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歧路迷局 >

第130部分

歧路迷局-第130部分

小说: 歧路迷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冯春波自己心里却很清楚,在钱伟振内心的天平上,韩平军要比他重得多。如果是因为怕韩平军负责调查会遭到来自许志刚的压力的话,冯春波来负责同样会有很多压力。其实,真正的压力并不是来自许志刚。在湖城市,许志刚毕竟只是真是意义上的二把手,一把手是钱伟振。只要钱伟振下定决心要彻查此事,许志刚根本就挡不住。许志刚能做的,只是在背后阻挠,设置一些障碍。表面上,他还得表示大力支持调查。真正的压力应该是来自上边,许志刚肯定会到上边寻求支持。到时候,钱伟振真的能顶住上边的压力吗?

    冯春波回到办公室,关上房门,坐在办公桌的后面。如果这个时候有人进来,他会随时做出一副办公的样子。可是,现在他的心思却在继续放在刚才那个问题上。他在想,这件事,真要调查起来,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把背后的人给揪出来。处理这件事,无非就是三种结果,一种是通过打人事件把后边的人一级一级地揪出来,借这件事把许志刚彻底扳倒。另一种结果是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去动许志刚这样的高层,只是追究到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曲胜松这儿。第三种是就事论事,只把打人者抓起来,只追究打人者背后的公司老板,让他拿出一部分钱来平息事态。

    钱伟振想要的是哪一种结果呢?肯定不会是第三种,如果是要第三种结果的话,他完全没有必要让冯春波来插手这件事。他干脆把这件事交给市政府那边去做就可以了。第二种呢?肯定也不是钱伟振想要的,曲胜松能够当上这个管委会主任,就是在钱伟振当市长的时候极力推荐上来的。虽然从种种迹象看来,钱伟振并不欣赏曲胜松,他也从来没有把曲胜松看作是自己的亲信。他让曲胜松上位,极有可能是顶不住上边某个领导的压力。事后,冯春波也弄明白了,曲胜松靠上的人竟然是常务副省长卢忠林。正是因为卢忠林说了话,钱伟振才不得不千方百计让曲胜松当上了这个主任。这种情况下,钱伟振会为了一个小小的曲胜松去得罪常务副省长卢忠林吗?完全没有必要。那么,钱伟振这么大动干戈,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他想借这个机会扳倒许志刚。钱伟振和许志刚以前的关系虽然说不上好,但也不是很差。钱伟振一直瞧不上许志刚的那些为所欲为的做派,但是,那个时候他是市长,许志刚是市委副书记,两个人的工作交集很少。可是,黎平走后,许志刚跳起来和钱伟振争夺市委书记的位子,虽然没有得逞,但是却夺走了市长的位子。让钱伟振的亲信韩平军往前进一步的计划落了空,这让钱伟振心里很不痛快。但是,这还不是主要的矛盾,最让钱伟振无法忍受的是,许志刚竟然想在市政府弄一个独立王国,市府那边的事,他一直不让钱伟振插手。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一个过于强势的市长,在省里又有后台撑腰,是完全有可能把市委书记架空的。这是钱伟振所无法容忍的。他一直隐忍不动,其实是没有合适的机会。现在,机会来了。可问题是,钱伟振能顶住上边的压力吗?如果他顶不住的话,这件事会不会不了了之呢?想到这些,冯春波就觉得有一些后怕,如果钱伟振半路放弃了,自己该怎么办呢?板子会不会落在自己的身上呢?想到这儿,冯春波忽然明白了,钱伟振之所以不让韩平军负责调查,表面上看来是怕受到来自许志刚的干扰,其实不是。他这是在保护韩平军。一旦这件事情不能达到他想要的结果,他完全可能妥协。那么,最终牺牲的很有可能就是他冯春波。虽然,不可能吧冯春波怎么样,毕竟冯春波是奉命行事,但是,如果扳不倒许志刚,冯春波今后的日子就绝对好过不了。冯春波不由得感到后怕。钱伟振这是把他强行绑到了自己的战车上,到了这一步,冯春波必须不遗余力的为钱伟振卖命,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采取一切手段,把许志刚拉下马。更让冯春波气短的是,即使自己拼尽全力和所有的智慧,真的做到了,好事却不会有自己的。许志刚空出来的那个位子,肯定是会交给韩平军的。

    想是想明白了,可冯春波现在有退路吗?没有。他只能按照钱伟振给他设定好的路线往前走。冯春波的心里感到无比的悲哀,自己一心想要做一个有作为的清正的官员,一心想要为老百姓做一些实在事。他不想去做那些争权夺利的事情,更不想沦为他人争权夺利的工具。可是,一旦踏入官场,事情就由不得自己了。

    冯春波看着桌上的那盆君子兰,那个多次萌生的退意再次冒了出来。这盆君子兰,是梁思思送给他的。虽然他早已经不再与梁思思保持过去的那种肌肤之亲的私密关系,但是,他一直把梁思思当做自己的知己朋友。是自己的一时糊涂,导致了梁思思走上错路,竟然被许志刚金屋藏娇了好几年。一想到这些,他的心里就隐隐作痛。忽然,他就又冒出了另一个想法,像许志刚这样的人,官位越高,他的危害就越大。既然有了这个机会,那么自己就好好的利用一下吧,既然钱伟振把自己当枪使,自己就好好的被他利用一回,好好的当一杆枪。

    下定了决心,他立刻开始行动起来。调查组进入了开发区,事情很快就调查清楚了。打人的是克明公司的,带头的是贾克明手下四大金刚之一周三彪的得力干将吴明强。把吴明强抓起来一审,吴明强倒也痛快,他竹筒倒豆子一般,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仔仔细细的说了一遍。

    吴明强说,他与李家庄的李老四有矛盾,这个李老四是一个刁民,这一次拆迁,本来与李老四没什么关系。说到这儿,他忽然又岔开了话题,说李老四就是以前开发区刚刚开始建设的时候,李家庄拆迁的时候带头闹事的那个人。这个人处处与政府作对。接着,他就唠唠叨叨的说起了李老四的事情。负责主审的开发区公安局副局长兼治安大队大队长于小龙却不去阻止他,任由他天南海北的在那儿胡扯。坐在一旁的市纪委副书记杨玉林听不下去了,他拍了一下桌子,说:“吴明强,你和李老四之间的恩恩怨怨就别说了。我们没时间听你说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直接说正事。”

    吴明强说:“我是想说,李老四这个人就是该打。他老是和政府作对,不支持政府的工作,这怎么行呢?”如果不知道他是什么人的话,听了他这一番话,还以为他是一个嫉恶如仇的好汉呢。可是,杨玉林太了解他了。杨玉林本想再斥责他几句,想了想,又忍住了。

    吴明强说:“这一次拆迁,是小王庄,根本就与李老四没啥关系。哦,不对,多少也算有一点关系。他的一个表弟是小王庄的。李老四多次跑到小王庄,给他表弟出谋划策,让他表弟带头对抗政府,在我们集团公司和小王庄村委会达成了拆迁协议之后,他竟然煽动些村民闹事,漫天要价,阻挠施工。我那天也是喝了酒,喝醉了,一听说李老四亲自到小王庄和他表弟一起煽动村民闹事,我就气不打一处来,我就和几个在一起喝酒的哥们去了小王庄。本来是去找他们论理,结果却打起来了。我承认,我有错误,我愿意接受惩罚。”

    于小龙早就和许志刚、贾克明搭上了关系,他在听了吴明强这一番话后,竟然说:“拆迁的事情错综复杂,开发区有专门的工作组来做这项工作,你竟然在酒后带人去打架,不但没能解决问题,反而添了乱,现在网上早已一片沸腾,你这是在把你们的贾总往火坑里推。再说,你聚众打人,这是违法的。”说到这儿,他看了看坐在一旁的纪委副书记杨玉林,说:“杨书记,您看这事儿”

    杨玉林明白这里边有猫腻,更明白对方这是在避重就轻,丢卒保帅。他在参加调查组的时候,市纪委书记乔梦波亲自找他谈了话。乔梦波的谈话说的很有技巧,但是,态度却很明朗,那就是要求杨玉林一定要密切配合冯春波的工作,一切要严格按照冯春波的要求去做。现在,杨玉林看出来了,于小龙在和吴明强合作演一出戏,这一出戏就是给他看的。如果真的这么下去,这件事情就会真的不了了之了。可是,他却不露声色,很平静地说:“先把他带下去吧。”

    吴明强被带下去了,于小龙却故意说:“杨书记,就这么算了?太便宜这小子了。”

    杨玉林心里一阵冷笑,嘴里却说:“于局长,怎么能算了呢?不过,我看现在也问不出什么来,过几天再说吧。”说完话,就站起身来,走了。

    于小龙看着杨玉林的背影,鼻子里冷哼了一声,心里说:“哼,你就装吧,看你有什么办法。”

第256章 、适得其所(大结局)() 
冯春波听了杨玉林的汇报,心里并没有感到吃惊,因为他早就知道,这件事不会这么轻易的就弄出一个结果来。 如果真的那么容易,那么这个结果就不会是他所期望的。仅凭打人事件,最多也就是能够把贾克明给拿下。显然,这不是钱伟振想要的结果,如果仅仅是想要拿下一个贾克明,钱伟振没必要费这么大的心思。贾克明虽然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但是,在这场博弈中,他只不过是一枚小小的棋子而已。但是,他的作用却不能小瞧。很多事情,很多震惊世界的大事件,虽然暗流涌动,早就在酝酿,但是,它们的爆发却往往是由于一个小人物或者是一个小事件。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那个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裴迪南大公,就是这么一个事件,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虽然,没有这件事,世界大战迟早也是会爆发的。但是,就需要另一个导火索。就这样,普林西普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青年,就进入了史册。现在,贾克明就是钱伟振要扳倒许志刚的那个关键人物,而打人事件就是导火索。所以,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决不能就事论事,急于把这件事解决掉,而是要不断把这件事放大,并且要让那些被抛出来的人尽情表演,让躲在的后面的人一个一个地被牵进来。就像一个淘气的小猫绕线球,要把这个线球越绕越大,最终的目标就是要把许志刚给绕进来。现在,就已经绕进来了一个人物,这个人就是开发区公安局副局长于小龙。杨玉林是调查小组的副组长,他在汇报之后,很谨慎地说出了自己心中的顾虑,他说:“秘书长,我觉得于小龙可能与贾克明有什么瓜葛,他今天的表现就说明了这一点。如果继续让他来负责调查和审讯,恐怕不会有什么结果。”

    冯春波端起茶杯,放到嘴边,却没有喝。杨玉林知道自己的话引起了冯春波的注意,他见冯春波在思考,也就不说话,而是静静的等待着。过了一会儿,冯春波把茶杯放下,说:“不,继续让于小龙来负责审讯的事情,同时,你只要暗中注意于小龙就行,不要过多的干涉他。”

    杨玉林有些不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于小龙与贾克明有密切关系,这都是明摆着的事情,自己虽然说得很委婉,但是,他相信,冯春波一定听明白了他的意思。可是,为什么冯春波不采取措施呢?并且还要求自己不去干涉于小龙。他只是稍稍一愣正,就预感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他是纪委副书记,本来对问题就比较敏感,考虑问题也比较深刻。他不是市委常委,没有参加常委会,常委会上的事情他不知道。但是,对于市委常委会做出的决定,他确实也是感到有几分吃惊的。开发商雇人打砸事件,按照正常的程序,应该是由市政府组成调查组来处理,可是,调查组组长却不是分管开发区的副市长何兰涛,甚至也不是常务副市长韩平军,而是市委秘书长冯春波。这件事本身就透着几分诡异,私底下也有很多议论。杨玉林听到的最多的议论,是有人猜测钱伟振想借这个机会打击一下许志刚,把开发区从许志刚的亲信何兰涛手中夺过来,重新交给韩平军。对于这些议论,杨玉林也是半信半疑,按说,要想达到这个目的,钱伟振没必要让冯春波来插一杠子,他只要把这件事交给韩平军去处理就行了。现在看来,钱伟振是在下一盘大棋,恐怕远远不是像以前人们猜测的那样,想到这儿,他不禁有一点后怕。这就好比一头狮子与一只老虎打架,一只山羊夹在中间,只要一不小心,就会被弄一个粉身碎骨。好在有冯春波坐镇,他相信冯春波。在湖城的官场,人们都对冯春波有一种莫名的崇拜,杨玉林自然也不例外。他想,自己只要按照冯春波的吩咐去做,遇到事情,少说话,少表态,多观察,多思考。即便有危险,应该也能够全身而退。想到这些,杨玉林不再说话了,只是点了点头,表示完全服从冯春波的指示。

    杨玉林走后,冯春波依然坐在那儿,呆了好大一会儿,他给市公安局副局长黄清明打了一个电话。他没有找公安局长王可清,而是找了分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黄清明。因为他对王可清还没有彻底看清楚。在冯春波看来,王可清是一个骑墙派,这也难怪,王可清再有一年多就要退下来了,在这一段时间里,他想得最多就是如何安全着陆,他不想再去选边站队,更不想去充当过河卒。黄清明就不同了,他要想往前再进一步,就必须要明确自己的阵营,他早就站在了钱伟振这一边。

    很快,黄清明就来了。冯春波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把杨玉林汇报过的事情,简要地转告给了黄清明。他并没有要求黄清明怎么去做,但是,黄清明却已经是心领神会。他回去以后暗中调查于小龙,这一调查不要紧,把他吓了一跳。于小龙不仅与贾克明关系密切,竟然与市长许志刚也是关系不一般。他不敢往下查了,偷偷地来见冯春波,他倒也没有隐瞒,把自己调查到的情况,告诉了冯春波。冯春波说:“钱书记在常委会上说的很明白,这件事不管牵扯到什么人,都必须要一查到底。”

    黄清明心里想,从表面上看,钱书记说的“这件事”指的是打人事件,可是现在从打人事件牵出了于小龙,从于小龙又牵出了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