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北方-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的中队。
因为你们的军队,违犯两国的协议,出现在了不该出现的地方,并且首先挑起事端,造成我方正常巡视军队士兵的伤亡,这才爆发了两国军队之间的冲突,酿成了这次的事故。所以,这件事的前前后后,错误全部在你们日本一方;现在正好,我们正要找公使阁下表示我们的抗议和不满,公使阁下自己到先来了。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恶人先告状,看来公使先生深谙此道,对此时机是把握的恰到分毫;不过,我们可从来不会这样认为。我方前山东将军、现远征军司令官赵天一上将已经代表中国军人想总统表示了决心,绝不允许甲午战争的失败再次上演!更不要说你提的那些无理条款”!
第二卷 一战风波第一七四章 憋屈的日本帝国人()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一七四章憋屈的日本帝国人
王士珍确实是让日本公使的话和态度给激怒了,他本来是一个很少发脾气的人,对外国人更是客气万分,包括了让他讨厌的日本人。但今天、此刻,这个日本公使的话让他想到了自己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在朝鲜带兵和日本人作战,失败时日本失败残忍杀害清军伤兵的事情;也让他想到了义和团运动时,日本军队枪杀放下武器的义和团农民的情形,盛怒之下的王士珍也就没有了往日的平和。
当然,今天上午赵天一给他的电报,才是王士珍有恃无恐,敢质问指责日本公使的最大底牌。电报里面赵天一告诉他,对日本人提出的任何要求只管反对,不要有任何顾虑;他已经调动军队,在山东、奉天等地做好了一切应对日军进攻的措施,包括应对日本强大海军的措施。有了赵天一实质性的保证,王士珍也就不那么怕日本人提出出兵中国的威胁,反而在日置益的话讲完之后自己首先出面应对;这种时候,要么是外交总长出来应对,要么是陆军总长出来应对,不管怎么说,总统是不能让人家质问的,也是不能在第一时间答话的。
尽管对赵天一是如何计划对付日本人的进攻还心存疑虑,但是考虑到上次在山东的战斗,总统和政府那帮人不是也怀疑山东军队、怀疑不可能打败日军吗!但最后赵天一还不是给了大家惊喜。这一次,王士珍依旧选择相信赵天一,相信他说的话,相信他的军队和计划能够让国家免于欺辱和侵略。
王士珍的话,让在场已经陷入困境中的中国官员反应了过来,是啊!这次是日本人跑到我们地盘上来了,而且和三月份进入奉天城一样也是不声不响偷偷摸摸过来的。上次还好没有交火,这一次王总长说了,是日本人先开枪的,是他们先挑起战争的,责任不能算在我们头上。外交总长陆征祥马上接过王士珍的话题说到:
“情况就是这样的,各位公使先生,日本军队是跑到我们营口附近,不是我们去找他们的,各位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出我们并没有越区,按规定营口我们可是驻有部队的,营口附近的地方治安和巡视就归这支部队管辖,也就是和日军发生冲突的那个‘练军营’,日置先生你刚才的话里面可是大有问题”。
在上午,已经得到美英各国私下里答应支持自己的日置益,哪里还会在乎中国外部总长和陆军总长的指责。他满不在乎的回应到:“这些还重要吗?这些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大日本帝国的士兵被你们杀害、大日本帝国军方已经从朝鲜开始向中朝边境增兵;还有,重要的是我们西方的盟友对贵国政府和军队的做法很不高兴,这些就足够了。对不对,我亲爱的朋友们“?
日置益最后一句话,是对几位外国公使说的;很快在公使团里就有人出声附和到:“日本的利益应该得到保证,这一点我们俄国政府要主持公道;希望总统先生能够从远东地区的和平着想,早日同意日方提出的要求,使贵国免于战争的危害”。这是俄国公使郭索维慈的声音,不过也只有他一个人出声,和日置益原本说好的英美两国公使却没有吱声,这让日置益大感奇怪,以为这两位被自己刚才威胁中国人的话给迷住了,就连他自己也觉得刚才的回答很是有分量,“我们西方的盟友不高兴”,多么贴切的用词,看来自己的中文水平又有长进了!
回头看了看朱尔典和芮恩施两人,意思是你们两个也出声说句话,给中国人再来点压力。看到日置益眼神的示意,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先是对日置益一笑,然后不紧不慢地说到:“我们美国政府认为不仅是日本,其它国家在华的利益也都应该得到保证。不过听完刚才王总长和陆外长的话,这件事确实不能怪到中国方面,好像是日本军队有过界的嫌疑;我看这件事还需要再调查,不能轻易下结论。日置先生刚才也是太过于急躁了些,所以刚才的一些要求也应该再斟酌;这个不只是我们美国方面的意见,英国方面也应该同意我的看法”。
后面一句话,是芮恩施看到日本公使看自己眼光有些不友善时加上去的,不过他相信朱尔典会同意自己的看法,因为就在两人进门听到日置益对袁世凯提要求,当中有涉及到美英利益时,两人已经对日本人的心思做了意见交换,决定暂缓支持日本政府,等弄清楚日本人最后的意图之后再说。
“是的,我们英国政府也是这样考量的”,朱尔典在芮恩施讲完之后很适时的接过了话题。“营口事件”还有许多疑点,需要进一步的查明,这样才能够显示出我们西方自由民主和文明的风度来。相信俄国、法国朋友也会同意我们的看法,欧洲目前正在处于战争状态,中国和日本都是对德宣战国,换句话说也都是我们的盟友。盟友之间有什么不能坐下来好好谈的,非要刀兵相见?我看还是由英美法俄四国组成一个调查团,对这件事做全面调查;为了公正期间,双方当事者就不要参加了。各位觉得如何“?
英美两国公使的一番话,不但震惊了袁世凯等中国官员,就连法国和俄国公使也都目瞪口呆的看着他们,更不要说事前就已经和他们商量好,一起对袁世凯施压的日本公使日置益了。这绝不是他想看到的结果,也不是他所预料的结果;最后应该是在自己慷慨陈词以后,俄国、英国、美国、法国这几个国家的公使出面附和自己的要求,一起批评中国政府的吗?到底在哪里出了错,情况一下子变成了这样!不对,绝对不对!什么地方出了问题?难道刚才中国人和英美公使做交易了?在我的眼前我怎么就没有发觉呢?日置益满脑子的黑线,整个人的脸因激动和紧张而涨的通红,微胖的脸上布满了汗水。他哪里知道正是他自作主张在内阁要求后面添加了内容,而这些内容正是引起美英不满、进而改变主意的原因。
日置益不清楚自己在哪里出了错,让美英公使不再买他的账,但朱尔典和芮恩施却很清楚日本人这次对他们的不利。拿美国政府来说,在对待汉冶萍公司的问题上,日本要全部吞并这个中国现在最大的钢铁厂(因为对外控制的原因,他们还不清楚山西已经有更大的钢铁厂存在),这就多少让美国人不快。因为对这个钢铁厂,之前美国人也曾有心染指;这件事还得从前清说起。
早在一九一〇年八月,清政府摄政王载沣派人考察美国,并与伯利恒钢铁公司秘密谈定了总额为2500万两的兴办实业(钢铁)的借款。第二年十月,伯利恒钢铁公司公司董事长席洼泊与清政府正式签订了借款合同。合同规定,在中国将兴办几个钢铁厂,而汉口的汉冶萍公司,是美国投资的重点,且由伯利恒公司承办建造并经营这些工厂。但是这个时候日本人以及入股了汉冶萍公司,日本政府出面威胁清政府不得与美国人就该公司的一切做交易,最终逼迫清政府取消了与伯利恒钢铁公司公司的合作。这还不算,后来在袁世凯的善后大借款中,日本通过联合俄国,削减和抵制美国银行的加入,最后竟然将英法势力也勾结起来,排斥美国,在借款的五名外国顾问中竟没有美国人。
这种情况有悖美国当初加入银行团的初衷,引起美国政府和财团极大不满,而出面促使英法俄和日本政府联合起来对抗排挤美国的,正是这个日置益,而芮恩施那个时候只不过是美国驻华公使嘉乐恒身边的一个小职员而已。从那时开始,他就对日置益这个日本人充满了戒心,一直到他作为美国驻华公使的现在,也没有解除。
另外还有一件事也勾起和加深了芮恩施想拦日本人一把的想法,那就是美国纽波特纽斯造船及船坞公司和美国海军的原因。其实美国人也早想加入中国这个大市场,获得在中国更多的话语权;清政府筹办海军事务大臣载洵,就曾经考察过美国。双方还草签过一个合同,想通过贷款在在美国订造海军船舰和大炮,改良及新建兵工厂、海军造船厂等;合同还规定,中国海军学生可进入美国海军学校,并在美国军舰上实习,美国海军军官可来华教练中国海军。显然,这是一个旨在全面控制中国海军的计划,签约双方对合同内容都秘而不宣。
由于清政府被推翻,合同没有实现。一九一三年秋,美国政府又派人来北京活动;经芮恩施介绍会见了当时的北京政府交通总长周自齐。周是当初载洵访美时的随员,与海军借款原有密切关系,美方要求袁政府承认合同仍然有效。但这种谈判或者会面只进行了两次以后就结束了,美国人最后不辞而别,弄的周自齐都不知道是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谈的好好的美国人就走了呢?原因还是出在赵天一身上、出在和赵天一合作建立江南造船厂的美国纽波特纽斯造船及船坞公司身上因为他们介入并已经和中国人合伙建立造船厂,而且美国海军也有介入。如此情况下美国政府自然不愿意和没有钱的袁世凯政府打交道,转而和有钱的赵天一做生意,这就是美国资本社会的特点。
时任美国远东司司长的卫理和芮恩施是好朋友,同时也是纽波特纽斯造船厂金钱受益人之一;他积极敦促国务院支持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实现合同,认为这将扩大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进美国在中国的机会和影响,尽管是在和中国的一个地方商人在合作。
第二卷 一战风波第一七五章 纠结的袁世凯()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一七五章纠结的袁世凯
美国公使因为不满日置益的做法而变卦,那英国公使朱尔典又是因为什么变卦呢?同样是因为利益关系,因为日置益最后的话触及了英国在华的利用。
前文已经说过了,自满清时期,中国的整个海关就全部“托付”给了英国人在管理把控,这些海关关税基本上都用来支付满清对英国的赔款了;英国政府以及英国商人,利用这种机会不知道侵吞了中国人民多少血汗钱,大量的白银流出中国到了英伦三岛,养活着大英女王和她的官员。现在日本公使竟然想利用一个莫须有的营口事件,就想控制大英帝国控制的营口海关,叔可以忍婶婶不可以忍!错了,是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样当着朱尔典的面,挖英国人肉的事情,朱尔典自然会极力反对,出言制止日本人继续下去,表明大英帝国的立场我们可是文明人!
看到民两个公使同时出面对日本人的要求提出质疑,法国驻华公使康悌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也是很知趣的没有说什么。不过俄国驻华公使郭索维慈就不管那么多,一见美英公使都有些不支持日本的要求,就开口到:“我们俄国政府是支持日本政府的,中国军队在营口的行为已经超出了巡视和自卫的范畴,如果是我们俄国军队,恐怕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反击了”。他不这么说不行,国内外交大臣沙查诺夫在给他的电报里面说的很清楚:“俄国政府亦认为自己有权要求在北满推行(日本人)这种办法”,并要求他尽可能的促使“失态恶化,中日之间发生的任何冲突和不快,都将为俄国在远东和中国北满创造机会”。作为资深外交官,说出这样的话已经是很见外了,但他必须得冒险,让中国人和日本人的事件扩大。
听完郭索维慈带有挑拨语气的话语,日本公使脸上露出了不快的神情,看来经过刚才的一幕,日置益的头脑恢复清醒了。没有了美英的支持,自己今天看来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了;日置益担心的并不是美英公使不支持自己,他担心的是美英这两个国家去支持袁世凯政府,这样一来日本就孤立很多,对接下来的事情也有影响。
没有理会郭索维慈的话语,日置益看了他一眼,又深深地看了美英公使一眼,然后转身回头对袁世凯说到:“也许我的消息不是很准确,暂时收回刚才的话;但是我想大日本国内和军方已经有他们的认知,他们可不会因为旁人的几句话而改变已经决定的政策。我个人保留刚才对总统提出的所有要求,但也仅仅是我个人;驻屯军方面和陆军省以及军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将不是我个人所能掌控的,失礼了”!
说完这几句交代场面并带有威胁性的话之后,日置益没有等袁世凯回答,甚至连美英两国的公使看都没有看一眼,就转身大步而去,就连十二条似乎都忘记了。他知道,今天自己亏大了,被两国公使合起来给耍了,只不过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他就想不清楚了,之前不是大家都说好了的吗!
主角走了,朱尔典等人也就不再停留,纷纷和袁世凯王士珍等人打了一个招呼,离开怀仁堂做出返回各自的使馆;就连朱尔典和芮恩施两个人也是回自己的使馆,紧急发报同国内联系,他们要把日本政府的最新中国政策(其实是日置益自己的想法)汇报给国内,请政客们拿一个主意。当然,在电报内容里,加上自己的一些主观判断或者个人情绪,也是很正常的;历史上这些外国公使就是这么干的,不过这一次英美公使都似乎在责怪日本人的傲慢和无理,对中国政府,都表示了少有的支持。
几个外国人走了,怀仁堂里,袁世凯和一干重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还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