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556部分

日月当空照中华-第556部分

小说: 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叛于朕,也必不会去做不利于大金、对不起朕的事情!你们说,朕说的这话对吗?”

    黄台吉并不愚蠢,对于眼前的这两个出身科尔沁左翼蒙古的妃子,他的心里很清楚她们之间的关系。

    虽然自己的大妃哲哲年纪大一些,而且还是布木布泰的亲姑姑,可是在心机头脑上面,却与布木布泰差了不少,多数时候都是听从布木布泰的意见。

    特别是在关乎科尔沁左翼蒙古人的事情上,即使说其受制于布木布泰,也并不为过。

    所以,黄台吉这话,虽是说给眼前的两个人听,但实际上主要是说给布木布泰听。

    果然,黄台吉说完了这一番半是开导半是警告的话之后,哲哲看了看自己的侄女,又看了看黄台吉,最后没有说话。

    倒是布木布泰立刻就对着黄台吉陪着笑说道:“陛下说的话,当然是极对的了!科尔沁与我大金国早已是一家人!陛下又岂能听信宫外那些风言风语的离间之言?

    “且臣妾之额齐格自漠南归来之后,伤病困扰、缠绵病榻,不堪长途驱驰奔波,至于让索诺木前来朝贺,则更是将科尔沁左翼之将来,全数托付陛下!其中内情,臣妾悉知,非为忧惧,更非不忠,陛下于科尔沁可无虑也!”

    额其格是蒙古语里父亲的意思。

    斋桑跟着女真人南征,原本有意紧随在黄台吉的左右,一起攻入大明朝抢一些人口牲畜、抢一些金银财富的,但是黄台吉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而是让他一直跟在豪格所领的镶黄旗那一路大军之中冲锋陷阵。

    结果不仅什么人口牲畜和财物也没有抢到,而且还硬着头皮披坚执锐替女真人打了不少的硬仗,先是强攻独石口,后又强攻多伦诺尔的八卦城。

    最后在大军撤退的途中,又一次损失了不少科尔沁左翼蒙古骑兵中的青壮力量。

    等到斋桑终于回到查干浩特以北的科尔沁草原上以后,检点了一下所部人马,当初跟着出征的七千科尔沁左翼青壮男子,顺利活着回来的,只有四千一百余人,而且其中多大半数带着各种伤病。

    斋桑贝勒跟着女真人的大军辗转征战数千里,本就辛苦非常,一路上强撑着身体,才回到了科尔沁草原,回来以后眼见落下这样一个局面,心中的懊恼可想而知。

    特别是在参加了格勒珠尔根的新会盟之后,科尔沁左翼蒙古诸部又被编为后金国新编蒙古八旗之中的科尔沁左旗,斋桑贝勒的心中更是忧愤难平。

    只是这种忧惧与愤怒兼有的情绪,他却不敢表现出来。

    在蒙古人种,科尔沁背叛林丹汗最早,而在科尔沁蒙古人中,斋桑之父莽古斯台吉的科尔沁左翼,则是背叛林丹汗投靠努尔哈赤最早的一支。

    投靠并依靠女真人,长期以来,一直都是科尔沁左翼的博尔济吉特氏家族最坚定的生存策略。

    因此,斋桑贝勒尽管遭受了连番打击,可是他的心中对于强大的女真人还是充满了畏惧。

    心中尽管有着各种各样的不满,对黄台吉在格勒珠尔根的会盟非常抗拒,但却不敢表现出来。

    就这样,斋桑贝勒一方面对科尔沁的损失懊恼愧悔不已,一方面又对黄台吉的许多做法心中不满却又不敢抗拒,会盟结束之后,回到科尔沁左翼部落没过多久,他就彻底病倒了,而且从夏天到秋冬,一直卧床不起。

    说起来,斋桑病倒的这个情况,黄台吉也有所耳闻。

    如今黄台吉通过联姻的策略,笼络住了科尔沁右翼的贝勒孔果尔,从孔果尔那里可以得到许多有关科尔沁左翼贝勒斋桑的各种小道消息。

    不过也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天聪五年正旦,各部前来沈阳入贡,那个往常一贯跑在前面的斋桑却没来,这个事情在沈阳里虽然引起了众说纷纭,但是黄台吉还是力压众意,没有问罪。

    今天说起这个事情,原本也没有问罪的意思,他只是想把之前横亘在科尔沁左翼与自己之间的那层隔膜揭开,把原先双方都忌讳着不谈却又心照不宣的事情挑明了,说开来。

    黄台吉这么做,当然是另有目的。

第九八六章 立国之本() 
    只听黄台吉在布木布泰说完话后点着头沉吟片刻,接着说道:

    “如此当然甚好!不过朕今日提及此事,并非对科尔沁左翼有所疑虑,也非对哈日珠拉、满珠习礼留侍南朝耿耿于怀!因为他们留在南朝,于科尔沁,甚至于对朕而言,也并非全然都是坏事!”

    说到这里,黄台吉一阵猛咳,随后将一口浓痰吐到凤凰楼上的一个痰盂里,而原本黄黑灰败的脸上也终于有了一些光彩。

    只见黄台吉清了清嗓子,然后对着哲哲和布木布泰说道:“科尔沁左翼与南来商队贸易的事情,朕只是听说,情况也不甚清楚,也无意于派人去问清楚!”

    黄台吉先将自己的态度表明,免得来自科尔沁左翼博尔济吉特氏的两个爱妃再一口否认或者遮遮掩掩,反倒耽误了他的事情。

    “对于贸易,你们也都清楚,朕历来都是赞成的态度!如今大金国的情形,你们也都知道,没有贸易,我大金国眼下的困境一时半会儿怕也难以解决!

    “汉人有句话说得好啊!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治理一个国家,光有披坚执锐悍不畏死之将士还不够,光有强弓硬弩甲胄战马也不够!甚至是光有金银珠玉这类东西,也还远远不够啊!”

    说到此处,黄台吉重新转过身去,满脸忧郁、眼神迷离地看着风雪之中的汗王宫,以及汗王宫外风雪之中的沈阳城,继续说道:

    “朕之前实在是低估了南朝的那个小皇帝,轻视了南朝那个小皇帝啊!”

    黄台吉说完这话,叹口气,用微不可闻的声音,喃喃自语地说道:“说到底,朕也是高估了大金国的国力,高估了我女真八旗将士的实力啊!”

    黄台吉显得有些沮丧地嘀咕完这一句,重新转过身来,脸上带着一种坚定的神色,对哲哲和布木布泰说道:

    “过去先汗常说,弓马骑射乃是我女真人立国之根本,可是朕如今看来,光有弓马骑射却还不行!汉人推崇的农事与商事,也同样是我大金国国运长久的根本啊!

    “我女真僻居辽东一隅,物产本就不够丰盈,自来只事渔猎,不擅农耕,去年至今与明国、朝鲜商路断绝,贸易不再,国内遂粮茶匮乏、盐铁短缺!长此下去,朕深恐不待敌之来攻,我大金已自削弱!

    “如今朕的两黄旗大库里面,虽有貂皮、人参、鹿茸、东珠无算,可是没了晋商的贸易,此类贵重之物,眼下于国计,却是毫无补益!

    “而科尔沁左旗既然有哈日珠拉和满珠习礼两人身在南朝的机缘,却未尝不可以借此机会与南朝大兴贸易!将此等贵而无用之物卖往南朝,换来盐茶粮食铁器军需!

    “若能如此,科尔沁左旗上下勾通南朝之事,不仅毫无罪责,反而倒有大功!朕此番话,大妃与大玉儿你们可听明白?”

    黄台吉说的这些话,他的大妃哲哲可能懵懵懂懂不太明白,但是对于年纪轻轻却已经见识不凡的大玉儿来说,这些话再浅白不过了。

    治理一个国家,可能比治理一个部落困难一些,但是两者之间却有许多相通的道理。

    就像蒙古人不能光有战马而没有羊群一样,女真人也不能光有勇士,而没有足够勇士们吃用的粮食。

    后金国内从去年冬季就已经出现的粮荒,到了今年春天的时候,已经掩盖不住了。

    黄台吉继承汗位以来严厉禁止的包衣买卖,特别是女真人虐杀包衣奴才的事情,又开始在大金国女真八旗各地的旗丁和披甲人家里偷偷摸摸地盛行开来。

    黄台吉自己心里很清楚,女真八旗的贵人们这么做,等于是在自己破坏女真人立国的根基。

    因为一旦没有了这些数量巨大的包衣奴才们,将来分给八旗的旗田谁来开垦耕种?

    将来八旗的旗丁与披甲人们外出征战,大金国大后方的粮食谁来生产,兵器谁来打造,战马谁来喂养,民夫如何征发?!

    可是知道归知道,他却也不能强令女真八旗的贵人们把自己不多的口粮转让给那些包衣奴才们,以便用来养活那些包衣奴才们。

    所以,去年冬季至今,黄台吉在先后几次口头劝告八旗旗主贝勒们救济旗下百姓以及包衣奴才们而不见什么效果之后,也干脆睁只眼闭只眼,不再过问各旗自己的事务了。

    因为他的两黄旗同样面临着粮食短缺的问题。

    这一点,大玉儿作为黄台吉宠爱非常的西宫福晋,早就从黄台吉自己的嘴里,也从自己的观察中知道了个七七八八。

    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女真人立国之后的历史上也曾多次遇到过,奴儿哈赤时期所谓的杀肥猪,以及后来杀完肥猪之后的所谓杀穷鬼,都是在这种情况下采取的应对措施。

    而当时大金国女真人嘴里的所谓肥猪也好,穷鬼也罢,指的都是当时后金国境内的汉人百姓。

    当年,女真人因为战争和粮荒快要过不下去的时候,他们就通过杀戮和抢劫占领区内的汉人,来获取粮食、牲口和包衣奴才,以便养活自己。

    等到杀完了富裕的汉人之后,后金国又出现灾害与粮荒的时候,他们为了减少支出,节省粮食,采取的措施同样是杀汉人。

    也就是把后金国内的那些需要救济的汉人杀光,女真人称之为“杀穷鬼”。

    老奴奴儿哈赤当年的做法,使得原本生活在辽东的几百万汉人要么被杀,要么逃亡,要么成为了女真人忠实的包衣奴才。

    那之后,辽东汉人人口数量锐减,再出现粮荒的时候,女真人就只能外出抢劫,比如抢朝鲜,抢大明,甚至是抢蒙古,最等而下之的,当然是北上抢掠其他野人女真和北山女真各部。

    然而,到了大明崇祯三年,后金国天聪四年的冬天,后金国内又一次遭遇严重粮荒的时候,黄台吉却发现,不仅蒙古方向那条对他至关重要的贸易商路,已经完全断绝,而且环顾周边,他的女真八旗将士们已经抢无可抢。

    东面,朝鲜人早就躲在了东江镇五路总兵府的后面,已经不再与女真人接壤。

    而且曾经属于朝鲜人的那些地方,再也不是过去朝鲜人还在的时候那么容易劫掠了。

    东江镇的明军和大批蜂拥而来的汉人移民们,沿着鸭绿江和图们江的东岸地带,修筑了大批或大或小的堡垒群。

    如今,这些有着东江镇官军和大量民兵驻守的堡垒群,可不是女真人轻轻松松就能打破的了。

    驻守鸭绿江沿线的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以及驻守图们江沿线的正红旗、瓦尔噶部贝勒布颜代,都曾经尝试过了。

    他们渡江攻击与劫掠的所得,与他们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根本不成比例。

    南面,同样如此,辽西走廊上,锦州、义州、松山、塔山直到宁远防线上的堡垒群,比起鸭绿江以东的安东镇守府与图们镇守府来说,更加难以撼动。

    黄台吉也好,驻守在大凌河和广宁城里的正蓝旗军队也好,眼下根本没不敢想象,攻打这种奇形怪状有着大批驻军和大批重炮的城池堡垒群,需要他们怎样的代价。

    同样,自从黄台吉从漠南败战归来,一年的时间里,不管是以聪明著称的正白旗旗主多尔衮,还是他的大侄子镶白旗的旗主杜度,面对旅顺镇守府经营已久的复州城和金州城,以及两座坚城之间新修建起来的众多屯堡和炮台,全都明智地放弃了南下发动攻势的念头。

    至于西面,林丹汗不仅逃离了东蒙古草原,而且逃离了漠南草原,还留在蒙古大草原上的部落,要么已经尽数归附了他的大金国,他已经没法派出军队前去抢劫了。

    比如科尔沁蒙古四旗,怎么去抢?抢他们不等于抢自己吗?

    至于其他的,留在草原上的,距离大金国较近一点的基本上全部归附了大明朝,并且在大明朝的资助下,已经紧锣密鼓地在各自的领地上修造了坚固的城堡。

    比如喀喇沁诸部、库伦部以及多伦部,早已不再是过去那样赶着牛羊群、拉着勒勒车,居住在帐篷里的老样子了。

    如今他们居住在大明朝资助修建起来的坚固的巨型城堡之中,再也不可能如同过去那样,派出一支强大的女真骑兵,搞一次突袭,就能够拿下来的了。

第九八七章 机会难得() 
    至于如今大金国的北部边境以外,黄台吉也不知道还可以去抢谁了。

    松花江下游的野人女真、黑龙江中下游的北山女真各部,之前数年已经被他率军大肆抢劫过一遍甚至两遍了。

    而且,如今的那些部落,多数都已经归附了他。

    其中没有归附的,眼下也都远远地跑到了更加遥远的北方。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率领大军再去抢掠他们,根本就是一个得不偿失的买卖。

    至于较近一点的北方地区,在大明崇祯三年,也即后金国这边天聪四年的时候,黄台吉已经将新编的扎鲁特、扎赉特、东西乌珠穆沁四旗蒙古人,由东蒙古草原上迁移派驻到了原属海西女真的地盘上。

    这些人不事生产、不懂渔猎,在去年秋冬至今的干旱与饥荒之中,人口损失严重,已经穷得叮当响了。

    黄台吉不去接济这些东迁的新编蒙古四旗人马部众,已经十分说不过去了,又如何能够再去抢劫他们?

    而且就算是抢劫,又能抢到些什么呢?!

    这些迁往松花江上游地区的四旗蒙古人,已经到了杀吃他们最为看中的马匹的地步,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抢劫呢?

    所有的这一切,合在一起,将黄台吉硬生生地逼到了悬崖边上,除了另辟蹊径,他已经无路可走。

    后金国境内的汉人土地早已成为了如今女真八旗的旗田,已经根本不存在让他们可以肆意屠杀和掠夺的汉人地主与村庄了。

    如今后金国内当然还存在不少汉人,不过这些汉人只存在于女真八旗贵人,以及八旗旗丁与披甲人的田庄里,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