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唐 >

第70部分

回唐-第70部分

小说: 回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郎这是要去哪里?正好二郎一晚上也没有写诗,这时候猜猜灯谜吧。猜出来的话,本王这里有件礼物送给二郎。”

    “就是,听人说李兄之前可是‘神童’,想必这灯谜也难不住你了。哈哈。”

    却是武十一郎在说话,

    “不如我也压些什么东西,要是你能猜出的话,一并送给你。”

    倒是有几个人附和着起哄。

    李清皱了皱眉,随即笑了起来,正要说话时,那寿春公主拉了一下李清,随后对李珍说道:

    “还是王兄你们猜吧。我们就不凑热闹了。”

    李清也笑着站起来,跟崔琚和王维说道:

    “今晚家兄也过来赴宴了,就在前面水馆,清过去看看,失陪了。”

    随后并没有理会武十一郎,与李珍点头示意了下,出了红楼。

    武十一郎倒是追问了句:

    “怎么不敢猜了?还是猜不出来啊?哈哈哈哈。”

    坐在一旁的李俶这时候沉声对武十一郎说道:

    “我要是你们,这时候最好闭嘴。”

    诸人想了片刻,并没有猜出谜底来,有人问崔琚道:

    “崔公可知这谜底?”

    “哈哈,老朽倒是也没有猜出。不过听刚才的仆人说,在水馆中也是难倒了所有人的。后来还是一个商人见过这首诗才知道的谜底。”

    “不知道诗句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哦,这样就通了,‘枯木逢春’嘛。”有人恍然大悟。

    “不知道这首诗是谁作的?我好像从来没有听说过这首诗。”

    “听那商人说好像是那人的兄弟写的。”崔琚说道,“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见一下这位作者。”

    “从这句诗可以看出来应该是一首不错的诗词,想来这作者也是很有才华的。”王维在边上说道。

    “崔公刚才不已经见过这首诗的作者了。”

    旁边的李俶笑着说道。

    “哦,不知道是在座的哪位?”

    “人已经去往水馆看他那位商人兄长去了。

    “这个灯谜是白天寿春公主让李清作的,没想到被挂到水馆那里去了。这首诗也是今早的游戏之作,是李清的兄长让李清为家中写灯谜的时候,临时写的一首诗。”

    “你是说这首诗是刚才的李清所写?”众人惊讶道。

    “是啊。呵呵,可笑的是还有人让出灯谜的人去猜谜底。”

    李俶看着武十一郎几人讥笑道。

第108章 他乡遇故人() 
晚宴到午夜才结束,欢庆了一晚的宾客带着一夜的兴奋和疲惫陆陆续续的告辞离去,李清倒是最后离开的。

    期间,李清被玉真公主叫去询问了一番晚宴上的事情。玉真公主吩咐李清在宴会上与过来参宴的宾客多多来往,以后在长安城中还是会经常见到的。

    在后面玉真公主的居住的寝殿,玉真公主笑着问道:

    “清儿今晚上不打算写些诗词出来么?”

    “王摩诘等人在,我就不献丑了。”

    李清笑了笑,心中揣测玉真公主未必没有想着让自己在晚宴上扬名的打算,不过还是算了,文抄公的职业还是少做为好。

    “小表兄的灯谜可以难住了所有人。刚才嗣岐王和武国侯家的孙子还想着让李清猜呢,真是好笑,呵呵。”

    边上的寿春公主插话道。

    其实晚宴之中发生的事情,玉真公主同样知道的,宴会上的一举一动都会有人及时禀告给玉真公主,之前大声的灯谜的事情,玉真公主也是清楚的很。玉真公主笑了笑,倒是没有说什么。

    “本宫把王摩诘、崔公等人请来,也希望你能跟他们经常往来,对你的诗词等会有很大帮助的。再说你也要准备着参加进士考,到时候也挣个状元回来。”

    玉真公主笑着对李清说道。

    科考在这时候倒是最好的晋身机会,虽然世家子弟、王侯贵族子孙不通过科举依旧能获取高官,但是有着进士出身和没有进士出身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这时候的风气,有进士身份的就觉得比其他人高上一等。每当科举放榜的时候,长安城中跨马游街的场景绝对算得上一道靓丽的风景,于是考进士的风气更胜。

    “是。”

    李清答应着。其实在李清的心中并没有参加科考的打算,一来对于这时候的科考并不怎么太过了解,而明经科或者进士科这种考儒家经典的考试,李清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另外却是因为李清的身份,不管是作为商人还是作为长公主的义子,前去参加科考都是一种障碍了。

    这时候的商人是不允许考试做官的,而作为长公主的义子身份也许能规避掉这个条件,但是算作皇族一员的李清若是去参加参加科考怕是也会惹来非议。当然真正要去参加考试的话,对于李清来说算学一科却是最为有把握的了。后世中虽然是学习历史的,但是仅凭之前掌握的算学知识在这时候的大唐完全是绰绰有余了。

    “清儿,你那兄长还在吗?”

    玉真公主问道。

    “在。刚才我去水馆那里见过家兄了,已经约好了一起回去。”

    “嗯。”玉真公主点点头,略带歉意的说道,

    “本来想着见他一面,今晚上倒是没有时间了。想来最近应该不会有什么事情,若是有什么为难之处,记得过来我这里。”

    玉真公主所说的是指武国候或者王御史等上次打马球那些人家的报复了。现在李清站了出来,凡是了解李瑞和李清关系的人,大约也就不会傻到真的去为难李瑞的生意。

    “倒是让公主牵挂了。”

    李清施礼道。

    “应该的。怎么说也是我长公主府的面子。”

    随后是些家长里短的话,长公主又吩咐了李清一番。天已经很晚,李清起身告辞离去,这时候几乎所有的宾客都已经离开,寿春公主倒是留在了玉真公主那里没有回宫。李清临走的时候,那寿春还叫喊着让李清抽时间过来玩。

    李瑞在大门外等着李清。

    晚间的气温很低,李瑞站在玉真公主别馆的门口跟着府中的门人说着话,边等李清边跺脚取暖。那门人大约也是知道李瑞跟长公主府的关系,言语之间倒是颇为亲切。

    看着李清从府里出来,李瑞迎上前去,说道:

    “二郎,跟我乘一辆马车回吧。”

    其实这时候玉真公主已经安排了府中的马车送李清,同时为了晚上的安全还特意安排了数名侍卫跟随。

    李清最后还是上了李瑞的马车,兄弟两人坐在同一辆车中谈论些晚宴上的事情。公主府的马车没有跟随,那几名侍卫和昆仑骑马跟在马车四周。

    这时候的长安城中已经变得安静了,虽然大街之上还是有零零碎碎的行人在急匆匆赶路,但是已经没有刚入夜时候的拥挤了。

    很多花灯也都撤掉了,除了大街两旁坊墙上点燃的火把,整个长安的街道上变得暗了许多。仿佛是繁华热闹后的冷落与萧条,跟初入夜的时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路上李瑞兴致高涨的跟李清说着宴会上碰到的事情,倒是没有注意到这些,不过在李清的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感慨的。

    “二郎怎么不在宴会上写几首诗。说起来,除了你小时候作的几首,我也很久没有见到过你写诗了。”李瑞颇为感叹道。

    “不是不想写,只是没有什么灵感。”李清说道。

    对于这次的晚宴,李清一开始也没有想着靠写诗出出名或者打打脸什么的,所以整个晚上倒是没有往诗词上面去想,更多的时候是在仔细的观察这场中的每一位宾客,特别是红楼这里的这些王侯子孙们。这些人才是李清以后在长安城中要经常碰到、打交道往来的对象。多了解些,提前知道了,以后才会有好的相处之道,而不是像一个莽撞者似的一头就扎进了这个庞大的势力圈中,左右为难。

    “红楼那里听说有很多王公贵族?”

    李瑞倒是有些小八卦。

    “呵呵,倒是有几位王子的,除此之外,也有不少王侯家的子孙,不过都是年轻一辈,老一辈的人都没有前来参加。”

    李清笑着答道。随后又问:

    “大兄在水馆那里可有什么收获?”

    “后来倒是认识了几个同样是家中做生意的。不过整个晚上倒是跟唐方远聊的最多。”

    “唐方远?”

    李清想了想,才想起应该是中途去过红楼那里的一位才子,比自己要大上几岁,所写的一首描绘花灯的诗句,被崔琚称赞为近年少有的写花灯的绝妙诗词。

    李清点了点头,心中对唐方远倒是有些印象。唐方远看上去心态很是平和,算的上是对自己才华的一种自信,说话、行事都给人一种胸中在握的感觉。不知道是从来没有受过什么挫折还是天性如此,若是后者,那以后倒是一个人物了,李清心中暗道。

    一个晚上、两处晚宴,数个故事,众多宾客,组成了这上元夜里一个独特而又复杂的宴会。

    马车在长安大街上飞快的奔驰,旁边几匹高头大马随行,很是壮观。

    “夜已深,

    还有什么人,

    让你这样醒着数伤痕,……

    这城市隐约有种堕落的美,……”

    李清没来由的想起这首歌来,心中轻轻哼着,随着马车轻微的晃动,眼神渐渐迷离在这长安的夜里。

    “吁……”

    马车突然停了下来。李清回过神,掀开车帘,不远处晚间巡视的武侯围住了一个人,那人像是在做着解释。

    “废话少说,先跟我们回去,有什么话等明日禀告了明府再做处置。”

    几位武侯说着上去就要抓捕那人,那人像是诉说着什么,一边挣脱了。

    场面变得有些混乱。

    “昆仑,过去看看是什么情况。”

    昆仑答应了,打马上前去。跟着过来的公主府的一名侍卫也跟随了过去。

    随后不久,那名侍卫喝道:

    “谁人在此,连长公主府的车驾也敢挡了?”

第109章 难料的未来() 
“谁人在此,竟然连长公主府的车驾都敢挡了?”

    夜风吹过清冷的长街,远处有噼里啪啦烟火的声响,大街旁边的各处里坊之中不眠的人们在上元夜的最后时刻欢聚一起,点燃篝火,取暖玩闹。

    冷冷清清的长街之中,偶尔有数人疾步往各自居住的里坊走去,除此之外,一切显得安静极了。前方巡逻的武侯和围住的那人之间的争吵在寂静的大街上就显得有些突兀和喧闹。

    夜色深沉,附近的灯火在寒冷的夜里也像是没有了一丝暖意。前面被一阵骚乱堵了路,绕路的话又要在这冷的夜里多待上很长时间,透过昏暗的火光,公主府的侍卫迎上前去,有些烦躁的看着前面骚乱的情景,大声喝道。

    被围的是两个人,一个看上去将近三十岁模样的男子,身材很是魁梧,比周围过来围堵的武侯们要高上半头,身材结实魁伟很多。另外的一个看打扮应该是这位三十岁模样男子的随身仆人了。

    “我并不是什么可疑的人,只是告身没有随身带着。”

    那男子解释道。

    “哼,说这些都没有用,有告身就拿出来,没有的话就跟我们走一趟。”

    “还说不可疑,我可是从大业坊一直跟你到靖安坊,一路上见你鬼鬼祟祟的在四处查看什么。老实交代,这么晚了,你在这大街上查看什么,难不成是想偷鸡摸狗?”

    周围几个武侯在旁边叫嚷着。

    “我之前都说过了。我是找之前在这里摆摊的小贩,想要给小孩子买件玩的玩具。”

    那人说道,用手指了指大街上靠近靖安坊的一处位置。之前确实有很多小贩在这里摆摊卖东西的,这时候夜这么深,小商贩们早就收摊回去了。

    “哼,胡说八道,就算今晚没有宵禁,这时候商贩们也早就走掉了,你看着大街上还有多少人。你这样说骗骗外人还可以,也不看看我们都在长安城这片区域混了多少年,这里的一人一物我都了如指掌,哪里有你说的商贩。”

    “你也说了商贩们走掉了,那里还能看到他们。”

    “少在这里狡辩,先跟我们回去再说。”

    武侯们说着就要上前拿人。那男子跟着的仆人忙护住了主人,高声喊着:

    “你们凭什么抓人,你们凭什么抓人?”

    “就凭我怀疑你们有不轨的行为。”

    有武侯冷笑着说道。

    “要不这样,诸位官人高抬贵手,今晚让我们回去,明天某自会去长安县衙说明情况。”

    那男子对武侯的头目说道。

    那武侯看了看男子,冷笑着说道:

    “哼哼,谁知道今天放你走你会跑哪里去,当我们都是白痴,能信你的鬼话。乖乖的跟我们回去,再反抗定严惩不贷。”

    “某叫南霁云,家住城南通善坊,原是洛阳金吾卫仁勇校尉,近日才搬来长安,又能够跑去哪里。”

    “管你是谁,这里是长安城,天子脚下,我等就有维持治安的权责,就是皇子犯在我等手中也要回去说明情况,更何况你一个小小的仁勇校尉。这长安城别的不多,就是这小小的校尉一抓一大把。”

    那武侯说道。

    这时候过来的长公主府的侍卫哪里会去听场间这些人的对话,一手按在腰间的唐刀把手上,一边喊道:

    “赶紧让来,冲撞了长公主府的车驾你们谁都吃罪不起。”

    被围在场中的那名男子看到有人过来,正要抱拳说话,跟着侍卫一起过来的昆仑,惊喜的喊道:

    “南大哥,原来是你?”

    场中男子正是李清和昆仑的故人,以前住在李家隔壁的南霁云。这时候的南霁云已经三十岁左右的年纪,留着短短的胡须,脸上依然是年轻时候的精气神,许是学武的缘故,整个人看上去倒是跟之前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南霁云看在外围马上的说话的那人,皮肤有些黝黑,身形并不太大,坐在马上看上去却是精神奕奕,这时候正一脸惊喜的看着自己。南霁云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