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梦 >

第39部分

大宋梦-第39部分

小说: 大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如此,为何不下山谋求发展呢?”

    “官府悬赏500两银子,要我的脑袋!”

    梅笑寒嘿嘿一笑道:“没想到。。。你的脑袋还挺值钱!”

    牛鹏达道:“这么要到有那么一天,山上的兄弟们都活不下去了,我就把自己脑袋割下来!”

    “我看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

    “船到桥头自然直!”

    牛鹏达道:“我是一个粗人!只知道打打杀杀,还望军师指点!”

    梅笑寒道:“我哪里算得上是军师啊!我这也是身不由己。。。现在和你绑在一条船上,遇到了问题,当然要一起解决!”

    南山城的背后有一座城,这座城的面积不大,人口却很多,至少在这方圆500里之内是这样的。

    这座城名叫锦绣城,不属于任何的势力范围。

    “牛寨主为何没有想过到锦绣城去呢?”

    “那地方忒穷!听说娃娃都是光屁股满街跑!还不如待在山上自在!”

    “不过那里的女人倒是很漂亮!”

    “穷山恶水出刁民!”

    听牛鹏达这样一说,梅笑寒但是对锦绣城非常的感兴趣,连牛鹏达都嫌弃这个地方,看来此地确实是穷!

    “我倒是很想去看一看!”

    牛鹏达一口回绝:“你不能走!万一你跑了,我去哪找你!”

    梅笑寒道:“我跑不了,我的朋友都在你的手上,我不会丢下他们的!”

    玉王和葫芦仙人听说梅笑寒要下山,表现的有些激动,这时候人性就暴露出来了。

    “你可要回来啊!我们的命还捏在你的手里呢!”

    梅笑寒看着玉王笑了笑道:“能让你这个王页说这句话,真是难为你了!”

    “下山还是太危险了,还是考虑吧!”

    梅笑寒道:“我天生命硬,不会这么容易就死的!”

    “还是派两个人跟着你吧!万一有什么危险,也好有个照应!”

    梅笑寒拒绝了牛鹏达所有的要求,孤身一人下了山,在他看来,一个人反而是最安全的。

    葫芦仙人如此的不靠谱,让梅笑寒意识到了凡事都需要靠自己亲历亲为。

    下山的路并不好走,然而梅笑寒还是坚持了下来。

    南山的北坡几乎是一个斜面,要是找不到正确的路径,稍不留神就会滚落下去!

    虽然牛鹏达答应让梅笑寒下山,却还是暗中派了人跟踪梅笑寒,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锦绣城虽然名为锦绣,却一点也不繁华,也毫无锦绣之气象。

    路上行人,个个面如土色,营养不良。

    道路两旁的建筑也是非常的破败,偶尔有一两个路过的行人,也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这样的一座城,毫无生机。

    锦绣城城门大开,毫无警备。来往自由,也无盘查。

    这样的一座城,毫无存在感可言。

    “也难怪,牛鹏达对这样的一座城毫无感觉,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快看!快看!”

    “有一个外乡人路过这里!”

    大家像是发现了怪物一样的看着梅笑寒,令他有些毛骨悚然。

    “各位,各位,我有这么难看吗?”

    一个老妇女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走到梅笑寒面前,道:“小伙子啊!我们这地方,穷啊!”

    “你不该来这里!”

    “我们这里穷得连官府都不管我们的死活!”

    梅笑寒道:“难道就没有匪徒到这个来吗?”

    “匪徒?”

    “开玩笑!”

    “你没有听说过穷山恶出刁民这句话吗?”

    梅笑寒道:“此地如此贫困,为何被称为锦绣城呢?”

    老妇道:“还不是因为战乱的缘故!”

    梅笑寒道:“大宋已经立国快七十年了,怎么还会有战乱?”

    “一看就知道,你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富家公子,不知人间疾苦!”

    众人多是满脸的菜色,没有一点红润的光色。

    梅笑寒道:“你们平时都吃些什么呢?”

    “你看你说的,不吃烂菜叶,还能吃啥?”

    老妇说这话的时候,却是笑容满面,一块破头巾紧紧的包裹着脸蛋。

    梅笑寒有些不忍心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开心,心里非常的复杂。

    “除了烂菜叶,还吃什么?”

    一个孩子竖起大拇指道:“俺爹给我吃过大青虫,油炸以后,嘎嘣脆!”

    “只是俺爹。。。在饥荒中饿死了!”

    “后来俺就跟了俺爷爷,后来俺爷爷也死了!”

    “后来。。。俺就跟了奶奶。。。”

    “别说了。。。后来你奶奶也死了对不对?”

    小孩一脸天真的看着梅笑寒道:“你怎么知道?”

    梅笑寒道:“我猜的!”

    小孩看着梅笑寒道:“你好像有些不开心,你现在是开心多一点还是不开心多一点?”

    梅笑寒一时不知道如何做答,道:“你是希望我开心多一点,还是不开心多一点?”

    小孩道:“我不知道,总之,我有些不开心又有一点点开心。。。”

    这些人,没有因为条件的恶劣,而愤愤不平。也没有因为条件的恶劣,而郁郁寡欢。

    梅笑寒从他们的脸上看出来了从容,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看出了顺从。

    所谓的穷山恶水出刁民,并没有在他们的身上表现出来。

第七十九章 跃龙村故事() 
因为穷,连贼都不惦记。

    锦绣城百姓之间相处的十分和睦,没有人抱怨生活太过于贫困,也没有人想过要改变这种贫困。

    当梅笑寒在前面走的时候,小孩在后面跟着。走走停停,小孩跟着走了好几里路。

    “谁家的孩子,究竟是不依不饶的?”

    小孩傻笑,确是不说话,伸出了脏兮兮的小手,只见他手上紧紧握着一把金黄色小疙瘩。

    梅笑寒眼睛一亮,仔细一看却是玉米粒。

    “叔叔。。。你的东西掉了!”

    梅笑寒蹲下,手指指着玉米粒道:“你猜这是什么东西?”

    小孩天真回答道:“莫非这就是黄金?”

    梅笑寒道:“这可比黄金金贵多了!”

    “一粒。。。两粒、三粒、四粒。。。”

    “一共是十三粒!”

    梅笑寒一手紧握着玉米粒,一手拉着小孩往前走。

    “叔叔,往前走不远就到我住的那个村子了!”

    “不远是多远?”

    “再走两炷香的功夫就到了!”

    梅笑寒道:“小孩我警告你!不许再问我开心不开心!”

    小孩有些胆怯道:“难道你现在很不开心吗?”

    梅笑寒一时无语,两人走走停停,等到太阳快落山时总算到了村子里。

    快进入村子的时候,一块石碣碑上刻着“跃龙村”三个字。

    这个村子总人口也就一百来人,人家二三十户。

    没有村长,只有族长。族长是一个老态龙钟的老头,头发已经斑白,拄着一根木头拐杖。走起路来颤颤巍巍,在村口四处张望。他已经习惯这样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站在村口。

    年纪大了以后,他再也没有出过这个村子。

    无论是刮风或是沙尘暴,族长都会出现在村口。

    今天他又迎来了一个外乡人,当梅笑寒和小孩远远的走来时,族长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突然嘴巴张的大大的。

    这个名叫“跃龙村”的小村子,已经有八十多年没有来过一个外乡人,族长上一次见到外乡人还是一个不满十岁的小孩子。

    沧海桑田变,曾经的“跃龙村”一度的繁荣,出过许多进士。

    隋朝605年首次开进士科,被视为科举的开端。

    隋、唐时,“进士科”只是科举各科中的其一,考的是诗赋。因为进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难,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

    当梅笑寒走进“跃龙村”地界的时候,感受到的是一股荒凉。

    见到梅笑寒时,族长点了点头,问道:“小兄弟,你是从哪里来啊?”

    梅笑寒倒也是直言不讳道:“我从南山来。。。”

    族长紧握着梅笑寒的手道:“老夫还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一个外乡人了。”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唐朝贺知章晚年辞官回乡,带着复杂的心情,感受家乡的变与不变,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而做了此诗。

    迎梅笑寒进了村子,族长把梅笑寒请进了自己的院子。

    梅笑寒道:“不知道,此村为何叫做跃龙村呢?”

    老者道:“跃龙村原名叫跃隆村,曾是大唐所辖,因在常科考中出了许多的人才后被皇帝改隆为龙,钦定为跃龙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

    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

    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

    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

    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

    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常科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其次是明经科。

    明经科主要是对儒家经书的记忆和理解,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考中相对容易一点,进士科除考经书外,侧重考诗赋和时务策论,对文学水平和治国治民见解有很高要求,录取率约为六十分之一,考中很不容易。

    但进士前程远大,仕途光明。

    唐朝中后期的宰相半数为进士出身。进士科是当时读书人入仕做的首选途径。

    唐朝皇帝都很重视进士科,武则天亲自在宫殿中考查进士,开创了“殿试”的先河。在唐朝科举中,进士科处于主导地位。

    跃龙村出过一百多位进士,许多人都曾在朝中做官,然而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族长道:“世间盛衰,乃是自然规律,故不可叹!”

    “然,所种粮食作物不能获得收获,不知是天罚,还是有恶魔做崇,这实在是不得而知啊!”

    梅笑寒道:“所种农作物皆不能收获吗?”

    族长道:“收获甚弱啊!”

    “这又是为何?这种变化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也就这十几年,刚开始还好,随着农产的逐渐减少,村民们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直到现在,农产几乎绝收!”

    “巫师说,这是上天对跃龙村的惩罚!需要用活人去祭祀!”

    梅笑寒听的有些毛骨悚然,确认道:“用活人去祭祀?”

    “而且必须是童男童女,只有小孩子的亡魂,才能镇压的住恶魔!”

    梅笑寒有些惊恐道:“这也太愚昧无知了吧!”

    “这也是不得已的事情!不然老天爷会发怒的!”

    小孩道:“三天后,跃龙村就要举行一场祭祀活动。”

    梅笑寒道:“这一次是谁家的孩子呢?”

    族长摇了摇头道:“村子里的年青人都走光了,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还留在村子里,哪里还有什么小孩子!”

    小孩道:“幸亏我身体有病,不然早就被他们抓去祭祀了!”

    族长道:“跃龙村村民都快走光了,现在也不再用活人祭祀,只用泥人替代,应付了事!”

第八十章 跃龙村故事() 
听到已经不再用活人祭祀之后,梅笑寒的表情才放松了一些。

    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生活需要自己去改变,从刀耕火种的时代走来,先祖们无一不是用着智慧去改变。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耕作方式不断进步,在距今七八千年前,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铝耕”或“石器锄耕”阶段。

    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和中耕农具,掌握了开沟排灌、除草培土、沤制绿肥、治虫灭害技术。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春秋时期,铁器农具、牛耕出现,战国时期推广,此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跃龙村发展只是停滞不前,因为气候的原因导致了农作物的绝产,这种状况很快就会过去。

    村民们的意志力在这十几年里被消磨殆尽,由于受到了巫师的蛊惑,他们荒废了自己的田地,不再种植任何农做物!

    实际上气候正在逐渐的好转,梅笑寒已经感觉到了有一些灰蒙蒙的雨丝。

    只要有了雨水,就能种植。

    然而十几年过去了,田地早已荒废,没有村民愿意去种植,却去祈求上苍,而并不付出实际的行动。

    两个偷偷跟随梅笑寒来的人,此刻早已经返回,在他们看来,留在锦绣城还不如回到南山做一个不受约束的山匪。

    族长摸着小孩的脸蛋乐道:“也就你一个小不点,愿意到爷爷这里来玩,今天爷爷就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小孩高兴的蹦蹦跳跳道:“讲故事!我最爱听故事了!”

    族长躺在一张古老的躺椅上面,一边轻轻摇着,一边用苍老的声音慢慢述说:

    在很久以前,跃龙村曾一度繁华。当年,在京为官的就有三十人。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后来因“天地玄黄令”牌事件牵连数万人,跃龙村逐渐衰败。

    “天地玄黄令”牌乃是“天地玄黄会”总部所制,一共七十二块,每块都是由玄铁所打制。

    天地玄黄会几度衰败,又几度兴旺。

    七十二块天地玄黄令牌是身份的象征,后跃龙村有人获得天地玄黄令牌,身份极其显赫。

    后由于小人举报,栽赃陷害天地玄黄会有谋反之意,朝廷便下令缉拿天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