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风起北方 >

第234部分

风起北方-第234部分

小说: 风起北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领国家走上富强。杨永泰素抱大志,尝谓政治目的,须求富国裕民,运用政策,使国家强盛,民生康乐。但乱世的他根本就没有一个施展自己抱负的机会和时间,直到赵一天的出现,山西大治的出现,才让他看到了希望。

    在和身边一些志同道合的的人商议以后,他们认为,目前的中国,想要赵一天快速上台,至少担任总理这样的职务,只靠时间累积资历是不行的,国家等不起,他们也等不起。只有通过强势的武力行动,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达成目的。但这样做,是为赵一天所不允许的,他们只能退儿求次之,希望通过外国势力的干涉,引起朝堂是那些大人物对赵也天的再次关注,最终重新进入朝堂,接近最高权力机构。

第二卷 一战风波第三二八章 事情都好商量()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三二八章事情都好商量

    对于朱尔典的要求,早在杨永泰的预料之中,之所以说前面的条件,是想让朱尔典明白:我们将军是有诚意帮助贵国军队的,至于能拿出什么好东西来谈,那就看你们自己的想法了。现在看到朱尔典很乖巧的按照自己设想的戏路周,自然也很很高兴。于是笑着对朱尔典说:“公使先生真是有心人,巡按大人去了一个工厂视察,正好明天回来,先生不妨在此好好休息一晚,养足精神,明天再和巡按大人面谈,你看如何”?

    一听到自己明天就能够见到赵一天,朱尔典差一点是热泪盈眶,高度集中的精神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这才又觉得自己的腰部、屁股等地方很是不舒服。他知道这是长时间坐车缺乏休息造成的毛病。看来自己是要在奉天城好好休息一下,顺便把杨永泰刚才说的事情安排布置一下。对方大头还没有来,这些小节目自己也必须重视,为了坦克,这些小事也得去做。在离开北京的时候,他已经获得了国内阿斯奎斯内阁的授权,心里面多少有些底气;首相对法国人和中国的交易方式很是感兴趣,有意做这方面的尝试。和法国人比起来,大英帝国在全世界的殖民地,就不用说了。

    赵一天是出去了,而且可以说是出国了。到底是去了哪里呢?原来赵一天离开奉天城以后,又去了东北的其它地方。东北历史上可是中国的资源大区,不管是以后的辽宁还是现在的吉林黑龙江,那资源可是厚厚的。日本正是凭借占领了东北之后,掠夺了大量的各种金属以及木材粮食,才敢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后世正是日本在九一八全面占领东北之后,马上从一个资源纯输入国,在一夜之间变成了资源能够自给的国家,这个说的就是东北的能量。

    所以赵一天就准备到东北各地看看现在的各种矿产工厂的生产情况。可是等他看了几家矿产工厂之后,心里面虽然高兴,却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可到底那里不对劲,却一时半会想不起来。直到他到达西安县(今天的辽源市)一家生产煤矿的工厂,看到一行外国字,听到几句外国话之后才恍然大悟起来。我怎么会把那个地方给忘记了呢!那里现在不是有大把的矿产资源尚未挖掘,不去挖等待何时!

    赵一天看到是一行朝鲜族文字,听到的自然也是朝鲜话。这才猛然想起对面不远地方的大山里面,就有自己想要的东西。对于现在才想起来赵一天有些埋怨自己,其实是自己想错了,他忘记了之前和日本朝鲜驻屯军在图门江发生战斗是为什么,那可是他一手策划挑起来的,不就是看上了半岛东北地区的港口清津吗!那里有日本人已经修筑好的码头、铁路,还有一个差不多已经投产的钢铁厂。日本人之所以往那里修铁路,不也是因为那个地方产钢铁吗!只是最近顾了其它事情,把这个给忘记了。现在自己又想起这件事,清津以北的朝鲜地区已经在吉林陆军第二师的控制之下,想必那里的铁厂已经开始出铁了吧。

    既然想起了邻居,自己有到了西安(县),那距离这里不是很远(其实还是有些远,三百公里往上)的茂山是有必要去看一趟吧!后世那里可是有亚洲最大、号称“亚洲之首”的茂山铁矿,就在图门江边上,说话声音大一点对面都能听得到。现在去看看,能不能把它给开挖了,自己也好减少在国内的开采地方,为后世子孙多留一些。

    也正是抱着这个想法,原本要看三天的时间,最后却变成了七天,主要是路上耽搁的时间多了一些。这还是有汽车的情况下,没有公路汽车走不了就骑马,要是全靠步行,鬼知道需要多少时间。

    五月的最后一天,也即五月三十一日一大早,朱尔典终于在奉天省督府见到了赵一天,没有外交辞令上的打哈哈,没有客套,两人随即直接就英国方面的需求展开了对话谈判。赵一天对朱尔典的要求,和杨永泰说的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希望在战后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需要英国方面给予支持。对此朱尔典当然满口答应并且保证只要自己还在这个位置上,一定会让赵一天满意。他没有说让中国政府方面满意,只是是让赵一天满意。随即双方也就从西亚战场抽调坦克通过地中海运往法国达成了一致意见,只是在谈到坦克购买费用方面,朱尔典就有些说不下去,因为此时的大英帝国,真的是拿不出太多的真金白银。

    两年的战争,让英国不但消耗了在本土的积累,连同在海外殖民地上的物产资源消耗也是极大。后世统计资料显示,英国在战争最高峰时期,平均日消耗军费高达七百万英镑(这个数字不是虚夸,本人查阅过这方面的资料),除了供应自己,一部分同盟国及自己的大英联邦内的国家的费用也需要英国担负,比如同盟国之中的俄国、法国、意大利,英联邦里面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南非印度等国家的军队。如此庞大的军费开支,就算日不落帝国再如何广阔和富有,也是经受不起的。不过想起国内的交代,他感觉自己有了底气。

    首相对于这次和中国人进行的武器交易,觉得应该和法国人学一学;而外交大臣格雷对于帝国在远东地区那些无用但又消耗帝国财政的众多基地很是烦恼,比如中国威海卫和刘公岛。这个地方是英国在德国人占领青岛之后威胁清政府租借给他们的,除了和德国人针锋相对,遏制北面俄国人南下,也是当时英国人的目的。但随着日俄战争俄国失败,北面的威胁消失了;随后青岛又被中国人收回,对德国人的防范也没有了对象,整个威海卫租界对英国来说失去了再占领的意义,除了花钱供养这里的英国居民和军队,护养远东舰队几艘老旧的军舰之外,得不到任何好处。

    英国驻威海卫办事大臣(最高行政长官)雷金纳德弗莱明约翰斯顿,也即大名鼎鼎的庄士敦,早就给国内去了无数份电报,希望能将自己调回国内,哪怕是去印度次大陆也可以。从中国军队收复青岛,击败日本军队的那一天开始,英国人在威海卫的日子就开始不好过。新任山东将军赵一他并不清楚这个时候威海卫还是英国人的租界地,派出一支军队想进入这里,受阻以后才清楚威海卫现在还是英国人的。这让他很是恼怒,当然是恼怒他自己竟然不知道威海卫现在是被英国人租借这个情况。

    虽然军队最好没有进入威海卫,但也没有离这里很远,而是在距离英国人的租界五公里处扎下了营地。对此,大战中的英国政府也顾不上找赵一天的麻烦,谁叫赵一天才收拾了英国的敌人德国人,马上翻脸可不好,朋友多一个是没有坏处的。

    想要购买中国人的坦克,真金白银是拿出来的,英国政府随即想到法国人的做法,正在为威海卫租界烦恼的外交大臣格雷就提出了这么一个想法,提前将这个地方交还给中国,再看看中国人有没有其它方面的要求。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中国人所提出的价格要求,即丢掉了包袱赚到了人情,又能为帝国减少购买坦克的费用,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在英国国内,因为战争开支费用太大,政府方面在国内加大了各种税收,比如和英国普通百姓息息相关的消费税、个人所得税更是翻了一倍;除此之外,英国政府还推出了附加所得税、遗产税,超额利润税等等名义的税收。这些措施让英国国内民众怨声大起,对现任政府不满的情绪也在增加;三月份开始,只是伦敦以及伦敦附近的几个城市,就发生了超过十起的民众抗议事件,逼迫阿斯奎斯首相降低了部分税收额度。购买中国人的坦克,能不花钱那是最好!

    对此赵一天自然很乐意接受。山东已经在他的影响下快要变成第二个山西了,如果能够早日将威海卫收回,建成一个军港,就可以和北面的旅顺一上一下港形成钳势,关住渤海的大门,保护京津的安全,顺便还以对对面的朝鲜半岛形成威胁。要知道,从威海卫到对面的朝鲜半岛,直线距离也不过两百多公里,换算成海里也不过一百五十多一点,海军军舰就算以十五节的巡航速度,也只需要十个小时就可以开到。将来要是攻打朝鲜日军,从这里或者青岛出兵最是合适。

    威海卫英国人能让出来,那么香港是不是也可以趁这个机会收回来呢?当赵一天试探着问这个问题时,朱尔典立刻就把头摇的向拨浪鼓,连连说到“no,no,赵将军,这个是不可能的,我根本就无权和将军谈论香港的问题,我看将军还是换一个要求,比如南亚或者南洋,看看能否如愿”。赵一天听完之后叹叹气,在英国高层心目中,现在香港在远东地区位置的重要性,和印度是一样的,想要要回来,以区区数十上百辆坦克,确实是不可能的。

    最后,赵一天和朱尔典达成协议,以提前交还威海卫租界地为代价,换取远征军(其实是赵一天)在西亚地区的三十五辆z…1型坦克。朱尔典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报告回了国内,并要求在埃及在帝国总督,安排人手和船只运送这些坦克。在电报体积中国西亚远征军的时候,朱尔典就想到了他们在西亚战场上的表现,心想如果这支军队能够出现在欧洲战场,那将对大英帝国军队是英国非常大的助力,所以也就顺便很随意的提了这支军队一下。

    让朱尔典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电报发出一个小时之后,当他马上就要踏上南下旅顺的火车离开奉天城时,在奉天驿(奉天南站)站台上,他接到了一份从车站电报房收到,从北京英国使馆发来的电报。一看电报,竟然是从国内转发过来的,这就让朱尔典有些纳闷。要知道,现在在中国虽然是早上十一点多,但这个时间在欧洲的英国伦敦,却只是凌晨四点的样子,距离天亮还有一段时间。可见国内对这件事是多么重视,一定是首相等内阁大员一夜都没有休息,一看到自己的电报就回复了。

    看完电报之后,朱尔典没有准备继续上火车南下,而是在站台是来回的踱了十几分钟的步之后,转身出了车站,再次赶往赵一天所在的奉天省都督府。刚才国内的这份电报,对他能够成功用威海卫换取到坦克很是满意,首相大人对他的工作表示了赞赏。但同时,却对他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那就是说动中国人,派军队直接到欧洲大陆参战。

    这就让朱尔典有些犯难,中国人从西亚撤走七十余万人中的五十万,自己那个时候虽然吵到了袁世凯和段祺瑞那里,但一点效果都没有。中国人里面,除了那个年轻将军之外,其余的,眼界和胆识都是不够的,看不到这些事情对中国将来的重要性。没有那位年轻将军在北京,袁世凯也只能听从下面人的说法;要是莫理循在的话可能会好一些,但他在欧洲,作为袁世凯的战场观察员是回不来的。

第二卷 一战风波第三二九章 事情有些乱()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三二九章事情有些乱

    就在朱尔典寻找赵一天的时间,欧洲索姆河布里…哈姆战场,五月三十日黄昏,正在向圣康坦地区进攻的英法联军,被德军打了一个伏击,短短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面,有坦克配合的联军被德国人打死打伤四万余人,遭遇几天以来最大失利。既然有坦克助战,为什么还会遭受如此损失呢?

    原来在坦克参战发挥奇效以后,战场上英国和法国的各集团军司令官就有些突发奇想,盲目的认为坦克是步兵攻坚的利器,步兵有了坦克这种装甲武器,战场上一定会所向披靡,德军无法阻挡。英国第四集团军司令官罗林森将军首先下令将配属给自己的八辆坦克战车打散分到了下属几个军的攻击阵地上,随后法军第六集团军司令官法约勒将军也是有样学样,将归属自己指挥的七辆坦克下发到几个法军军里面,希望能借此再次扩大战果,击溃当面的德军部队。

    开始的一天时间内,这种战法还是起到了很大作用。已经被坦克战车吓破了胆的德军部队,一看到轰隆隆开上来刀枪不入的坦克,战意全消,英法士兵很容易就能够攻占德军防守的阵地,取得胜利。但是随着更多德军士兵看到坦克的样子,听到坦克的轰鸣,在上级军官的威逼下慢慢开始适应这种新武器时,英法联军的坦克就无法在像开始那样作用大了,尽管当这种大家伙开上战场,越过战壕碾压铁丝网时仍然威风凛凛不可阻挡,德国人却已经开始想对付它的办法了。

    五月三十日下午,英法军队继续上午的战绩,向圣康坦地区的德军发动了进攻。这里的战场,已经突破了德军十公里的主防御阵地,开始向德军纵深阵地前进了。一切都和前几天一样,打头做尖刀的一辆坦克在前,不时有火光在坦克炮塔或者机枪口闪现,那是坦克车载武器在发射。坦克后面,紧紧跟随着一大批联军士兵,也在用手里的武器想前面射击着,不时还有士兵将倒在地面负伤的德军士兵收拢起来,押往后队交给医护兵。

    六点多钟的时候,就在英军第四集团军第十三军三十五师步兵团的团长史密斯少校决定再冲锋追击一下,就收兵停下整理战场防务防止德军晚上反扑时,突然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