。

    午门站岗值守的羽林卫殿前司将校不少是认得这个大名鼎鼎的黄闯子的,但是碍于规矩森严,没有人敢于随意说话,但却不妨碍他们对着黄得功眨巴眼睛和微笑,或者其他一些只有他们自己人才能明白的小动作。

    见这些以前的宫中同僚看到自己以后的样子如此古怪,搞得黄得功莫名其妙。

    不大一会功夫,前去回报的传旨太监再次回来,向午门的守卫出示一张令牌,然后领着黄得功就往午门里走去,黄得功连忙跟城上的将校挥了下手,来到午门跟前,解下了腰间的长刀短剑,交给羽林卫殿前司的士卒,快步跟着那传旨太监,入了大内。

    皇宫大内的门路,黄得功之前也是走熟了的,传旨太监手持令牌一路上通行无阻,很快就到了乾清门前。

    到了乾清门前的时候,正好遇上姜曰广、李信和张溥三人从内里出来,看见一行人中李信冲自己点头微笑,黄得功连忙站在路侧躬身回礼。

    黄得功虽然是个武人,但与一般的跋扈武人不同,他对进士出身的文官还是很尊重的,尤其是像李信这种能在军机处任职的进士文官,有一种天生的尊重。

    所以他在御前侍从武官的任上之时,与沈廷扬、李信等军机舍人的关系也不错。

    此时见李信匆忙之中冲自己点头微笑,其中似乎还包含着什么暗示似的,见李信等人的背影走远,黄得功回头,看见守在乾清门前的拱卫司指挥鹿化麟,也在冲着自己笑,终于忍不住问道:“鹿兄弟,宫里最近可是有什么大喜事?”

    鹿化麟看了看左右,笑着小声说道:“那是当然,的确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大喜事!而且老兄你还拔了个头筹!让弟兄们好不羡慕!”

    鹿化麟这样的官宦世家出身的公子哥儿,当然早早地就在老家成了亲了,如今就算是有心,也没有机会了,当然十分羡慕这些有机会的人了。

    这些世家出身的子弟,自己的婚姻是完全不能自主的,一切只能听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如今皇帝和皇后的做法,让类似鹿化麟这样的武官感到无比的新奇。

    因为据说,皇帝和皇后要借着正月十五宫内观灯过节的时机,给这些人够条件的将校武官们,牵线搭桥,安排相亲。

    想一想就让人兴奋啊!

    此时,鹿化麟见黄得功犹自不明白,问道:“那传旨的小王公公,就没给你透漏一点消息?!“

    黄得功想了想说道:“兄弟没问!他也没说!敢情这喜事,还与我黄得功有关系不成?!”

    鹿化麟见他蒙在鼓里,笑着说道:“既然小王公公不说,那兄弟我也不能跟你说!别急,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鹿化麟话音刚落,就听见里面声音传来:“陛下有旨,传黄得功觐见!”

    听见皇帝陛下传见,黄得功顾不上再与鹿化麟说话,连忙拱手告罪,略微整理了一下仪容仪表,跨过乾清门高高的门槛,小步快走,往内而去。

第二八九章 愣在当场() 
片刻功夫,黄得功来到乾清宫正殿门前,见皇帝身边的大太监王承恩已经在台阶上等候着了,黄得功赶忙上前几步单膝跪地行礼。

    王承恩笑着说道:“黄将军跟咱家客气什么,快点随我入内,拜见陛下去吧!”

    说完这话,王承恩上前拉着黄得功的手,领着他进了乾清宫的西暖阁,这是崇祯皇帝日常休息起居的地方。

    黄得功跟着跨过门槛,见皇帝在座,正微笑着打量自己,当下立刻双膝跪地,行了大礼,说道:“微臣黄得功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如今这位崇祯皇帝一律让他们在自己面前以臣自称,只有太监和宫女这种真正的皇家奴仆才允许以奴婢自称。

    过去武臣拜见皇帝,甚至只是拜见文官,就常常是以末将或者卑职自称,这样下去,时间久了,武将在文官面前就没有地位。

    宋朝以来的一些皇帝和大臣,担心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故事重演,因此刻意重文抑武,几百年下来,愈演愈烈,连武将自己都觉得自己地位低下,身份卑贱,“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说法也一时风行开来。

    而这样的做法,肯定是不对的。

    因为长此以往,优秀的人才不往军队里发展,那么军队的整体素质就会越来越差,战斗力自然也强大不到哪里去。

    而一支军队丧失了战斗力,那它还是一支军队吗?

    所以,知道重文抑武之风绝对不能再任其发展下去的崇祯皇帝,让文官和武将在自己的面前一起称臣,想要表达的就是文武并重的意思。

    当然了,官职高一点、年龄大一点的,直接称臣就好了,而如同黄得功这样比较年轻的,就只能略微变通一下,自称微臣了。

    崇祯皇帝见黄得功行完礼,从座榻上站起身来,打量了一番,点了点头,说道:“还不错!平身吧!跟朕到交泰殿来!”

    正常来讲,乾清宫已经是紫禁城里外臣所能够进入的最深之处了,而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中轴线上的交泰殿,已经算是内宫的一部分了,通常情况下,外臣是不得入内的。

    但是皇帝既然这样说了,黄得功看了看乾清宫总管太监王承恩,见他只是面带笑意地看着自己,也没有其他什么表示,只好低头说道:“微臣遵旨!”

    黄得功说完这个,站起身来,跟着皇帝和王承恩,往乾清宫的后门走去。

    此时此刻,比乾清宫和坤宁宫都要小上一号的交泰殿里热闹非凡,懿安皇后张氏、崇祯皇帝的皇后周氏,以及跟着前来看热闹的丽妃、静妃、兰妃都在座。

    而同时在座的还有黄得功老母亲徐氏,徐氏说老也不算太老,实际上才四十多岁的年纪,不过是因为长久的操劳,显得比实际年龄老了十岁,看着老罢了。

    历史上这个徐氏也是一个刚烈的性子,黄得功在南明朝廷靖国公之后战死,当时的徐氏还健在,听说自己的儿子与满清作战阵亡,没过几日也绝食而死。

    所以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对她也是非常尊重,即便不是出于牢牢拴住黄得功的需要,他也一样会十分敬重这样的刚烈妇人。

    然而乾清宫毕竟是皇帝生活起居兼且读书办公的地方,安排黄得功与紫苏相亲的事情,怎么说也不好放到乾清宫里去搞。

    至于皇后的坤宁宫,那就更不行了,黄得功毕竟是外臣,即便是皇帝自己不嫌忌讳把黄得功领到那里去,将来传出去,也会被朝廷上的御史言官骂个狗血喷头。

    即便是那些御史言官不敢骂皇帝,那么黄得功今后恐怕也难以在京师立足了,这恐怕与皇帝的本性正好相反。

    所以,想来想去,干脆打个擦边球,把这件事情安排到两方都能去的交泰殿里去进行。

    黄得功一路心中忐忑地跟在崇祯皇帝和王承恩的身后,来到交泰殿前,看见褚宪章、方正化等等这些宫中大太监都在殿前等候,连忙躬身作揖,冲着这两位宫中大珰点头致意。

    若是在别的地方,像黄得功这样的武官,遇见了方正化、褚宪章这样的大太监,至少得单膝跪地拜见,但是此时此刻皇帝在前,其他所有人自然也都不能挑这个礼了,就算是黄得功向他们行礼,他们也不敢接受。

    两人似有若无地微微点头,然后向皇帝行礼,褚宪章更是对着殿内说道:“陛下驾到!”

    崇祯皇帝当先进去,殿中原本热热闹闹的众人,立刻呼呼啦啦地跪了一地,懿安皇后、周皇后则是微微躬身,就算是见过了礼节。

    崇祯皇帝让众人平身,然后回头冲着殿外,说到了一声:“黄得功,进来吧!”

    黄得功听见皇帝说话,很快正了正衣冠,进入殿中,见殿中居然这么多人,而且多数都是皇帝的后妃,心里吃惊不小,当下赶紧低头,双膝跪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