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北方-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现在他生气了,因为他着急了!父亲、妻子去世后家里面很多事情都需要他亲自处理。就拿这次去往宁夏道的商队,也是他在执掌家中家主位置后开发的路线,而且是第一次。从美国回来参加父亲的葬礼后,有经商头脑的他敏锐的发现尽管很多大一点的城市都有了电和电灯,但作为底层普通百姓,还是有很多用不1起或用不上点,各种油灯还是占了很大成分。火油已成为中国百姓夜间生活照明的必需品,立马判定经营火油生意有厚利可图;于是他马上在太谷县设立“祥记公司”,向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交付四十万银元作为保证金,取得了在山西全省经销亚细亚“壳牌”火油的总代理权。
原本想着凭此首先可以在山西赚一把,然后再向周边地区省份推广;这也是他把“祥记公司”设在太谷不是太原的原因………远离有电的大城市,接近下面的农村市场。但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几个月时间,太谷周围几个县,包括潞安府(长治)、凤台府(晋城)和灵丘等地火油的销量大减。一打听,才知道这些地方都建设了水力发电站和火力发电站,火油的用量自然会减少。
孔祥熙回国到山西以后,确实发现离开这段时间整个山西的发展和变化非常大。各地都在修公路,连同北面的铁路也在修筑;到处是建设的大场面,很多地方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工厂企业,让他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和难以置信,政府什么时候这么关注地方建设和发展了?如果早这样,国家还会这么落后贫穷吗?辛亥革命的时候,孔祥熙曾在家乡太谷县(前文在太原有误)领导商团团员和铭贤学生组织的义勇队光复了县城,并组织学生组成敢死队奔赴前方参加抗击清军。但后来看到太原的革命运动又莫名其妙的消失了(这要感谢赵同学和他一家人的努力),山西又和清政府打成了一片,于是心灰意冷之下决定再出国学习。但也才一年的时间,山西就变成这样了?孔祥熙还好没有去过晋北和包头归化一带,否则会被那里的一座座工厂吓死,那些可都是从一九〇五年就开始修建的工厂,到辛亥革命的一九一一年时,已经生产了好多年了!
就在孔祥熙一个人被“关押”两个多小时,他也鼓起勇气硬闯了三次未果之后,赵天一终于回到太原并命人将孔庸之先生送到太原火车站附近正太街的豫春园饭店,准备好好请这位大商人吃顿饭、压压惊、谈谈事。稀里糊涂的孔祥熙被人送到正太街时他认出这是哪里了,来过!到了豫春园下车一看也认出是哪里了,也来过!太原“新”、“马”、“太”这三个现在最着名的街道他孔大公子怎么能不知道呢!这里的“新”指新城街,是和过去满洲人驻扎在庙前地区大南门街西侧旧城街相对应的地方;“太”指正太街,该街位于正太铁路终端的旧太原站对面,因此称为正太街;“马”指上马街,是三条街中历史最悠久的古老街道,街名来源于明朝晋藩所修建的“皇庙”。这些地方孔祥熙可没有少来过,毕竟他的家族也是有钱人;忘了告诉各位,孔祥熙乃孔子的第七十五世孙。
赵天一之所以在豫春园请孔祥熙,那是考虑到孔祥熙乃一正宗文人,除了在国内读书,还就读于美国欧柏林大学,主修理化课程,两年以后,又兼习社会科学。随后又入康涅狄格州的着名学府耶鲁大学,并于两年后荣获经济学硕士学位;这样一位满腹经纶、饱学诗书的人用餐的场所当然也得高山流水、清静雅致才行。还好,豫春园恰好就有这种格局和环境,虽然说不上经典,但吃一顿饭听一首古筝还是可以的;只不过赵天一不知道孔祥熙这种经常喝洋墨水的人对中国古典音乐是不是会喜欢,反正他个人是很喜欢古筝古古乐器的,特别是古筝和古萧合奏,简直是美到极点。
孔祥熙下车时,就看到饭店门口几位身穿便衣但明显是军人模样的汉子围中一位有八字胡同样身穿便装的年轻人站在门口,看到自己下车便大步迎上前来。难道这个年轻人就是把自己软禁起来的人?年龄方面也不像啊!或者是幕后主事人的助手、副官?就在孔祥熙胡乱猜测时赵天一已经上前握住了孔祥熙的手,“庸之先生包涵,战争期间多有不便,非常的对不起;所以在今日略备酒水给庸之先生赔个不是,还请庸之大人大量不要计较。来来来,里面请”!豫园春的老板不知什么原因也出现在门口,站在这个年轻人身边也向孔祥熙点头,笑脸相迎。搞不清状况的孔祥熙只好按照赵天一的手势,走进了饭店大门,一边走一边想“这个年轻人来头不小,应该很不简单”。
做出这样的判断,一是豫园春老板也到门口,身份不是很特殊的人,饭店老板是不会亲自迎接的;今天出来不是因为他孔祥熙,那就只有一个原因………为这个年轻人。第二,刚才自己和这个年轻人握手,近距离观察和感觉,就发现此人不是表面上看到的年轻,久居上位的气势是怎么也难以掩盖的。第三,刚才的说话中,都是以主人的口吻在说,并非以一个助手或者副官的立场在讲话;看来这个年轻人就是把自己关起来的幕后老板了。想到这里,孔祥熙就开始小心起来,他可在关押期间听士兵议论过,这次出兵带队最高军阶好像是一个师长,这么年轻就是一个师长的话那可就很了不得。想想看,武昌起义时敌我所有的军队加起来也就两个师不到,而整个山西那个时候也不过一个混成协而已;这个年纪轻轻就当上师长的年轻人到底是何方神圣,关押我是什么目的?难道说他看上了我孔家的家业、或者我成立不久的祥记公司?
孔祥熙越想越不安,越想越心惊。山西省虽然和其它省一样都已经共和了,但和北方其它省一样,缺少南方革命党那种大刀阔斧的改造和宣传;政府的统治还是以袁世凯为主的官员在把持,他们的军队要说抢一家货栈什么的还不是上面官长一句话。但他随即一想又不对,山西这一年的变化自己是看在心里的,如果说山西地方官员不理地方也说不过去,这些工厂企业就算是在革命运动最热烈的湖南两广也不见得有。
带着矛盾的心理,孔祥熙跟随赵天一他们进入了一间院子院,一间不是很大,但却拥有楼台亭阁和小桥流水的小院。一眼看上去,精致美观的布置就让人喜欢。绕过假山,沿着曲折的回廊到了一座二层小木楼下面,赵天一再次伸手对孔祥熙说到:“请,庸之先生请上楼”,说完回头对跟在身边的饭店老板点点头:“可以开始了”。随后,自己也跟着上楼而去,而几位侍卫人员则分头守在小楼四周。
一上二楼的房间,孔祥熙就看到里面全部是中式家具布置,而且是仿古的家具和格式;屋子里面还点着不知名的香,香烟正袅袅升起,让整个木楼都充满了淡雅的香气,在楼下都闻得到。靠外面的地方摆着一张不大的矮几,里面的地方用白色纱窗隔起来的,隐约好像有人影晃动。刚盘膝坐下,就有人从楼下送上香茗,白色纱窗里面也传出古筝的弹奏声;一时间,木楼、茶香、香香、古筝的声音,再加上房间里面古色古香的布置,让人心旷神怡非常的享受。
抬头看年轻人时,发现他也正看着自己。“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赵天一,字健行,现任政府第七师师长,家父赵怀桑,添为本省省长”。介绍完自己,看着孔祥熙略带惊讶的表情,赵天一继续说到:“庸之兄对我可能根本不了解,但我对庸之兄可神慕已久,早就想向庸之当面请教;今日一见我兄果然人中龙凤,不可估量”。见赵天一如此推崇自己,孔祥熙心下略微轻松不少,看来不应该是想抄家的样子。
“健行。。。健行老弟年纪轻轻就高居一师之长,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这才是人中龙凤,我一介平民百姓,只懂得做一些小生意,也只是养家糊口而已,何来健行老弟如此高看”。不明就里的孔祥熙不敢太放松心神,还是不动声色的说到。此年轻人虽然和自己一样是山西本地人,但父亲是省长,那就不一般;自己早年留学美国时曾和孙中山先生见过一面,也算是同盟会的外围人员,现在袁世凯政府对国民党以及原同盟会的人员可不是太友好,孔祥熙担心和袁世凯走一条路的赵氏父子到时候把自己也革命了,所以的小心应对。
第一卷 第五十五章 赵孔会面(2)()
第一卷第五十五章赵孔会面(2)
打破两人之间文绉绉的气氛以后,赵天一和孔祥熙两人顿觉轻松不少,两人之间的关系无形中也亲近了不少。随后赵天一让人摆上酒菜,盘子不大,但菜的式样很多也很精致,两个人开始边喝边聊;孔祥熙也想好好了解一下眼前的年轻人,于是也就静下心来听赵天一说话。
结果赵天一越说孔祥熙就越感到震惊,原来在自己的老家山西还存在这样的一个年轻人!这可是自己从来都没有想到的。短短几年时间,不声不响的就在包头归化建立起了巨大的工业基地,竟然还有了年产三十万吨的钢铁厂,多么的不可思议!还有什么化工、机械、矿冶、食品、制药、汽车等一大堆工业工厂。孔祥熙在赵天一的逐一介绍中快要昏过去了,他激动的心脏有些承受不起如此巨大的信息冲击;在自己还在怎么样用外国人的火油赚一点小钱的时候,这么一个年轻的人都已经成功的建立起了山西、不,整个北方整个中国最大的最完善的工业体系,这,这怎么能不让他心跳加速,激动万分。要是孔祥熙知道钢铁厂的年产量是八十并非三十万吨时,不知又会如何想。
在美国碰到孙中山先生,先生就告诉孔祥熙:“不论兴办任何事业,都得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尤须持之以恒,方可有所成就。至于革命工作,尤应自启迪民智开始”。这句话一直埋藏在他的心里,到现在还没有忘记。只是中山先生话里的“兴办任何事业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话,那些奋斗了几年乃至十几年的革命志士没有做到,自己也没有做到,却让这么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做到了。试问在今日之前,自己可曾有听过赵天一的名字,没有,从来没有过!反倒是孙中山、胡汉民、汪精卫、黄兴等革命派人的名字如雷贯耳。打打杀杀的革命派人物没有为祖国修建一座工厂,反倒是这么一个无人知晓的年轻人在众人都闹革命的时候悄无声息的建立起了一连串有体系的工厂企业。如此一看,反差对照太明显了,孔祥熙的心里面顿时汝如翻江倒海般不能平静,他一面尽量努力消化思考赵天一带给他的震撼,一面用喝酒和吃菜来掩饰自己心中的不安。
孔祥熙想了一会儿,又觉得这不大可能。自己虽然没有去过包头晋北,但山西其它地方的工厂建设也看到了,虽然是欣欣向荣但也开始没有多久时间,也就一年时间左右。难道在包头就不一样了?再说了,建立从钢铁、机械、制造、加工、化工、制药、汽车等工业体系,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赵天一也就是有了工厂的模型或者计划打算,并且已经开始建设而已,最多有那么几座工厂开始生产,不可能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已经“全面实现生产”。因为要完成这样的壮举,没有庞大的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做后盾,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这也是为什么孙中山等人只能在嘴上喊喊革命、救国、发展等口号,实际上做不到的原因之一。自己不要被这个刚见面的年轻人骗了。
想到这里,孔祥熙端起自己的酒杯,向赵天一敬酒到:“天一兄弟说的这些真的让我很感动,没想到兄弟只凭自己一个人就办起了需要举国之力才能办成的事情,来,我敬兄弟一杯”。说完仰头将酒喝干,随后又给赵天一和他添上酒,看着赵天一说到:“不过我还是有些怀疑兄弟刚才说的话,比如有了年产三十万吨钢的钢铁厂,还可以自己组装生产汽车?这些,确实很难以令人信服。要知道,就是比我们先进的日本国,这一时期的钢铁产量也不过六十万吨不到每年(资料只能查到一九二一年日本钢铁产量为钢86。5万吨,所以推测在十年之前为六十万吨左右),你凭什么说你一下子就可生产出三十万吨钢。我国最大的、从清光绪十六年(一八九〇年)就开始投产的汉阳铁厂,现在的年钢产量也不过只有可怜的五万吨,你的三十万吨真的有些让人不敢相信“。
说完这些,孔祥熙感觉自己的心在砰砰只跳,他即希望自己的话是真的,好戳破这个说假话的厚脸皮年轻人;又希望自己的话是假的、是无中生有,自己的国家真的已经有了这个能力的钢铁厂。所以他的心情很是矛盾,忐忑不安间只好再端起酒杯,眼睛却一眨不眨的盯住赵天一看,看他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对孔祥熙的心情和想法,赵天一虽然不能把握百分之百,但十有八九还是差不多的。这个年头,你要说在中国找出一个产三十万吨钢材的钢铁厂,那几乎就是在痴人说梦,不要说三十万吨钢材的钢铁厂,就是钢铁厂也都少的可怜,所以孔祥熙有这种怀疑很正常也很合理,这是一个正常人在正常情况下的正常思维。端起酒杯,和孔祥熙遥敬了一下,举手喝干了自己的杯中酒,赵天一想了想,这个孔祥熙现在可是自己正急缺的人才,经济方面也好,金融方面也好,都需要他来协助主导,但怎么样才能将他收为己用呢,只能这样了。
“孔先生,这样好不好,我说我有,你又怀疑,再这么争论下去也不会有结果。我们两个不妨打一个赌,如果我输了,包括我个人在山西的所有工厂,还有中国银行的股份,包括所有的军队全部归先生调遣,包括我个人也随先生指派。但是,如果兄弟我侥幸赢了的话,小弟也斗胆要孔先生听从我的指派,你看如何”?
孔祥熙马上毫不犹豫的说到:“ok,没有问题”,随即又觉得哪里有些不对,但有说不出来,而此时赵同一又举起斟满酒的酒杯高兴的说到:“来来来,孔大哥,不管怎么样,过了今日我们就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