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北方-第3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
此刻,霍尔岑多夫海军上将给威廉二世的报告,就是这些潜艇方面的事情,不过数据资料要详细的多,就连一些海上作战细节也在不厌其烦的为皇帝陛下解释。他这是要让威廉二世相信自己的海军士兵能够为帝国的防卫起到作用,美国人的船队可以下海,但能不能上海就要另说了!
“。。。。。。陛下,现在有了ud级潜艇,我们的水兵作战时就不一定非得靠近到敌舰能够看得到的地方再发射*,可以从他们看不到的水底下进行。另外,黑夜里我们的潜艇也能够进行水下偷袭,击中敌人和安全返回的机会都大大增加。就算在白天,我们的潜艇尾随敌船队也能随时随刻的发动攻击,因为敌人不会想到我们的潜艇水下速度也能超过十三节,完全跟得上普通商船的速度,而且能在水下停留超过十个小时,避免了上浮作战时的危险”。
一战时海军潜艇的作战方式非常的有意思:一是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水平限制,潜艇在攻击敌舰或发射*时,必须上浮到海面才能进行;这样,自己被反击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另外一个就是潜艇在攻击一方的船队时,必须得向被攻击者表明自己的身份以后才能进行(这点我好想在一本书上看来的,不是很确定),很有一点欧洲贵族决斗时的味道。
第二卷 一战风波第四三四章 扩大延续了的索姆河会战()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四三四章扩大延续了的索姆河会战
时间进入一九一七年四月份,欧洲的大战似乎处于了两极分化的状态;东线的俄军基本上成了摆设,剩余不多的德军不主动进攻他们就已经是烧高香了;而日本远征军也有了向西北方向撤退,进入布良斯克和库尔斯克的迹象。对此,英法虽然十分不满,但抱怨最大的莫过于美国政府,美国国务卿兰辛在对德宣战前就指责日本远征军在东线的不作为,会迫使美国提早对的宣战。等到美国四月六日对德宣战后,兰辛更是在国会上抛出“重新考虑美国对日本外交关系”的言论,来给日本政府施加压力。
四月八日,当国务卿获悉几艘运送美国远征军武器弹药的货船在北大西洋倍德国人击沉之后,更是要求美国驻日本公使想日本政府提出抗议,就日本俄国远征军的不作为进行抗议。英法意等国担心美国政府因为舰船损失而减缓对自己的援助,于是,也连同中国政府一起对日本施压,一起日本军队“有所作为”。
如此情况下,日本寺内内阁也有些坐不住了。想要让在俄国的远征军干一票吧,那就是要和实力强劲的德国陆军做对手,再说了,秋山好古大将不是还有另外一个秘密使命吗!可不能人他为此分了心。你美国人不是抱怨自己被德国海军欺负了吗!那我就不派陆军,刚才派海军去算了。海军这几年的发展可是很大,自从从荷兰人手里获得了南洋爪哇岛苏门答腊岛上的战略物资,军舰都造了不少,就派海军去吧!
一九一七年四月十日,在外界各协约国政府的压力之下,日本正式向欧洲派遣了一支“欧洲派遣舰队”。这支舰队由八艘驱逐舰和一艘装甲巡洋舰组成的舰队,舰队指挥官由佐藤康三海军少将担任,以装甲巡洋舰“明石”号为旗舰,八艘驱逐舰均为当时日本最新式的驱逐舰,都是这两年最新建造的。根据内阁的建议,这次海军出兵欧洲,目的地并非是北大西洋,也不是要和德国海军直接作战,而是到海军实力相对薄弱的奥匈帝国家门口地中海,和奥匈帝国海军玩一玩,保护那里的(从亚洲包括中国日本在内的运输)航线安全。
日本政府作出的这一决定,虽然没有达成英法美等国家希望在俄国的日本远征军出手,给东线德军最直接的压力,但人家好歹也作出了一番姿态,尽管不满意,最后也只能默默接受,在心里面多骂几句“日本猴子”解解气。
和日本人的无赖做法相比,英法对中国人的表现就满意多了,包括这些国家民间,对中国政府的态度也友好的多了。中国远征军在努瓦永突出部的巨大胜利,确确实实的让英法上下欢声一片,战争中的巴黎市民甚至燃起了篝火,用法国式的浪漫来表达他们的心情。法国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通过了一项法令,授权军队总司令官韦尼尔将军为表现杰出的“中国军队官兵”授勋。对此,威韦尼尔本人欣然同意并下命令参谋人员着手办理因为这场中国人的胜利,司令官本人从中将晋升为上将,他没有理由拒绝给自己的恩主颁发一些荣誉上的奖励。
最终,中国欧洲远征军团中有十二名高级军官被授予法国政府最高荣誉骑士团勋章…法国国家荣誉军团勋章,这个奖项最早由拿破仑设立,是法兰西军事和平民荣誉的象征,经法兰西共和国总统签署命令才能授予,原来只针对法国国内,不对外颁发。只是中国人这一次的表现实在是太出色太及时,可以说挽救了已经呈颓势的法军和英军,所以法国政府毫不犹豫的就拿出来了。
这十二名高级军官中就包括了张自忠、傅作义、徐永昌、孙震四人,还有几个主力师的师长、旅长等人;另外,获得该最高荣誉的还有一位低级军官远征军一师一旅一团一营营长孙立人少校。在这次战斗中,孙立人的一营担负正面抵抗和在诱敌深入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一营在他的灵活指挥下,不但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而且做到了全营零伤亡。最最后的追击战中,他更是追随坦克部队冲在最前面,德军二十军军长冯舒尔茨将军就是他带人活捉的,他是低级军官中唯一获得“法国国家荣誉军团勋章”的军官。
另外,远征军中还有八十七名中低级军官和士官,被授予了法国“骑士勋章”,同样也是一个荣誉极高的勋章,有一百四十七人获得了“战争十字奖章”。有意思的事,法国政府竟然给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政府总统徐世昌和国防总长赵一天两人,也各自颁发了一枚“法国国家荣誉军团勋章”;和其它那些勋章不同,这两枚荣誉勋章,竟然全部都是用黄金打造而成。为了平衡各方面的关系,法国人在给中国远征军颁发勋章的时候,也象征性的给英国远征军颁发了一些勋章,不过最高荣誉的“法国国家荣誉军团勋章”只有一枚,颁发给了英国远征军司令官黑格元帅,其它的就是一些“骑士勋章”和“战争十字奖章”。至于劳师远征的日本远征军陆军,则什么都没有获得;海军方面倒是获得了几枚“战争十字奖章”,也算作是聊做安慰。
法国索姆河战场,因为中国远征军的突然发力,让战争双方的高层都有些措手不及。不管是协约国的英法一方,还是同盟国的主力军德国一方,都没有预料到最先能够取得胜利的会是双方都在关注但不是最主要战场的努瓦永突出部会最先决出胜负。德军方面,对自己取胜是抱有至少百分之七十的信心的;近二十个师的地面部队,还有唯一一支坦克大军,就是不会大胜,但绝对不会输。法国人方面,战前尼维尔估计到最后胜利的可能是德国人,但绝对也是强弩之末了!法军第十集团军和中国远征军绝对能够让进攻的德军第八集团军大出一次血,然后自己北上索姆河援助北线英军的援军就可以趁机将精疲力尽的胡蒂尔顺手拿下,夺回努瓦永突出部。但现在的结果是。。。。。。
所以,在得到战场的战报之后,双方指挥部高层都出现了少有的“反应迟钝”,最后相同的命令都是要求下属在次求证电报真伪,而不是就此突然情况安排下一步自己军队,以至于双方都错失了一个机会。显然,中国远征军能够击败德军主力获胜,不在双方最高指挥官计划之列,也就没有相应的应对方案,反应迟钝就再正常不过!
正因为双方指挥官反应迟钝,没有后续手段,整个北线战场出现了少有的停顿,英法军队和德军都停止了各自的攻击,开始了观望。这一停,就是两天,时间很快进入了四月初,回过神来的英法军队在盟军胜利的激励下,率先又发起了攻击行动,德军被迫应战。这一次,双方之前的行动计划又调整了不少。
法军方面,已经是上将的尼维尔司令官更加的意气风发,决心将“尼维尔”进行到底。为了解决因为大战需要修养的第十集团军和中国远征军退出后的兵力空缺,司令官将一直游弋在后方做机动力量的骑兵一个军调了上来,并从准备北上佩罗纳的部队中抽调了一个集团军三个军九个师十余万的步兵,安排渡过努瓦永附近的圣康坦运河,进入索姆河南线。尼司令官的想法是,这一地区的德军第八集团军已经损失了一大半的兵力,剩下的也有三分之一带伤,只要自己的部队行动速度够快,就能在德军新增援部队到来之前,击溃胡蒂尔的第八集团军。所以,骑兵部队就很有必要出现在这里;这也是他调派骑兵第四军(预)上来参战的原因,法军没有英国人的骑兵多,所以用起来要谨慎一些。
德国方面,因为第八集团军的失败,参与亲自指挥的军需总监(本来是副总参谋长,但鲁登道夫却喜欢人家叫自己军需总监)鲁登道夫被迫对自己之前的计划“鲁登道夫攻势”进行调整修改,以便发动新的攻击。至少要把损失惨重的第八集团军像后面撤一撤,再给七补充兵力,恢复元气;第八集团军原先在东线作战,最早的司令官可是兴登堡,鲁登道夫也是该集团军第一任参谋长,关心该集团军那是自然的事情。
只是,对方没有给鲁登道夫很长时间的调整机会,两天时间之后新的攻击就开始了。鲁登道夫也只能在这两天时间内,将原本属于南方太子集团军的第五、第十五两个集团军补充给第八集团军,被打残的第十九、二十两个军的少量部队,直接撤回了国内休整。尽管补充了部队,鲁登道夫还是命令胡蒂尔的第八集团军后撤,离开圣康坦运河东岸六公里。
与此同时,德军第一、第二、第四、第六、第十集团军这奉命想对面的英法联军差不多同样的部队发起了反击,冯贝洛将军的十七集团军则紧守索姆河与沈康坦运河的交汇处蒂尼蓬和阿尔唐普一带,以防止法军从那里过河,威胁德军侧翼。此时的天气,法国大陆已经春暖花开,气温回升,守住每一条大河,都是必须的。北线的英法联军虽然又主动发动了进攻,但是之前他们却经受了德军重大打击,一度后退超过六七公里,最远处近十公里。“鲁登道夫攻势”的主要目标就是北线的英法联军(以英军为主),所以从战役一开始他们就经受着德军的不断打击;中间的停顿,也不过是让他们喘了一口气而已。
随后在中国远征军胜利消息的刺激下,黑格元帅不得不下令再次进攻,但进攻的力度,说实在的,并不怎么样。好在尼维尔北上的第一支援军抵达了战场,接替先前损失比较大的英军加夫将军第五集团军一部阵地,这才让这次的进攻有了一些起色。英军第五集团军所属第十九军在防守南博尼和阿蒂一带时,在德军冯贝洛将军的第十七集团军和巴伐利亚王储鲁普雷希特的第六集团军双面夹击之下,不但丢失了大片阵地,人员损失也是极为惨重。一个军三个师能收拢回来的士兵,也不过四千余人而已;战后该军军长温斯顿斯蒂夫也不知所踪,集团军司令官加夫将军让黑格元帅好一顿臭骂。
加夫将军也是有苦难言,事先并不清楚对面的德军兵力会增加那么多。情报表明德军虽然从东线有调动兵力到西线,但基本上都去了南面的凡尔登战场,或者更北一些的杜埃战场,没有情报显示德军在自己十九军对面有增加兵力的迹象,怎么就突然出现了好几倍于己的德军呢!自己一个军,面对对方突然出现的差不多六个军的攻击,想想这个数据和过程就知道结果会怎样。可怜的斯蒂夫,到现在还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体生死未卜;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加夫将军不愿意去想,那就是,斯蒂夫可能已经成为德军的俘虏了!
历史上的索姆河战役在去年的十一月份就结束了,但这一时空却延长到了第二年,战役规模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并且参战国中多了中国这么一个新生力量,这又是一个不一样的索姆河会战!
新到达杜埃战场的是法军第一、第一〇五两个由殖民地士兵组成的军队,他们归属于法军后备第十五集团军。这是一个新组建的集团军,除了一个骑兵军之外,其余三个军全部都是法属圭亚那、法属西非、法属赤道非洲、摩洛哥、法属索马里、马达加斯加等地的士兵组成;值得一提的就算是,法属印度支那(柬埔寨安南老挝)的青壮也被法国人组建了一支军队,就是该集团军的第一〇四军。这支新来的法军第三十五(预)集团军,被安排到了原英军第五集团军十九的位置,接替十九军的阵地,并协助防守英军罗林森将军第四集团军第三、第十五军的阵地。
基于德国人出色的情报系统,法军第三十五集团军到达杜埃战场的消息,第一时间就到了鲁登道夫将军的手里。对此,老将的心思飞快的旋转起来,显然,新到法军是一颗软柿子。他立即命令四个集团军猛攻当面之敌,有将后面的德军预备第六、九、十四等三个生力军调上前线,准备用来对付法军三十五集团军一部,用最快最短时间将这个软柿子捏烂捏碎。鲁登道夫将军知道,尼维尔的后续部队正在赶来,如果不趁这支法军刚到,战场形势不是很了解的时机将其消灭掉,后面将不再有这个机会。
所以,由一些上了年纪(四十余岁)的德国人和养好伤的士兵组成的预备役三个军,就被快速的从后方调往前线。到达战场之后,每一个连队都有熟悉战场地形的士兵带领之下,没有经过任何的炮火准备,就对当面还在挖掘工事的第三十五集团军发起了猛攻,最先接战的是由法属印度支那士兵组成的一〇四军。
鲁登道夫这一次仓促的,没有经过任何事前准备的突然攻击,让法军第三十五集团军吃了大亏。被攻击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