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 >

第518部分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518部分

小说: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相信那些孩子是天生纨绔,多半原因还是处在他们的娘亲和老师身上。他们的娘亲对他们太过宠爱,他们的老师不敢责罚他们。这些都是不可掩盖的责任,也是造成他们无法无天的主要原因。

    为了避免那些女人插手此事,赵政特意去了一趟那三个皇子母后的寝宫。特意提醒那三位王妃,如果谁敢插手此事干预秦国律法,他就让她们永远离开咸阳宫。

    赵政没有威胁她们的意思,而是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准备。慈母多败儿,他不想今后的大秦毁在那些人手里。

    扶苏很不错,而且很懂事,但是只有扶苏一人是撑不起整个大秦的。他需要帮手,需要有人可以跟他并肩作战。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这个道理赵政很早之前就懂。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多半原因在于一个忍字。隐忍不发继续实力,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做出抉择。

    但如今的秦国跟以前不同,秦国一统六国之后,需要一位可以体恤百姓的君主。他不需要有多少雄才伟略,不需要有多少大智慧。只需要他宅心仁厚,只需要他爱民如子。

    但是这一切都有个前提,就是不要有那么多拆台的。一个人唱戏倒也可以,就算没人帮也不碍事。但是如果有太多拆台的人,这台戏就没法唱下去了。

    扶苏跟谁都走的不近,可以说他没有朋友。几位老将军倒是很看重扶苏,甚至还会主动把自家晚辈介绍给扶苏认识。

    这一点让赵政很欣慰,但是他也在担心扶苏今后的路。赵政早就拟好了遗诏,那天他真的驾鹤西去了,秦王之位就会顺理成章的传给扶苏。

    但是,扶苏跟李斯的关系不好,跟赵高的关系更是糟透了。他也不知道这其中是何原因,好像他们三个天生就不对付一样。

    问题不在扶苏,但是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靠扶苏自己了。

    想到这儿,赵政又赶去了赵丹的寝宫。这些天她身体一直不好,赵政也曾让夏无且给她看过。赵丹体质弱,再加上这些年劳累过度。用夏无且的话说,赵丹恐怕没有多少时日了。

    赵政当然不肯接受这个事实,但赵丹的确是一天不如一天。虽然她不想给赵政添麻烦,但是赵政每次来看她是她都会精心打扮一番。嘴上说着你不用经常来看我的,心里却是因为赵政来看她而美滋滋的。

    让赵政觉得最对不起的,是一只守在赵丹身边的赵灵儿和李霓裳。其实她们俩都喜欢赵政,但是赵政一直都没动她们俩。李霓裳跟她们俩就像亲姐妹一样,这些年也一直都是李霓裳在照顾她俩。

    扶苏很喜欢赵灵儿和李霓裳,他的功夫也是跟李霓裳学的。不仅如此,他还跟李霓裳学了不少法家的知识。

    几年前,赵政也曾让扶苏跟随蒙恬和王翦一同出征。只不过那几次都是秘密行事,除了当事人无人知晓。不过从那件事情上就不难看出,赵政对扶苏抱有多大的期望。

    扶苏当然也不曾让赵政失望,如同当年赵政只身入匈奴一样。扶苏跟随秦军出征,亦是换上了普通士卒的衣服。

    每次开战比先冲锋,唯有如此将来才有资格继承大秦。

    (本章完)

第855章 0017,秦楚之战(上)() 
灭掉魏国之后,赵政招来诸位大臣前来商议,该如何攻打楚国。

    六国之中,魏国早已丧失了战斗力,唯一能跟秦国匹敌的,如今就只剩下楚国而已。

    赵政问李信,如果让你带兵攻打楚国,你觉得带多少人才能打得下来?

    李信说,如果秦王让我带兵攻打楚国,二十万足以。

    赵政又问王翦,如果让王将军带兵攻打楚国,你觉得带多少兵马合适?

    王翦说,如果秦王让我带兵攻楚,非六十万不可。

    赵政一听就不乐意了,秦国一直都是屡战屡胜,这会儿正是士气高涨的时候。不能说以一当百,至少以一当十是没有问题的吧。打一个楚国难道还需要动用秦国大半兵马不成?

    所以赵政觉得王翦是在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他没有听王翦的话,而是让李信率领二十万秦军去攻打楚国。

    李信得令离开大殿准备出征事宜,秦王赵政又跟诸位大臣讨论了粮草补给的问题。最后王翦拒绝了赵政安排,不肯为出征的二十万秦军担任粮草转运官。

    有人就在大殿之上质问王翦,是不是怯战。难不成王将军就这么惧怕楚国,现如今的秦国变得如此强大,难不成还比不上一个小小的楚国。

    王翦并不关心别人怎么说他,而是再一次向赵政提出,希望他可以增派四十万兵马前去攻楚。有人提醒王翦,示意他应该时刻而止。明知道这会儿秦王正在兴头上,为啥就非要给他泼冷水呢。

    果不其然,闻听王翦依然坚持己见的赵政动了怒。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训斥王翦,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你若不想参与完全可以置身事外,但不要在这个时候扰乱军心。

    王翦当堂发出阵阵苦笑,见无力回天,然后向赵政递交辞呈。声称年迈体弱不能在为国效力,希望赵政可以恩准他辞官还乡。

    赵政知道王翦的脾气,自然也知道他为什么会选择这么做。但是他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当然就不会轻易更改。如果连军令都能够朝令夕改,那么秦军将士会如何看待他这位国君,又该如何有底气吞掉楚国呢。

    赵政当众批准了王翦的辞呈,没有等到散朝,王翦就已经离开了大殿。有人向赵政谏言,王翦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秦国若想一统六国,万万不可缺少向王翦这样的良将。

    赵政很赞同此人的观点,可惜他这会儿只想着赶紧拿下楚国,对于反对他做出先前那个决策的人都很反感。

    那会儿的赵政确实不听劝,最后也不过是派人象征性的挽留了一下王翦,然后便将此事抛到脑后去了。

    二十万秦军出征楚国,秦王命李信为主将,蒙恬为副将。楚国在得到消息之后,派项燕领兵迎敌。

    李信做事一向小心谨慎,善用兵法诱敌深入。不过他却一直没有把楚国放在眼里,项燕的名号他倒是听过几次。不过那些都只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他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蒙恬此次出征带上了蒙家军,李信自知指挥不了战斗力强悍的蒙家军,故而选择跟蒙恬并分两路。在遇到楚国主力之前,他们俩需要形成合围之势。

    李信率领主力向楚军后方迂回,蒙恬率领五万兵马拖住楚军主力。为了给李信所率领的主力争取时间,蒙恬只能将战场选择在峡谷的入口处。

    峡谷入口狭窄,大军根本无法展开。就算有再多的兵马,到了那里也是无的放矢。如果两边上方再有一支伏兵的话,那里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设伏之地。

    李信计划的很周密,甚至还算到了楚军主力的抵达时间,精准的计算出了秦军主力抵达指定位置的时间。

    但是,他少算了一样。当初他跟蒙恬并分两路的时候,蒙恬就曾提醒过李信。项燕是楚国名将,年少时便已经熟读兵书。不管是论资历还是论实战经验,他都要超出李信不少。蒙恬希望李信不要太过轻敌,切不可意气用事。

    秦军主力还未抵达指定地点,斥候却发现了一支车队。看旗号这支车队来自楚国,而且车里坐着的好像还是楚国皇室。

    李信立功心切,派人前去截住这支车队。不料这支车队突然加速,而且还杀掉了前去打探的秦军斥候。

    李信率军追赶,却在一处树林跟楚军不期而遇。那支车队早已没了踪迹,此时秦军主力所面对的是数不清的楚军。他们用屁股想也知道发生了什么,只不过这会儿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唯有死战才能杀出一条血路。

    项燕没想到李信会如此轻敌,更没想到竟然会这么容易就碰上他。楚军的战斗力丝毫不逊于秦军,在数量相等的战场上,秦军占不到丁点便宜。如今更是如此,因为楚军人数远远高于秦军。

    一场大战离开序幕,项燕一直在盯着李信。即便是杀掉所有秦军,都不如生擒一个秦国将军。这么做不仅可以阻止双方继续厮杀,更重要的是可以鼓舞楚军士气。让楚国的将士们知道,秦军并不是战无不胜。

    按照预定计划,蒙恬率领五万兵马拖住楚军主力,在抵达预定地点之后,迟迟不见楚军主力出现。几次派出斥候前去打探,最后才得知楚军主力已经跟秦军主力交上火了。

    事情紧急刻不容缓,蒙恬当机立断,率领五万兵马前去支援李信。幸亏他去的及时,在他出其不意的出现在楚军主力后方之时,李信险些被项燕生擒。

    蒙恬的蒙家军可不是白给的,主要蒙恬有机会出征,他们这些人都必定会一同出征。不管遇到什么恶劣的环境,蒙家军中从无一人后退。

    说不上以一当百,但是蒙家军以一当十是没问题的。况且他们之间配合的特别默契,三五人一个小组,杀起人来就像砍瓜切菜。

    根本就不需要他们吭声,楚军主力已经乱了阵脚。项燕自然也不是白给了,当他知晓了发生何事之后,马上调整部署率领楚军迎战蒙恬。

    (本章完)

第856章 0018,秦楚之战(中)() 
李信所率领的秦军主力伤亡大半,按理说这会儿正是楚军占据上风。一鼓作气吃掉蒙恬率领的援军,这场仗楚军便是大胜。

    但是所有楚军将士都没有想到,主将项燕竟然下令让他们收兵回营。眼瞅着再打上几个时辰就能吃掉蒙家军了,可这会儿项燕却让他们收兵回营。

    回到军营的楚军将官聚集在项燕营帐,他们都希望项燕能给他们一个说法。士气正盛之时突然退兵,这样对将士们的士气影响甚大。

    项燕怎会不懂这个道理,但是他的话让大家无法反驳。李信不足为惧,但是蒙恬此人项燕有所了解。他从不打无把握之仗,即便是陷入死局也是如此。他不一定有反败为胜的本事,但一定有同归于尽的后手。

    跟一个突然冒出来的人打,不管是输是赢都不合适。输了损兵折将丢了士气,赢了对方一定会卷土重来。除非你可以将其一举歼灭,否则在了解对方之前切不可意气用事。

    项燕的推断并非全无道理,蒙恬做事一向就是如此。他从来不会去想最好的结局,他只会做好最坏的打算。每次出征每一场仗,对他而言都像是生死之战。所以他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不能赢没有关系,但至少不能输。

    在他冲进战场去救李信的时候,蒙恬留了一万人的蒙家军。这一万人是清一色的骑军,而且都是秦国一直未曾露面的铁甲重骑。

    如果蒙恬陷入战场,秦军无法顺利突围的话,那支一万人的重骑就会冲入战场。但是他们的目标不是救出蒙恬和李信,而是不惜一切代价干掉项燕。

    战场之上形势瞬息万变,若想扭转战局,最好的办法就是擒贼先擒王。只要能够将项燕干掉,楚军一定大乱。

    所以,项燕的判断丝毫没错,虽然他并不知道蒙恬留了什么后手。但是他在此之前研究过蒙恬这个人,甚至他的秉性和做事风格。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然是要拼个你死我活,不了解对手岂不会让人耻笑么。李信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但项燕不会。

    秦军惨白,李信跟蒙恬一起返回秦国。得到消息的秦王大怒,当即下令要将李信车裂。最后还是几位大臣一同向李信求情,秦王这才决定对其网开一面。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兵败之后的李信还是要受些皮肉之苦的。

    秦军被楚军打败,此事早已是在咸阳城传的沸沸扬扬。有人已经开始揣测,接下来秦王会不会任命蒙恬为主将二次出征。

    揣测这些事儿的大多都是小官小吏,只有位极中枢之人方可知晓。其实在李信蒙恬回到咸阳的第三天,秦王赵政就已经秘密离开咸阳宫了。

    没人知道秦王去了那里,但却有人看到了大批出动的影卫。他们都是为了负责保护秦王安全而存在的,既然他们大批出动,便可说明秦王已经离开了咸阳城。而且,此次出行恐怕距离咸阳城不会太近。

    跟赵政一同离开咸阳城的,除了赵高还有许久没有离开咸阳宫的李霓裳和赵灵儿。赵政这次出来是办正事,带上她俩不过是想让她俩出来散散心。

    他曾不止一次的告诉她俩,想出去散心无需向任何人禀报,她们可以任意进出咸阳宫。可惜到今天为止,她俩一次也没离开过咸阳宫。

    自从赵灵儿和李霓裳来到咸阳城,她们就一直住在咸阳宫内。虽然秦王赵政许诺她们可以任意进出皇宫,但是她们从未离开过皇宫半步。

    至于为何要这么做,原因只有她们自己清楚。尤其是在秦国开始吞并六国之后,她们就更没有想要离开咸阳宫的想法了。

    如果她们出宫游玩,就必须有人要保护她们。跟秦国有深仇大恨的人越来越多,国破家亡的他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伤不到秦王,所以就把目标放到了秦王身边那些人的身上。

    其实她们并非没想过出去散心,只不过那次她们还未离开皇宫,就已经有人为了保护她们而悄然丧了性命。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她俩就再也没有想要出宫的想法。

    赵政亲自出宫,专程去了王翦的老家。当初他伤透的王翦的心,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没给王翦留面子。如今结果跟王翦说的一样,使得他不得不重新来请王翦。

    王翦脾气虽倔,但是他在大事上从不糊涂。秦王亲临他自当以礼相待,而且还专程给秦王下厨做了几样拿手好菜。

    秦王希望他可以回去复职,王翦推辞身体不适。不是他不想报效秦国,而是他已经逐渐感受到了秦王的变化。

    以前他说什么秦王都能听得进去,上次秦王直接无视了他的意见。这已经很能说明一个问题了,这个问题让王翦喜忧参半。

    喜得是秦王终于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在一味听从大臣们的意见。这是好事,作为一国之君理当有自己的主见。如今的秦国有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