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唐 >

第168部分

回唐-第168部分

小说: 回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郎君,马车已经准备好了。”

    李清点点头,随即上了马车,和昆仑出侯府而去。

    昆仑驾着马车前去大明宫。由于李清的禀告,高力士及时把消息回禀给了李隆基,才使得朝廷在这次的日食事件中没有太过被动。

    在得到即将发生日食的消息时,李隆基心中大惊,这种天象所带来的影响李隆基自然清楚,因此一改往日的浑浑噩噩,迅速下达了数道应对的旨意,同时命《明报》把自己安抚天下臣民的圣旨刊登在了第二天的报纸上面。

    随后李隆基就撤去了太史令的官职,太史监成为了李隆基宣泄怒意的靶子。

    李清这次被宣召入宫,是李隆基想要询问一下关于日食的情况,毕竟能够预测日食的发生在李隆基看来是一件极为惊人的事情,李隆基也想了解一下日食到底是怎样一回事。

    李清在丹凰门下了马车,命昆仑在旁等候,随即跟了在此迎接李清的小宦官往紫宸殿而去。

    到达紫宸殿,小宦官没有通报,直接把李清领进了大殿之中。

    紫宸殿中已经有了好几人在,除了怒气冲冲的李隆基之外,李亨、李林甫、陈希烈并诸部尚书尽在。见李清进来,静立在一旁的高力士向李清示意了一下眼色,李清默不作声地站在了众人身后。

    “哼,你们看看,太史监是做什么吃的,平日里吹嘘掌管天文历法,预知天象,怎么到了关键时候,竟然毫无察觉。”

    李隆基把手中的报纸摔在地上,怒道,

    “把邱图一族发往岭南,永世不得启用。太史监其余诸人一同免职,交大理寺和吏部处理。”

    邱图就是太史令,这次无辜的成为了牺牲者。太史监的权力不大,但是因为掌管天文历法,太史监根据天象解读出来的东西对皇帝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太史监一直被李林甫把持在手中,这次的日食使得太史监从上而下,一众人等尽皆被免,对李林甫一党的打击还是有的。

    下面站着的李亨、李林甫等人微低了头,不敢言语。过了半天,陈希烈才小声地说道:

    “圣上,虽然佛门和道门推测出了日食,但是也不一定准的。此前根据历法推算也有不准之处,待确有日食之后,再处置太史监众人怠懈之最不迟。”

    “哼,要是日食真的出现,朕的龙案之上就不止这几份让朕大赦天下的奏章了。”

    李隆基怒哼道。

    李隆基拿起龙案上的奏章,是朝臣上奏要求李隆基恩赦天下、祈求上天原谅的奏折。

    陈希烈见李隆基怒意不止,谢罪退后一步,站立在那里沉默不语。

    李林甫上前说道:

    “圣上,日食乃是天地异象,请圣上下旨早做准备,臣也已经命礼部官员布置救护仪式。此次天象,还请圣上恩准太史监解读此等异象,看是什么征兆再定罪不迟。”

    李隆基抬眼望了一下李林甫,随后平息怒气道:

    “也罢,令太史监日夜监测天象,及时汇报朕知。”

    李隆基抬头的时候正好看到站在后面的李清,眼睛微睁,随后示意李清上前来。对于李清能够预测出日食,李隆基是极为惊讶的,虽然知道李清时有惊人之举,但是预测天象这种事情还是超乎所有人的想象。李隆基宣召李清入宫,也是想当面询问李清关于日食的事情。

    “对这次的日食你有什么看法?”

    李隆基看着李清问道。

    “微臣以为日食不过是自然奇观,并不预示什么,百官及百姓不用对此惊慌。”

    李清躬身说道。

    “喔?”

    李隆基蹙了下眉头,盯着李清问道,

    “自古天象异常,人间尽皆有大事发生,爱卿如何说日食只是自然奇观?”

    说实话,对于李清的话,李隆基自然是高兴的,至少李清的这个说话不会把日食这种异象牵扯到李隆基头上去。

    虽然文武百官和百姓还是把日食作为上天对人间的一种警示,固执的认为作为人君、天之子的圣上要顺应上天的警示,但是这些年来,李隆基也经历过日食这种情况,并不认为自己有需要反省的地方。因此听到李清说日食不关自己、只是自然现象的时候,李隆基心中暗喜。

    “爱卿给朕和诸位大臣解说一下这次的日食罢。”

    李隆基摆手说道。

    “是。”

第275章 月亮挡住了太阳() 
李清的解说并没有太多的惊世骇俗,只是把日食出现的原因给李隆基和诸位朝臣说了一番。即便李清尽量用容易理解的语言来解释日食,还是把李隆基和诸位大臣震惊住了,就连匆匆赶来的太史监掌管天文的官员也有些瞠目结舌。

    虽然这时候的人们对天象观测了无数年,然而在他们心中,万有引力、地球绕着太阳跑这些常识是完全没有的,解释天象还是多归究于上天的警示和预兆。

    “你是说日食不过是太阳被月亮给挡住了?”

    “是。”

    “哈哈。”

    李隆基开怀大笑,即便是李隆基心中对李清的解释多半存疑,然而并不妨碍表面上对这种说话的认同。毕竟,如果按照李清的解释,这日食并不是什么上天的警示,跟李隆基就没有任何关系了,而这也正是李隆基所希望的。

    说实话,古代把所谓的天地异象跟皇帝的统治联系起来,本身就是限制皇权的一种手段。把天地有变、自然灾难等归咎于皇权统治不利造成的,所以上天才降下惩罚。这正是朝臣为了避免皇权的无限扩大化而采取的一种举措。

    “哼,天地异象岂是李侯一两句话是能解释清楚的?此次日食如果出现,太史监待观测之后才能给出原委。千余年来,这种天地异象无不有应兆,若是按照李侯所说,如果出了问题,谁来负责?”

    李林甫在一旁冷哼道。

    至少在李林甫心中对李清的解释是有些嗤之以鼻的,李林甫以为李清这样说不过是想讨李隆基欢心罢了。如果事实真是如此,那以后太史监几乎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李清站在那里,看了李林甫一眼,没有说话。自己并不想跟李林甫或者对自己的解释有怀疑的人辩论,存在于这些人心中的这种根深蒂固的认识不是一场辩论就能改变的,真要引起什么大的争论的话,对自己并不利。

    世俗的力量往往能够摧毁时代的进步,这些李清还是知道的,自己每走一步都是慎之又慎。太过超前的观念往往会被人看做异端,虽然这时候的大唐已经极为开放,但是小心一点总没有错,更何况,现在还没有科学的手段让人们来仔细的观测天象,没有亲见,谁又会相信吃太阳的天狗就是人们眼中那个冰晶皎洁的月亮呢。

    “李清这样说,定然是道门对日食有了新的发现,不然如何能够准确预测到日食会发生?道门诸位宗师都是得道高人,相必李清所说也是道门的理解。”

    李隆基见李林甫出言准备和李清辩论一番,心知李林甫对李清的解释并不认同,两人辩论,怕是会引起什么麻烦,忙出言制止住了,不过从话语中能看出李隆基对李清多有袒护之情。

    李林甫也不便再说什么,不过心中腹议道:

    “现在不过是佛、道两门预测到有日食出现,至于是否真正会发生还要另论。”

    但是,李林甫并不敢当面说出对日食能否出现的怀疑,如果真要出现的话,朝堂应对不当,自己这个左相难辞其咎,也就成为太子一党攻击自己的证据。

    就因为太史监没有预测到日食的出现就全部被免,要不是李林甫的话,这些人估计早就在大狱里面待着,而不是这时候在殿中跪着,不敢发一言。

    对于日食,李林甫现在是宁可信其有绝不信其无的。如果佛道两门预测失败,跟李林甫没有任何关系,即便是李隆基怪罪,也是算到佛、道两门头上去。如果确有日食,朝廷应对得当也不会有什么过失,至于太史监办事不利的罪名对李林甫影响极小,最多到时候再换其他人罢了。

    “这次道、佛两门尽皆预测到日食的出现,其中定然是有迹可寻,明日朕会宣召道、佛两门的宗师入宫来商讨此事,届时定然明了。”

    李隆基沉思片刻说道,随后看了一眼龙案上的奏折,对李林甫说道:

    “此次救护仪式就由李相负责,至于民间百姓之间的慌乱由朝廷和官报出面安抚。”

    李林甫和陈希烈忙答应了。

    这次的日食的确给长安城的百姓造成了很大的恐慌,虽然李隆基已经下旨,但是后续的安抚工作还需要朝廷去做,作为舆论喉舌的官报也可在报纸上对此做一些引导,避免出现更大的慌乱。

    李隆基看向李清,说道:

    “《长安时报》也要配合朝廷处理此事。”

    “是。”

    李清拱手答道。李清看了一眼李林甫和太史监的官员,随后又道:

    “微臣会在报纸之上向百姓普及一些日食等天文异象的知识,届时还请太史监的官员协助。”

    李隆基点点头,看着李清,突然想起什么来,有些随意地问道:

    “前日你在曲江池讲的创办书院的事情筹办的怎么样了?”

    那日在曲江池畔,佛门上门挑衅,李清预测出了日食的时间,双方就此做了对赌。虽然是佛门过来曲江池道场,然而因为李清和钱知微的及时赶到,从场面上来说道门并没有处在下风,除了在知道即将发生日食的消息给在场的人带来慌乱之外,万余信徒从李清和道门诸位宗师镇定和笃定的神情上看出了信心。

    待到日食出现之后,如果李清预测的是正确的,这种信心自然回转化成对道门更加坚定的信仰。

    在佛门众人走掉之后,李清宣布了道门资助创办书院的计划,同时宣称书院将对此次日食的出现做一次系统的论讲,为诸位道门信徒阐述天地之道。

    曲江池那里的事情自然是瞒不过李隆基的,而此前长公主、李含光等人在李隆基面前也提到过此事,李隆基并没有特别的关注,正好藉此事件才又想起。

    李清躬身说道:

    “微臣已经与城南外十里处开始建造书院,待到书院建造完成之后,聘请道门宗师、天下大儒讲学授徒,为圣上培育人材。”

    李隆基见李清如此说,点了下头,又说道:

    “书院之事有何困难,讲与朕知,朕让国子监、集贤院等协助于你。”

    虽然是李隆基随意的一句话,但是听在李林甫等人心中大惊,既然圣上都让国子监。集贤院协助了,那李清创办的书院该是怎样的地位?

    李清忙谢恩,随后说道:

    “微臣倒有一请,望圣上能够恩准。”

    “说来听听。”李隆基好奇道。

    “微臣创办书院是为了给朝廷培育人材,以报圣上之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国子监、太学等的学生是天子门生,书院出来的学子同样是为圣上尽忠。微臣斗胆恳请圣上任书院名誉院长,这样以来书院学子皆为天子门生,以示恩宠。”

    李清说道。其实李清也有自己的私心,如果李隆基真要答应为书院的名誉院长,无疑是给书院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保护,以后自己在创办书院的过程中就少了很多掣肘。

    “圣上,万万不可。”

    还不待李隆基答应,李林甫出列反对道,

    “李侯创办书院不过是私人性质,圣上地位尊贵,如何能够屈尊成为私人书院的院长。”

    李隆基坐在那里,看着李林甫出面反对,也没有制止。说实话,李隆基现在年事已高,虽然知道李清提议自己任书院名誉院长不过是一个虚职,不过对这些事情李隆基还真是提不起心思来,这时候见李林甫反对,暗自点头。

    李清见李林甫如此说,仿佛恍然大悟般,忙上前请罪,说道:

    “微臣孟浪,请圣上责罚。”

    李隆基摆手说道:

    “起来吧,既然有道门的玄静宗师在,书院的事情朕也放心。朕赐你书院祭酒,负责书院一事,另外,朕为书院题匾额一块好了。”

    仿佛是为了弥补对李清的愧疚,李隆基答应为书院亲自题写院名。

    李隆基不想任书院名誉院长之事是在李清的预料之中的,而李林甫的反应也是李清能够想像到的。李林甫不可能任由李清在李隆基面前得宠而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即便李隆基想着答应,李林甫也是会百般反对。

    李清提出请圣上担任书院院长这种要求,不过是为了退一步让李隆基答应其他低一点的请求罢了。既然目的已经达到,李清自然欣喜,忙上前谢恩。

第276章 未婚妻要拜师?() 
五月的天气,夏意渐浓,傍晚时分,白日的闷热褪去,晚风送来阵阵凉爽。长安城的大街小巷才刚刚进入一天最为热闹的时刻。

    各个里坊的酒楼上,出门的人们在享受这片刻的清凉,饮几杯浊酒,欣赏一段胡娘的舞蹈,三五挚友坐在一起聊些长安城中发生的新闻故事。

    从宫中出来,李清回到侯府的时候天色已经擦黑,侯府的大门口灯笼早就挂了起来,从府门前的大街上远远望去,明亮的烛光令人心神安宁。

    马车直接进了侯府,在前院门口停住了,李清从马车上下来,有仆人上前接过马车,恭敬地说道:

    “小郎君,王郎君和王小娘子来了,正在前厅跟郎君说话呢。”

    仆人说的是王进之和王芷薇两人。

    李清看了一眼仆人,心中有些疑惑,不知道王进之和王芷薇过来侯府所谓何事。正要询问的时候,李瑞从院子中走出来,看到李清,高兴地问道:

    “二郎回来了,今天在宫中可还顺利?”

    “还好。”

    李清答了,接着问李瑞道,

    “王家有人过来?”

    “是,我出来就是看看你回来了没有。你先去换身衣服再过来吧。”

    李瑞看了看李清,说道。

    “不用了,直接过去吧。”

    李清说道。

    “父亲正陪着王叔在说话,芷薇在后院跟两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