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闯王-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窗外不时有清风拂过,吹动起笼罩窗口的轻纱,顺带吹起几缕秀发落在耳边。
这幅静谧的画卷却被一个突如其来的声音打破了。
“表妹,这么巧能在这长安城外遇到你。”迎面赶过来另一辆颇为豪华的马车,在车夫调转车头过后,车窗上的帘子被翻了上来,露出一张白白嫩嫩的脸颊,五官很是端正,若是放到后世,应该算是一枚帅气的小鲜肉。
“郭表哥”,许采薇听到窗外的声音,立刻分辨出这是谁在说话,轻皱了下眉头,还是打开了窗口的轻纱,“今日不在府中学文识字,怎么跑到城外踏青来了?”
没想到这趟回去的途中,还碰到了许家的熟人,李闯稍微伏低了下身子,孤男寡女共乘一辆马车容易惹来是非,为了许采薇的清誉着想,自己不能让他人发现车厢里还有旁人。
看到李闯的样子,许采薇靠过来小声解释了下。她这表哥姓郭,名珩,乃是许夫人娘家的一名远方侄子,其父也就是许夫人的哥哥,在北地下面县城内做县尉,为了培养儿子,特地将他放到许家在长安的宅院之中,想找些长安城中的大才来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至于其中有没有别的心思,就不清楚了。
虽然来许府是为了学习文章,但这位表少爷是真的不是那块料,向来不喜读书,在家里请来的先生教书时睡大觉,许夫人和舅老爷都拿他没什么办法。
不是自己家的孩子,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连教出了许士杰和许采薇两兄妹的先生都无计可施。
“今日秋高气爽,先生特地准许我出城踏青,寻些作诗的灵感,没想到偶遇表妹,不如一路同行如何?”说完不等许采薇有什么想法,郭珩直接将车身靠了过来,两辆马车并辔而行。
李闯见到这种情况,再次将身子伏低了些,这种鬼鬼祟祟的样子,好像两人之间真有什么奸情似的。
郭少爷这种旁若无人的做法让许采薇心底很是无语,奈何这位是自己的表哥,只能强忍着心中的不满,问道:“郭表哥,今日又学习到了什么新诗?”
平日里只要提到这些诗词文章,郭珩定然会找些尿遁之类的理由,可今日美人在前,更兼没有其他的贵公子在侧,是个难得好机会。
郭珩搜肠刮肚,努力回想起了前几日西席先生教的一句诗词,连忙脱口而出:“表妹,今日我特地给你做了一首新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你看我这诗做的怎么样?”
在车厢内旁听的李闯惊得目瞪口呆,不学无术到了这种地步,也是一绝了。
许采薇早有所料,咯咯笑着道:“表哥,你这句诗词我都听过不知道多少遍了,下次换个新花样。”
“表妹,这诗词文章又不是一日能成的,总要给个时日才能做的出来,今日城外景色正好,干嘛这么早就回到城里,不如去渭水一游怎么样?”
这位郭少爷远道而来,怕是还打着抱得美人归的主意,近水楼台先得月,能住进许府,相比于长安城中其他的权贵公子就是一大优势了。
许采薇现在甩掉他还来不及,怎么会答应郭少爷的要求,无奈对方死缠烂打,就算被反复的拒绝之后,依旧缠着不走。
两辆马车并排朝着城中行去,占据了绝大部分的道路,使得一些来往的行人旅客很不方便,但看到车身上许府的标记,都不敢多说什么。
现在关中地区,许府可是真正一顶一的豪门,虽然底蕴有些不足,类似于暴发户一样,但当权就是当权,在长安城内红的发紫,不认识这个三瓣花朵一样标记的人真不多。
李闯却是不怎么认识,一方面他在长安城内呆的时间不多,另一方面,就算注意到了也不会去在意,在这些敬畏许家的人当中,并不包括自己。
车厢内的装饰豪华,但是空间不大,在设计之初就是单人乘坐的马车,现在李闯这个身形健硕的年轻人钻了进来,已经显得有点拥挤。
为了避免被不远处的郭珩发现些端倪,李闯一直俯低了身子,许采薇那一身青色的萝依锦缎裙子近在眼前,,甚至能够感受到她身上淡淡的体香,加上这个伏身的动作,看起来好像是在猥琐一般。
许采薇心底很紧张,鼻息间的温热打在身上,让她的脸上带起了几朵红晕,看起来更加美艳。
而在一旁的郭珩不知道为何他的表妹红了脸,还以为是自己妙语如珠,引得美人心动,说的更加卖力了。
这种尴尬的情况一直延续到许府院落内方才解除,李闯下了马车,总算从那旖旎的气氛中解脱出来。
“刚才多有唐突,采薇姑娘莫怪。”李闯出了车厢就给许采薇道了歉,却惹得对方脸色再次泛红。
“好了,不要提了。”许采薇的脸色更红了,急忙将话题扯开,“你这个大发明家也是累了,快回府去吧。”
说完就转身回到了自己的秀楼之中,留下府内的管事招待李闯。
旁边那个中年管事好像发现了两人之间不正常的气氛,虽然不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是什么来头,但必定是不能轻慢的贵客,躬身伸手道:“这位公子,请吧。”
在外头的时候,李闯是假称身体不适,还在养病,自然不能大张旗鼓,从街边叫上一个车夫,走小路到了康王府的后门,偷偷溜了回去。
李闯不在府内的事情,瞒得了外人,瞒不了这些身边的亲近之人,吴月一早就在后门等着李大人回来。
第190章()
在房间中梳洗完毕,李闯叫来吴老管家,问了问这几日他不在府内的时候,有没有什么贵客来访。
李闯身体不适,李文忠有遣过使者过来问候,宫中也来人了,这其间的事情,老管家并没有瞒着他们,将内情如实相告。
其余的就是一些有点交情的世家,像崔氏、李氏都有派人前来,有了还亲自登门拜访,但被一一谢绝。
李闯还从老管家的口中听到了李师师的名字,是来关心自己,或者兼有催促关中起兵南下的意图在内。
自从草原上的匈奴部落归来,已经在长安呆了一个多月了,距离南阳军入关也有大半年的时间,关中一切稳定,李闯也需要去长乐宫中商议领兵南下的事情。
先要扫平江南的计划早就有了,在北上出使之前,诸人已经对南阳军下一步的动向有了规划。
李子通遭遇重创,但实力未减,加之粮食存储丰厚,太原到洛阳一带仍有二十多万重兵,若是对方据城坚守,李闯就算打到明年都未必能够啃下这块硬骨头。
洛阳像只刺猬一般,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打主意的,李闯在分析了局势之后,只能选择分兵到外围,先南下江南扩大实力和地盘再说。
在军事这方面,其他人有发言权,最终做决定的是李闯,而他比较相信自己的判断,这些选择一路帮助他打下了关中。
在李闯去过长乐宫不久,一道震动关中的旨意就从宫内传了出来:“从各地调兵十万,组建新军,不日征调南方。”
这意味着在稳定住关中的局势之后,南阳军即将再次出征,剑指南方。
宣布的有点仓促,但是众人早有心理准备,李大帅有意南下的消息在长安城中不是什么秘密,兵部的粮草军械早就运往了南阳宛城,以此作为跳板,攻打南方张金称的地盘。
应该说是原巨寇张金称的地盘,自从将白莲教纳入军中后,茅子元策划良久,终于将头顶上这块绊脚石踢走,现在淮南到九江,已经是白莲教的大本营了,声势之隆,震动整个江南。
不得不说,茅子元确实有几分地下工作者的潜质,先是在晋王赵昀的眼皮子底下发展出这么大的势力,接着又跑到张金称的地盘上来了一手鸠占鹊巢,此人心思缜密,手段狠辣,是个当世枭雄。
最高明的还是他鼓动人心的本事,有这么一项才能傍身,到哪里都能拉起一支队伍。
出征的军队仅仅是一支偏师,满打满算不过十二万人,却都是百战的精锐,其余的兵力被牵扯在函谷关中,以防备洛阳进犯,就是驻守在北方的萧关,提防北方的匈奴,连程野坐镇的汉中之地都留存不少。
仅靠这点兵力,不可能拿茅子元有什么办法,但是南方有晋王赵昀作为主力,此次出征江南,获利最大的一方或许是江陵。
仅仅三日时间,原本散落各处的军队再度集结起来,番号旗帜已定,由李闯挂帅,何文作为监军并且负责后勤之事,随即出发,经由武关至南阳,再到宛城,留守的地方郡守高远会在当地接应。
现在长安城中有着三高二李的说法,当然不是指高血压高血糖一类,说的是镇守函谷关,手握十万大军的高大山,长安城中领刑部尚书的高峰,以及留守南阳,代为郡守的高远。
这三个人都是资格老,功劳高,又身居高位或者手握重权,旁人很是眼红。
至于二李,指的就是李闯和李文忠,就不用多做介绍了。
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是押韵,在关中流传甚广。
这次出征的时候,并没有大张旗鼓搞什么仪式,又不是第一次出去打仗了,大家都是老司机了,轻车熟路,没那么多热血沸腾的话要讲,半年前的大战,刀身上的血迹还未洗净,不过寻常事罢了。
这就是老兵和新兵的区别,新兵上战场前会紧张,会恐惧,有些胆小的还会临阵脱逃,但这些百战老卒有的只是冷静。
军队依旧是那支军队,但是李闯所熟悉的人并不多,其中大部分都是新面孔。
之前跟随李闯的老人,有的像彭万里这样镇守萧关,有的像程野这样坐镇汉中,都被封到了四面八方,若不是爆发倾国之力的大战,恐怕再难集齐。
此刻跟随李闯的,只有当初在户县时认识的剑客孙右裳,他现在已经从校尉升为了武威将军,独领中军,充当李闯的副手。
淮南,是孙右裳的出身之地,此次征南,他是特地申请过来的,不然的话,怕是也像其他人一样,领一军镇守一方。
行军路上,夜深人静之时,李闯和孙右裳两个人独处帐中,却不是在叙旧,而是在谈论有关影密卫的事情。
“大人,这影密卫早在南阳宛城之时,就已经初具雏形,等到了南阳军入主关中,更是建设完备,其中设有异人堂,搜集各地的能人异士加入其中,就在前不久,连我都接到了邀请,请我入那异人堂中。”
两人的职位和头衔都在变,但孙右裳仍然照旧称呼李闯为大人,这也算一种委婉的表示自己的身份立场。
“那个号称罗半面的罗庭玉?”李闯有些印象,当初赵玉儿亲自来王府和他解释过这件事,没有隐瞒密探组织的成立。
“没错,影密卫号称无孔不入,如蛆附骨如影随行,在乾朝历史上闯下了偌大的名头,不可小觑,现在我手下的士兵和校尉之中就有他们的人手。”
不知道这是罗庭玉的自作主张,还是赵玉儿的意思,李闯心下无法确定,只能暂且压下。
“这件事情我知道了,现在关中正逢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这个关口,影密卫不会是敌人,且由他去。”李闯没有暗示孙右裳做些什么,四方未定,不能挑起内部的战火,罗庭玉做的再过分,李闯也只能忍下。
若是换个时节,对方这么明目张胆地挖墙脚,埋钉子,谁都坐不住。
第191章()
“大人为何不考虑成立属于自己的耳目?”孙右裳建议道,“论威望,论实力,大人哪项不比那个毛头小子强出许多?何必做的如此被动?”
李闯没有说话,情报组织和军队不同,军队是一杆枪,说打哪就打哪,情报组织则是眼睛和耳朵,指明目标和方向。
历代的帝王身边都有这么一群人存在,李闯之所以有顾忌,是因为他不知道此事若是被李文忠和赵玉儿发现,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
或许会在两人心中划出一道裂痕?在目前亲密无间的关系之中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李闯不知道,所以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将话题引开,但是某些忧虑却在心中扎根发芽。
纵然建立这样的组织,也要处于绝对的保密状态,经由他人之手,不可留下自身的痕迹。
那么谁是合适的人选?
孙右裳走后,李闯在帐中一夜未眠,最终还是放下了这个问题。
走一步看一步吧,眼前的大战才是主要之事。
大军自长安而出,经由蓝田,肴关,武关直到南阳。
到了南阳,就不再是山路了,在去往宛城的路上都是一片坦途,同各处报备之后,三天的时间就走到了宛城所在。
看着这座熟悉的城池,李闯心里感慨万千,好久没来了,由于交通不便,自拿下关中后,就一直不曾返回。
城门处,高远带着郡守府的官员等待良久,早就在宛城中备好酒宴,为李闯接风洗尘。
大军归于城外营地,李闯带着一队轻骑兵,就朝着城门行去,一番寒暄过后,一行人进入城中。
街道还是那个街道,只是宛城要比之前繁华了几分,这里很长时间都未经战乱,比起其他地方来相对平静,很多南来北往的客商都会选择在这座城市过路歇脚,有的干脆将此地当做避风港,常驻在此。
高远在郡守府内摆好了宴席,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拿到酒桌上去谈,他和李闯是老熟人了,是赵玉儿从长安城中逃出来的时候,随行护卫的侍从之一,同时被李文忠倚为心腹,能够接替他留守南阳这等重地。
南阳作为发家之地,有不少带往关中的老兵家乡在此,亲人朋友都居于此地,若是南阳发生了乱子,很容易动摇军心。
宛城之中,有不少的家族都随着赵玉儿去往了关中,比如像许家这样,大部分的族人都转移到了长安,但其中的绝大多数,依旧留在原地,错过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还有一部分作乱的,则是被李闯和李文忠清洗掉了,永远地消失在了宛城之内。
酒席之间,觥筹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