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218部分

日月当空照中华-第218部分

小说: 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王国忠在几个喽啰的搀扶下,踉跄而去。

    被王国忠这么一搅合,众人也都没了吃酒的兴致。

    王嘉胤兴趣索然地对王二说道:“军师不妨先去问问,看看这个总兵官愿不愿意降了我们,若是真心愿降,甘愿为我所用,我王嘉胤也不是容不下他!”

    说完这个,王嘉胤又看向一直不说话,只是观察众人的罗汝才,笑着说道:“曹操啊曹操,你果真比曹操还奸啊!这次自用兄弟得你相助,取得了如此大胜,你想要什么赏赐?”

    罗汝才当然想要自立门户,但是这样的请求不到关键时候是不能轻易开口的,一旦被拒绝,今后就得靠边站了,但是此时又不能多想,于是干脆说道:“小弟是大哥的麾下,自然全听大哥的吩咐,大哥给什么小弟就接什么,就是什么都不给,小弟也绝无怨言!”

    罗汝才这话一说,王嘉胤哈哈大笑,然后说道:“你们听听,这才是明白人!”

    这话说完,王嘉胤直接说道:“我王嘉胤能有今天,全靠弟兄们的抬举,有兄弟立了大功,那就得重赏,不能让其他兄弟寒了立功的心!

    “这样吧,自用兄弟给你的那三千兵马,今后就由你统带,你既然号称曹操,我王嘉胤就让你自立一个曹操营,你罗汝才就是这个曹操营的大头领!”

    罗汝才听了这话,真的是心花怒放,恨不得当场亲这个王嘉胤几口。

    王嘉胤话音刚落,罗汝才就学着刚才王国忠的样子,直接从座椅上滑落在地,顺势跪倒,先叩了一个响头,然后说道:“小弟罗汝才,谢谢大当家的恩典!小弟的这个曹操营,不管到了什么时候,大哥都是大头领!”

    听了这话,王嘉胤看着罗汝才点了点头,对罗汝才的这番表现看起来相当满意。

    当天晚上的议事很快就结束了,王二自去带人审问张国兴,而王自用则陪着王嘉胤继续寻欢作乐。

    期间王嘉胤问王自用:“张国兴是抓来的,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置?”

    王自用见王嘉胤终于问了自己,想了想前来神南峪的路上罗汝才对自己所说的话,心里更坚定了态度,于是说道:“哥哥既然问了,小弟就说说小弟的两点看法。

    “其一,这张国兴是陕西总兵,之前作威作福,位高权重,小弟敢问哥哥之前是什么出身?

    “其二,若是只有一个张国兴还好说,关键是还有两千多陕军降卒,留下了张国兴,那些陕军降卒谁能统领?”

    王嘉胤听完这话,默默无语,显然是听进去了。

    第二天日上三竿,王嘉胤把山上所有招回来的头领,都聚到了云峰寺的前院大殿里,除了身边的亲信头领之外,跟着进山的什么八金刚、一盏灯、邢红狼、破甲锥、上天龙、飞天虎、大红狼、小红狼等等头目济济一堂。

    这一座殿中原来的泥塑菩萨像,早不知道哪里去了,如今这里是“横天一字王”与麾下众头领开大会的聚义厅。

    如今这些头领也都知道了义军在山外大败官军的消息,人人喜气洋洋,议论纷纷。

    等到所有头领都在交椅之上坐定,王嘉胤冲身边的王二一点头,王二随即离去,不大一会功夫,就带着五花大绑的张国兴、李兴进到了殿中。

    张国兴显然没有受到什么礼遇,身上的甲胄早就不见了,衣服也是破破烂烂,脸上也被人打得鼻青脸肿,但是毕竟是当过总兵的人,到了这里也不怯场,犹自站着不肯下跪。

    而他旁边不远的李兴,身上还算完好,进了殿中,也是当即下跪,膝行上前,不住磕头求饶。

    殿中的群贼看见这两人被带了进来,一时间都停了议论,静等如今权威日中的“横天王”王嘉胤说话。

    王嘉胤看着犹自站立的张国兴,冷冷地问道:“张国兴,你可是愿意投降于我?”

    昨天晚上王二就去审了张国兴与李兴二人,张国兴一开始犹犹豫豫,不肯表态,被王二指使左右好一顿羞辱殴打,尝试了贼窝里的“劝降”手段之后,张国兴为了避免继续受辱,终于答应了归降,条件是仍然统带原来的官军降卒,并且要求贼军杀了李兴。

    王二当天夜里就把这些情况报告给了王嘉胤,是以王嘉胤已经知道了张国兴的态度。

    听见贼军带头大哥的问话,张国兴想了又想,最终还是双腿一弯,跪在了大殿之上,犹豫片刻,说道:“我,降了!”

    说完了这话,张国兴仿佛解脱了一般,重重地吐出一口长气。

    然而令他惊讶的是,他这话说完,王嘉胤却突然咧开大嘴,一阵哈哈大笑。

    听见笑声,张国兴很快抬头看着高高地坐在远处的“横天一字王”王嘉胤,心里既羞愧万分,又惊疑不定。

    片刻之后,王嘉胤笑声收住,但却轻蔑地看着张国兴,缓缓说道:“你张国兴是朝廷的总兵,我王嘉胤是山上的贼头。老子这个庙小,可养不了你这尊大佛!”

第三九二章 陷入僵局() 
张国兴、李兴两人听了王嘉胤的这话,先是有点莫名其妙,然而瞬间之后,张国兴突然就意识到了这个话的背后究竟是什么意思,当下大惊失色地说道:“王大头领这话是什么意思?!”

    张国兴这话一出,整个大殿之中突然爆出哄堂大笑,距离他跪着的地方比较近一点的“八金刚”张存孟上前就是一脚,正踹在张国兴脸上,将他踹倒在地,笑骂着说道:“连个话都听不明白,怎么当上得朝廷总兵?!我家大哥这是想要你的命!狗官!”

    张国兴此时心中肠子都悔青了,若是当初战死在军中,好歹落下个好名声,宗族中子弟也能在军中得到照应,现如今这又算作什么,投降了还是死路一条,自己又何必受着侮辱。

    想到这里,张国兴愤恨异常,转头看着麾下游击李兴,大声骂道:“李兴啊李兴,张某人待你不薄,你何故如此害我!?”

    然而李兴却不敢看他,只是冲着殿中的群贼不住地叩头求饶。

    如今在这聚义厅中也坐了一把交椅的罗汝才,站起来上前,对王嘉胤说道:“张国兴是不能用,不过这个李兴却是可用。让他亲手杀了张国兴,就不怕他今后不跟咱们一条心!”

    罗汝才这话一说,殿中诸人静了下来,有的人点头,有的人却是看着罗汝才,觉得这小子挺狠,以后可得防着点。

    不过王嘉胤对罗汝才的说法倒是深为赞同,立刻说道:“李兴,你是死是活,就看自己怎么做了!”

    说完了这话,冲站立在自己身侧的妻弟张立位一仰脸,张立位立刻上前几步,抽出一把短刀,将捆绑着李兴双手的麻绳割断,然后将刀塞进李兴手中。

    张国兴见状,知道这些贼头是要让李兴杀了自己来做投名状,当下又惊又怒,大声喝道:“贼子敢尔!”

    然而他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呵斥声就戛然而止。

    因为李兴已经手持短刀飞扑上来,并将手中短刀深深地扎进了他的腹部。

    一刀,两刀,三刀,直到张国兴瞪大着眼睛抽搐着倒地,最后死不瞑目。

    紧接着“当啷”一声,浑身是血的李兴将手中短刀扔在了地上,转过身,扑通一下跪在地上,说道:“小的李兴,铁心归降,请大当家的收纳!”

    殿中群贼看着这个官军游击毫不犹豫地就杀了以前的上官,无不惊讶,有的是大为服气,更多的则是充满鄙夷,但是不管怎么说,都算是认可了李兴投降入伙。

    神南峪云峰寺前院大殿中发生的这一幕,山外的张宗衡自然并不清楚,但是陕西总兵张国兴轻敌冒进、中计被俘,然后生死不知、下落不明的情形,对他来说,却是肯定无疑的了。

    因此,就在他率军抵达石楼县城并好巧不巧地挡住了前来抢城的罗汝才所部之后,他就将他所知道的情形,写成公文,让人快马加鞭,送去洪承畴处。

    两天后,洪承畴接到报告,一看之下大惊失色,一边让人将张宗衡的公文继续转送督师府,一边亲率麾下精锐骑兵,从汾西走昕水河谷山道,穿越吕梁,快速赶往石楼。

    从潼关抽调入晋剿贼的三千陕军精锐,上到总兵,下到走卒,几乎是全军覆没,这对于洪承畴来说,乃至对于李邦华,以及朝廷来说都是一件大事。

    这个消息当然很快就传到了介休,传到了李邦华的手上,然后又经李邦华的手,然后就在张国兴惨死在神南峪的十来天后,传进了北京紫禁城,传到了皇帝的手中。

    而身在京师紫禁城中的崇祯皇帝,在进入四月中旬以来,先后两次收到了来自山西剿贼前线的战报,一个是孙传庭的静乐大捷,一个就是陕西总兵张国兴所部的全军覆没。

    前一个传来之后,内阁和军机处都是喜气洋洋,觉得平定西北贼乱指日可待,兵部也好,御史言官们也好,纷纷提议表彰奖励有功之人。

    由于静乐大捷之后一个大贼头的死讯都没有传来,所以崇祯皇帝知道这个大捷虽然斩获乱民不少,战略意义重大,但是实际上的成果,其实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出彩。

    孙传庭在稍后经过审讯拷问情报之后,在进一步呈给朝廷和皇帝的奏报之中,提到了闯营、回回营各个大小贼头的名头,除了闯王高迎祥、老回回马守应之外,还有李自成、张献忠、贺一龙、贺锦、蔺养成等等此时还不怎么出名的贼头。

    孙传庭本人目前当然还不知道这些小贼头的厉害,但是现在的崇祯皇帝心中可是一清二楚啊!

    这些人不仅没有死,也没有因为任何所谓的蝴蝶效应而消失,反而比历史上更早一步地冒了出来,提前登上了明末这个混乱的历史舞台。

    所以,孙传庭的捷报传来之后,崇祯皇帝只是高兴了一会儿罢了,随后而来的则是更深的忧虑。

    因为他知道,西北的流贼问题现在不过才是刚刚开始而已。

    只要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贼头没有死,西北的流贼就不会那么快地平定下去。

    不过即便如此,对于静乐大捷的有功之人,还是要重重封赏的,特别是在紧接着就传来石楼大败消息的背景之下,从快从重封赏有功之人,才能重新激发出前线将士的士气。

    内阁次辅兼军机大臣孙承宗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在皇帝从快从重奖励静乐大捷有功之臣的提议之下,军机处、兵部和五军都督府迅速行动了起来,到了五月初一日的朔日朝会结束之后,就以明旨发往山西军前去了。

    孙传庭此前是以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延绥,虽然是巡抚,权力很大,但是其本官左佥都御史的品级其实并不高,不过是正四品而已。

    这一次崇祯皇帝将他从正四品的左佥都御史,提升为正三品的右副都御史,实际职务则是继续当他的延绥巡抚。

    明朝的时候,巡抚这个职务最初不是常设的官职,所以从朱元璋那个时候就定下来的官制之中,根本没有巡抚这个职务的品级。

    不过根据明朝中后期以后的任官传统,但凡担任巡抚职务的,最起码也得是右佥都御史以上,也就是正四品以上。

    延绥镇虽然是九边军事重镇,但是毕竟地方不大,下辖的州府不多,只有陕北一隅之地,所以他这个巡抚,虽说是巡抚,却与浙江、福建、湖广、四川等等这些传统辖地面积比较大的巡抚来说,职务等级算是比较低的,是正四品。

    当然了,明朝的官职制度比较复杂,也有不少例外的地方,那就另当别论了。

    这一次,崇祯皇帝不仅将孙传庭的本职由正四品的左佥都御史升为正三品的右副都御史,而且还给了他正三品官才有的“嘉议大夫”荣衔,以示表彰。

    与此同时,贺时雨这个总兵官升无可升,也是只能在加衔增禄上下功夫了,以延绥镇总兵官加右军都督府都督同知荣衔,并授“昭勇将军”称号。

    而杜文焕、刘弘烈、贺国贤、王廉也都各有升赏。

    杜文焕由参将升任延绥镇副总兵,刘弘烈由游击直升副将,仍领延绥巡抚标营,贺国贤升任杜文焕原职,转任绥德州参将,而王廉则升任宁武关参将。

    这些人各有升赏,但是目前都只能继续留在剿贼的前线,等待山西剿贼事了,才能前往实任。

    当然了,崇祯皇帝也没有忘了张国兴麾下陕军的损失亟待弥补,因此,在封赏北线孙传庭所部官军的同时,根据李邦华和洪承畴随后的附奏,暂由原副总兵王承恩代领陕西总兵一职,同时将山西按察使张宗衡麾下山西乡兵及卫所兵三千五百多人,就地转为经制营兵,命名为镇西营,仍由张宗衡率领,归陕西巡抚洪承畴指挥。

    山西按察使张宗衡本人则以收复晋西南州县失地之功,加授通议大夫荣衔。

    随着崇祯皇帝对山西剿贼前线的封赏到来,李邦华、洪承畴、孙传庭三人各自调整部署,遣人刺探贼情,等待着进剿良机的到来,山西剿贼前线的战事,暂时也陷入了一种相持的僵局。

第三九三章 心腹大患() 
时间进入了五月,整个大明朝的天下依然纷乱如麻,西北的干旱与动乱依旧没有任何消减和缓解的迹象,而西南的奢安之乱,也仍然处在勠力平定的僵持阶段。

    东南稍好了一点,浙江的屠阿丑之乱平定之后,蔡懋德带着凌濛初以及张存仁麾下的部分兵马,依然奔波在浙西山区,准备把各个山头之上的大小毛贼全数剿灭。

    屠阿丑改名为屠永忠,成为凌濛初麾下乡兵的一名指挥,跟着蔡懋德和凌濛初奔波在各个浙西山头剿匪前线。

    而郑芝龙也带着麾下的水师船队主力两万多人,也已经进驻到了东番岛上的笨港大本营。

    郑芝龙在笨港登陆之后,很快兵分两路,一路偏师由郑彩、何斌等人率领,兵进淡水,防备东番岛北部鸡笼港附近圣萨尔瓦多城特别是圣多明戈堡的西班牙人。

    另一路,郑芝龙亲领主力南下东番卫萧垅千户所,募民增筑城池,防范占领了东番岛南部的荷兰红毛鬼子。

    随着归附朝廷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