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495部分

日月当空照中华-第495部分

小说: 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图们镇守府镇守使的尚可喜,在尤景和奉旨到了之后,随即将镇守府划分为左右两协,以班志富这个一等男爵为左协参将,以新来的尤景和为右协参将,给了尤景和募民屯垦的名义,让他招募人马百姓去守图们江口的庆兴城。

    对于这个安排,新来的尤景和自然没得挑。

    来到图们镇守府任职,固然是崇祯皇帝的安排,但是离开天子亲军之一的羽林卫,外出到边地任职建功立业,却是尤景和自己的想法。

    不过,八月下旬,图们镇守府右协参将尤景和奉命来到庆兴城的时候,对这里的情况还是满意的。

    在崇祯皇帝的身边任职久了,尤景和对于图们镇守府这一带的战略要地,也有了自己的认识。

    图们城与稳城两地扼江而守,战略地位固然险峻而重要,但是图们江口这个靠海的庆兴小城,在他看来,因为靠江而临海,进可以溯江而上,退可以靠着海上和江上的补给而固守城池,战略地位则更加重要。

    虽然现在东江镇的水师撤离了图们江口,但是图们江两岸却到处都是可以造船的巨木啊!

    而且当别的地方面临干旱的时候,此地因为靠着图们江口,江口南北两岸的平原地带,却是难得的良田。

    就这样,八月末,尤景和到任图们镇守府右协庆兴城之后,一边趁着这里八月的天气还没有开始变冷,加紧让原来的图们镇守府庆兴守军募民修城,一边自己带了一些人过江北去,勘察沿海的地形地势,并寻找造船需要的巨木。

第八八二章 瀛洲今昔() 
    明朝末年的图们江两岸地区,除了遍布着许多山间平原可以开荒种地,垦作上好的农田之外,这一带山区的山岭之上,更是生长着无数千百年来无人砍伐的巨木。

    这些巨木,自然都是造船的良材。

    在前来图们镇守府上任的路上,尤景和就与一同前来东江镇任职的东江镇新任监军御史吕大器说好了一些事情。

    一方面,他请吕大器这位新任的监军御史,帮他从东江镇水师之中物色一些年轻的将校和船匠,调到他的麾下。

    另一方面,他也拜托了这位新任的监军御史,帮他联络皇帝设在皮岛的东瀛贸易公司,优先从他这里收购造船的巨木。

    吕大器前往东江镇担任监军御史,正需要有出身东江镇并且深受皇帝信任的尤景和帮衬,所以对他的请托自然不会拒绝。

    而且吕大器是皇帝身边的内阁中书舍人出身,他这个监军御史虽然品级不算高,但是说话的分量还是很重的。

    同时与崇祯皇帝任命的东瀛贸易公司的头头们,也都熟悉。

    两人到了东江镇之后,吕大器趁着与毛维张交接监军事务的机会,征求毛维张的意见,而毛维张则毫不犹豫地推荐了他在瀛洲镇守府诸多部将中的两个,也即是瀛州镇守府的中军都司林传宝、千总陈秋生。

    这两个人,都是毛维张在瀛洲岛上招降之后一手提拔起来的人,本来自己离任的时候,就想趁着这个机会跟吕大器嘱托几句。

    一来,瀛洲镇守府能够今天实数不易,新任的监军御史来了以后,在对待瀛洲镇守府的问题上,可不能瞎折腾,致使自己三年心血和成果遭到破坏。

    二来,如今的瀛洲镇守府各部正处在封锁对马岛藩的关键阶段,自己被朝廷调离,也有许多事情要拜托给新任监军御史吕大器。

    还好,吕大器从内阁中书舍人的位置上任职这么长时间,对崇祯皇帝在东江镇的问题上,以及在瀛洲镇守府的问题上的态度与策略非常了解。

    吕大器与毛维张在皮岛见了面之后,很快就在各个问题上基本达成了一致。

    至于吕大器请托毛维张,帮忙推荐几个熟悉造船和水师的年轻将校的事情,对于正准备离任而去的毛维张来说,就好比是自己瞌睡的时候有人递枕头,当时就将这林传宝、陈秋生两人推荐给了新任监军吕大器。

    只是这两人远在瀛洲镇守府,此时的他们,还没有来得及接到新任东江镇监军御史吕大器写给新任瀛洲镇守府镇守使陈继盛的书信与调令。

    说起来,毛维张对于崇祯皇帝在这个时候,将自己调离东江镇,特别是调离瀛洲镇守府,心里多少也是莫名其妙的。

    对于东江镇监军御史这个角色,毛维张知道自己远在瀛洲岛上,确实是没有发挥出太大的作用。

    但是,瀛洲镇守府能有今天的成就,环岛驻兵城堡十余座,人丁户口十多万,水陆兵马万五千而粮草自给自足,这一切,虽不能说都是他这个瀛洲镇守使的功劳,但也与他密不可分。

    而且现在整个瀛洲镇守府上下,都在卯足了劲儿地封锁倭国的对马藩,眼看着就要收到成效,这个时候将他调走,实在是让他既舍不得,又不理解。

    不过不管怎么说,毛维张在接到了锦衣卫东江镇千户所带来的朝廷旨意之后,没敢耽搁,立刻派人召回了陈继盛、孔有德等将领,当众宣读了朝廷的旨意,与陈继盛交接了瀛洲镇守使的职务。

    随后乘坐着皮岛的来船,赶往皮岛,与吕大器交接东江镇监军御史的职务。

    毛维张这次被调走,他自己虽然有些舍不得,但是在东江镇许多将校官佐的眼中,这可是高升了。

    这两年,瀛洲镇守府固然被毛维张经营得不错,但是瀛洲镇守府终究是僻居海外,不过是一座远离大明京师与内地,接收罪人与流民的小岛而已。

    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眼中,一个地方好不好,值不值得前往,不是根据这个地方本身来决定的,而是根据它距离大明朝的远近来决定的。

    或者更准确地说,一个人在大明朝的仕途宦海之中,是浮是沉,是升是降,是仕途顺利还是宦海波折,并不是单纯取决于你的品级高低的。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那就是看你是进京入朝呢,还是到地方外任去了。

    进京入朝不一定是升官,但是一个地方的知府,进了京哪怕是在某部某司当个主事,人人都会认为这是升官了,即使他自己也会这么认为。

    而一个京师朝堂某部某司的主事,要是给安排到了琼州府的某个州去当知州,品级是升了,但却一定会被朝野之上的所有人认为是一种失宠与贬窜。

    说起来,瀛洲镇守府这个地方,比起如今的海南巡抚辖地可是近了不少的,但是在几乎所有人的眼中,这个地方已经取代了琼州府成了的天涯海角之地了。

    就是东江镇自己五路总兵府中的大小将校官佐们,也没有几个人愿意到哪个地方去任职。

    因此,就更别说朝廷上的大小官员们了。

    如今这个岛上,除了奉旨掌管东瀛贸易公司西归浦贸易商行的太监王德化之外,没有别的太监,同时除了因为家族获罪而被充军到岛上的前绥德知州张辇之外,也没有别的文官。

    当然了,如今这位前绥德知州张辇,虽在瀛洲镇守府内充当着写写画画的文吏角色,但是他被剥夺了进士的士籍,已经早已不是什么文官了。

    不过也正因为这样,这两年多来,远在京师的朝堂百官也好,近在咫尺的安东侯毛文龙也好,以及平壤伯刘兴祚也好,都只是想着去打朝鲜国的主意,并没有人去打瀛洲岛的主意。

    如此以来,反倒是给了镇守使毛维张最大的空间,让他可以安安静静地根据自己当初的想法,将瀛洲岛经营得有声有色了。

    瀛洲岛上的人口村屯不断增多,岛上开出来的农田阡陌纵横,加上又有马场,又有盐田,还有往来贸易的海港,已经可以算得上海外的一片乐土了。

    然而不舍归不舍,毛维张作为一个进士出身的传统文官,朝堂之上也是他一辈子奋斗的目标。

    八月中旬,毛维张接了旨意,跟着锦衣卫传旨人员来到了东江镇的大帅府所在地皮岛,受到了安东侯毛文龙、平壤伯刘兴祚、新任监军御史吕大器,以及东江镇五路总兵府总兵大将们的迎接。

    毛文龙虽然与毛维张私底下颇为不和,但是面子上的功夫还是要做的,而且对于毛维张的离任,他是感到高兴的。

    这两三年,毛维张虽然僻居瀛洲岛上,主要履行其瀛洲镇守府镇守使的职责,但是也成功地从毛文龙的麾下挖走了不少原本被毛文龙看重的将领,比如陈继盛、陈继先兄弟,再比如孔有德、孔有性兄弟。

    陈继盛兄弟就不用说了,反正本来也没改姓毛。

    但是孔有德兄弟,可是当初被毛文龙安插到毛维张监军标营中的自己人。

    然而这两三年下来,当初的东江监军标营变成了现在的瀛洲镇守府中军。

    而孔有德也因为连番功劳,不仅恢复了原来的姓氏,而且也彻底打上了毛维张的烙印,与毛维张、陈继盛走到了一起。

    连带着孔有德的兄弟孔有性,也成了瀛洲镇守府的人了。

    当然了,孔有性如今还姓毛,还是毛有性,但是毛文龙却再也不能如同过去那样信任这个干孙子了。

    这两人在过去的时候,前途命运完全依附在毛文龙的身上,毛文龙自然放心。

    但是现在孔有德封了一等子爵,这么光宗耀祖的事情,又岂能长久地让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毛有性一直姓毛下去?

    与此同时,东江镇的水师总兵李性忠带着东江镇水师主力,前往瀛洲岛一带半年之久,与毛维张也是过从甚密。

    这些事情,都让毛文龙的心里面巴不得毛维张赶紧走了才好。

    所以,当毛维张从瀛洲岛来到皮岛,与吕大器交接,并向东江镇的将帅们辞行的时候,受到了非常热烈的款待。

    毛文龙有他的心思,其他将帅也有自己的心思。

    前监军毛维张这次回去,可不是罢官,而是高升,可是要出任海军都督府右护军的。

    而这位海军都督府新任右护军,将来所监管的地盘,仍然包括东江镇所在的这一整片海域海港以及水师舰船,同时还有登莱镇的水师与沿海卫所港口。

    这一点,对于东江镇各部总兵府在陆地上的军队干系不大。

    但是,对于这些一个个都经营着一些海上贸易的东江镇各路将帅们来说,毛维张即将出任的这个职务,却是非常重要的。

    毛维张到了皮岛之后,停留的几天里倍受款待,可谓是宾主尽欢,到了八月底,顺带护送着当初被尚可喜抓到的老奴幼子费扬果,离开了皮岛,乘船往天津去了。

第八八三章 对马岛藩() 
    毛维张向新任东江镇监军御史交代的事务之一,就有关于继续支持围困对马岛的后续安排。

    早在崇祯三年年初的时候,崇祯皇帝就在当时接见朝鲜正旦朝贺使节的场合下,定下了问罪对马岛藩的旨意。

    这次接见之后,来自朝鲜的朝贺使节绫原大君李俌被崇祯皇帝钦命留在了大明朝的京师,进入了国子监的上舍读书。

    而副使尹暄带着其他随从,也暂时留在理藩院的朝鲜馆,等着大明朝堂各个衙门年后开衙办公,好按照崇祯皇帝恩准的旨意,与大明兵部武备院的官员们,商议购买神机营淘汰下来的那些为数众多的神枪。

    就这样,绫原大君李俌和朝鲜国司谏院院判尹暄两个人,直到二月份大明朝的兵部开衙,才得意见到兵部主管武备的侍郎孙元化。

    有了之前崇祯皇帝的提议,孙元化自然也不会阻挠朝鲜购买神机营那些已经淘汰的神枪。

    到了二月底,孙元化带着武备院的官员,将从神机营的武备库存之中拣选出来的第一批堪用的神枪一共八千杆,请旨之后,按照当初的造价转卖给了朝鲜,折算崇银圆二十四万。

    绫原大君李俌和尹暄两个人来之前,其实心里都有数,大明官军现在装备的制式火枪即崇祯一式燧发火枪,在大明朝东江镇的边军那里,都没有完全装备,只有少量精锐的营头才装备了这样的利器,若是不付出巨大的代价,恐怕是难以得到的。

    也因此,他们对于这一回一次性地得到八千杆神机营曾经装备的神枪,也自认算是不虚此行了。

    不管怎么说,这些神机营的神枪,在当年可是打退过蒙古人的进攻啊!

    不过买了这些神机营的神枪,就得购买大明朝的火药,以及与这些神枪搭配使用的特制箭支。

    于是,尹暄领着从朝鲜兵曹的官员从武备院的火药厂以及八里桥葡萄牙人迪亚士的火药厂,采购了一批大明朝上好的黑火药。

    银子不够没有关系,崇祯皇帝恩准朝鲜可以记账购买,以后分期付款。

    就这样,到了二月底,尹暄领着一帮随从的朝鲜官员,从大明朝的京师雇佣了大批的车马民夫,将购买的大量神枪、火药、箭支,运送到了天津。

    然后又经过天津水师和直隶总督府的同意,方才雇佣了天津沿海的大量民船,一路辗转往朝鲜赶回。

    等到尹暄带着记账买来的大量武备回到朝鲜的时候,时间已经是三月下旬了。

    也是直到这个时候,朝廷命令东江镇水师李性忠部问罪对马岛藩的旨意,才算是正式进入了实施的阶段。

    绫原大君李俌和朝鲜国司谏院院判尹暄两个人,对崇祯皇帝所说的倭患问题,虽然言过其实,但也不是空穴来风。

    朝鲜南部海岸紧邻着日本的对马岛,而对马上有个日本幕府的藩国即对马藩。

    这个对马藩地盘不大,主要就是对马岛所属的南岛北岛两个大岛以及周边的小岛。

    而且这些海岛之上大多都是山地森林,没有多少平地可以耕种稻米,每年的稻米产量在日本幕府三百个藩中,只有两万石。

    要知道日本是按照一个藩国的地盘大小,具体来说,就是所拥有的地盘上稻米的总产量,来计算藩主的地位高低的。

    所以,按照稻米的总产量,这个对马藩的藩主宗氏,其实是个地位不高的小藩。

    但是,对马藩虽然小,地位却非常的重要,这个时代日本与朝鲜的贸易,基本上都是要经手对马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