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东汉好姐夫 >

第129部分

东汉好姐夫-第129部分

小说: 东汉好姐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卓的死早有人禀报了牛辅,牛辅心里也直犯嘀咕,长安城中都是董卓的兵马,怎么会被杀呢?他派出多名细作探听情况,确认董卓已经被姜盛所杀,这才举兵来战。

    至于董卓死的细节,牛辅并不知情,他虽说大张旗鼓地来战,却不知道姜盛到底安排了多少人马潜进了长安城,所以到了城外之后他就安下营寨,并没有急于进攻。

    姜盛在城头看着阵型混乱的牛辅军,不禁笑了,是时候该我登场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267章 妾有心而郎无意() 
牛辅军驻扎在长安城下已经三天了,牛辅每日里看着长安城头,只看到人影绰绰,密密麻麻的旌旗遍布城头,听得守军的鼓声,看来城中军队井井有条。

    牛辅的武力略逊于华雄,智谋上却跟华雄有的一比,都是有勇无谋之辈,他见城头的状况,必定是重兵把守,就凭他麾下这万八千人,真是不够填的。他又不禁骂李儒,大家还是连襟呢,这老丈人董卓一死,李儒就不见了踪影,要是李儒在的话,还有个人商量,现在他牛辅可真是无所适从了。

    开始进军的时候,牛辅就在全军动员大会上说誓死要为董卓报仇,可现在他却没有了动静,报仇虽然是鼓动人心的说法,但董卓毕竟已经死了,牛辅还是要为自己的后路打算,所以就迟迟不敢进攻,他在舍命一搏和保留实力上权衡不定。

    这一夜,心情郁闷的牛辅一个人在中军大帐中喝起了闷酒,喝得醉醺醺的,这才和衣而卧,睡到半夜,大帐的门帘被掀开了,牛辅以为是自己的卫兵进来,也没有在意,继续蒙头大睡,突然勃颈处一凉,牛辅已经成了死牛。

    两名身躯娇小的黑衣人从牛辅中军大帐中悄悄出来,其中一人还拎着牛辅的首级,而守在牛辅帐外的两名卫兵也早已气绝身亡,这一切悄无声息地发生了,牛辅军中却毫无察觉。

    辕门的卫兵打着瞌睡,浑然不觉四钗和五钗从此处扬长而去。

    天亮以后,牛辅军中有人发现了中军大帐外面的两具尸体,连忙进入查看,发现牛辅早已身亡,首级也不翼而飞,消息传播出来,牛辅军中乱作一团,本就无意攻城的牛辅军将士更无战心。

    牛辅的几名心腹出营查看,见长安城东门上悬着一颗首级,连忙派人去查看,正是牛辅的首级!

    姜盛站在城头大喊道:“牛辅已死,你们还要为他陪葬吗?”

    还有不少不明就里的将士莫名其妙,于是就窃窃私语,很快消息得到了确认,姜盛派人在夜里把牛辅给杀了。

    姜盛见牛辅军中无人回应,继续说道:“我给你们一天的时间,若是还不退去,我要亲率精锐大军剿灭尔等!”

    牛辅军中很多人都知道姜盛能征善战,又有战力骇人的玄甲骑兵,听说姜盛要率精锐大军来攻,都主观地认为玄甲骑兵已经在城中了,心中都是惊惧不已,很多将士连夜就散了。

    第二天的时候,七百多名士兵在两名校尉带领下杀了牛辅的铁杆心腹,然后带着他们的首级投降。

    郭嘉道:“主公大可放心,只管接收他们入城,然后好生抚慰,以安军心,他们感念主公仁德之恩,必会交通消息,周边归附主公者必将接踵而至,长安可定也。”

    “奉孝所言甚是,只是长安毕竟兵少,若是西凉的董卓旧部大举来攻,则仍然无济于事。”

    “董卓已死,西凉各军群龙无首,只要主公借皇上之口加以安抚,然后以调动之名,让主公的人去替换他们的主将,现在王允正在清理长安的董卓旧臣,还无暇顾及西凉,主公大可以委派将领治理,不出半年,西凉皆为主公之地也。”

    “我担心的是王允会从中作梗,毕竟他是总览朝政之人!”

    “主公的意思是,王允有可能要清除董卓余部?”

    姜盛点了点头。

    “按着这几天王允的作为,这个倒是很有可能,主公最好在王允定下解决西凉的调子之前说服他,现在董卓已死,西凉各部都是惶惶无主,若是一言不慎,可能就造成西凉之乱。”

    “正是如此,我这就去拜会王允。”

    姜盛换上了便服,在二钗和六钗的护卫下来到了司徒府。

    家丁们连忙去禀报王允,王允此刻正在府中与众人把酒言欢,姜盛这一来,他还以为姜盛是来接貂蝉的,心中不喜,就对家丁说道:“你去唤小姐出来与太尉相见。”

    王允并未出来迎接,姜盛很是意外,但情况不明朗的情况下,倒也不便发问,于是就在家丁引领下到了大堂等待。

    貂蝉得知姜盛来接她,大为欢喜,就在房中精心梳妆打扮了一番,然后把自己的紧要衣物打了一个包裹,看来已经做好了离开司徒府的准备。

    貂蝉本是并州人,黄巾之乱时兵灾祸及她家乡,她随同乡人逃离了家乡,历经千辛万苦,同乡一个个都死于奔波途中,她到得豫州后流落街头,幸得时任豫州刺史的王允收留,王允见貂蝉知书达理,生的又貌美如花,就收她做义女,留在了府中。

    王允为了对付董卓,想了用貂蝉为饵离间董卓和吕布的计策,貂蝉其实是不愿的,但王允再三恳求,甚至要给貂蝉下跪,貂蝉勉为其难,接下了这断送一生幸福的差使,却没想到曾与她有一面之缘的姜盛及时出现,用掉包的方式救下了貂蝉,貂蝉心中怨恨王允,就决心离开王允府而投对她有救命之恩的姜盛。所以听到姜盛来此,她就一刻也不想多待了。

    姜盛等了半天,也不见王允来此,心中疑惑,却见貂蝉背着包裹走了进来。

    “任姑娘,你这是要出远门?”姜盛疑惑地问道。

    “啊?将军来接奴家,莫不是要回冀州?”

    “接你?”姜盛云里雾里。

    貂蝉见姜盛的表情,心中不免有些失落,难道姜盛根本就无意接纳自己?可当初他明明同意了的。

    她有些伤感,说道:“将军今日来此,并非接奴家?”

    “任姑娘你误会了,我今日来此是要与王司徒商议要事,不知王司徒对你交代过什么?”

    “没,没啊!他那日已经同意我随你离开,奴家只待将军来接,敢情将军并非为奴家而来?”

    “任姑娘,去留自有你选择,不必对那日的事耿耿于怀。”

    “奴家已经做出选择了,那天将军你也是答应过奴家的,”貂蝉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儿,没想到妾有心而郎无意。

    “莫非只是戏弄奴家?”

    “呃,你误会了,我是说虽然那天同意了,但请你不要为了报那滴水之恩而放弃自己的幸福。”

    “奴家能侍奉将军左右,就是莫大的幸福了,还望将军不要食言。”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268章 唯恐天下不乱() 
那天姜盛让四钗俞湘替换貂蝉,纯粹是为了刺杀董卓,并非为了救貂蝉于水火,但在貂蝉看来,姜盛就是为了救她。

    当初在王允诈称的寿宴上,王允与众人谈及姜盛忍辱负重,暗中密谋对付董卓的事,貂蝉心里就受到了触动,待入内斟酒的时候,见姜盛不过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而在上街的时候,听说书人把姜盛的英雄事迹编成的故事,芳心不禁有些情动,美女爱英雄,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貂蝉自恃貌美无双,把自己对姜盛的单相思主观地认为姜盛也对她有意,所以就把姜盛的安排当成了救她,那天晚上,她也是鼓足了勇气,主动开口要侍奉姜盛,姜盛也是同意了的,若是让她说第二次,她是绝对没有勇气说的。

    姜盛承诺接纳她,现在又要反悔,这对貂蝉来说简直就是耻辱,她把心一横,说道:“既然将军无意,那奴家也没有什么留恋的了,只盼来生能侍奉将军左右。”

    姜盛也知道这时代的女子把名节看得很重,当初同意接受她那就无异于定亲,现在不要了,岂不是坑了她?

    姜盛见貂蝉态度坚决,叹了口气,说道:“既然如此,自当禀报王司徒之后,才能接你离开。不知王司徒何在?”

    “司徒大人正在别院宴请朝中群臣,奴家为将军引路。”

    “不必了,朝政事务,女子不便参与,你且回房去吧,明日我就派人来下聘接亲,名正言顺地带你走。”

    “将军——”

    “放心吧,我既然答应带你走了,就一定履行诺言的。”

    貂蝉这才点了点头,姜盛让家丁带路去别院寻王允。

    此时别院已经乱了套,原因就是那蔡邕为董卓的死叹了一口气。

    王允现在满脑子都是清理董卓旧臣的事,今天本来是庆功之酒,董卓余党已被清理干净。侍中蔡邕在董卓当道的时候就空挂职务,实际上是在家编修史书,直到在王允宴上才直到董卓已经被杀,而且尸体被点了灯。他本意只是感慨董卓一代奸雄竟落得如此下场,又感叹天下纷争,朝廷乃多事之秋,却被敏感的王允捕捉到这一细节。

    王允喝道:“董卓是朝廷的罪人,罪行不可饶恕,你身为大汉臣民,本该从大局考虑,共同声讨国贼,没想到你念及他对你的一点点私人恩惠,竟然为他感到痛惜,这难道不是与董卓同一鼻孔出气吗?”

    蔡邕道:“司徒公息怒,微臣并非为董卓痛惜,”

    “不必多言,来人,把蔡邕交付廷尉问罪!”王允怒道,根本不让蔡邕解释。

    七八个家丁一拥而上,把年老体衰的蔡邕擒住,然后送去廷尉府了。姜盛赶过来的时候,蔡邕刚被带走。

    姜盛见别院嘈杂混乱,不知发生了什么,连忙过去与王允相见。

    “司徒公,不知发生了何事?”姜盛问道。

    “姜太尉,可是来为貂蝉辞行?”王允还面带愠色,冷声问道。

    “并非为此事而来,对于貂蝉,我自当明媒正娶,不会失了司徒公的面子。”

    “女生外向,全凭姜太尉做主了,老夫就不操这份心了。不知你来此,所为何事?”

    “是为西凉之事,可否借一步说话?”姜盛不确定参加宴会的这些人中有没有与西凉联系的,所以不想公然谈论。

    “西凉之事?我已有所打算,太尉也关心此事?”

    “此间人员众多,谈论此事多有不便,还请借一步说话。”

    “此间都是对朝廷忠心耿耿之人,不必忌讳!”

    姜盛见王允如此说话,与之前认识的王允大不相同,不免有些尴尬,就道:“西凉将士大多身不由己,不得已服从董卓的差遣,现在董卓已死,他们必定不会再为董卓办事,我建议赦免他们的罪行,已安军心。”

    王允道:“之前,我也有太尉如此的打算,但现在如果给他们加上叛逆的罪名,而特定赦免他们,恐怕反而使他们猜疑恐惧,心理承受不了,所以,赦免他们无罪不是使他们安心的上上之策,还不如让他们承受惩罚。”

    “司徒公,请三思啊!西凉兵马向来彪悍,而且尚有近十万之数,若是惩罚他们,恐引起反弹——”

    王允打断了姜盛的话,说道:“我已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我已经传令关东群雄出兵,以武力之威慑,解散西凉兵马!”

    “群雄讨董之时,凉州兵畏惧关东联军,现在若是让关东联军去解散西凉各军,凉州兵就会人人自危,极易引起兵变。皇甫嵩久居西凉,素有人望,若是让皇甫嵩常驻西凉以统率西凉兵马,安抚军心,此事就可圆满解决。”

    王允冷声道:“这样绝对不行,关东兵是反董卓的义兵,与我们是同一条路线,现在董卓已死,正是让他们立功的时候。若是有皇甫嵩镇抚西凉,关东兵就无功而散,虽然安抚了凉州兵,但是关东兵将领会与我们离心离德,徒增变数。我意已决,太尉不必多言!”

    姜盛愣了,这还是德高望重的王允吗?怎么会成了这般模样?群臣中有与姜盛相识的,入内走到姜盛身边,轻轻摇了摇头,然后都随王允进入房内继续饮宴,把姜盛冷在了院子里。

    才几天没见,姜盛就遭到了王允的如此冷遇,这让他实在难以接受,但刚才确实发生了,而且实在群臣众目睽睽之下,姜盛闹了个灰头土脸,连跟王允告别都没有,就直接回去了。

    郭嘉见姜盛如此模样,知道是没有谈拢,就道:“主公,王允刚愎自用,必受其害,属下以为,王允的打算必定已经传到了西凉,看来长安城是免不了一场兵灾了!”

    “西凉军能征善战,尤以李榷所率飞熊军突出,西凉将校担忧前程性命,必会铤而走险,长安城破是迟早的事,我打算奉皇上东归雒阳,以避兵锋,不知可否?”

    “主公此想不知皇上能否允可呢?现在董卓已除,皇上正面临重振朝纲的大好机会,不会轻易东归的。就算东归,也会在朝廷安定之后,而现在王允正大张旗鼓地肃清董卓的势力,东归之事乃是下下之策。”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269章 蔡邕之罪() 
姜盛直犯嘀咕:“当初皇上曾多次想办法东归,都未能实现,现在可以了,他为何反而不走了?”

    “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奉孝尽管直言。”

    “董卓掌权之后把皇上由雒阳迁来长安,而现在主公掌了军权,又要奉皇上东归雒阳?表面上看,与董卓大同小异,皇上已遭流离之苦,主公的想法,能得到他的支持吗?”

    郭嘉的一番话让姜盛警醒,献帝是名正言顺的最高领导者,姜盛潜意识里没有注意这个事实,所以考虑事情的时候还是有些一厢情愿。

    “不管怎样,我都要向皇上进言,尽人臣之责,结果就不是我所考虑的问题了。”

    “主公贵为太尉,若是皇上不肯迁徙,主公岂不是也要留在长安?”

    姜盛苦笑道:“是啊,就这几千人马对抗近十万西凉大军,还不够他们塞牙缝的,长安并非雒阳,短时间内招募民兵守城是根本不可能的。”

    “听闻主公之前与马腾有过交集,不如快马送信给马腾,让马腾派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