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梦 >

第139部分

大宋梦-第139部分

小说: 大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笑寒微闭的眼皮轻动了两下,道:“让他们整好队列站立!”

    “按长幼的序列排列!”

    二狗子虽是疑惑,但也是照办了。

    “乡亲们!”

    乡亲们!

    “今天我们家小老爷亲自来见众乡亲,你们恐怕大多都还未见过我家小少爷!”

    一个白发老人颤颤巍巍走上前来,看着梅笑寒,点了点头道:“小老爷看起来颇有其祖父的风采,倒是神似!”

    “既然是小老爷亲自来见我们,我们自然是十分荣幸!”

    “希望梅少爷能够多租些田地给我家,考虑我刘家上下数十张嘴巴等着吃饭的份上”

    姓刘的农户刚说完,另一个便道:“你们刘家困难?我们王家就不困难了?话不能这样说,王家几十年来一直给梅府种地放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众人议论纷纷,互不相让。

    梅笑寒起身,挥了挥手让大家停下,道:“众乡亲的困难我们梅家自然知道,我梅家也能理解你们,只是我梅家也不是大户人家,众乡亲的难处也并非我梅家能够全部解决!”

    “今年再要想租地,已与往年不同了!”

    众人听后,表情纷纷呆滞住。

    “这”

    “莫非是梅家已把土地都转租了?”

    “这可如何是好!”

    “不能租地,又如何养活一家老小!”

    “梅少爷,你不能这样啊!”

    一农户突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爬上前来抱住梅笑寒的大腿,死死不放,道:“梅少也若是不租地,我便长跪不起!”

    “我家那个闺女今年刚过17,长的可是水灵,身量可是苗条,梅少爷要是不嫌弃,就让她陪着梅少爷,服侍梅少爷平日生活可好?”

    “17?”

    “都17了,你也好意思说出来?”

    “刘叔,你家那个20岁的大闺女怕是没人要了吧?”

    说自家的时候,还不忘贬低别人一下。

    “我家那闺女今年刚刚15,正是最美最嫩的时候,又是一个黄花大姑娘,正想找个能疼人的人家嫁了!”

    “我家闺女14!岂是你们能比的?”

    众人的一番话,说的梅笑寒满脸的羞涩,十四五六七在现代这个年龄还正是最青春靓丽的时候,正是在课堂上读书学习的时候,梅笑寒从来没有敢往那方面想。

    只是古人的结婚年龄普遍都较早,所以到了十五六岁结婚嫁人,倒也不算是什么!

    二狗子道:“我家小少爷,尚且年幼,娶妻之事倒是不着急,就不用各位乡亲费心了!”

    气氛一度陷入到尴尬之中,没人再说话!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道:“总要有个说法!”

    梅笑寒道:“我自然会给各位一个交待!”

    看来,目前的情况比想象中的要麻烦一点,虽然是自己的田地,牛羊也是自家的,却也并非是自己能够做的了主的,此事需要从长计议。

    看着梅笑寒在发呆,便有人道:“要不请村子出来吧?让村长说一说,也好让我们安心!”

    梅笑寒有些想发笑,没想到自己穿越以后的身份如此辣鸡,连自己田地出租给谁的权利都没有,这个时候居然还要找村长来“主持公道”不由觉得自己存在感简直少的可怜!

    “找村长合适吗?”梅笑寒带着一丝不快问道!

    有人回答道:“那再好不过,我们相信村长!”

    梅笑寒憋在口里的一口痰终于喷了出来。

    “好吧!好吧!就请村长吧!”

    梅笑寒虽有万般的不爽,但是为了让这些村民安心,还是同意了他们的意见。

    “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

    所谓的村长实际上叫做“里正”,管理一个村子的大小事物,在许多事情上面倒是有那么一些权利,也有些权威。

    里正一见到梅笑寒便给了一个笑脸,开始各种驱寒问暖,并暗示梅笑寒给他送礼。

    “果然够社会!”梅笑寒暗暗骂道。

    实际上就算梅笑寒明着骂人,里正也未必能够听的懂,所谓的社会按照古人的叫法应该称之为“江湖!”而并非“社会”。

    对于这个里正的背景并为储存在梅笑寒的脑子里,故此梅笑寒也不敢有太多不恰当言论。

    里正年龄在五十上下,身材显瘦,面相上看人还算是善良,却张口闭口的银子。

    “老的规矩是不好随便改变的!”里正道。

    “你怎么看!”里正瞪眼看着梅笑寒。

    梅笑寒一时有些愣住,想了想道:“里正,怎么看?”

    “你们梅家的事情,我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

    “只是”

    里正停顿了下,道:“许多事情有些玄乎!”

    梅笑寒道:“怎么玄乎了?”

    “此事你不知道也不奇怪,只怪你以前太小”

    里正吃了一口鸭腿,慢慢悠悠道:“且听我细细说来”

第五章 贯() 
里正很热情,二狗子的招待也是很体面,也没有给梅家丢脸。

    梅笑寒借口去上厕所,拍了拍,又晃了晃“宝葫芦”。

    “我不想得罪人!”梅笑寒口直心快。

    “谁让你得罪人了?”葫芦道。

    “你他娘的总算说话了,这么久死哪里去了?”梅笑寒骂道。

    “该吃吃,该喝喝,我能干什么!”

    “我该怎么做?”梅笑寒问道。

    “不论是田地,还是牛羊都是你们梅家的,怎么反倒问我该怎么做呢?”葫芦道。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梅笑寒道。

    “你倒是挺社会!这才没多久,就变得这么世故起来?”

    “说正经的!”梅笑寒道。

    葫芦道:“你一个现代人,总不能让尿给憋死吧?”

    “就是那种!”

    “现代化机械生产!”

    梅笑寒扶了一下桌子,站稳了,道:“你不早说,我都差点忘记自己是21世纪的人类了!”

    “不能认怂,有些事情就是需要放手大胆干!”

    扣了扣鼻子,梅笑寒傻笑着想象着自己坐在手扶拖拉机上面,逍遥的在一大块土地上面耕作着。

    为了稳定村民的情绪,更是为了不让里正难堪,梅笑寒便把村民说的所有事情马马虎虎答应下来。里正既有了面子,也稳定住了村民的情趣,倒是非常的满意。

    村子里有许多的无主之地,被被荒弃着,因为没有政府的行文,所以这些荒地不能耕作,更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

    实际上这些荒地并非不能利用,只是按照当时的条件,若要开垦出来,所耗费的代价远远不能用收获的粮食来弥补。

    梅笑寒脑子里马上脑补出来书中所记载的有关宋朝土地制度的资料:

    公元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

    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

    老开创的宋朝,其土地制度主要是土地私有制,土地国有制只占较少的一部分。

    宋朝私有土地包括:

    新兴的庶族地主大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小土地私有制;

    国有土地包括营田、屯田、官庄、职田、学田、官马牧地等等。与其它朝代相比,宋代土地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土地私有制大发展

    宋朝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国家不再执行强化国家土地所有制的措施,不再运用政权力量进行土地再分配,不再调整土地占有关系;国家不再干预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对土地自由买卖和兼并持自由放任的态度。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是土地买卖盛行。

    宋高宗时,四川立限令典卖田宅者纳税印契,一次就征收到契税四百万贯,而此时四川地价每亩仅为四贯,官府卖田定价为八贯到十贯。

    如果税率按10%计算,土地价格取较高者每亩十贯,那么四川此次纳税印契的田地则有四百万亩,可见土地买卖的盛行。

    二是土地兼并大发展。北宋前期,地主侵占土地的现象已经相当严重,到北宋中期,更是达到了“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伪冒,习已成俗”的地步。三是私田数量大大超过官田。如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全国垦田四百四十五万余顷,而当时共有各种官田四十四万七千余顷,仅占十分之一,到王安石变法,因推行出卖官田政策,官田所占比例降到七十五分之一。

    二、官田的私田化

    由于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控形式变为以经济手段为主,由于国家利益即税收的实现以财产为基本依据,宋代的官田也逐渐向私田方向发展。

    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将官田转变为私田,或是通过各种类型的售田变为私田,或是通过赏赐官僚地产而变为私田。

    一是国家采用与地主相同的地租剥削方式来经营官田,如宋高宗曾说:“朝廷拓地,譬如私家买田,倘无所获,徒费钱本,得之何益?”又如太宗年间大臣陈鼎上言曰:“田之未垦者,募民垦之,岁登所取,其数如民间主客之例。”这里无论观念还是剥削方式与数额,都与民间地主无异。

    三、土地所有权频繁转移

    由于土地买卖盛行,“人户交易田土,投买契书,及争讼界至,无日无之”,从而带来土地所有权频繁转移,使地主阶级具体成员经济地位经常变动,这成为宋代社会的突出现象。“千年田换八百主”,“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人家田产,只五六年间,便自不同,富者贫,贫者富”等等这些言论,突出表现了宋代土地关系的这一特点。

    鉴于土地所有权转移的频繁,宋代对土地买卖实行了规范化管理手续,即买卖土地的双方要在政府机构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作为土地产权转移的证明。这种土地买卖的规范化管理,就是国家对土地买卖合法性的承认和保护。

    四、土地所有权的日益集中与土地经营的日趋分散

    土地自由买卖下的土地兼并,使土地所有权呈现强烈集中趋势,但由于土地所有权的频繁转移,就使兼并所得土地越来越细小和分散,如宋理宗时,吏人张洪在平江府有田一百五十六亩,分散为三十八段,佃户共二十五家;淳佑三年,常州无锡县学添置“养士田”近一百段,客户五十余家,但每段土地多者七八亩,少者仅一角、二角几十步。

    有了宝葫芦,查询起资料来,倒也是方便,像类似的荒地价格不高于每亩6贯,一千亩最多也不超过6000贯。税率在百分之十计算,这样怎么也不超过6600贯铜钱。

    古代一贯钱是多少?正常来说,一贯钱是指一千个铜钱,但问题宋时流行省陌,“以七十七钱为百”,宋史卷180食货志。即一贯钱为七百七十钱。

    至于铜钱与银两的换算,则随着朝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北宋宋初银钱兑换比为一两银兑一贯钱。

    实际上银子和铜钱的汇率,除宋朝比较混乱外,基本上历朝历代都是11000,也就是说一两白银可以兑换1000文铜钱。也就是说1文钱相当于2元左右。

    6600贯铜钱大约等于六百六十万文,折合现在的rmb,大约相当于一千三百二十万。

    1320万,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不论怎么说,这也算是一笔天文数字了!

第六章 包拯() 
梅笑寒送走了里正和村民等一行之后,又陷入到了郁闷之中,缺钱,烦!

    自然是这样,无论在哪个时代也少不了钱。

    办法总是有的,钱的问题不是不能解决,何况还是带着一个宝葫芦的现代人。

    梅笑寒看过不少穿越,也听说过不少狠人为了赚钱而不择手段,穿越时空,倒卖稀罕玩意。类似这样的故事,他在书中能找出三百六十五个,足够一年不带重样的。

    看了看自家破落的院子,梅笑寒皱起来眉头,道:“你知道我家为何这么破吗?”

    二狗子道:“老爷在世的时候说过了,财不外露,要节俭!”

    梅笑寒道:“荒唐!哪有这样的事情,有钱不拿来花,留着干什么?”

    二狗子道:“家里没钱!牛羊马倒是有不少,田地也不少,就是没银子!”

    牛马不让随意买卖,纵使家里有数不清的家畜,政府也不让私人随意买卖。

    “谁定的破规矩!”梅笑寒骂道。

    二狗子上前捂住梅笑寒的嘴巴,道:“可不敢乱骂人!”

    梅笑寒有些无奈,道:“罢了,罢了银子的事情我另外想办法!”

    梅笑寒揉了揉眼睛,看着外面,道:“去外面吃点东西去!”

    二狗子道:“能否带上犬子狗子一起去呢?”

    梅笑寒疑惑道:“带狗一起去?”

    二狗子道:“不是狗,是我的孙子狗子!”

    梅笑寒有些纳闷,却又觉得这名字很是熟悉,便道:“我似乎听过这个名字!”

    二狗子道:“可不是嘛!上次狗子来的时候梅少爷还小,一转眼八年过去了!”

    “岁月不饶人呐!”

    看了看狗子,梅笑寒又摇了摇头,道:“太不可思议了,和我想的一模一样!”

    狗子跪地便磕头,道:“梅少爷好!”

    梅笑寒扶起狗子,道:“不用多礼,随意些便是,这样我也自在!”

    步入大街,眼前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梅笑寒有一种重生后故地从游的错觉。

    在宋朝,普通百姓也没有人身自由限制,可以全国各地随便跑,其他朝代,普通百姓是不能随便跑的。

    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最大的好处便是自由!

    一路上带着仆人二狗子和狗子,梅笑寒却一直陷入到沉思之中,心里想着如何才能快速的赚些钱,多赚些钱。

    晚饭也是在路边的饭馆随便买了几个菜吃。

    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人快速踏来,瞬间尘土飞扬,弥漫着路人的眼睛。

    到了梅笑寒身边此人勒马止住,道:“这位兄台,我的马方才受了惊吓,望多多包涵!”

    梅笑寒看到此人脸色偏黑,便调侃道:“你莫非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