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并虎 >

第158部分

三国之并虎-第158部分

小说: 三国之并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靖话音一落,在场所有人都是一惊,纷纷面面相觑,脸上却是露出一丝疑惑。

    韩福有些胆怯的看了看丁靖,如此近距离的观察下,他却发现丁靖虽然长得是眉清目秀,但是浑身上下所散发出的气息,却是满满的杀意凛然,一看就是那种杀人不眨眼的百战悍卒。

    韩福的心中依旧惊恐,但是却多了份淡定,犹豫了片刻之后,便有些怯弱地向丁靖,问道:“不知大爷是哪里的官军?”

    丁靖眉头一挑,想不到这韩福还算有点胆气,便直接胡扯答道:“我是河东徐将军的部下!”

    “可是并州军的徐晃?!”韩福连忙问道。

    ……

    说来韩福对徐晃还算有点认识,并且对徐晃及其帐下的并州军,都十分佩服与感激。

    因为董卓蛮狠迁都之举,他韩福也遭了秧,被西凉军压迫着前往关中。

    而等到董卓死后,西凉军也分崩离析,马、韩、吕三部兵马,在关中三辅之地大打出手,争夺着关中的所有权。

    乘此机会,韩福便号召被破迁往关中的谷城居民,一起趁机逃出关中,返回洛阳地的家园。

    在韩福的不懈努力下,他与结拜兄弟孟坦,一起领着这数千人的民众,逃出了潼关,终于回到了司隶旧地。

    不过,出了潼关之后,韩福等一行人也全部精疲力竭、水尽粮绝,几乎到了极限,想要继续向东行走,却也是有心无力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即将死在回家的路上之时,徐晃和他的军队出现了,徐晃为韩福一行人提供了救命的饮水与食物,将他们从死亡的悬崖拉了回来。

    得救之后,韩福、孟坦立刻领头向徐晃表示感激之情,徐晃也欣然接受,并且提议他们全部迁往并州,还保证他们只要迁往并州,就能得到足够的土地分配。

    虽然去并州的能被给予的好处不少,但是韩福一行人却是极度思乡,几乎每个人都想回老家谷城,并不想去并州生活。

    见众人不愿意去并州,徐晃也不强求,而是发放给所有人一定的水和食物之后,便领军离去。

    而凭借这徐晃给予的食物和饮水,韩福一行人,也终于返回了家乡谷城,才有了今天的谷城重建之景。

    ……

    丁靖点了点头,肃然道:“不错,我就是徐将军的部下!”

    “是恩人!拜见恩人!”

    “拜见恩人!”

    “拜见恩人!”

    听到丁靖肯定的回答,周围所有人再次跪拜磕头,然而这一次却不是在求饶了,而是在向丁靖表达感激。

    见到众人如此言行,丁靖也是一愣,有些不明所以地问道:“诶,这……你们为何如此?!”

    “大爷,徐晃将军救了我们所有人的命,你既然也是徐将军的人,那么自然就是我们的恩人!”就在丁靖疑惑之时,韩福却是连忙言道,并且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部向丁靖述说详尽。

    听到这里,丁靖也彻底明白了,便松手将韩福放开。

    另一边的史阿也收回长剑,恢复了孟坦的行动力。

    韩福、孟坦二人恢复自由后,连忙向丁靖恭敬一拜,道:“拜见恩人!”

    “不必如此!”丁靖连忙将韩福和孟坦扶起,却是问道,“对了,我还没问你们,刚才为何突然袭击我俩,我俩就这么像贼匪么?”

    韩福和孟坦不禁对视了一眼,脸上满是尴尬地看着丁靖,歉然道:“恩人不要见怪,你们虽然一身风尘仆仆,但是外表却是极为规整,倒不像是贼匪,只是你们未着军甲,却有百骑而来,因此我们以为你们是一伙前来劫掠的马匪,故而才冒犯的,却不想竟是场误会,还差点害了恩人,请恩人责罚我们!”

    言罢,韩福却是要想丁靖再拜。

    丁靖连忙将其拉住,道:“不知者不罪,不过我倒是很不解,你们如此紧张我俩的身份,不会是这附近真的有马匪悍贼吧?!”

    韩福闻言一愣,眼中露出哑然之色,却是点了点头,言道:“恩人真是料事如神,这河南尹确实有一支马匪!”

    “哦?说来听听!”丁靖连忙问道。

    韩福立即解释道:“恩人应该也知道,自从董卓迁都之后,这河南尹就荒芜凄凉,其他势力也不愿插足至此,故而这里便成了一个没人管的地带,许多贼匪走投无路,便在此结寨立窝,躲避官军的围剿。”

    “就在前段时间,这河南尹境内却是来了一批马匪,人数约两百左右,领头是一个名叫卞喜的悍酋,武力过人,常常劫掠河内、颍川等地,十分嚣张!”

    “如今,我们谷城虽然尚未恢复昔日光景,却是也有了点积蓄,故而唯恐卞喜惦记,这才如此小心谨慎!”

    听完韩福的解释,丁靖也彻底明白了,心中便有了一个想法,他想要帮韩福保住这谷城,保住这个因毁灭而再次重新建设的城池。

    让这座谷城成为河南尹境内的一道曙光,希望谷城能够像荒野里的野草一般,安然而坚强的生根发芽,让这片荒野成为绿色的生命之所的源头。

    没错,丁靖就是要让谷城成为一座标杆,一座令所有流离失所的民众,看见希望的标杆。

    突然,丁靖从自己的怀中掏出了一枚并州军令牌,这是并州军传达军令的信物。

    丁靖将这块令牌递到韩福手中,言道:“你拿着此令去河东找徐晃将军,请他派官军来此保护你们,甚至可以让他们将卞喜一伙给彻底解决,我想徐晃将军绝不会拒绝的!”

    韩福听着丁靖的话语,又看着手中精致的令牌,心中顿时意识到了什么,能够驱使徐晃的家伙,绝对不是简单的人物,一时间韩福对丁靖的身份,有些格外的惊颤起来。

    “恩人,你难道是……”韩福看着丁靖,有些颤巍巍的问道。

    丁靖摇了摇头,道:“别问这么多!做你该做的就够了,希望下次我来到这谷城的时候,这里可以变成一座真正的生机复苏的城池!”

    听到丁靖的话语,韩福的心中如同雷击,一股莫名的意志油然而生,似乎寻到了某种人生目标一样,脸上变得格外坚定毅然。

    “我会让谷城恢复昔日的繁华的!”韩福对着丁靖坚定说道,似在对丁靖做出某种保证,又似在对自己做出某种保证。

    (本章完)

第337章 南阳诸葛庐() 
丁靖没有在河南尹多留,次日天还未明,丁靖一行人便离开了谷城,一路继续南下,依靠着颍川和南阳的交界线,向着汝南行进。

    如果按照最短路线的话,丁靖应该直穿颍川郡,经陈国地之后,就可直接抵达汝南。

    只是,这条路线的路程虽然最短,不过对丁靖而言,却不是最快速的一条路。

    毕竟现在颍川和陈国都归属于曹操统治,又因为许昌就在颍川郡内,这里便成了曹操治下最重要的领地之一,所以这里驻扎的曹军也不少,并且还是曹操的大将曹仁统御在此。

    这曹仁无论地位和本事,都是曹操麾下排的上号的人物,其人稳重严整、奉公守令,善领大军,尤其擅长盘踞坚守。

    历史上曹操之所以能够在群雄并据的中原打败所有的对手,制衡称霸整个北方,就是因为前期发展之时,他手下有三个能力出色的兄弟在鼎力帮助。

    而曹操的这三个兄弟,就是夏侯惇、夏侯渊和曹仁三人。

    这三兄弟中,夏侯渊擅长进攻掠地,曹仁擅长固守要险,夏侯惇擅长统筹后勤。

    三兄弟各司其长,相互协力,这才有了不可阻挡的胜势,这才帮助曹操脱颖而出,从一个中小型的割据势力,数年间就发展成了一个大诸侯。

    因为此前在河内郡的争端,丁靖与曹操私底下小摩擦不断,虽然并未公开敌对,但是却都视彼此为重大隐患,互为眼中之钉。

    若是有机会的话,丁靖绝不会放过任何可以干掉曹操的机会,当然反之曹操也是一样。

    因此,丁靖不敢轻易进入颍川,以曹军的能力,必不可能让他这支百骑队伍能快速地行地跨郡。

    若是遭到曹军阻拦盘查等事而拖延了时间不说,甚至还可能引起曹军猜忌,极可能暴露丁靖的身份,那时候恐怕丁靖就有些麻烦了。

    毕竟颍川驻守着的可是大将曹仁,面对这样的人物,一向胆大妄为的丁靖,也不得不小心谨慎起来。

    故此,丁靖才选择沿着颍川和南阳的边界线行路,这样虽然路程饶远了一些,但是却更加安全,反倒是让行路速度提快了不少。

    自从董卓灭亡之后,关中之地的牛辅却是领了不少精锐军卒,顺利逃出了潼关,并且占据了这处南阳郡。

    并且牛辅在占据南阳之后,完全听从李儒的建议,独自割据在南阳,无论周边何方势力想要招揽他,或者想要吞并他,都遭到牛辅的强烈反击。

    袁术、刘表、曹操都在牛辅面前吃了闭门羹,甚至彼此间还产生过一些摩擦,不过牛辅虽然势力弱小,但是手下的却有一支精锐的董卓旧军残部,此军名为飞熊军,人数有数千人,是昔日董卓最嫡系的军队,战斗力不可小视。

    凭着飞熊军的威势,各个诸侯也不敢和牛辅正式交战,那样只会得不偿失,尽管南阳虽然是一方大郡,但是却先后已经遭受黄巾、袁术的剥削,并不是一个非要占据住的地盘。

    因此,费尽兵力钱粮和牛辅开战,所得到的收益太低,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倒不如先攻伐其他地方,等来日更加强大之后,再吞吃了南阳不迟。

    此刻,南阳尽落在牛辅的掌控之中,然对丁靖而言,这南阳却比颍川要安全许多。

    至少在丁靖的认识里,牛辅可比曹仁要简单许多,应对起来也更加容易。

    就这样,丁靖沿着南阳和颍川的边界线,依靠在南阳郡的境内,不断地向南而进,准备由此绕行至汝南。

    果然不出丁靖预料,为了不引起非必要的猜忌与摩擦,这两郡交界的沿途中,真的没有任何军队驻扎游弋,除了官道之外,连路卡都少有。

    就这样,丁靖一行人畅通无阻,仿若进入了无人之境一般,连续快速奔行了一个白日,直到傍晚时分,才减缓速度。

    眼看着就要天黑,为了保持队伍的行径速度,必须要有足够充沛的精力才行,丁靖决定找个地方扎营休息,等明日凌晨再行。

    丁靖看向身旁的郝昭,问道:“郝昭,我们差不多到了哪里了?”

    郝昭连忙拿出地图,估算了一下大家行进的路程,再根据沿途中所见的景物为参照,与地图上的标示对比了一番后,立即回答道:“主公,前方不远就是叶县了!”

    因为出发前做过一番准备和调查,丁靖倒是知道这个叶县。

    这叶县虽然不是什么大县,但是却是颍川和南阳交界处上,最大的一座县城,是两郡来往交流的重镇要隘。

    对于叶县这种重要的地方,丁靖料想城中必有大军驻扎,若是自己这百骑人马冒然靠近的话,定会引起提防,很可能产生不必要的纠缠与麻烦。

    丁靖取过郝昭手中的地图看了看,目光顿时汇集到了叶县西南十多里之外的地方,这里有一处小镇子,镇名为博望。

    如果丁靖没料错的话,历史上诸葛亮出山的第一战,那场火烧博望坡的伏击战,便就是在这里发生的。

    丁靖将目光集中在这博望之上,并非因为这里发生了诸葛亮的处女战,令他想要去欣赏膜拜一下,而是因为这里不但是绕开叶县的必经之处,还是一个靠近水源,十分适合驻地宿营的好地方。

    丁靖将地图还给郝昭,随即立刻下令道:“全军向正南方向前进,我们去博望驻营一夜,争取在日落之前抵达博望!”

    ……

    叶县内,这里有三千牛辅军驻扎,而统军的首领,是一个名为胡车儿的西凉壮汉,据说这胡车儿本事不俗,有“力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的称赞。

    而从这句称赞中,可见胡车儿的不一般,不但证明了他的力气很大,而且还显示了他的御马耐力很强。

    不过就是这个本事过人的胡车儿,此刻在叶县城中,却也不得不对站在他面前的这个人唯唯诺诺,马首是瞻。

    令谁也没想到,此刻的叶县城中,除了胡车儿与三千大军之外,竟然还有一个儒袍文人在此。

    此人便是和牛辅一样,同为董卓女婿的李儒,如今他已是牛辅的军师,包括牛辅在内,整个南阳的军队,都对李儒言听计从、不敢怠慢。

    话说李儒为何在此,原因却是这叶县城中,前几日刚刚迁来定居了一个人,而此人对李儒而言,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

    为何如此说呢?

    那便要从南阳如今的形势说起!

    (本章完)

第338章 暗中观察三兄弟() 
经过李儒的不懈努力,牛辅虽然在南阳站住了脚跟,成功割据一方,但是却依旧还是不够,想要保住大家的性命,不但要割据一方,还要找一个更大的诸侯做依靠才行。

    毕竟他们是董卓旧部,还是董卓的女婿,因为董卓的倒行逆施,这天下已经包容不下他们了。

    因此李儒十分清楚,他和牛辅最多在南阳割据一方,想要做到更进一步,几乎是不可能的。

    若是他们稍微露出一点侵略之心,必定会遭到其余诸侯的联合进攻,这样的话,他俩只有死路一条。

    而不扩充势力,只是割据一郡的话,迟早要被人吞吃个干净。

    因此,在李儒的思虑中,割据一方也只是暂时性的政策,最好的办法就是投靠一个强大的势力,不过却不能轻易随便投靠,否则必定还是会被过河拆桥。

    所以,李儒必须让牛辅及其军队表现出足够的狠戾,令各个诸侯在担忧恐惧之时,也能生出一份招揽占有之心。

    正是这个原因,在进入南阳之后,李儒才会令牛辅强硬对待周边的诸侯,让周围的诸侯已经见识到了他们的力量与价值。

    果不出其所料,不少的诸侯都向他们递来了招揽信,曹操、袁术、袁绍等,甚至连远在汉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