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7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主人公叫孟姜女,传闻她乃一颗瓜中所生。因父为孟氏,故而取名为孟姜女。
至于男主人公范喜良,民间传说有两个版本。第一是为了躲避抓壮丁,碰巧跑到了孟姜女的家里,与孟姜女相识。第二个版本,说范喜良跟孟家是世交,世交经常走动也不奇怪,所以就认识了孟姜女。
反正不管怎么说,孟姜女后来还是嫁给了范喜良。但好景不长,新婚三天范喜良就被抓壮丁的给带走了。
事实上,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们结婚的时候只请了本家的一些亲戚,根本就没敢大张旗鼓的办。
后来才知道,是有人故意想官府举报,所以范喜良才被抓走了。
自从范喜良被抓走以后,孟姜女整天是以泪洗面,茶不思饭不想整天就知道哭。哭来哭去她就有个一个想法,这一眨眼就是一年。范喜良走的时候也没带换洗的衣服,孟姜女就想着去给范喜良送件衣服,顺便也去看看他。
说走就走,孟姜女当晚就准备好的行李,第二天一早就出发了。其实她的父母都不同意她去,但也都知道这个女儿的脾气,最后谁也没能拦住孟姜女。
从家中到长城,孟姜女足足走了两个多月。这还是她第一次出远门,也是她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
风餐露宿星夜兼程,鞋子磨破了就光着脚,生病了就自己上山找草药,什么都不能阻挡她去找自己的丈夫。
好不容易来到长城了,孟姜女却傻眼了。长城那么长,在修建的民工那么多,她怎么知道范喜良在哪儿呢。
没人帮她,她只能一个一个的问,花费了十几天的时间,她终于遇到了几个邻村的民工。他们平日里都跟范喜良在一起干活,所以经常听范喜良提起他有个贤惠漂亮的妻子。
当孟姜女询问范喜良的时候,他们全都低着头沉默不语。最后还是一位年长的民工告诉孟姜女,范喜良上个月就累死了。
孟姜女失声痛哭,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即便是死了也要带丈夫回家。可老民工告诉她,因为累死的人太多了,工头让他们把尸体丢到长城底下当地基了。
一听这话孟姜女哭的就更厉害了,只哭的是风云变色日月无光,昏天暗地狂风骤起。这下可把大家给吓坏了,而孟姜女可不管这些,依然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不多时,众人只听到一声巨响,一段修好的长城竟然塌了。从里面露出不少人的尸骨,孟姜女靠着土法子滴血认尸,终于找到了范喜良的尸骨。
就在这时,前来巡查长城的秦王刚好赶到。闻听有人把长城给哭塌了,顿时火冒三丈,命人把孟姜女给带了过去。
一看到孟姜女,秦王的火气就消了七分。他还真看上了孟姜女,可孟姜女也是个烈女子,说什么都不接受秦王的荣华富贵。
最后,孟姜女向秦王提了三个条件,只要秦王能够做到,她情愿侍奉秦王。
用檀木棺椁入殓范喜良,让秦王携文武百官为范喜良下葬,陪她去海上游览三天。
秦王答应了孟姜女,并且全都按照她说的去做了。只是他没有想到,孟姜女在游海的时候,直接跳海了。
自此以后,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便流传开来,但是跟其余三个爱情故事相比,知道她的人并不算多。原因有很多种,但其中最大的原因,或许就是没有人把这个故事搬上荧屏吧。
第1371章 0076,求仙入海(下)()
游祖山,角山,山海关,求仙入海处,李修缘足足花了三天时间。以前他总喜欢赶时间,但是从热河市的避暑山庄开始,他似乎得到了一些启发。
就像大和尚经常跟他提起的一样,有时候需要把节奏放慢一点。风景或许并不止在目的地,也可能在去往目的地的途中就能欣赏到如画般的风景。
夏都市的夜景很美,在李修缘所去过的这些城市中,夏都市的夜景给了他深刻的记忆。当夜幕降临之时,路上的行人也逐渐放缓了脚步。
他们不再像白天那些上班族,步履匆匆跟时间赛跑。当然了,在这个大多数人都已经下班的时间,还有一部分人要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李修缘去了一家饺子馆,让老板打包了一百份水饺。然后骑着借来的三轮车,去看望那些为这座城市默默付出的人们。
第一站,李修缘去了一个公交车终点站。
那里停着十几辆夜班公交,司机们正在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李修缘给他们每人送去了一份饺子,叮嘱他们一定要按时吃饭。
最早的公交车从凌晨四点半开始,最晚一班的公交车到晚上十一点半。如此长的时间跨度,如此强的精力消耗,但他们连一顿安生饭都吃不了。很多司机都是这样,趁着停靠站点的时候买点儿吃的。
然后在进到终点站以后,赶紧填饱肚子,然后继续开始下一圈的行程。他们一直就这样周而复始,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内容。
在城市里开车,跟跑长途的大巴车不同。城市里的人多车多,而且素质不高的马路杀手也多。有出租车跟公交抢道,有非机动车跟公交车抢道,甚至还有行人跟公交车抢道。
他们经常会遇到这种事儿,那个时候可就要看公交司机的车技了。车技好了少点儿麻烦,不好了那可就摊上事儿了。
每座城市里的道路上都会划分出三个区域,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行人喜欢占用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喜欢占用机动车道,机动车就成了最要技术的一类。人家碰着你啥都不说,你碰着人家可就摊上事儿了。
第二站,李修缘去了垃圾中转站,把饺子送给那些正在运输垃圾的工人。想要保证这个城市的卫生,这些垃圾车就不能在白天出现,只有晚上路上没啥人了,才是他们可以工作的时候。
第三站,李修缘把饺子送给了那些正在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他们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区域,而且打扫时间一般都在晚上,有些时候也会被安排在凌晨。凌晨打扫不能超过早上七点,晚上就没有这个要求了。
只要夜幕降临,你随时都可以上路上打扫卫生了。提倡了那么多年的素质教育,如今的国民素质却越来越低。
以前没有那么多垃圾桶,也没见大街上全是垃圾。现在那哪儿都有垃圾桶,饮料瓶废纸袋却丢的到处都是。
最后一站,李修缘去了一个正在施工的工地。听说李修缘是来给工人送饺子的,工地监理马上给李修缘拿来一顶安全帽,让人帮着李修缘把剩下的五十多份饺子全给送到了楼顶。
这栋大楼已经进入的封顶阶段,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封顶过程中是不允许停工的。也就是说,封顶作业是必须一次性完成了。
他们两班倒已经连续施工了三天两夜,李修缘送饺子上去的时候,他们刚好完成了整个封顶作业。
看着那一张张满是污垢的脸,李修缘想起了前不久才看到了两个新闻。一个是民工去银行取款,跪在自动取款机前。一个是外卖小哥去小区送餐,被保安打断两根肋骨。
以前人们总喜欢说,女人何苦为难女人。而当今这个社会,同是天涯沦落人,自己人何苦为难自己人。
唐市,又称北方瓷都,下辖七区二市五县,面积13472平方公里,总人口787。9万。
清东陵,位于唐市西北三十公里处,占地八十平方公里,是华夏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
清东陵始建于1661年,历时247年,共建成217座宫殿碑楼,分布与十五座陵园之中。清东陵南北长12。5公里,宽20公里。
在此一共埋葬着五位皇帝,十五位皇后,一百三十六位嫔妃,三位阿哥和两位公主。
虽然清东陵占地如此之大,但开放游览的地方并不多。李修缘在里面只待了半天时间,觉得没啥意思就提前出来了。
唐市比较有名的景点,除了清东陵还有月坨岛和滦州古城。
古城的确很热闹,但自从到了这个地方以后,李修缘总觉得心里特别压抑。一直到看到那块纪念碑,他的情绪这才稍微平复了一些。
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坐在石碑前无声落泪。或许他是想起了自己的亲人,又或者是在为了因为那场灾难而死去的人们。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东经118。2度,北纬39。6度,发生了强度为里氏7。8级地震。震中强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持续时间23秒。
这次地震共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544000人轻伤,位列二十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二,仅次于海源地震。
一座百万人口的城市,只过去短短23秒就变成了废墟。经历过当年那场灾难的人,致死也不会忘记那场灾难。
经过跟老人的攀谈,李修缘得知老人姓张,地震那年他不到四十岁。他是搞工程的,唐市后来的很多房子都是他所在的公司建造的。
从那次灾难开始,他便失去了所有家人。老婆孩子,父母和岳父岳母。一家人就只剩下他自己了,当时他万念俱灰,唯一的想法就是跟他们共赴黄泉。
但他后来并没有那么做,却因为那场灾难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选择了最苦最累的职业。
他已经退休十几年了,但他却没有一天在家休息。今天来看看这个纪念碑,是因为这一天刚好是七月二十八日。每一年的这一天,他不管在哪儿都会赶回来,回来看一看这个纪念碑。
听李修缘说他在帮师父完成心愿,张老很赞同他的这一做法。于是他邀请李修缘跟他一起去唐市转转,顺便让李修缘见一见他的家人。
第1372章 0077,北方瓷都()
张老全名张援朝,是从部队转业下来的,在部队待了十几年,所以他一直保持着军人的作风。
李修缘跟他去了一所福利院,那里面有很多小孩子。他们都亲切的喊张援朝爷爷,福利院的那帮老师也都聚了过来。
原来,他们中有些人经历过那场灾难,也有的人是因为那场灾难而失去家人的。在那段昏暗的日子里,张援朝一直都陪着他们。所以他们亲切的称呼张援朝为张爸爸。
每一年的这一天,张援朝都会很早就回到家里。买上很多很多菜,然后开始做饭前的准备工作。
福利院的几位老师都去帮忙了,还有一些各行各业的人士,貌似都是因为那场灾难跟张援朝结下了一段缘分。
他们之所以要准备饭菜,是因为每一年的今天,他们这个大家庭的成员都会从天南海北赶回来。
李修缘一边洗菜一边跟张援朝聊天,张援朝取出相册给李修缘看。从那场灾难发生开始,他先后领养和资助了上百个孩子。这些孩子最大的已经快五十岁了,最小的也都大学毕业了。
这些孩子绝大部分都在国内,也有一部分在国外工作。即便是他们身在军营,只要不是正在执行任务,这一天他们也都会按时赶回唐市。
从下午三点开始,家门外陆续有车子停下,有人开始陆续进院。一开始三五个,后来七八十来个,到最后一二十个,一直到下午六点,最后一批人也赶到了。
这下子,张援朝等的人就全到齐了,按照往年的习俗,他们需要先照一张全家福。因为他们全都是张援朝的孩子,所以他们照相的时候会一起喊张爸爸。
来参加这次纪念日的本该是一百人,但很多人都已经成家了,虽然他们都很自觉没有带孩子过来,但有不少人都带来了自己的另一半。
张援朝最喜欢的就是帮女儿们把关,这些孩子里有一大半都是女孩,所以他这个岳父可是真当过瘾了。
每一年都会有新女婿上门,然后就要经历他设定的考验。过关了就算合格,不过关就要等下一年再来一次了。
受张援朝的影响,这帮孩子个个都乐于助人。虽然他们身处在不同的岗位上,但他们每天都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儿。
就连刚毕业的几个孩子,也都已经做好了去支教的准备。但在他们离开之前,张援朝还有多唠叨几句。
在支教跟公益的问题上,张援朝有自己的心得。因为他这些年一直在做这两件事,所以他希望给孩子们树立一个好榜样。
公益源自于内心,既然你选择要做公益,那就不要抱有任何奢求回报的心。也要扛得住身边人的嘲讽和误解,自己只管做自己的事儿就行了。
支教本是想让孩子多一些接受教育的机会,既然要去就不要蜻蜓点水,至少也要做满一个学期。如果能够坚持的话,最好在那里跟孩子们待上几年时间。
对即将踏入社会的他们而言,孩子们也是他们最好的老师。他们叫孩子们学习知识,孩子们也可以帮他们历练心性。
吃完饭,大家坐在院子里围成圈,女孩子围在里面,男孩子围在外面。张援朝跟李修缘坐在中间。每年的这一天,张援朝都会跟孩子们聊会儿天。
他们平时都有书信往来,这也是张援朝让他们坚持的一个习惯。有急事了可以给他打电话,如果没有急事,那就一个礼拜给他写一封信,太忙的话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写一封也行。
反正张援朝每天都有写信的习惯,因为孩子们实在太多了,即便他每天写五封回信,也要二十天才能回复过来一遍呢。
张援朝一直坚信言传不如身教的理念,所以他对这些孩子更多的不是口头讲道理,而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作为他们的榜样。
已经参加工作的就不用说了,几个去支教的也都说完了,接下来就是几个马上要进入社会的孩子了。
他们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又没有去支教的打算,所以张援朝在这儿必须好好跟他们聊聊。
大家是一家人没错,但决不能什么事儿都需要家人帮忙。
以前就发生过这种情况,刚毕业的孩子去找哥哥姐姐们帮忙,然后由哥哥姐姐们帮他安排工作。这一大家子那么多人,总会有适合他们的工作。
起初张援朝不知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