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东汉好姐夫 >

第62部分

东汉好姐夫-第62部分

小说: 东汉好姐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日,姜盛令杨凤派兵五十,护送王进和段直回京。

    “主公,放这两人回去,会不会是放虎归山啊?”夏侯兰担心这两人讲出实情。

    “有亲笔供词在我手中,他们就算是虎,那也是纸老虎。少府乃是替皇上管钱的,若是我把这些证据呈给皇上,恐怕他少府卿也要受牵连。段直和王进久在宫中,不会自掘坟墓的。”

    夏侯兰这才放下心来,陪着姜盛回到了太守府,却见张郃在府中等候。

    “儁义为何来此?”姜盛问道。

    “山上发现了一种奇怪的油,属下不明所以,特来请主公移步查看。”张郃说出了来太守府的目的。

    姜盛也很疑惑,奇怪的油?到底是什么物事?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17章 甄家商队() 
张郃带姜盛一行人到了发现黑油的地方,“主公,就是这个。”

    姜盛听得气味,感觉异常的熟悉,后世四个轮子的交通工具都用到这个黑油,这不是别的,正是石油。

    姜盛欣喜若狂,笑道:“这是石油,工业化必不可少的燃料啊。”

    众人都云里雾里,“工业化”?这是什么东西?

    张郃道:“此物可做燃料吗?那我们取暖点灯,就来取用。”

    “你是怎么发现的?”

    “按着图纸,此处乃是东南瞭望塔的位置,我带人过来平整土地的时候,掘开山石,这油,啊,石油就流出来了。”

    乐安辖境内包括后世的胜利油田,只是现在黄河三角洲还未形成,这山上有石油极为罕见,姜盛分析可能是乐安发生过地壳变动,这山沉入海底,渐渐堆积出黄河三角洲来,所以有了后世的胜利油田。

    “儁义,这东南瞭望塔前移五里,此处留作取用石油,但须谨记,此处绝对不可以有火种,一旦被引燃,这座山恐怕要被推平了。”

    山寨规模因此扩大了许多,不暴露已是不现实了,因为这个山虽然地域广阔,但毕竟是丘陵,留在半山腰以上还可以,借着林地的掩护还能遮掩,现在延伸了五里,寨墙都快到山脚了。

    姜盛道:“乐安已经在我掌控之中,暴露就暴露吧。”

    “主公,若是朝中有人非议,可不好应对啊。”于禁道。

    “此处黄巾余孽仍然活动猖獗,本太守没有兵可不行啊。”

    夏侯兰道:“这叫做养贼自重!哈哈——”

    “子兰真是一针见血啊,黄巾未灭,本太守治理一方,一定要有足够的剿贼力量啊。”

    自然开采的石油杂质很多,而且烟很大,姜盛否定了夏侯兰关于在太守府用石油点灯的想法,他姜盛还不想被呛死。

    为了扩充乐安的军力,姜盛传信给褚燕,让褚燕调出三千精锐分批进入乐安,然后以原有的六百精骑为军官,分领这三千精锐。

    姜盛令于禁为统领,夏侯兰、张郃参军事,邓茂为偏将,正式组建了这支镇守乐安的常备军。

    养兵就得用钱,无论是物资给养、还是军械装备,处处用钱,姜盛还没有想动常山密洞里面夜光玉的念头,就琢磨上甄家的商队了。

    中山毋极的甄家拥有数十支商队,主要从事粮草的经营,由于官府和各山寨都需求粮草,所以甄家黑道白道都吃得开,他们的商队很少有人打劫,姜盛就是看中了甄家两道都通的优势,决定把私盐贸易交给甄家去做。

    甄逸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并没有立即大营,贩运私盐那可是死罪啊,他不能轻易地押上整个家族的命运。

    姜盛决定亲自去拜见甄逸,走到邺城时正遇到王芬与好友出城来。

    姜盛入狱的时候,王芬正赶往雒阳试图解救姜盛,走到半路的时候听说姜盛已经被释放了,所以就没有到雒阳,而是返回了邺城,这几日,冀州下了大雪,正是狩猎的好时机,左右无事,王芬就带着好友们出外狩猎。

    “姜太守,真巧啊,怎么会在此处遇到你?”王芬过来打招呼。

    “原来是王刺史,前些时候还多亏了刺史大人多方奔走,下官才得以活命。在此谢过!”

    “子诚此言差矣,十常侍坑害忠良乃是人人皆知,我只不过是尽本分而已。不知子诚意欲何往?”

    “中山毋极的甄家为搭救我出力不少力,我这是要去登门致谢的。”

    “不知是否着急?若是不急,就在邺城逗留数天,本官也好略进地主之谊。”

    “下官事务繁多,就不耽搁了,谢过大人美意。”

    “也好,那就后会有期了。”王芬道。

    “后会有期!”姜盛拜别王芬就继续北上。

    远远听得王芬喊道:“子远好运气啊!”

    姜盛一听这个名字很熟悉,可不是那许攸的表字吗?回身看时,早已杳无踪影,于是就没再理会,直奔毋极甄家。

    甄逸对姜盛的来访很是意外,连忙迎进庄内,好一番客气寒暄。

    “前日里,我含冤入狱,多亏了甄家出面周旋,子诚谢过。”

    “哎?子诚哪里话?你是甄家的恩人,甄家理当出面的,不知子诚来访所为何事?”

    “我就直说吧,现在乐安急需用钱,我打算在盐上做文章。乐安有盐场四十余家,除了少数由私盐商贩经营之外,都是由我郡守府掌理,但产出的盐难以卖出,所以希望甄家商队涉猎这方面的贸易。”

    “少府自有盐铁专营的商队,子诚又何必烦恼呢?”

    “大人有所不知啊,这些盐场在少府那里都已是倒闭状态。”姜盛看着甄逸。

    甄逸当即明白,姜盛想把这些盐税据为己有。

    “子诚用这么多钱做什么?难道是私募武装?”

    “正是!青州黄巾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断地死灰复燃,若是乐安没有一定数量的军队,则乐安就会成为流寇的天下,我不得不考虑的。”

    “我很想帮你,但这事事关重大,我不能拿着全家族的命运开玩笑,请待我与族中长老商议之后再作打算。”

    “也好,那我就静候佳音了。”

    甄逸安顿姜盛在甄家住下,然后自去商议盐业贸易的问题。

    姜盛在甄家住到正月十二,甄逸才给出了答复,同意姜盛的提议,但要先尝试几次,若是安然无恙,则正式接手。

    “大人放心,这些盐不往中原运,而是通过冀州、幽州,运到塞外去,鲜卑各部对盐有大批的需求,而我也正需要塞外的铁矿石。至于安全方面,冀州自有褚燕照应,幽州方面忙于抵御外族,无暇顾及这些的,我令褚燕派精锐之士化作趟子手,护送商队出境。”

    “褚燕?子诚所说的可是那平难中郎将褚燕?”褚燕跟姜盛的关系只有少数心腹知道,所以甄逸会有此问。

    “不瞒大人,那褚燕虽然是朝廷拜的中郎将,但实际上是我的人,此事事关重大,希望大人严加保密。”

    褚燕那可是号称十万精兵,他跺跺脚,冀州都得动一动,有了褚燕的照拂,往塞外贩卖私盐就容易得多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18章 民情() 
甄逸听说褚燕是姜盛的人,才知道这姜盛的能力不是他所能估计的,说的他心花怒放,汉朝盐税极重,但还有商人愿意从官府中争取经营权,可见这收益该有多大。

    现在姜盛提供不用交税的盐,而且是卖往极度缺盐的鲜卑活动区域,那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商人毕竟是商人,甄逸就调拨了两支商队供姜盛使用。

    姜盛令褚燕抽调千人,由担任姜盛侍卫长的张南统领,加入到甄家的商队中,确保万无一失。为了防止出现什么纰漏,姜盛对商队规定了州界、郡界h县界区域的接头交接暗号,而张南就成了甄家商队的镖头。

    甄逸自去设置商队的行走路线,打点沿途各级官员,并派人深入鲜卑活动区域物色买家。

    姜盛回到乐安之后,即着手整顿盐场。他把官府控制的十余家盐场纳入直管,由乐安郡府派人管理;而其他小盐场则依然交给普通商户经营,不过税率略低于官方盐税的标准,当然这些盐税收上来之后就纳入了乐安郡的财政中。

    年关已至,姜盛决定下去体察民情,虽然天寒地冻,但姜盛还是带着几名随从下去了。

    千乘县的经济水平最低,姜盛就换上平民的衣服直奔千乘县辖境。

    姜盛正行走间,见山坡上一名老者带着一个小孩蹒跚地走着。那老者身后背着一捆干柴,一步一滑,看起来甚是狼狈。姜盛就令两个随从过去帮忙。

    “哎呀,折煞老朽了,不敢!不敢!”那老者见这些人相貌不俗,不敢乱说话。

    “老伯,这寒冬腊月的,家中可是缺柴?”姜盛问道。

    “这位公子,老朽家中不缺柴,但是缺米啊。明日就是市集,我要到市集上换粮食啊。”

    “市集距离此处可远?有没有投宿的地方?”

    “不远不远,由此往东二十里就是市集了,想来是有投宿地方的。不过现在天色已晚,路上也不太平,老朽劝公子还是到左近百姓家中借宿一晚吧。”

    姜盛与那老者边走边说,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处看上去像村子的地方,老者道:“此处便是老朽居住的村子了。”

    白雪包围之间,有数十户茅草房子,炊烟袅袅,破败之像映入眼帘。

    到得村里以后,老者就带姜盛去见村长,毕竟这寒冬腊月的,能到这里的外人要么迷路要么就逃难,但收留还需村长允许。

    那村长还算客气,连忙吩咐妻子杀鸡待客。

    席间,姜盛见村长的孩子们都眼巴巴地看着锅里的鸡肉,心中不忍,就给四个孩子各夹了一块鸡肉放在碗里,清可见底的米粥顿时泛起了油花。

    孩子们看着村长,静待村长的允许,村长道:“好吧,你们吃吧。”四个孩子才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村长道:“公子,不要嫌弃寒舍简陋,实乃难为无米之炊啊。”

    姜盛道:“今年乐安收成还都不错,为何断粮?”

    “唉呀,公子有所不知啊,收成好归收成好,但那都是官家大户的地,我们平头百姓啊,守着几亩薄田,勉强可以糊口,这两年到处战乱,税负很重,无钱交税的就只好把地交回官府,活着难啊。”

    姜盛若有所思,问道:“朝廷赋税巧立名目,就算是郡县官吏也不堪重负啊,何况是百姓呢?”

    村长听得这话,惊讶之色一闪而过,看姜盛虽然衣着朴素,但英武之气却是遮盖不住的,屋内的四人很明显是奉此人为主。

    “难得公子能体察民情,只是这世道不太平啊,各有各的难处。像公子这么相貌不凡,自然不用担心税负的问题。”

    “大叔,在下也是普通百姓。”

    “能有公子这般形象的百姓,万户中不足一户。请恕草民猜测,公子可是那官府中人?”村长察言观色,知道所料不差,连忙跪拜道:“草民一时口快,还望大人恕罪!”

    孩子们见此模样,都吓得大哭不止,姜盛连忙把村长搀起来。

    “村长不必惊慌,我是乐安太守姜盛,此番下来就是想听听百姓的心里话,以助于今后治理乐安郡。大叔可以知无不言,本官恕你无罪。”

    村长道:“原来是太守大人,愧煞草民了,寒舍简陋,怠慢了大人。”

    “年关将近,百姓却无米下锅,本官有愧啊。还有什么需要太守府去做的,你且道来。”

    “草民不敢!”村长说什么也不敢乱说了,祸从口出啊。

    姜盛见村长执意不说,也只得作罢,村长把主房让出来给姜盛他们住,而一家老幼挤在了偏房中,姜盛过意不去,但村长一再坚持,也只好暂住一宿。

    第二日的时候,姜盛留了五百钱给村长,然后带着随从往市集而去,市集上冷冷清清,多有百姓冻得瑟瑟发抖,眼前却守着大捆大捆的干柴。

    姜盛就寻了一人问道:“这集市都没有几个人,你们的柴卖给谁啊?”

    “我看你也是大户的子弟,难道不知黄家要到午时才会来交易吗?”

    “黄家?”

    “我看公子你是外乡人,不知这里的规矩,黄家拥有良田千顷,米粮无数,我们就指望着用干柴换些粮食回去过年。哎呀不说了,我得往前挪一挪争取能把这担柴卖出去。”

    姜盛在一家破旧不堪的酒楼暂时安歇,静等这黄家来收柴。

    午时一刻,数十位家丁高举着“黄”字旗号,威风凛凛地赶来,后面是驮着米粮的毛驴。

    这些卖柴的一拥而上,争前恐后地兜售自己带来的干柴,却见那管家模样的人对着一人抽了一马鞭,骂道:“不长眼的玩意儿,抢什么抢?”

    那人的脸上一道血痕,口鼻流着血,还兀自求这管家收他的柴,姜盛看得不忍,就下楼对那人道:“你的柴我收了,一百钱。”那人大惊,这一捆柴也就是十钱的价格,姜盛出手阔绰,直接是十倍的价格。

    “兀那小子,你何方神圣啊?”管家吼道。

    “我来买柴,不知阁下有何见教啊。”

    “哼,此处只许我黄家收柴,你来横插一杠子做什么?活腻歪了不是?”说着就用马鞭要抽姜盛,却被姜盛一把抓住,连人拽了下来。众家丁一拥而上,把姜盛等四人团团围住。

    那管家揉着摔疼的屁股,吼道:“给我打!”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19章 姜盛借粮() 
姜盛出身特种兵,尤为精通近战搏击术,这十余名家丁一拥而上的时候,姜盛左右腾挪,一眨眼功夫就下了这些人手中的木棍,而姜盛却毫发无伤,不过总会有人倒霉,姜盛的四名随从被打得鼻青脸肿。

    那管家本就是善于察言观色之人,见姜盛功夫不凡,知道自己这点人根本不是姜盛的对手,就高喊道:“今天不收柴了,伙计们,打道回府!”

    黄家一众人掉头就走,可苦了这些卖柴的,黄家不收柴了,到下一个集市之前就断了炊,于是蜂拥着过去围住了黄家众人,苦苦哀求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