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嫁个农夫一起种田 >

第51部分

嫁个农夫一起种田-第51部分

小说: 嫁个农夫一起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姿势你是配合了,可是你每次都咬嘴唇不出声,听不到你出声我也不知道你喜不喜欢啊,这样我都没成就感,再说了别人家的媳妇都希望自己男人做的越多越好,时间越长越好,就你特殊”
  “斌斌刚睡着,我要是把他喊醒了你哄啊?再说了我是真的累到了才不做的,谁让你每次精力都那么旺盛的。”
  “那小子睡觉死,不会被吵醒的,就算是被吵醒了又能咋地,他要是敢耽误他老子办事,我收拾死他。你还嫌我精力旺盛,等你到如狼似虎的年纪了,你巴不得我精力比现在还要旺盛呢。”
  “我才不会如狼似虎呢”
  “再等十年,你就到了如狼似虎的年纪了,王大憨他媳妇就是如狼似虎的年纪,现在王大憨晚上都不敢上炕了,一到炕上他媳妇就往他身上扑”
  “你咋知道王大憨夫妻俩的事呢”
  “王大憨自己说的”
  “王大憨为啥要告诉你呢”
  “他不光告诉我了,在大槐树下我们唠嗑,他跟我们一帮人说的”
  “你们男人怎么啥都说呢,好恶心”
  “这有啥好恶心的,要不是从他们那知道这么多姿势,你男人我能把你伺候的那么舒服嘛。”
  “你别说了,好恶心啊,你个大变态!”
  “大变态是什么意思”
  “就是大变态了,啊~~~~~,你不要过来,恩~~~我错了,呜~~~啊~~呜”
  
  ☆、第87章 人员重新分配
  
  女人一旦有了孩子就容易忽略身边人,尤其是刚有孩子的女人,初为人母,望着自己怀胎十月剩下的娃娃,那种喜悦真的是恨不得把全世界都给了这个小小的婴孩。田田也是女人,即使是个穿越的女人也会犯这种错误,不过作为一个现代人的好处就是:田田的思想可不像古代妇女那么保守。所以在只有她和自家相公在一起的时候,为了补偿安抚自家男人,田田还是很放得开的。作为一个有见识去过县城的庄稼汉,张贤对自家媳妇最近的表现很是满意。
  既然这夫妻问题完美解决了,那剩下的就是两口子齐心协力挣钱过日子了,最近方便面的大卖对于田田和张贤来说,无疑是从事食品生意以来最好的消息了。以前田田和张贤做的食品大多都受季节影响,而方便面却是一年四季都能做。
  凉皮只能夏天卖,而且还得提前一天晚上做,放在井里,第二天一大早张贤就得赶往镇上,否则天气热,凉皮就会坏掉。但等到冬天凉皮能放住的时候了,这镇上也不吃凉皮了,顶多当凉菜吃一下,但是这需要的凉皮数量根本就不足以让张贤每天费劲巴拉的送去镇上。
  剩下的这些糕点也是卖得很费劲,田田和张贤毕竟不住在镇上,所以这糕点就只能做那些能放得住的,现在田田家的食品业务比较杂,所以为了省事,这夏天田田家就主打月饼和绿豆糕这两样吃食,要是赶上有些富裕人家想吃些特别的糕点,就只能提前预定,然后第二天张贤给他们再送过去,不过预定的还是少数,而且也没太大的赚头,也就算是稳定一下老顾客。不过一到了冬天,田田家的糕点生意就兴旺了起来,路过镇上的各色商人,有的是买了之后拿到县城去卖,有的是买完拿回家送礼,有些老主顾,基本上年年都提前预定,基本上这天一上冻,田田家的糕点生意就旺盛了起来,这么多年来,田田家主要靠糕点生意赚钱。
  至于鱼丸和香肠,那局限性就更大了,做鱼丸得去捞鱼,做香肠得有肉,鱼肉还好说,下河捞点就行了,而且自打张贤家有了鱼塘,这捞鱼就更简单了,但是这猪肉就比较费劲了,夏天经常买不到足够的肉,自己养猪杀吧,夏天热,猪肉吃不了的话就坏掉了,所以说这鱼丸和香肠也就主要是在冬天上冻之后能大卖一阵子。不过这几年鱼丸和香肠也给田田家贡献了一些收入。
  至于田田家的烧烤、手抓饼和甘梅地瓜这一类小吃就属于赚快钱了,每年上元节的时候能赚上一大笔,剩下的就靠张贤和金秋每天在镇上一点点卖,赚点零花钱,攒起来也算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不过幸好镇上人来人往比较多,要不仅靠镇上的人口,这烧烤断不会卖得如此火爆的。
  不过田田家以往的食品生意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能大量储存,现做现卖,要是没有商人订购,田田是不敢在家大批量做的,如果有人订购,田田现做的话就会耽误买货人的时间,有些商人等不及了就不买了,田田家因此损失了好几个客户呢。但是方便面就不一样了,无论是哪个季节,这方便面只要做得足够干,可以储存一到三个月呢,而且这东西要是卖不掉的话,家里也可以当粮食吃,不会浪费掉。
  所以今年田田和张贤两人不忙的时候就会做方便面存着,现在田田家的方便面也算是小有名气了,再加上李翰那强悍的交际能力,所以这些储存的方便面不出几天就能全都能卖光。而且方便面的原料也是以玉米面为主,张贤家里本身就种玉米的,所以这原料是相当的便宜了,这方便面是众多食品中利润最大的一个,所以这方便面基本上已经成为张贤家的主营产品了,俨然已经成为食品界的霸主,傲视群雄了。
  现在田田唯一后悔的就是:方便面卖晚了。想当初刚研究出来方便面的时候,自己就不应该瞻前顾后,不应该因为没有调料包放弃了方便面,这要是早卖一年方便面,这得多卖多少钱啊!不过心疼归心疼,照现在方便面的发展势头来看,等到冬天的时候,随着食品生意的旺季到来,田田家要想供应上足够的方便面,还得继续扩大作坊的面积,而且还要找更多的帮工。
  为了食品旺季的到来做准备,张贤早早的就让自家的爹爹和大哥帮着做一些准备工作了,现在张贤家的两台手动面条机都已经不太够用了,所以张贤打算再做两三台,糕点的模子也要再做几个别的花样,还有就是大铁锅也需要再多两个,还有一大堆的小杂碎需要做,不过为了不让自家老爹和大哥太过辛苦,张贤能在市面上买到的东西就不让两人帮着做了。
  而田田这边为了提升方便面的口感,田田正打算做一些调料,现在购买方便面的都是大批量的买的,有些是留在道路上吃的,为了给这些路上吃的人提供更好的方便面口感,所以田田就把各种调料混在一起放在小葫芦里,方便他们吃的时候放料,其实调料里也没啥特别的东西,主要就是一些盐和花椒面,剩下的就是田田平时用的比较特别的调料混合在一起,在这调料匮乏的古代,田田这秘制的小调料可是给方便面的味道加了不少分。
  有了调料包,自然就不能少了蔬菜包了,田田以前就实验出来了脱水蔬菜的做法,正常来说这脱水蔬菜是要在低压环境下制造出来的,但是田田没法找到低压环境,就只能采用人工烘干的方式了,人工烘干的脱水蔬菜照比低压环境的制出来的脱水蔬菜味道差点,但是放在古代这个条件下也算是稀奇的没味了,尤其是放在方便面里,那味道简直就是美味绝伦啊。
  而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做好食品秘方的保密工作,田田和张贤打算重新进行分工,两人为了给帮工们分配任务那是绞尽了脑汁,在地上画来画去,终于找到了一个相对完美的工作流程图。靠近秘方的工作就找一些可信任的人来干。而田田和张贤可信任的人就那么几个,田田的娘家爹娘和金三婶一家,还有就是张贤的爹娘和大哥大嫂,至于金大爷一家田田还是有所防备的,且不说金大娘这人平时干活的时候就愿意问东问西的,就连田田比较信任的金春两口子也有些被金大娘洗脑了,再加上金大娘那次的旮旯干事件,更是把田田弄怕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因此田田更是不可能信任跟张大娘有密切关联的人了。
  总结下来,田田家可用的人就只有十个,但有时张富贵、张忠和金贵还要继续做家具生意,连带着金三叔和金秋也会有些木匠活,所以能一直干活的就剩下田田娘、金三婶婆媳、张母和孙慧慧这五个人了。方便面这边的工作需要保密的也就是方便面的和面放料和发面时间的问题,基本上有两个人手就足够了,田田娘和杨金月帮着田田弄料和面就足够了。做糕点这边就张母婆媳两人帮着干,至于鱼丸和香肠的工作就都交给金三婶和偶尔有空的金三叔了。金大娘一家子基本上都是负责捏鱼丸和香肠,还有就是做在模板上放糕点这些技巧活,剩下这些绞肉馅和拉面条的工作基本上就全都是男人们干,或者是谁忙完了谁帮着干。田田打算等以后雇的人多的时候,这些体力活就都交给旁人干。
  不过以后雇了人,这事就更多了,据田田娘和金三婶说,现在金大娘心是越来越大了,竟然撺掇金奶奶,想把分了的家再重新组合起来,让田田爹和金三叔挣钱都给金奶奶,还要掺和田田家的生意,然后她要统治整个老金家,田田都被金大娘这个理想给震住了,这一个古代农村的妇女竟然有武则天般的思想,怪不得这古代不让皇后的娘家过多的参与政坛呢,这都是有道理的,就像田田家这么个小作坊就已经招娘家大伯娘惦记了,更别提那至高无上皇位了。最近田田是真的被金大娘给折磨得够够了,现在金大娘俨然已经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小领导了,没事就爱管这管那的,不过也就她家儿子儿媳妇听听她的话,至于金三婶和田田娘基本上就是不搭理她,有一次金大娘把金三婶弄生气了,金三婶当着所有人的面把金大娘好顿损,这金大娘才消停了一阵子。
  不过这次重新分配人手之后,这金大娘除了自家的儿子儿媳就管不着别人了,就算田田再雇人也跟金大娘不在一起了,所以这回田田大概能安静一阵子了,本来田田还以为这雇亲戚不仅能帮着亲戚致富,还能帮着自家好好干活,但是谁成想这金大娘的心这么大,现在还得防着她,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现在就是想把金大娘驱逐出去都难了,就只好给她安排一个不常接触人的活了,要不是看在金大娘还是有些优点的份上,田田早就忍不了她了,金大娘这人有劳动妇女的优良品德,干活快手也巧,而且也爱干净,所以说这也是田田一直忍她到现在的最主要的原因了。
  自从岗位重新分配之后,到了新岗位的金大娘还挺兴奋的,每天做一些花样吃食,还挺有意思,而且跟她一起做工的还都是听她话的,就算金大娘说点啥不好听的也没人敢撅她,所以这金大娘也不往别处去了,就在这小屋里跟着两个儿媳妇一起做吃食,没了金大娘的管东管西,其他人也舒爽了很多。
  
  ☆、第88章 赋税加重
  
  又到了农人们最喜欢的秋收时节了,为了早早的将在这些喜人的粮食收进自家的粮仓,农人们每天早出晚归忙着收割地里的粮食,今年张贤家也享受到了大丰收,张贤雇了五个短工来帮忙收割,每天要往家里运好几趟粮食,张贤家那一车车满载的粮食看得其他村人羡慕不已。因为有了短工的帮忙,男人们可就不希望自己的女人太过劳累了,于是女人们今年就都不去干农活了,女人留在家里做做饭,看看孩子,收拾收拾庭院。
  秋收之前,穆铁柱家的新房子就已经盖完了,新房刚盖成,穆铁柱家的三口人就早早的搬进了新房子,旧房子就空出来了,秋收的时候,穆铁柱也应张贤的要求,最先将自家南边的这片地收割完毕,穆铁柱家的土地收割完毕后,就空出了能走车的近路了,于是这张贤和张富贵家从南山往出运粮食可就方便了很多。
  这个秋天是张贤家的小牛哞哞第一次套上牛车开始干活,为此小胖子还特意为自己的小伙伴哞哞准备了新鲜的青草,作为哞哞劳累一天的奖励。今年张贤家的粮食要比往年多很多,再加上今年在池塘边还开垦出来了很多的水田地,所以今年张贤家的院子和仓库已经放不下这么多粮食了,于是穆铁柱家原来的破房子就暂时就被征为了粮仓,张贤今年将大部分粮食都晾晒在了穆铁柱家废弃的小院子里了,晒好的粮食也直接放进了穆铁柱家破旧的老房子里,穆铁柱家的老房子离南山比较近,把粮食放在穆铁柱家的旧屋里,为张贤运送粮食节约了不少的时间。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家家院子都晒满了自家的粮食,但是村民们满满的粮仓却在上交赋税的一瞬间被搬空了一多半,今年的赋税要比往年多收两成,据李翰从过路商人那里打听来的消息称,今年朝廷增加赋税是因为南方那边战争失利,战场面积扩大了,因为打仗,南方好多人都已经远离家乡,到处逃难去了,农人的出逃导致大量的农田荒置,为了弄到足够的粮食来支援战争,今年朝廷才会一下子就增加了两成赋税。
  真的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这一到打仗的时候,倒霉的永远是老百姓和当兵的,无论国家变成什么样子了,那些达官显贵都不会受苦受罪。作为平头老百姓的张贤和其他村民就只好老老实实的上交粮食了,不过幸好张贤家这池塘的水田地没有地契,再加上这张贤跟村长还有镇上的两个捕快都有交情,所以大家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张贤家的水田地就没算在赋税的上交范围内,而且张富贵父子三人的南山也是按十亩地算的,张贤家因此少交了不少粮食。
  做人要知道感恩,为了感谢村长和镇上捕快白瑞和赵凯,等过了秋收之后,田田特意给三人一人挑了一个大肥鸭子和二十个咸鸭蛋送过去了,当然送礼这事全都是秘密进行的,没有村民们看见。这在古□□事一定要懂得礼尚往来,尤其是跟这些有职位的人,一定要以礼相待,处好关系,千万别小看他们这些小官,没有这些小官的帮忙,很多事情都是很难办的虽说张贤家地处北方地带,离南方打仗的地方很远,但是在战乱年代是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的,于是田田今年地窖里面又多储存了很多粮食。虽说今年粮食属于紧缺状态,但是这收粮价却一点也没涨,这么低的粮价让村民们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