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风起北方 >

第50部分

风起北方-第50部分

小说: 风起北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人注意到的是,不管北京袁世凯政府还是山西都督赵天一,在发表电报指责十六师的时候,好像都忘记了一件事,那就是对外宣布撤销十六师部队番号这么重要的一件事,让已经宣布自己独立的十六师还顶着一个中华民国政府陆军正规师的番号在拉萨。更没有人注意到的是,在山西都督派往西宁封堵十六师退路的军队中,车辆、马匹、牛羊的数量竟然还比人的数量多;说是一个团的士兵竟然随军带了远超他们人数使用的三万多头牛羊马匹,以及三百多部汽车运送的各种物资。到西宁以后,竟然还有三千多头从四川阿坝、甘孜地区、甘肃甘南地区以及西宁西海周边地区征集来的牦牛。随后,这些牦牛就驮上物资,加入了三万多头各种牲畜当中,开始往青藏高原进发;原来这些都是赵天一为进藏军队准备的东西,要利用现在温暖的季节送到拉萨。整个西藏地区八月份天气是最好的时候,晚上最低的温度也在0以上,白天最高气温也在十七八度,最适合进藏。

    十六师(独六师)在西藏宣布独立以后,英国人并没有像袁世凯想的那样向中国政府发出什么严厉的照会和一系列的抗议行为,让北京的袁世凯惊奇之外也就没有什么再往其它方面想,又开始他最后的灭贼行动……随着李烈钧江西军队败走南昌,南方反对袁世凯的军队已经走向没落,各地宣布取消独立,袁世凯开始在全国通缉孙中山、黄兴、陈其美、柏文蔚、李烈钧等。

    对于已经进入西藏拉萨的中国军队突然宣布自己占领的*,吃惊的不只是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世界其它国家和政府也感到很吃惊。中国人果然看不透,这去攻打独立地区的军队到了地方之后自己宣布独立,真的令人不可思议。开始的时候英国人还想着一方面向北京政府施加压力,要北京政府出兵去西藏;自己也急匆匆的在印度抽调组建部队准备入藏,将这个可恶的中国十六师消灭掉,夺回已经快要到英国怀抱的西藏地区。对西藏地区也有野心的俄国和日本,也在观望看英国人如何动作,自己好浑水摸鱼;既然这个地方有宣布他不属于北京政府,那谁都可以去切一刀。

    就在英国新任印度总督查尔斯哈丁男爵组织军队,准备向西藏开进时,却突然收到英国印度事务大臣摩黎的电报,要求其分散已经召集的部队各回原处,西藏问题另行解决。到底出了什么事情,让英国人改变主意了呢?原因出在英国驻北京公使朱尔典身上。

    朱尔典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就来到中国,先在北京领事馆任见习翻译员,曾于各口岸学习领事业务,对中国官场和中国人的心理思维相当熟悉和了解。四十多年的中国外事活动,让这个英国人在中国交到了很多朋友,也熟悉了很多中国人之间才有的厚黑礼节;明白中国人的礼貌和客气背后的真意,也清楚中国人对权利的欲望和追求。西藏事件发生以后,朱尔典本人也是很生气和恼怒,大英帝国的土地怎么能说跑就跑了呢?正常的愤怒之后他就开始了正常的分析,最后高兴的发现,这件事未必就是一件坏事,操作好的话,西藏还是会在大英帝国的怀抱里面。

    之所以这么想,还是源于朱尔典对中国人的“了解”;他认为那个十六师的官长之所以宣布独立,无非也就是希望他能够掌控整个西藏,成为西藏那个地方的最高王;这个名义问题,大英帝国绝对可以帮他做到。不管是藏人或者汉人,只要能够和英国政府合作,成为大英女王座下的一员,让他成为西藏的王又如何,还不是在英帝国控制之下。于是朱尔典马上给国内发电报,说明自己的意图和想法,并向国内表示,由他自己亲自赴西藏拉萨和已经独立的自治政府谈判,说服其效忠大英女王。由于朱尔典的电报里面有较为详细的说明,于是这个建议很快被英国国内通过并迅速恢复给朱尔典;就这么的,英国人对北京政府不抗议不威胁了,印度方面准备出兵的事情也停止了,就等在朱尔典从北京前往拉萨进行说服工作。

    一九一三年八月二十日,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离开北京,从天津坐英国军舰“曼彻斯特”号开往南洋,准备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然后再由陆路进入西藏。这次的过程,注定将是朱尔典一次漫长的旅行,我们在后续再说。

    再来看看中原地带,在豫西攻占了内乡的白郎部,于九月又率军向东,兵锋直指豫西南重镇南阳,在调动北洋军队纷纷向南阳靠近时白郎又在南阳西南的青华镇掉头南下,急行军四十公里,攻占了兵力空虚的新野县城。在城内大肆抢掠一番点了一把火后又离开新野南下,目标隐隐约约像是要攻打鄂西北重镇襄阳一样,惊得北洋军第一军第二师师长王占元赶忙将部署在豫西北部的军队调往襄阳一带布防。就连在武昌的副总统黎元洪也立即电令鄂、豫、陕三省军队,不分省界,联合“会剿”。结果白郎却带军向东,于九月十六日,在城内守军两个连配合下,打破湖北重镇枣阳,歼守城军五百余人。进城后,开仓济贫,张贴告示,对外自称为“中华民国抚汉讨袁军总司令”,并要求在南方抵抗的江西军队服从他的指挥;原因是南方各省的讨袁军司令官们全部都失败都逃跑了,只有他白郎还在继续率部“英勇善战,日陷数城、破敌数万”。

    白郎在豫西的活动,让负责围剿的北洋各军十分的被动和丢脸。枣阳被占后,南阳镇守使吴庆桐电令驻樊城之第五团派步兵一营、驻钟祥之第五团第一营派步兵三连,由西、南两个方向进攻枣阳;令驻随县之第四团分扎边界防堵;由帮统李治云和团长赵福汇所率之部队也分别进至枣阳城下,形成四面包围之势。结果攻了七八天,死伤数百人还是没有结果,吴庆桐就想调刚刚到豫西灵宝一带的山西晋南镇守使赵四明的部队,却被告知要围困入陕之匪军而未能如愿。久攻不下之时,黎元洪调拨的两门重炮终于到来,白郎眼看枣阳城守不住,随即与十月六日率部弃城西逃,重新钻入东北桐柏山区,让知道消息的袁世凯大骂自己的亲戚张镇芳不止。

    到十月中旬时,整个国内战场只有白郎的土匪部没有被剿灭,其它各省(除西藏)都在中央政府的怀抱中,这让袁世凯即满意又不满,而河南都督兼民政长张镇芳更加的着急。一方面命令各地守军原地驻守不得妄动(担心调动以后地方空虚又被白郎所趁),一方面急令河南第一师师长张锡元和旅长王毓秀分别率部进剿。结果在山区地带,起义军依托高山密林,与优势敌人周旋;进剿的军队晚上不敢在山区宿营,部队只能早上出发黄昏归来,根本无法与起义军作战。自己反倒累的人困马乏,毫无战斗力和士气可言;就这样,豫西的白郎部就拖到了一九一三年的年底。在年底总结会上,陆军总长段祺瑞就向袁世凯报告起义军“地处腹心,若不认真痛剿,终无了局”;不仅这样,由于白郎上次在枣阳城内,杀死了几名外国传教士,因而引起了西方各国的重视。十一月,驻汉口的各国领事,召开会议,研究对策,建议北洋政府使用飞机;各国驻京公使也一个个拜访袁世凯,希望大总统能够抽调重兵,对白郎土匪进行剿灭。

    在众多外国势力压迫之下,袁世凯决定调集河南之外的兵力进行围剿战,而白郎军接下来在一九一四年的战斗,迫使袁世凯不得不调动山西一个旅的军队南下,加入围剿行列,让赵天一有了染指中原的借口。

第一卷 第八十一章 东北形势() 
第一卷第八十一章东北形势

    一九一三年五月十二日,锡林郭勒草原东南克什克腾旗经棚设治局里面,新任经棚设治局管带曹福升正在听手下汇报这里的情况;一边听一边也不知道是满意还是怎么的嘴里还一个劲地“嗯!嗯!”的直答应,脸上露出让人琢磨不透的表情,让报告的人心底下对这位刚刚来到的管带充满了畏惧。

    听完手下报告,曹管带并未做什么评价和询问,而是挥挥手,让这个家伙离开自己的房间下去了。那个小军官刚走,站在曹福生身后的卫兵模样的年轻人就开口到:“营长,没有想到这个小小的克什克腾旗里面竟然还有这么多人拉杆子,虽然都是前任同意了的,但有些人数也太大了一些吧!比方说那个白岭子山赵家集,就有四五百人,比我们这个国民政府的地方驻守军队也少不了多少;还有那个什么桦树坡大王庄,也有两百多人的护庄队。这些人要是能全部收到营长手上,营长不日就可以升团长了,到时候。。。。。。”。

    “唤林,你我刚到地方,很多事情还是需要多了解了解,多观察观察方才好,凡事不能毛毛躁躁”。一边说着曹管带还起身踱步,一边手里的折扇还不时一开一合的摇着,看来这位曹管带名为武将,但身上文人的气息要重很多。此时虽然已经是*气,但锡郭勒草原东的气温还没有热到需要摇扇子的时候。走了两步,曹管带停下脚步,“唤林,准备礼物,明日我们就到西面的白岭子山赵家集去看看,去拜访一下赵家集的主人”。

    曹福升,四川成都人,今年四十八岁,奉天都督兼民政长张锡銮的一个远方亲戚的亲戚,一直跟随在张锡銮亲戚的亲戚身边做事。这次好不容易得到一个机会,请他的亲戚在张锡銮面前替自己谋了一个差事;虽然是一个武职,也已经让曹福升很高兴了,好歹也是一个官员呀!走马上任伊始,曹管带自然要给人一种温文儒雅高深莫测的感觉。所以,虽然是武职,他也要做出国个文官的样子来,这样就不会让下面的人离自己远一些;获得亲民称号的他还想着更上一层呢!

    民国初年,中国各地土匪众多,东北各地的绺子也有数百股;多则上千人少则数十人,分布在东北大山和蒙古草原一带。之所以这么多,源于清末政府对东北缺乏有效管制和外国列强对东北的侵略渗透和颠覆破坏有很大关系;俄国强盗对东北源源不断的烧杀蚕食,日本人在一九〇五年日俄战争之后的渗透等等。剥夺了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的生机,逼迫他们走上了打家劫舍的路子;现任东北陆军二十七师师长张作霖,前身不也是一个土匪吗。

    正因为东北各地土匪响马多,所以派任的官员中武职就比文职多;这个前清秀才出身的曹福升尽管托了关系走了后门弄了一个官下来,但却是一个管带不是一个县丞。但他也没有多少计较,还是高高兴兴的走马上任了。

    五月十三日,曹福升在一群护兵护送下,来到了距离经棚镇十三四里的白岭子山下的赵家集;老远就看到不少人推着小车挑着担子成群结队的向赵家集方向走去。一打听才知道今天是农历四月初八,赵家集逢集,正是赶场的日子。一听这个,曹管带更来精神了,东北人赶集可是很热闹,只不过这几年日子不怎么好过了,老百姓就算赶集也没有啥好东西拿出来。今天看这里的老百姓还有捉鸡赶鸭的,想来情形要好一些。

    离赵家集还有四五里路时,就看到十余匹战马和马上背枪的年轻人,看到这边也有马队过来,立刻就打马迎了上来;距离三十多米时就有一人越众向前对这边一群人里面的一位喊到:“原来是黄营副,今天什么风把黄营副吹到我们这里来了”!曹福升马队里面被称做黄营副的人就是昨天给曹管带汇报情况的那个军官,见来人这么说他,老脸一红,顾不上什么解释,赶忙朝对面喊话那人说到:“今日看来是李大哥当值,小弟今日是陪我们新任营长曹大人前来拜会贵庄庄主的,还请李兄弟通报一声”。说完之后回头对自己的营长说到:“大人,这些是赵家集护队的人,今天逢集,这些人是出来看护的”。

    对面的人听说是新任经棚镇守备营的营长前来,也是吃了一惊,随即打马上前,在马上对着众人围在中央的曹福升行了个礼,“不知曹营长驾到,我马上派人通过庄里面,本人还有公干在身,不能陪营长前往,还请营长见谅”。说完,又行了一个礼。曹福升见此人长的浓眉大眼,骑在马上也是非常精神,也就对他没有下马对自己行礼不做计较,回头对身边的黄副营长说了声“我们走吧”,就骑马向赵家集方向走去。一边走一边向身边的黄营副问到:“这赵家集的护队都有马?看起来好像很不错”。“回大人的话,这赵家集共有两百多匹马,这些人因为是外出巡庄的,所以都人人配有马,其它的护队就没有了。不过他们都和胡子交过手,见过红,手底下不弱”。听了这话,曹管带和身边的贴身护卫曹唤林对看一眼,什么也都没说。

    还没有到街口,就见路边站着一人,恭恭敬敬的向马队前面的曹福升行礼,“在下姓郭,添为赵家集庄中管事,奉庄主之命在此恭迎曹大人,请曹大人移步从这边进庄;正街因今日逢集人多手杂,怕惊扰了大人,我家庄主已在门口等候大人”。说完,就带头向另外一个街口走去;曹福升瞥了一眼人头晃动的主街,就跟随前面的郭管事向前走去,身后众人见状,也一同跟了进去。

    曹管带在赵家集一直待到第二天下午才离开,来时表现不显山不露水的曹大人,离开的时候是满脸喜色,得意洋洋,身边的十多人也一个个气色很不错,黄副营长和护卫曹唤林也都非常高兴的样子,而且还被来时多了几个人。和曹管带的高兴比起来,这些人的高兴算不得什么,不就每个人被送了几块大洋吗!和我们曹管带比起来,还是差很多。当然,管带不是被送了很多大洋才高兴,他是因为自己这次成功的出访并得到了帮助才开心的;没有人想到这个赵家集的老庄主竟然是一位举人出身,虽然他这个举人是花钱卖的。

    赵天一派驻在东北赵家集的人是他的六叔伯赵怀梓,在他父亲赵怀桑这一辈,也只有年纪在四十出头的六叔还算年轻,正好到这里担任庄主,负责应付一些面上的事情。至于下面其它事情的运作,则由年轻人在负责,赵天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