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北方-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句话说,日本这次对中国的出兵,是以冈市之助“全面占领和控制整个辽南,虎视奉天,为帝国下一步占领全满洲做准备,并不是真的同中国开战。所以在军队调动上,军部只准备以朝鲜驻屯军两个师团就足够了;至于朝鲜师团走之后的治安空缺,冈市路相准备从国内再调派几个地方混成旅团去就好了。
十月四日,日本外相加藤高明,就中日关系对外发表讲话,强调营口事件是中国军队对日本的阴谋,是中国国内对日本不满之人策动的一次针对大日本帝国的挑衅,是对旅居在满洲日本子民的威胁。对此,日本政府和军队绝不会罢休,将派遣军队从朝鲜入满洲,以帮助中国维持那里的治安,保护日本侨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同日,六千日军从本岛出发,乘船前往日本,接替朝鲜方面的治安,以备朝鲜驻屯军进攻中国东北(这个时候朝鲜的形势也不是很乐观,朝鲜人反抗日本统治的武装斗争一直没有间断,所以日本必须得在朝鲜留有一定的兵力进行威慑)。
日本人的声明和行动,使北京政府大为紧张。袁世凯立即要求外交部同日本方面进行停战的相关磋商,暗令陆征详可以考虑同意日本人方面提出的一些不合理条款,最终让日本方面停战调兵;同时他有命令王士珍给远征军司令官赵天一电报,责令他不得妄动,等候政府方面下一步的指示。
接到电报的赵天一非常恼火,在山东方面,他早已经让军队做好了应对准备,轰炸机群也已经弹油全满,只要日本海军敢进入渤海,就起飞轰炸。奉天方面,也已经让杨永泰指挥奉天陆军八个师(准确的说是四个师四个旅)在营口以东、南满铁路线两侧、锦县方面展开防御。但王士珍的这份电报让他进退两难,考虑再三之后,赵天一决定自己再回北京一趟,亲自面见袁世凯,给他打打气壮壮胆。于是,十月四日晚上,赵天一从济南坐火车赶赴北京(坐飞机当然快,但北京方面还没有赵天一的机场,袁世凯本身就没有什么飞机,坐飞机去会引起很多麻烦)。
就在他上火车之前,接到了一份总统秘书发给他的电报,是袁世凯亲自拟稿的电报。在电报中袁世凯写到:“日本利用欧洲列强之相持,乘中国新邦之初建,不顾公法,破坏我东北之权益其中最为难堪者,曰切实保全中国之领土,曰各项要政聘用日人为有力顾问,曰必要地方合办警察,曰军械定数向日本采买,并合办械厂,用其工料。此四者,直以亡韩视我。如允其一,国即不国彼遂以最后通牒迫我承认,然卒将最烈四端,或全行消灭,或脱离此案;其他较重之损失,而统计已经损失权利颇多。最终考虑,我国受兹痛苦,方以退兵为抗议,此季健行(赵天一)当以国事为重,不可呈一时之义气,长日人难我之借口。。。。。。”。
第二卷 一战风波第一七七章 悲催的中国()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一七七章悲催的中国
袁世凯之所以这么快的改变主意,同意与日本人再谈判,甚至不惜答应一些“卖国”条款,虽然与日本方面出兵行动有关,但更多的是被孙大炮和日本人的一些秘密协定气到了。就在十月三日,袁世凯接到秘密情报,在南方的孙大炮等革命党人,已经和日本人达成了一项秘密协议。该协议是孙大炮以写信的形式向日本方面提出的。
在日本方面对中国政府提出十二条之后,原革命党、包括很多国民党的重要人士纷纷提出放弃与袁世凯政府作对的做法,提出“一致御侮”的主张。熊克武、程潜等十一人,联合发表公电,提出“吾人第一主见,乃先国家而后政治,先政治而后党派”之说;而在美洲的林森、谢英伯、钟荣光等亦联合致电孙大炮,请示“可否暂停国内革命运动,实行一致御侮,免为国人借口”等要求。而在九月二十五日,黄兴、陈炯明、柏文蔚、钮永建、李烈钧等人也联名发出通电,总结民国建立以来的政治经验,鲜明地提出“中国的事中国人自己解决,反对’假借外力‘的做法”。
可惜的是,面对党内众人的意见,孙文等人对此视而不见,一意孤行另外一种主张。早在今年四月,奉天城事件(日军进入奉天城被中国军队缴械事件)发生之后,孙大炮、陈其美就与满铁株式会社的两个重要人物犬冢信太郎和山田纯三郎见面,代表中国同日本订立了一份所谓中日盟约。满铁株式会社是什么性质的存在相信孙大炮心知肚明,它不是一般的企业,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在我国东北实行殖民统治的重要支柱,是日本侵华的桥头堡。但就是这么一个企业,孙大炮竟然与其订立条约。在这份草拟的中日盟约里规定:“为便于中日协同作战,中华所用之海陆军兵器、弹药、兵具等,宜采用与日本同式;与前项同一之目的,若中华海陆军聘用外国军人时,宜主用日本军人;使中日政治上提携之确实,中华政府及地方公署若聘用外国人时,宜主用日本人;而在经济领域,从事关经济命脉的金融到矿山和铁路、航运亦交由日本控制,宜设中日银行及其支部于中日之重要都市”(以上内容参考自百度)
而后就在十月三日,营口事件发生的第三天,孙大炮再次给日本外务省政务局长小池张造写信,寻求日本政府的对他的“提携”。在信中,孙大炮写到:“不肖等经常确信,东亚之安全与福利全赖于日本之提携。因此,日中应‘有巩固之同盟’,所以提出这个中日盟约”。同时他还写到:“昔日,贵国政府曾向敝国政府提出日中交涉事宜。对其详细内容,固然无法窥知,但其主要内容必定以日中亲善及东亚和平为目标。与敝人倡导之主张一致,不胜欣喜。。。。。。”。
历史挺会捉弄人,作为代表中国政府的袁世凯,正在庆幸力争幸免的条款,却被孙大炮主动送给日本人了。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袁世凯就觉得自己和一帮大臣这一段时间全部白忙乎了!自己一行人似乎也被孙大炮的革命党给愚弄了。既然这样,我还在乎什么卖国不卖国的,那就答应日本人的条款吧!好歹我才是中华民国的合法政府总统,你孙大炮算什么!
返回济南的赵天一,严令香港、广州和日本的暗影系统全力活动,调查袁世凯电报最后所提到的孙大炮和日本人密约的事情。来到这个世界,接触很多人,看到很是事情,和自己在历史书上所读到的大大不同。没有想到莫理循这样一位外国人会真心的为中国服务,也没有想到孙大炮之流是如此爱国的;一个人思考了大半个晚上之后才休息。第二天上午,他还是决定要去北京一趟,不过不是去见袁世凯,而是去见王士珍和陆征详,和他们两个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想法,最后再和莫理循见个面,和这位热心于中国独立的外国人沟通一下,看他能否从英国那里寻求一些帮助,看看英国人对中国远征军到底是一个什么态度。
为了赶时间,第二天早上赵天一亲自驾驶了一架战斗机,在三架飞机的护航之下飞到了德县十里铺机场,然后再搭乘火车,经天津、廊坊赶往北京;就算这样,到底北京王士珍的家里时也已经是当天晚上的八点多,北京已经天黑了。原本赵天一不想在家里和王士珍等见面,怕事后会影响王士珍,连累到他;在天津火车站用电话联系王士珍时,王士珍却说到:“国家已经到这个样子了,我个人还在乎那么多干什么”!一定要赵天一到他家里来找他,他和陆征详从袁世凯那里出来就结伴到家里等候了。
几个人见面之后,王士珍直接将赵天一带到饭桌上,准备边吃边谈;他知道坐了一天火车的赵天一肯定没有吃饭。因为事情急时间紧,赵天一这次并没有带随从,只是在德县远征军司令部带了几位警卫人员就北上了,一路上自然是顾不上吃饭,只能用水凑合,这时间还真是饿了。顾不上客套和斯文,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赵天一三五两口扒拉下两碗饭,随便吃了几口菜以后就抹抹嘴巴笑着说到:“这么多人看我一个人吃饭还是头一遭,现在吃饱了,我们谈正事吧”。
王士珍和陆征详知道现在不是客气的时候,几个人马上来到王士珍的书房,让人送上茶之后就开始了商谈。“聘老、陆总长,远征军上下已经准备好了,我说的是先期的那十个师的部队。不管总统如何应对,只要日本人敢派军队进入东北,我就敢对他们开战;至于事后总统如何处置我,那就等这件事彻底完了之后再说吧”。
对于赵天一的果敢,王士珍是体会过的,所以并不觉得有什么;但陆征详就不同了,他虽然对赵天一早有耳闻,并且赵天一任参谋次长那段时间还有过几次接触,但对今天赵天一的言行,仍觉得有些骄傲自大和不切实际。和日本人打,说的很轻松,日本人要是那么好打,总统还会这么难做吗?“赵将军,我觉得我们还是要等候总统的决定,等候英美各国对日本的干涉,不能冒然同日本开战,毕竟还没有到最后的一步,赵将军还是不要那么冲动”。
陆征详本来是想说不要那么自以为是的,但考虑到赵天一和袁世凯的关系,以及山东战役是人家亲自指挥的,所以把到口的“自以为是”改成了“冲动”。年轻人有冲劲固然很好,但不识时务就不好了,那就是无知。
“总长在外交部门做了这么多年时间,和各国政府打交道也很多年了,什么时候看到过一个国家只凭外交干涉就能让一个国家屈服的?没有!国与国之间只有*裸的利益关系存在,就像现在的欧美各国与日本,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要大于中国,所以对他们的干涉就不要抱太大希望。当然,他们也是也群见利忘义的家伙,如果发现中国对他们的利益大于日本时,肯定也会转向我们的,这是利益驱使。但最终能彻底解决所有问题的,仍然是我们自己。
今天让总长一起来参加我们这个商讨,是基于总长卓越的外交能力和斡旋手段,以及丰富的外交经验,让我们的国家在取得某些优势的时候不止于得不到该有的东西。我就这么给总长说吧!我和我的军队有能力打退日本的这次所谓的进攻中国行动,让他们在军事上占不到一点便宜。军事上日本人失败了,必然会回到外交谈判上来,我的要求就是:总长要在我们军事上取得胜利之后,在外交是借此良机也能有所突破;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完全取消十二条、取消日本在中国的驻军、取消日本在东北设立的巡警署。
做到这一点之后,我们就要要求日本人撤销在旅顺的满铁株式会社,将南满铁路收回国有,对日本人来说,这是一个狮子大开口的条件,但我们就是要这么做。取消十二条,这本来就是不存在的东西,所以日本方面并没有损伤什么;但从中国撤走所有军队,归还南满铁路,那就是要真的从日本人身上抢东西,这就要看总长的外交谈判功力了”。
从清末到民初,日本政府在奉天、吉林设立二、三十处由日本人把持的巡警署;这些巡警署取代了中国政府在各地的警察局的作用,强迫中国人接受他们的管理,随意逮捕驻地的中国居民,把那里当成了他们日本自己的国土在管理,赵天一当然要取消。
看着赵天一侃侃而谈的表情,陆征详有些石化的感觉,就连王士珍也觉得即兴奋又不可能。叹了一口气,赵天一接着说到:“不这样做不行了,昨晚我接到了南方来的一些情报,还真有革命党人在跟日本政府进行勾结,准备以出让满洲和蒙古的利益来换取日本在资金和武器装备方面对他们的支持,这简直是丧心病狂!据内线人员透露,革命党头目孙某人对其成员讲:‘袁世凯政府和日本人在谈十二条,让日本人获得满洲以及其它地方的特权,政府可以做我为什么不能做?与其让袁世凯这个独裁者霸占总统的位置,还不如让对我们友好的日本获取满洲的利益,这对我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这些人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他们正在利用政府的难点来达到他们的目的,所以政府绝不能答应日本的条款。而不让总统点头同意,光凭外交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军事上的巨大支撑,总统迟早会同意日本人的条件。所以,我没有得选择,必须对进入中国的日军展开反击。
第二卷 一战风波第一七八章 悲催的中国(2)()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一七八章悲催的中国(2)
赵天一还有一个原因没有对王陆二人说,那就是历史上日本人正是凭借和中国签订的二十一条,开始了逐步对中国、特别是东北各地的蚕食和渗透;因为有条约的同意,日本人开始大量向东北移民,并开设工厂,大量获取东北的各种资源,为“九一八”事变奠定基础。也真是有了这一无理条款存在,日本各届政府加大了对华的野心,让整个东北成为日本人实际上的领土,也才有了后来的“田中奏折”的出现。
而现在,同样为了威逼袁世凯政府同意他们的十二条,日本军方才有出兵满洲的决定。但最终来说,攻占中国东北并不是日本政府的最终目的,这从日本参谋次长明石元二郎那里可以得到证实。他在营口事件爆发后的第三天,也就是十月三日在致朝鲜总督寺内正毅的信上说:“营口事件问题不过是根本解决中国问题的一个可乘之机”,提出十二条要求,强迫中国接受,实现独霸中国的野心,才是大隈内阁侵华计划的主旨。
对于上述这些,有些赵天一知道,有些他还不知道,不过凭借重生的灵魂以及对日本人卑劣性格的了解,赵天一知道他们对中国的野心一直存在。
从王士珍家里出来,也顾不上安慰受了刺激的陆征详,赵天一直奔莫理循在王府井大街的住处而去。他想知道一下自己坐火车北上的这一天里,对待日本人的蛮横举动,欧美各国是一个什么态度,这些,同为西方人的莫理循在打探时,显然比其它中国人有优势。
莫理循这一天的活动显然很有成效,但是当赵天一从他那里知道了日本对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