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开元风流 >

第23部分

开元风流-第23部分

小说: 开元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旁向来高傲无比,目中无人的韦陟,这时都大气不敢喘,心中暗暗为自己的友人捏了一把汗,他这时才隐约察觉到,为何王维要在此事中出力这么多,原来是为了接近宋璟啊……

    虽然韦陟明白自己被利用了,但他却没有任何反感,只因能够看到那姜皎那么狼狈的落马,他只觉得浑身都舒坦,虽说姜皎还有起复的可能,但正如王维刚刚所分析的,再怎么起复也不可能有大作为,最终有七成的可能xing是悲剧。

    对于这个在年纪这么轻,就能看得那么远的友人,他真的是无比佩服,即便成为友人手上的一颗棋子,他也心甘情愿,因为他坚信友人无论怎么利用他,他都会在此过程中获得好处,比如这一次,虽说他只是一个用来串联一切的棋子,但正因如此,他愈发得到宋璟的看重了。

    很明显,宋璟早就察觉到了王维的意图,若宋璟这个在官场沉沉浮浮几十年的宰相,都看不透王维的小心思的话,那他这宰相就不用当了。

    这一次,他如此向王维索要行卷,同样也是一个考验,因为他早就发现王维并没有带行卷。

    在宋璟那压迫的目光下,王维也第一次觉得紧张,这宋璟是什么人物,放到后世那起码是一国之总理啊,而宋璟的xing格又是极其刚毅强势的,还当过刑部尚书,虽说这刑部尚书是兼着的,并不管理刑部,但终究可以看出宋璟此人是如何的威严。

    王维强自镇定道:“我确实想向宋相公行卷,但此次却没有携带,不过刚刚突有所感,已得诗一首,献给宋相公。”

    见到王维依旧这般不卑不亢,从容沉静的模样,宋璟当真觉得,这个十七岁的少年,心智确实成熟得可怕,听到王维yu要当成作诗,宋璟不由眼睛一亮,神se也缓和下来。

    早就听说这王摩诘有捷才,当时那一首《红牡丹》的创作故事,更是为人津津乐道,在理解了《红牡丹》的妙处之后,坊间都在赞叹王摩诘的匠心独运,却更有人指出,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匠心独运,其捷才不比三国时的曹植七步成诗差。

    “哦?十三郎倒确实是个诚挚君子,不过yin谋终究小道,须得谨慎,有什么好诗,你便写出来。来啊,笔墨侍候。”宋璟稍稍敲打一下王维,便揭过他利用韦陟接触自己一事,可见他对这个少年,真的很器重欣赏。

    王维微微松了一口气,其实他对自己在这件事中的所作所为,还是十分忐忑的,毕竟宋璟那铁面无私的名头确实响亮,不过还好宋璟不是那种迂腐不堪的人,或者说,在小事上不会迂腐,但真正关系到江山社稷,他绝对会有自己的担当和坚持。

    王维毫不手软的写下这首《献广平公》,广平是宋璟的字,同样宋璟ri后的爵位也是广平郡开国公,这个题目倒也双关了。

    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鄙哉匹夫节,布褐将白头。任智诚则短,守仁固其优。侧闻大君子,安问党与仇。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不?感激有公议,曲私非所求。

    此诗一出,一旁为王维担心的韦陟,心中顿时就轻松下来了,果然诗歌就是十三郎的利器,这么高雅的马屁诗,居然硬是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写出来了,而只要这首诗流传出去,想都不用想,宋璟的声望肯定更加响亮,还全是正面影响。

    这是非常不错的一首自荐诗,诗的开头四句说,宁愿栖隐山林,宁愿过清贫淡泊的生活,也不愿为了追求富贵享乐而阿谀巴结王侯。这里以饮涧中的流水来代指隐士的清苦生活;以食用小米和肉类,指代豪华的生活;以攀登险峻不平的山峰,比喻委曲求全讨好权贵,写得形象生动,表达思想也很准确。

    接下来的四句进一步表明心迹,表示宁可一辈子做布衣,也不肯卑躬屈膝地谋求仕进。自己坚持气节,不善圆通,在道德cao守上,却能始终如一。不管出仕还是入仕都不能丧失自己的人格,以此来表达诗人自己刚直不阿的xing格。

    可以说诗的前面八句,很好的达到了自荐的效果,虽然看上去十分虚伪,但写自荐诗时,自然要写出自己本身的优点,没有优点也要写优点,不过王维的优点是善于谋算,这玩意可不能写在诗中,所以便只能在自己的品xing上做文章了。

    不知道真正王维xing格的人,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第一印象,绝对是那种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的模样,即便为了上进,那也是站着上进的,而非对权贵卑躬屈膝。

    然而诗的后半却笔锋一转,转到希望宋璟能够提携自己的意思上来,而在思想脉络上仍与前半部分密切相承。

    王维先以第三者从旁听说的口吻赞扬广平公。大君子,自然是宋璟,他作为一个贤明的宰相,刚正严明,用人唯贤,力主革除积弊,而不结党营私;对于国家的官爵,不徇私出卖。甚至还在此之前撤掉大批来路不正的京官。

    他的所作所为,无不为老百姓着想。诗很自然地转入向宋璟陈情的本意。诗人恭敬虔诚地问: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做您的下属吗?

    这一“跪”一问中,包含着王维对宋璟由衷的倾慕,和渴求得到他的信任的强烈愿望。

    但是,王维决不是向对方阿谀奉承,乞求利禄,他并不希望对方为他而徇私情。

    最后两句即表明这种态度:若是出于公正而举荐我,我非常感激;如果举荐我而存有私心,则不是我所希望的。

    这样的结尾,既表达了自己的要求,也照应了上文对宋璟正直无私jing神的颂扬,同时又表现了自己讲气节、重cao守的品格,使诗歌在结构上很完整,思想境界也很光明磊落。

    总的来说,正如韦陟所赏析的那样,确实是一首极妙的自荐诗,它的妙处并非在于辞藻或是立意,整首诗看起来似乎什么亮点都没有。可以说是非常浅显易懂,但正是如此,此诗极能打动人心。

    前文已经说过,宋璟虽然刚正严明,不好美se,亦不好金钱,甚至对权力也看得很淡,要不然他也不会顶着一群既得利益者而“虽千万人吾往矣”,他只求让整个国家振兴,百姓安居乐业,但与此同时,他非常在乎自己的名声,他内心深处,求的是名。

    若宋璟连名都不求了,那真的是圣人了,可他并不是圣人,他的私心便在于自己的名声。

    因此,可以想象的是,宋璟在看完这首诗后,内心是多么的喜悦,“侧闻大君子,安问党与仇。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这句可是非常搔到宋璟痒处的恭维,“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啊,多么让人尊敬的品格!

    而王维在前面八句已经确立了自己是个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的年轻士子的形象,然而这样的年轻士子,却向大君子宰相宋璟十分诚挚的“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不?”,这是**裸的表忠心啊,王维这个注定可以凭借诗才而名垂千古的人物,却向他**裸的表忠心……

    爽……浑身上下都很爽,整个人的念头完全通达了,宋璟摩挲着纸张,脸上的威严早就烟消云散,唯有淡淡的微笑,这倒使得他看起来像个和蔼无比的老者了。

    宋璟心中确实非常愉悦,也由此可见,王维的诗才是多么逆天,若是普通的人,哪怕在宋璟面前姿态放得越低,并诚恳的表示投靠在他门下的意思,这对宋璟来说却一点不稀奇,反而心里厌恶这些没骨头的家伙。

    但王维用诗歌来表达这样的意思,这境界简直高下立判,虽说王维在这首《献广平公》中,把自己与宋璟的形象都写得非常高大,还十分傲娇,毕竟明明都“贱子跪自陈”了,还强调自己“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这分明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嘛。

    可此诗对于宋璟的爽点,爽就爽在这里,先塑造一个高大的形象,然后这个形象在拜倒在宋璟面前,王维这马屁的艺术,实在是太高了!

    即便宋璟很快就揣摩出王维写此诗的用心之处,知道王维是故意讨好他才这么写的,不过知道归知道,但确实真的很爽呐,那些喜欢下属拍马屁的领导,肯定知道下属什么时候在拍马屁,难道既然这样就可以不拍了吗?完全错了,这马屁还是要拍,因为这一种态度!

    实际上,自荐诗作为诗歌中的一种题材,本就大多是阿谀之词,低劣的自荐诗那就是马屁诗,与那种在皇帝面前奉命作的歌颂祖国歌颂皇帝的应制诗差不多,毫无价值,陈词滥调,无法深入人心。

    而王维的这首自荐诗,分明已经上升到了艺术的层次,简直让人拍案叫绝,更让人敬佩的是,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这首jing妙的诗写出来。

    此诗一出,可抵行卷数十。

    ============

    求收藏票票~~~~~~~~

第76章 重阳佳节() 
宋璟并没有怎么点评这首《献广平公》,虽说他心中是非常满意王维的这首自荐诗的,但这诗本来就是称颂宋璟的,他当然不能沾沾自喜的说好,也不能违心说差。

    他只是用自己的行动表示了他对王维的善意。

    当王维拿着那封推荐信走出相府之后,整个人显得愈发神清气爽,他费尽心思手段,只为获得这一封宝贵的推荐信,如今水到渠成的获得之后,反而一时间有些茫然了。

    不过王维调整的很快,他自然而然的沉浸到了温习之中,既然其余的一切条件都已经创造好了,那他自己也必须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东西。

    时间就这样安然向前渡过了,一眨眼已是金秋十月,农历九月初九,正是重阳佳节。

    《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

    重阳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ri之一。重阳节与除夕、清明、盂兰盆会都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ri。

    这一ri王维自然不能再宅在家中了,不少友人纷纷邀请王维在这九月初九一起登高、插茱萸、赏菊花。

    王维今ri的心情还算放松,之前因为功名利禄而劳心劳力,难得与友人们一起过这重阳佳节,却是一种极好的享受。

    除了韦陟、崔颢、卢象以外,崔宗之这次又不请自来,自从他认为王维是个豪气的侠客之后,他就认定了王维这个朋友,渐渐的便也加入了这个小圈子。

    崔颢、卢象两人倒也并不反对,毕竟崔宗之的身份足够,能与他结交,这脸上也有光,只有韦陟对崔宗之依旧冷漠异常,不过只要习惯了他的做派,却也没什么。

    崔宗之对此并不介意,反而总是喜欢和韦陟搭话,似乎想以自己的热情融化这个冷酷的家伙,可惜韦陟似乎并不领情,他只是看在王维的面子上,才勉强与崔宗之结交。

    实际上以韦陟和崔宗之的身份,是讲究“王不见王”的,因为这两人的身份比起王维三人来说要高出一筹,哪怕王维、卢象两人的名头说出来也吓人,一个是太原王氏,还有一个是范阳卢氏,报上出身就能把别人镇住。

    可要是真正和韦陟、崔宗之两人比起来,那就差远了,且不说韦陟经过姜皎一事后更得宋璟的赏识,可以随时出入相府,而崔宗之凭借自家的人脉,也与副相苏颋交好,这样的硬实力,可比王维这些类似“帮闲”的存在要大得多。

    不过韦陟与崔宗之两人也不是那种极度享受一群人恭维之中的人,所谓“王不见王”,大抵是因为圈子里有一个最高身份的公子存在,那大家都会围绕着他转,如果再加一个同样高身份的公子进来,那大家该向谁献殷勤?

    而像王维、崔颢、卢象三人虽说文采风流,但却也不是阿谀之人,他们即便在人脉与影响力上无法与那两位相提并论,但在文坛上却已经小有名气,尤其是王维,他如今已是名扬长安的人物,足以让许多人都对他恭敬。

    上次当街殴打无比显赫的姜家顽劣子弟,不少对姜青不满的人,在畅快之余,心中却也惴惴不安,觉得王维的结局恐怕不会太好。

    最后事情却诡异的平息了下去,姜青似乎还被判了个流放,这样的结果让不少为王维担忧,或是等着看王维被报复的人大吃一惊!

    因为此事,王维身上更是笼罩了一层神秘的光环,到底王维为何能够如此横行长安?毕竟之前姜青都能在长安肆意非为,欺负平头百姓,而直接把姜青折腾成这样的王维,却依旧潇洒自如,依旧时有妙作传出……

    王维的后台,该是何等的惊人!

    有不少自诩jing通政治的人,在此事中都是雾里看花,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而姜皎这位本来显赫的太常卿由于退得比较低调,并不引人注意,这便使得很少有人将这些事情全部串联起来……

    总之,经历过此事之后,那些嫉妒王维名声的人,甚至想直接找王维麻烦的人,已经偃旗息鼓下来,宋璟可以通过整倒姜皎,震慑大批抵制改革的权贵,王维也通过暴打姜青,而毫发无伤这样的行为,使得不少人都投鼠忌器。

    王维一行人在这重阳佳节一起出去踏秋,还是颇为引人注目的,至少韦陟的那辆外表看起来极其奢华的马车,就几乎能够让人移不开眼,这座驾就好比后世的劳斯莱斯差不多。

    而崔宗之所骑的那匹宝马,更是不比上次王维用剑宰掉的汗血宝马差,通体雪白,没有一根杂毛,加上骑在马上的崔宗之阳光俊美,sao包异常,引得无数花痴少女围观,如果说韦陟的座驾好比劳斯莱斯的话,那崔宗之的就是兰博基尼了。

    至于崔颢、卢象两人,所骑的马也不逊se,也能算是“法拉利”“玛莎拉蒂”之类,因此可以想象的是,几位鲜衣怒马的公子出游,便好比后世豪门子弟开着豪华跑车一起出行一般,总能引得不少注目。

    虽然被人围观,但却没多少人知道这些人的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