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水浒之梁山我当家-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哭了一场后,燕青的情绪好多了。垂头道:“都是兄弟不好,让哥哥们惦记了”
李逵瞪着眼珠子,大声道:“这回你必须跟我回去,绑我也要把你绑走”
有些话不便当着人多的时候说,燕青吩咐手下人马挨着梁山人马扎下营盘,明天一早再赶路。他自己则进了梁山大营,他们兄弟有太多的话要说了。
是夜,朱武的大帐内,兄弟三人坐在狼皮褥子上一边喝酒、一边畅述着分开这两年彼此的变化。不过都很明智地避开了卢俊义的名字。
燕青不免感叹在二郎领导下的梁山,竟然能有今天这般翻天覆地的变化,实在是从前做梦都不敢想象的,同时也加重了他回归梁山的想法。
只是燕青做为梁山中人,更重然诺。既然已经答应西夏国王,却也不能说走就走。
钱财都是身外之物,燕青固然很感激宋清为他做的一切,但也并未觉得这些东西有什么可惜的。
畅谈了好一会后,趁着还清醒,燕青把西夏朝廷间的分歧,以及朱武他们此行可能面临的危险都对朱武说了一遍。
听到这个消息,朱武的眉头也皱了起来,他倒是不怕前面的危险,只是想着如何更好地完成这次任务。
沉吟良久,朱武忽地一笑道:“想来那个西夏公主一定是个绝世美人了,不然怎能令我们的浪子也有了娶亲的决定?”
“哥哥休要笑我了,如果不是怕坏了我梁山的名头,我早走了”
话虽这么说,燕青的眼前还是浮现出李雪儿那绝世的姿容,以及对自己的款款深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况且燕青也到了该成家的年纪。不然他也不会这么纠结了。
朱武一笑,没有再说什么,却起身在身后的包裹中取出一张地图来。
其实帐外就有亲兵侍候,不过朱武却谁也没有喊,而是自己动手将地图展开。眯着眼睛,带着三分酒意地对燕青、李逵二人道:“看到过二郎画的地图没有?今天让你们见识一下”
朱武私下喊宋清为二郎,并无丝毫不敬之意,只是更显心中对宋清的敬意和亲近。
李逵粗豪性子,心中只关心梁山兄弟,以及听命行事,别的事自有他人关心。
燕青却不同,就着帐中的烛光看向朱武手中的地图。地图这个东西倒是早就有,但如宋清这般画的这么全面的,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燕青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
朱武今天也是实在太高兴了,忍不住卖弄了一番。指着现在金国、西夏、大理等地,不无自豪地道:“二郎说这些地方都曾是我汉家的土地,早晚有一天要让这些地方重回我汉人的治下”
说到这,斜了燕青一眼又道:“小乙,若有一天我梁山大军要收复西夏,你会站那一边?”
燕青瞪了朱武一眼,不悦地道:“军师说的那里话,燕小乙不单是梁山中人,同时也是汉人,一定会跟着哥哥们的”
朱武确实有点喝多了,因为宋清从没对他说过要入侵西夏的话,而宋清即便有这种想法,也不会在梁山现今刚刚起步的时候提出这个想法来。所以这些话完全是朱武自己心中的想法。
朱武尽管够睿智,但他也只是一介凡人,在如今梁山兵锋所至,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情况下,有些小小的得意也是在所难免的。
可这些话听在燕青的耳朵里却不是这么想了,宋清代表着梁山,而梁山的意志无疑就是他燕青的意志。
如今二郎想大汉一统,再现昔日强汉之威的心思,他燕青当然也要紧随其后了。同这个理想比起来,娶亲的心思当然要暗淡下去了。
此时朱武似乎终于感觉到自己今天的话有些多了,一边把地图收起藏好,一边对二人道:“今天这些话不要再让第四人知道,不然王爷恐怕饶不了我”
话都说到这了,燕青的想法当然也不一样了,沉吟片刻,低声道:“军师,二郎如果真有这心思的话,我觉得这个西夏是不是应该乱一些?”
听燕青这么说,朱武的眼睛又眯了起来。孺子可教,两年没见,果然还是同自己这帮兄弟一条心。
要知道来的时候,宋清可没让他这么干,宋清还是希望能同西夏联手共同应对金人。不过燕青说的却也有道理,一个乱成一锅粥的临国,才更符合梁山的利益。
以目前的情况看,搅乱西夏也不是不可能的,但若宋清知道了,会不会不高兴呢?
第一百八十六章遥望洛阳()
对一些胆子比天还大的梁山大哥们,宋清也毫无办法。总不能让他们事事都听自己的吧?
河北之地刚刚占领,现在最需要的是休养生息,而不是四处树敌。
朱武的想法没有问题,临国越乱,对梁山越有好处,但前提是梁山政权得足够强大才行。
如今冬天的脚步已经迈过山东大地,宋清的脚步也随之来到开封。
天气越来越冷,很多事都得暂时放下,但却不影响做一些决策。
随着地盘的不断扩大,政权南移是势在必行的。宋清倒也想过向明朝一样,来个梁山守国门,但就目前来说,显然是不现实的。
而开封虽好,却也不是宋清心中理想的都城所在。他此来开封,一是为了此事。
另外让宋清警觉的是内卫给他的密报,文官喜好以同乡、同窗为党。这样一来,在政务方面处于弱项的梁山中人,很容易就被排挤出去。
而如今的开封在陈东入主以后,召集的多是他昔日的一批太学同窗。尽管陈东没有兵权,但地方政务,梁山人也同样插不上手。
宋清可以给他们适当放权,但却决不能容忍被架空。其实这也不是说陈东起了什么异心,主要是开封官场多年的习气所至,而如果能把这里变成一座普通城市,许多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
陈东如今可谓是义气风发,他现在属于站正了队伍跟对了人。没有宋清,他也不可能以三十不到的年纪,就入主开封。而且照梁山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他也是前途无量。
听说宋清来了,陈东率各级官员出城十里迎接。吴用则因为其他事情早已返回济南府。
开封城内的梁王府本来是在建造中的,但不知什么原因却停了下来,陈东派人去问,却被告知是奉了梁王之命停工的。
陈东的惯性思维,觉得宋清将来也一定会把都城定在开封,所以很自然地觉得宋清是想住进已经人去楼空的赵宋皇宫。
赵宋还没有灭亡,现在住进人家的皇宫,肯定会给人以口实,所以陈东就准备趁此宋清来开封的机会,劝说一下宋清,打消这个想法。
一番扰攘的迎接仪式过后,宋清住进府衙,首先听取了陈东等人关于开封进来的各项事宜,然后又对自己关心的民生等事物进行了了解。
开封虽遭金兵破坏,但在山东的全力支援下,恢复的也很快。所以目前的总体发展还是很好的,陈东等一众属员对开封的前景也很乐观。
对众人的工作给了肯定和表扬后,宋清忽地话题一转道:“我想去洛阳转转,不知朝廷方面会有什么反应?”
宋清的思路跳跃太大,众人正兴高采烈地向往着开封将来的发展时,却没想到梁王他老人家忽地说到洛阳去了。
却不知刚刚宋清更坚定了放弃开封的想法,现在下面这些官员已经唯陈东马首是瞻,基本陈东说什么,他们就跟着附和什么,这么下去怎么行?
陈东一呆,他也算是了解宋清的人,知道宋清说话从不会无的放矢,这么说一定是深意的。
宋清摆了摆手,让其他人先下去,独把陈东留下。
也算是老部下了,所以宋清也没打算对他隐瞒,直接把自己想把济南府挪到洛阳的想法。
开封虽是大宋的都城,却不是梁山的都城,所以宋清一说把济南府挪到洛阳去,陈东就明白了宋清的想法。但他还是没有往自己身上想。
皱着眉头道:“王爷,请恕臣无礼,因为臣觉得您这个想法太不现实,首先洛阳仍在朝廷的掌控之中,我们没有理由去占领,若明目张胆地派兵进驻,人家会以为我们要造反呢!”
“另外,开封的各项设施齐全,不论官员百姓都认可这里,若王爷贸然换地方的话,臣恐他们无法适应啊!”
洛阳位属河南府,与开封府之间还隔着个郑州,所以陈东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宋清实在没有理由去占领。
但理由都是找出来的,当初宋清还没理由占领山东呢!现在不一样占得稳稳的?什么都是事在人为。
宋清从陈东的话里能听出他这么说其实并没有什么私心,可以说都是在为自己着想。但有些时候,什么事并不是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
大宋已经从上烂到下,现在围在陈东身边的许多官员却是从前朝廷的官员,而在他们日常行为处事中未尝没有赵宋朝廷那一套作风。
为了保持手下人的清廉,也为将来能有一个全新的领导集体,迁都已经势在必行。而此举未尝不是一种对陈东的变相挽救。
摇摇头道:“我希望在我们将来的朝廷中没有赵宋的影子,而且你知道开封这地方没有天然的屏障,属易攻难守之地,所以我们梁山的政权中心绝对不能设在这里”
宋清竟然已经决意放弃这里,那自己先前所做的一切不都白做了吗?想想仍觉不甘心。不过陈东也从宋清的语气中听出一丝别样的味道。
沉吟片刻道:“既然王爷已经有决定,臣听命就是”
如果陈东在执意坚持留住开封的话,那他的政治生命很可能就到此为止了。不过他显然又过了一关。
宋清展颜笑道:“你是我最看重的人,我希望你能轻装上阵,待我解决了洛阳那边的事后,还是由你出任洛阳府尹,不过我要你一个人去,你明白了吗?”
宋清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陈东若是再不明白,脑袋就是有问题了。后背瞬间就冒出汗来。立刻躬身道:“王爷放心,臣知道该怎么做了”
“明白就好,去忙吧!把这里的事情交代好,随时准备去洛阳上任”
明白问题出在那的陈东带着一身冷汗走了。宋清却又陷入沉思中。
最近他就一直在琢磨将政权中心定在那里,而最终说出洛阳来,也不是他灵机一动的结果。
首先就是洛阳的地理位置优越,四周天险环绕,易守难攻,素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稳定的都城,才更有利于朝廷的平稳发展。历史上许多朝代都是因为这个原因将都城定在那里。
再有洛阳距开封、河北都不远,可谓中原腹地中的腹地,如果把中原大地比做一个身体的话,洛阳无疑就是心脏的位置。
宋清带兵走出梁山,已经有过济南府一处政权中心,而若再换地方的话,也必将是最后一次。所以宋清也是在用挑选都城的角度选择了洛阳。
现在唯一难做的就是洛阳还处于朝廷的掌控之中,若想把洛阳掌控在手中,必须选择好时机和方法。
站起身负手在房内转了两圈,当转到窗口的时候,一个放在窗台上的花瓶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个季节根本没有花草能存活,让宋清感兴趣的是花瓶上刻画的那朵娇艳欲滴的牡丹花。
看着看着,一丝笑意出现在宋清的嘴角。
数日后,洛阳知府衙门来了一位趾高气扬的官员,这位官员自称来自东京汴梁,有要事见洛阳知府。
河南府距开封府不远,当然知道东京汴梁已变成梁王的地盘,这个官员既然来自那里,应该就是梁王的属下了。
朝廷有邸报,所以各府官员都知道梁王是主政山东、河北。既然这样,他属下的官员来河南干什么?
带着这个疑问,洛阳知府会见了这个名叫李云的官员。
李云见了洛阳知府后,立刻转达了梁王殿下的旨意,说梁王很喜欢洛阳牡丹,所以要在洛阳建一座府邸,以备他来年到这里赏花之用。
梁王要在洛阳建府?
洛阳知府以为自己听错了,下意识地就要拒绝,不过总算他收嘴快,因为他突然想到了梁山那无敌的大军。假如自己不答应,梁山大军会不会杀过来?可若是答应,又该怎么对朝廷解释?
梁王宋清的心思现在跟司马昭之心差不多,地球人都快知道了,而被他占过的地方,也从未听说他还给过朝廷。难不成他老人家又盯上河南这块地方啦?
见洛阳知府沉默不语,李云冷冷一笑道:“知府大人,在下劝你还是识时务的好些,要知道同我家王爷做对的人,可没一个有好下场的”
知府皱着眉头道:“可否容下官禀报一下朝廷?这样也不致让下官难做,您看怎么样?”
李云皮笑肉不笑地接着道:“你禀报谁我不管,不过你也总不能让我这么空着手回去吧?这样,我先去挑选建府的地方,你这边向朝廷禀报,我们谁也不耽误谁”
“这。。那好吧!”
知府无奈地答应下李云的建议,然后立刻写奏折给朝廷,请朝廷速做定夺。
李云则自行去挑选可以建造王府的地方了。他那是什么请示啊?选好地方后,直接就命人建造起来,丝毫没有因为天气的原因而停下来。
这不过是宋清的计划之一,王府建好之后,当然还要派兵守卫了。
这叫软刀子割肉,让朝廷也看看,我们梁山做事,并不是一味地动用武力,我们也是很讲方法地。
第一百八十七章反客为主()
此时朱武率领的庞大贺亲队伍在燕青的护送下,已经到了西夏的国都、兴庆府。
估计李仁忠兄弟也知道梁山不好惹,所以路途中并未出什么状况。西夏皇帝对梁山的贺亲队伍倒也算热情,只是并没有亲自接见。
朱武表面没有在意,不过心中未尝有些不痛快,如今梁山已占据大宋近半的国土,声威无两,你一个蛮帮之国也敢小觑我吗?
对自己和燕青的想法,已经写成密报派人快马加鞭给宋清送了回去。如果宋清同意他们的计划,那他就要开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