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歧路迷局 >

第24部分

歧路迷局-第24部分

小说: 歧路迷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整一个下午,她都在胡思乱想中度过。到了下班时间,她的心里又紧张起来。她想给冯春军做饭,可转念一想,冯春军回来会吃她做的饭吗?不会嫌她脏吗?犹豫了半天,还是决定先做饭,至于冯春军吃还是不吃,那是另一回事。做好了饭,天已经黑下来了,冯春军却没有回来。

    原来,吕新民下午与张友林商量好以后,回到卫生院。把商量的结果告诉了冯春军。冯春军觉得那么做也行,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能把他提成副科级就行。他起身想走,吕新民却一再挽留他。吕新民怕他现在回家会和徐美丽吵架。于是便留下他,和他聊天。冯春军也不想回家,他既然答应了不找徐美丽的麻烦,现在回去又怕自己忍不住。所以也就在吕新民这儿留下了。两个人聊到下班时间。冯春军刚想告辞,吕新民却说要请他吃晚饭。于是两个人便来到三元饭店,开了一个包间。一上来酒,冯春军就大口地喝。吕新民也不拦他,他想这样也好,等冯春军醉成一滩烂泥,再把他送回去,也免得他今天晚上和徐美丽吵架。

    冯春军的心里很不高兴,喝起酒来也就跟玩命似的。很快,他就醉成了一滩烂泥。吕新民结了账,然后把冯春军的一只胳膊搭在自己的肩膀上,用手搂着冯春军的腰,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冯春军送回了家。他让徐美丽帮自己把冯春军放在了床上,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手却有意地在徐美丽的胸脯上摸了一把。等把冯春军放在床上以后,他用暧昧的眼神看着徐美丽,可是徐美丽却并不看他。只顾低着头用湿毛巾给冯春军擦脸。吕新民犹豫了一下,正要说什么,徐美丽依然低着头对他说:“吕院长,辛苦你了!你回吧!我就不送你了!”

    徐美丽下了逐客令,吕新民只得灰溜溜地走了。

    虽然吕新民从中调解,把这件事给压下了。冯春军没有闹起来。但是,纸毕竟包不住火。很快的,整个乡机关都知道了这件事。消息的起源当然是在卫生院。一个叫苏小曼的年轻护士,还没有结婚,她就在卫生院里面的单人宿舍住。她的宿舍就在接待室的后面一排。一天,吃过午饭,她躺在床上想睡午觉。可是,就在她迷迷糊糊就要睡着的时候,接待室里传来了徐美丽的呻吟声。起初那声音还是低低的,渐渐地竟然就高了起来。最后那呻吟已经不是呻吟了,而是一种痛快的嚎叫。

    苏小曼虽然还没有结婚,但是她早就有男朋友了。她的男朋友是乡

第45章 、下基层(1)() 
市委开展党员教育活动,要求各县、各乡镇领导干部都要深入农村,与基层党员干部一起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县委班子成员分头到各乡镇蹲点。县委书记肖云斌在芦花乡蹲点。张友林在乡政府大院里收拾了一间房子给肖云斌住,肖云斌却不同意,他说既然是来和基层党员干部一起学习的,就要到村里去。他选择的是了冯家村。

    张友林亲自到冯家村找党支部书记冯振杰,让他在村文化大院里腾出一间房子来给肖书记住。

    冯振杰是个聪明人,他借机提出了条件:文化大院里的房子都很破旧了,必须要重新装修一番。他怕张友林不相信,便把张友林领到了文化大院。张友林一看,这个所谓的文化大院,只有十间房子,院墙虽然是砖垒的,但是外面抹的一层水泥大都脱落了,院墙看上去斑斑驳驳,像地图似的。大门上的红色油漆也早成了淡红色,还有多处掉了漆。文化大院是县里前几年搞的一项农村文化建设工程。那个时候要求村村要建文化大院,县里还拨了专款。可是,建起来之后,各村都是闲置着。虽然也弄了几个书架,让机关干部职工捐了一些书,可农民们大都忙着外出打工,在家里的除了妇女孩子就是老人。根本没人来这儿看书和娱乐。房子也是需要人气的,一旦闲置了,很快就会显出破败的样子来。

    张友林知道,冯振杰这是借机敲他的竹杠。可没有办法,他只得对冯振杰说:“你先找人把这个院子的所有房屋好好拾掇一下,院墙和大门也要修一修,不然肖书记来了多难看?肖书记要是真的怪罪下来,你吃得消?”

    冯振杰一撇嘴说:“张书记,话可不能这么说。这几年你也是知道的,村集体根本就没有钱,上级有个检查什么的,需要开支了都是我个人垫支的。可这拾掇房子,可不是一点小钱就能办得了的。我就是砸锅卖铁也修不起啊!”

    张友林也知道,现在的农村,集体经济很薄弱。年轻的农民大都外出打工去了,他们赚了钱无非也就是盖个房子,给孩子娶亲。村里却是一分钱的收入都没有。前些年,油田搞开发,占了村里的地,还能弄个卖地钱。可这几年,油田也在紧缩开支,再说他们也不再占地了。村里没有了收入,这个村支书就不好当。前几年有钱的时候,都争着抢着当支书。可现在呢?倒成了乡党委求着他们当支书了。这些支书们和他这个乡党委书记说起话来,也就不是那么客气。总是千方百计的从乡里套nong点钱。

    没办法,张友林只好说:“这样吧,人,你来找,钱,乡里出。这总行了吧?”

    冯振杰这才嘿嘿地笑着说:“好,好,张书记,我马上找人。”

    他找来了冯德满,让冯德满先搞一个预算,然后再找人干活。

    只几天的功夫,冯家村文化大院就焕然一新了。在最东头的那一间房子里,不仅添置了新床、新被褥。考虑到天已经很冷了,乡里还派人安装了空调。

    可就为了这个空调,冯振杰还与张友林很是交涉了一番。冯振杰问了村里的电工,这个东西一个小时就用两三度电,一天下来得用多少电,一个月呢?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他提出,电费得由乡里出。

    张友林虽然很生气,可也没办法。只得答应了他。最后,张友林扔给他一句话:“钱可以给你,但是,后面的事你可得给我办好,肖书记来了,出了什么差错,我拿你是问。”

    冯振杰还是嘿嘿一乐,说:“张书记,后续的事情还有很多。只要用钱的地方你给足了,保证不会出差错。”

    张友林生气地说:“钱给的不少了,后面的事情用不着钱了。你别整天跟讨饭的一样,就知道要钱。”

    冯振杰说:“咋能说后面的事情用不着钱呢?我想总得开个村民大会吧?最起码也要开党员会吧?”

    张友林说:“开会你下个通知不就行了?难道开个会也要钱?”

    冯振杰笑嘻嘻地说:“张书记,您真是英明!现在是农闲时节,青壮年男人都外出打工去了,村里只有妇女和老人,人们笑称这是‘三八六o’部队。即便是这些老人和妇女,他们宁肯在家里唠嗑,也不会到文化大院来看书。以前,上级要检查的时候,村里才会临时找一些人来,在那儿看书、下棋、打扑克,装装样子而已”

    张友林打断他的话:“需要开会的时候你把他们叫来不就行了?”

    冯振杰说:“叫来?张书记,你以为这是在集体的时候呢?大喇叭一咋呼,人就都来了。现在可不行,现在是经济社会,得拿钱。”

    张友林瞪大了眼睛:“拿钱?开会还要发

第45章 、下基层(2)() 
冯振杰说:“对呀,凡是来开会的,每人5块钱。否则,是不会有人来的。”

    张友林说不出话来了,过了好一会儿,才说:“真是岂有此理!”

    冯振林说:“老百姓的理由可充分了。他们说领工资的人开会可以不发钱,因为他们领着工资啊。如果也给老百姓发工资,天天开会也成。你看看,张书记,我怎么和他们讲这个理嘛?”

    张友林没好气地说:“这个,以后再说吧!”

    冯振杰不生气,他依然带着灿烂的笑容说:“这个很难说,这个很难说。”

    张友林索性不再搭理他,冯振杰也就去忙活了。

    天阴沉沉的,好像要下雪的样子。肖云斌在张友林、牛博勇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了冯家村文化大院。他先是开了一个短会。本来,文化大院里有个比较大的房子是专做会议室的。可是,由于天很冷,张友林就建议在给肖云斌收拾好的那一间房子里开会。县、乡、村各级的干部挤得屋子里满满的。只有肖云斌等几个人坐着,其他人都是站着。

    肖云斌讲了话之后,他让工作小组的人留下,其他陪同人员都回去。在冯家村的工作组,组长是县委书记肖云斌,组员有县委政研室主任何明群、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张启正。因为,县委书记任组长,乡里也就由张友林亲自坐镇,并安排冯春波来负责写稿子,搞好宣传。

    其他人走后,肖云斌又就工作上的事做了安排。这时,天已经快到中午了。张友林提出到黄玫瑰大酒店去吃饭。肖云斌却不同意,我们是来和群众同甘苦的,怎么能到饭店吃饭呢?这让群众怎么看我们?

    张友林一下子傻了眼,如果说是在文化大院里吃饭,现在找人做也来不及了,何况还什么也没准备呢?可是,既然肖书记发了话,并且把吃饭的事提到了那个高度。他是不能违背的。

    他急忙把冯振杰叫到外面,让他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

    冯振杰说:“这好办,村里有一家羊肉馆。我让他们做好以后送来不就行了?”

    张友林答应着说:“就这样吧!你叫人快去办!”

    冯振杰转身走了,他还没走到大门口,张友林又叫住了他。张友林紧走几步,来到冯振杰身边,压低声音说:“你还是让人去买些羊肉来,在这文化大院里弄一间屋做厨房,找个人就在这儿做吧!”

    冯振杰说:“这么做多麻烦啊?”

    张友林说:“你不懂,你先按我说的去做,抽空再给你解释。”

    冯振杰让人去买了羊肉,他怕做得不好吃,惹得肖书记不高兴。叫来了冯振林。冯振林是他的本家兄弟,村里有红白公事的时候,就给人家做厨师。然后又让人拉来了煤气罐和锅碗瓢盆等用具。

    快下午一点了,大家终于吃上了饭。大概是这顿饭吃的有点晚了,也或许是冯振林确实做得不错。肖书记吃得津津有味,边吃边说这羊肉汤比县城的羊肉馆做的还好吃。

    冯振杰一听,便说:“只要肖书记觉得好吃,就让他天天给您做饭。”

    肖云斌笑着说:“做得这么好,莫不是你们从城里的饭店里请了厨师来吧?那样可不行。”

    冯振杰赶紧说:“不是,不是,这是我的一个本家弟弟。”

    肖云斌有点不相信:“一个庄户人,能做得这一手好菜?”

    没等冯振杰答话,张友林便抢着说:“肖书记,您不知道,冯振杰家老辈曾经开过饭馆,不仅羊肉汤做的好,还会做水煎包呢,他的爷爷就有个外号叫‘煎包王’。”

    肖云斌一听更来了兴趣,对冯振杰说:“把你这个本家弟弟叫来,我要和他聊一聊。”

    冯振杰叫来了冯振林。肖云斌说:“你做的羊肉汤很好吃,比县城的羊肉馆做的还好吃”

    还没等肖云斌说完,冯振林就打断他的话说:“如果听我哥的,就不好吃。”

    一见冯振林竟然打断肖书记的话。张友林吓了一跳,这还了得,从来没有人敢打断肖书记的讲话。

    他正要开口训斥,可是肖云斌不但没生气,反而笑眯眯地问:“为什么呢?”

    冯振林看了一眼冯振杰,说:“我哥说时间不早了,怕肖书记等不及,让我做熟了就快端上来。那可不行,我做羊肉汤是有一定的程序的,少一道程序也是不行的。”

41。第46章 、钱说了算(1)() 
肖云斌要到其他各村去转一转,看看各村的工作组是否和他一样已经在村里安营扎寨,是否扑下身子扎扎实实地搞学习教育活动。

    等肖云斌的小车驶出了冯家村文化大院,冯振杰便又和张友林讨价还价。他说:“张书记,今天中午这顿羊肉汤算是村里请客。可以后咋办?”

    张友林说,领导的伙食费由乡里出,他马上安排财政所的人给买面、买肉等。

    冯振杰说:“还有一件事,冯振林的工钱也得乡里承担吧?”

    张友林皱了皱眉头,他知道这个冯振林做的饭菜很合肖书记的胃口,现在不用他还真的不行。他想了想说:“就按照我们这儿劳动力去建筑队干活的价,每天给他40元吧。”

    冯振杰立刻高兴的答应下来。他马上去给冯振林说了,冯振林自然很高兴。每天只做三顿饭,就可以赚四十块钱,并且自己还可以跟着一天三顿吃好的。他还有他的小九九,晚饭他可以多做一点,天黑了,把剩下的饭菜偷偷带回家,给自己的老婆孩子吃。这样,自己的老婆孩子也可以每天都吃到好吃的了。

    肖云斌到各村去转了转,看了看,回到冯家村文化大院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一进大门,张友林和冯振杰等人都迎上去。

    冯振林在厨房里,听见肖书记回来了,他立刻迎出来问:“肖书记,今天晚上想吃什么饭?”

    肖云斌说:“你爷爷不是‘煎包王’吗,今晚你就给我做水煎包吃吧!”

    冯振林却摇着头说:“这可不行,要想吃水煎包得明天。”

    张友林不高兴了:“请你来给肖书记做饭,你还拿大了?”

    肖云斌赶紧拦住张友林:“他不做肯定有不做的道理,那就随便炒几个菜吧。明天再吃水煎包。”

    冯振林还想说什么,冯振杰说你先去做饭吧。我来给肖书记解释。

    大家走进屋,落座以后,冯振杰便对肖云斌和张友林他们讲起了他家做水煎包的规矩:“我爷爷做水煎包的时候,都是提前用各种调料煨馅,让包子馅入味。春秋冬三季都是晚上煨馅,第二天再做水煎包。即便是夏天也要提前煨几个小时,这样做出来的水煎包才好吃。我爷爷在的时候,每当冯家村大集,他都会做水煎包来卖。我爷爷把提前煨好的包子馅用完,不论天多早,都不再做了。有人说,集市上就有卖肉的,买肉来再做不就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