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是神的时间-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老实实装木偶,不好吗?
用沉默表示反抗,不好吗?
大明诸位臣子,认真的坚定的用不发一言不出一声,表示对暴君昏君胡一一的反抗。
“都没话说?”胡一一大喜,时间还早,还能回去再睡一会。
“陛下,臣妾有本启奏!”周皇后走进了大殿。
皇帝倒行逆施,杀害忠良,必须有人死谏,就算说完了之后,立刻被拖出去五马分尸,她也对得起大明的列祖列宗。
“东林党都是正人君子,朝廷肱骨,为什么杀了,还满门抄斩!”
胡一一叹了口气,作为一个皇后,周皇后真是够称职的。
“朕杀东林党,是因为朕要让在这里站着的所有人,以及大明的千千万万读过几本书会喊道德口号会装模作样会道德压人会道德绑架骄傲到无边的脑袋意识到,他们的人头,也是可以被斩下来的!”
“朕不是君子,朕脾气暴躁,朕没有耐心,朕君临天下!
在朕的面前,谁敢空话套话废话官话,朕就杀了谁全家!
谁敢懒政惰政贪污受贿假公济私,朕就杀了谁全家!
谁敢以自己的利益以党派的利益以老家的利益为重,朕就杀了谁全家!
朕不懂四书五经,朕不懂仁义道德,朕不懂天意民意,朕只懂得朕的刀剑锋利!
有谁不服,拿全家的人头,来和朕说话!”
胡一一拂袖而去。
满殿群臣面无人色。
“快来人,周皇后晕过去了。”
“陈大人断气了!”
“李大人失禁了!”
大学士府邸。
“万万不能让圣上为所欲为!”
上朝的官员们,几乎全部都聚集在了这里,事情紧急万分,大明朝开天辟地打下江山以来,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严峻的情况,所有齐党楚党浙党酱油党豆浆党都必须放弃成见,万众一心,共渡难关。
“圣上手里有东厂西厂锦衣卫”真是莫名其妙,为什么其他皇帝手上的也有东厂西厂锦衣卫,为什么就从来没有这么觉得恐怖过。
“能让锦衣卫拨乱反正吗?”锦衣卫中,未必都是田尔耕之类的混账,也有忠良之辈。
“田尔耕可不是什么忠贞之士。”有人也道,只要说动田尔耕,掌控了锦衣卫,釜底抽薪,皇帝没了爪牙,北京城中的局势就会大变,一个没有军队的皇帝,谁在乎他,命令能不能出紫禁城,都是个疑问。
“你们可曾想过,田尔耕为什么会听圣上的命令?”有人冷笑。
“锦衣卫是皇帝亲军,我们使唤不动的。”有人也想到了这点,苦笑解释。
锦衣卫历来是皇帝的亲卫军,只听皇帝的,又多有世代继承,忠心度高的很。田尔耕只是皇帝任命的指挥使,皇帝一句话,田尔耕就得下台,田尔耕根本不具备对抗皇帝的可能。
而且,朝廷官员与皇帝直属力量的敌对,从大明朝建立开始,就没有停止过,现在怎么可能拉拢一直被朝廷官员鄙视打压的锦衣卫呢?
“圣上不懂得政治的本质,以为靠蛮力就能掌握朝廷,太天真了。”有个尚书胸有成竹的微笑着,当官哪有这么容易,只需要办事的时候拖一拖,或者多做几次向皇帝直接请示,甚至甩给皇帝自己处理,朝廷上下政令不通,诸事废弃,皇帝也只有老老实实的投降,回到做个明君圣军的道路上。
你丫的是官二代吧!那种知道自己到什么年纪会是什么官,做什么都有老子罩着,底气爆棚,敢指着上级的鼻子痛骂,看着在基层干过,其实基层的想法毛都不知道的基层镀金官二代!
皇帝可是说了懒政惰政会杀全家的,就算你不信,有的是底层的官员愿意赌一把,分分钟就把你懒政惰政故意敷衍欺瞒圣上的行为打了小报告,然后你全家人头落地,他顺顺利利欢欢喜喜升职加薪,从此成为皇帝一党。
该尚书面无人色。
“请皇室宗老,请出祖宗家法!”有人提议,只要捧着大明列祖列宗的牌位,在皇帝面前一站,看嚣张跋扈的胡一一跪不跪。
“此计甚好!”一群大臣用力点头,谁敢对抗祖宗家法?就连乡下的小宗祠,祖宗家法一出,当了大官的也得跪下!大明朝就没有人能对抗祖宗的人。
在一群大臣用心的商讨祖宗家法,以及那些皇室宗亲有资格捧哪一块祖宗牌位的时候,魏忠贤已经到了山东和江苏的边境。
“九千岁,歇一会吧。”手下看着魏忠贤苍白的脸,有些不忍和担心。
魏忠贤摇头:“再赶一程!”
这一路行来,换马不换人,魏忠贤撇下万余内操军,只带了东厂的千余人,毫不停歇的向江南前进。
在马背上浑浑噩噩的时候,魏忠贤想清楚了胡一一的命令。
胡一一看中了东林党的钱,胡一一对东林党恨之入骨!
速度,速度,速度!
胡一一要的就是速度!
必须在东林党收到京城巨变的消息前,在东林党人散入乡野之前,在东林党人转移财产之前,彻底的杀光东林党,席卷东林党所有的钱财。
所以,胡一一会用将近六千人,对付区区一千多的国子监监生,会杀完国子监监生后,立即斩杀东林党人,会封闭城门,不许人出入。
一切,只是为了赶时间,只是为了防止消息走漏。
魏忠贤想到胡一一的心狠手辣斩尽杀绝,浑身又是一抖。
“再快点!”魏忠贤大声的下令。
马队再次加速。
北京城内的一个角落,一个小小的宅院,这几天静悄悄的。
有几双眼睛小心的向外张望着。
“似乎没什么异常。”有人低声的道。
李邦华微笑着点头,北京城这么大,哪里去找他们区区十几个人,天子脚下,总要顾虑影响,总不能老是锦衣卫提着刀乱窜吧,再躲个几天,估计风声就会停了,为东林翻案的呼声就会大起,他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回到朝廷,继续做兵部右侍郎。
要是运气好,皇帝还必须安抚剩余的东林党人,他说不定还能升级成为一部尚书。
“再坚持几天,我们就能出去了。”李邦华的笑容,鼓舞了其他人,在这小小的民居间躲藏,竟然也似乎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
“你放心,等我们出去,一定重重的谢你。”李邦华对着屋子的原主人张老三道。
张老三有些紧张,但老婆孩子还在对方的手里,只能勉强挤出笑脸,点着头。
“张老三,张老三!”
屋外有人大声的叫。
“是里正。”张老三在窗缝里看了,对李邦华道。
大明的规矩,110户为一里,设里正,掌管户籍和徭役的管理。
“问他什么事。”李邦华道。
几人掏出刀剑,比在张老三的老婆孩子脖颈上。
里正找张老三只有一件事。
锦衣卫挨家挨户逐一搜查,里正负责核对户籍人口。
李邦华大惊,这狗屎的锦衣卫,这么无耻的招数都想的出来!
挟持张老三的家人?躲在家里不出来?
锦衣卫不在乎p民家人的性命,更不会老老实实的站在门外。
东林党君子李邦华落网,李邦华挂。
胡一一又涂掉了一个人的姓名。
周皇后看着名单,上面已经是漆黑一片,东林党在北京已经全军覆没。
自从大殿上被气晕后,周皇后没有像其他人以为的那样,以死相谏。
周皇后甚至没有如同她身边的宫女担心的,被胡一一打入冷宫。
一切待遇依旧,她还是大明的皇后。
有些宫女大喜,这是说明,在胡一一的心里,周皇后还是很有地位的。
周皇后苦笑,从来只闻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
她不自杀,是因为她认为,贪恋水美纪美色,杀人如麻的胡一一,绝不可能因为周皇后自杀,从此改邪归正。
周皇后决定保全有用之身,在日常中处处的提醒和劝告胡一一。
哪怕因为说多了说烦了,被胡一一砍死,也比毫无意义的以死相谏要好。
“东林党内就没有真正的君子?圣上就没有误杀一个好人?”周皇后忍不住道,她不认为钱谦益是坏人,不认为东林党有坏人,但是,她愿意顺着执拗的胡一一的思路讲道理。
“是啊,朕知道东林党中,必然是有正人君子的。”胡一一认真的道。
“朕知道杀光东林党不对,但是朕找不到其他的答案。”
东林党都是伪君子,杀光东林党就能救大明?
胡一一从来没有这么简单的想过。
但胡一一没有甄别谁是真君子谁是伪君子的能力,更没有时间去甄别。
再有17年,千疮百孔的大明就要灭亡了,30w满清辫子统治亿万汉人的末日就要来了。
谁有那个火星时间,从一群烂苹果中,找出一颗烂的较小的苹果?
崇祯试过了,但是崇祯失败了。
还有比崇祯这个勤勉的土着,更知道朝政,更懂得妥协,更懂得儒学的?
凭什么连八股文都看不懂的穿越者,会以为能比崇祯做得更好的,能让大明发挥更大的经济发展和战斗力量?
胡一一不是历史大能,她甚至连哪几个大臣是忠臣都不知道。
胡一一不是高官,从来不认为自己有能力有魅力,能收服大明的官员和百姓。
按照大明的标准,胡一一甚至是标准的文盲,连大明官员的奏折都看不懂!
谁忒么的知道奏折里翻来覆去的举例,翻来覆去的子曰,都是什么意思!
一个文盲能和那些大儒们推心置腹,然后像那些某点的穿越者一样,随随便便就收拢了朝中大臣的心,从此大臣们忠心的像孙子一样,屁颠屁颠的送人送钱送命送孙女?
胡一一丝毫不认为她能获得大明朝廷大臣的支持,她也不需要这些只会党争的废物大臣的支持。
大明的大臣文人敢和讲道理的崇祯闹腾,然后用自己的道理和人数,扭曲崇祯的意志,坚决的反对各种商税,坚决的反对官绅一体纳粮,可是,遇到了满清的时候,这些认为收税就是与民争利,核查土地就是祸国殃民,官绅纳粮就是天下毁灭的大明文人,又做了什么?
只有跪下,只有“水太凉”,只有“其实也很舒服”,只有“谢主隆恩”,只有“老子祖上是包衣!”
崇祯以为仁义可以得天下,以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所以明朝灭亡了。
胡一一既然知道崇祯的拉拢文臣一套行不通,为什么还要继续走相同的失败道路?
胡一一绝不走同样的道路,她坚定的走上了人民的对立面,成为一个暴君。
胡一一不但要杀光东林党,还要杀光所有敢挡在她前面的朝廷官员甚至大明百姓。
毁灭一切,获得新生。
胡一一不知道成功性有多大,至少,这是崇祯没有试过的道路。
苏州。
魏忠贤被抬到了府衙。
连日的骑马,魏忠贤双腿间早已满是鲜血。
“不要管咱家!”他用力的推开手下,厉声喝道:“抓东林党!”
一日之间,整个江南的东林党被尽数杀戮。
“我不是东林党啊!”一个地主惊恐的看着闯进门的东厂番子,吓得站都站不稳了。
“杀了!”带头的东厂番子根本懒得和他说话。
谁是东林党,谁和东林党关系密切,谁家有个东林党的女婿,谁家赞助东林党,谁家的儿子把加入东林党当做最高目标,这种毫无遮掩并引以为荣的事情,各地的监督太监东厂密探锦衣卫密探,早有备案。
有个番子看见一地的钱银,心中大动,就想伸手。
“你要是不想要全家的脑袋,尽管伸手。”头目冷冷的道。
那番子吓了一跳。
“这是看在你我多年的交情份上,再有下次,我的人头,可比你全家的性命还要值钱。”头目道。
其他番子也冷冷的盯着那人。
九千岁早已下了严令,谁敢在抄家的时候贪污一文钱,全家人头落地!直属上级人头落地!同行者出首检举有功,包庇则全家人头落地!
关闭了整整十天的北京的城门,终于又打开了。
一大群人争先恐后的涌了出去。
田尔耕忧心忡忡,这些出城的人当中,必然是有朝中官员的耳目,有不在东林党名单上的余孽,甚至还有女真辫子的奸细。
“你不用管这些,你只要办好了朕交代给你的几件事,朕就记你大功。”胡一一道。
田尔耕还是担忧,胡一一交代了几件事情,没有一件是容易办理的,只怕这五千锦衣卫要尽数出动。
“圣上无人护卫,只怕不妥。”田尔耕道。
“朕有水美人在,慌什么。”胡一一道。
田尔耕瞅瞅艳丽的水美纪,急忙点头:“是,有水提督在,圣上必然稳如泰山。”
水美纪的剑法武功,足以以一当千了吧!
“有我西厂在,圣上不用担心安危。”水美纪说的毫无诚意。
田尔耕擦冷汗。
“我冤枉啊!”
“万岁,我冤枉啊!”
被拉出去的大臣,凄厉惨叫着。
大殿上的官员们浑身发抖。
那个官员真的很冤枉。
河南灾荒的消息,他只是延误了5天,只是5天,真的不是故意捣乱,区区延误5天,在大明朝根本不算什么事!
随便哪个衙门,没有放了一个月,还在考虑中的事情?
灾荒就必须加速报?幼稚!
不核查清楚下面有没有谎报,不想好怎么解决问题,怎么向上头汇报?
可惜胡一一不听这些道理。
百官不做声,杀了官员,也就是泄愤而已,灾荒还是要拿出办法来。
“水提督,你去处理,要钱要粮,只管找户部要,要是户部拖延不给,不用问朕,直接杀了。”
水美纪笑。
户部噤若寒蝉,打定主意要什么给什么。
“万岁,这么做,恐怕不符祖宗家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