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歧路迷局 >

第48部分

歧路迷局-第48部分

小说: 歧路迷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我姑夫把话说完。”

    王卫青说:“虽然绿源公司竞标成功了,这项工程还在筹备阶段,什么时候能开工,是我说了算。我原来想,姜修言也是个聪明人,我想他会来找你合作的。”

    杨晓明问:“你是说,让我与他合作搞这个项目?”

    王卫青说:“这是一个双赢的方案。如果他足够聪明,他就应该这么做。”

    杨晓明说:“可是,这么多天过去了,人家并没有来找我。”

    王卫青说:“那是我原先的想法,可是现在我的想法变了。姜修言不够聪明,或者说他太自以为是了。”

    王卫青并没有把心里的话完全说出来。当初,杨晓明在找他争取这个项目的时候,他就想过,仅凭杨晓明的金城公司,根本就不可能把这个项目做好。真的出了问题,到时候倒霉的就是他王卫青。他对才与竞标的这几家公司进行了一个比较,他觉得真正有实力能够干好这个项目的是姜修言的绿源公司。他想,最好的结果是把这个项目交给绿源公司,绿源公司再邀请金城公司合作,两家共同完成这个项目。这样一来,杨晓明既赚到了钱,他也落一个清廉之名。所以,他才把这个工作交给冯春波去做。他有办法也有把握让姜修言接受这个安排。他原先的想法是,如果姜修言在得到这个项目以后,主动来找杨晓明合作,这是最明智之举。那么他就不会给姜修言设绊子。如果姜修言不会做事,那也好办,搞房地产,最关键的是资金。没有哪家房地产商有足够的钱往里边投,他们都得靠银行贷款。而在原平县,不管你从哪家银行搞大额贷款,

28。第101章 、举报() 
省纪委收到了一封举报信,举报信中称:在原平县城有一家假日山庄,公开组织妇女卖yin和赌博,无人敢管。因为它的后台老板是县委书记肖云斌和县公安局局长马玉波。肖云斌和马玉波都在这家酒店入了干股,两人一分钱也没有出,而是只提供保护,就按比例拿提成。这在当地已经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广大的人民群众义愤填膺,多次向湖城市举报,但是却没有结果,这才向省纪委举报,请省纪委派人调查此事,尽快还给原平县人民一个干净的环境。信中还附上了十几张照片,其中大部分是穿着暴露的酒店服务小姐,还有几张是人们在赌博的照片。

    杨晓明并没有遵守他对王卫青做出的承诺,从王卫青家回到家,他想了一个晚上,该怎么举报呢?他想不出一个好办法,这么说也不对,其实他想出了几个办法,只是他自己打不定主意。第二天,他到公司,见到何晓丽。何晓丽知道昨天晚上他去了王卫青家,但是他不说,何晓丽也不问。

    杨晓明最终还是沉不住气,他思来想去,觉得这件事还是要和何晓丽商量。他想,一个女人一旦和一个男人上过g,她一定会死心塌地的忠于这个男人的。他其实想错了,的确是大多数女人是这样,但是那也有个前提,那就是你和这个女人结了婚,成了一家人。更何况,还有很多人即使结了婚还会离婚呢?杨晓明有妻子,何晓丽充其量只不过是他的qing人,何晓丽与他苟且,也是互取所需,互相利用而已。杨晓明看中的是何晓丽的相貌,何晓丽看中的是杨晓明口袋里的金钱。对于何晓丽来说,她也只是暂时委身于杨晓明,等到她找到更大的靠山时,就会离开杨晓明的。只不过在没有找到更大的靠山之前,她不但和杨晓明厮混在一起,而且还会尽最大努力去帮助杨晓明。对她自己来说,帮助杨晓明就是在帮助自己,讨得杨晓明的欢心越多,她得到的利益就会越多。可这一切在杨晓明看来,就觉得何晓丽对自己是贴心贴肺、忠心耿耿了。

    杨晓明把何晓丽叫进他的办公室,将昨天晚上的事情对她说了一遍,让她帮自己出出主意,同时还再三叮嘱她,这件事情对任何人都不能说。否则的话,让公安局长马玉波知道,他俩就是死路一条了。

    何晓丽没有立即说出自己的想法,她知道杨晓明肯定想过一些办法,何晓丽很懂得怎么驾驭眼前这个男人。每次遇到重要的事情,他都会先让杨晓明说出自己的办法,然后再分析出他的办法有何不妥之处。这样一来,就让杨晓明对她更加的崇拜和信任,她也就把杨晓明紧紧的抓在手中。这次也不例外,她知道,做这种事,王卫青是不会让第三个人知道的,他一定嘱咐过杨晓明,不让杨晓明告诉任何人。可是,杨晓明还是告诉了自己。她于是问他:“你打算怎么办呢?”

    杨晓明说:“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写举报信,同时寄给省纪委和市纪委。”

    何晓丽想了想,说:“这样不好。”

    杨晓明问:“怎么不好?”

    何晓丽说:“你想,肖云斌和马玉波在市里肯定都有靠山,市纪委接到这封举报信,他们的靠山肯定会从中阻挠。市纪委接到的举报信肯定很多,像这种毫无证据的举报信他们本来就不一定过问,如果再有人从中作梗,就不会过问了。退一步说,即便是纪委想查一查,他们能查出什么呢?不等他们派人下来查,恐怕早就有人给肖云斌他们送了信。毕竟现在通讯太方便了,一个电话就搞定了。等到纪委派人下来的时候,人家的酒店里肯定是很正规的。”

    杨晓明说:“那怎么办?”只要和何晓丽在一起商量事情,杨晓明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这一句。

    何晓丽笑了笑,说:“这好办,咱只给省纪委写信,不给市纪委写信。一个县委书记和县公安局长,能量再大,也不可能在省里有关系,即便是有关系,他们的关系也不是什么大人物。这件事,他们得到信息的可能不大。”

    杨晓明说:“我和县纪委的一个朋友在一起喝酒的时候,曾经听他说过,市纪委在接到一些不太重要的举报的时候,会转给县纪委查办。万一省纪委把这封举报信转给市纪委,那不是照样办不成吗?”

    何晓丽说:“所以,这封举报信就要好好琢磨一下。”她略想一想,又说,“这好办,咱们写举报信的时候,写上群众曾多次向市纪委举报,却毫无结果就行。省纪委的人都是聪明人,咱这么一说,他们就能想到,一个县委书记和公安局长在市里肯定有靠山,这件案子交给市里肯定不会结果。他们就不会交给市里去办了。”

    杨晓明很高兴,他立刻让何晓丽写举报信,举报信写好以后,何晓丽说:“这封信还不能寄出去。”

    杨晓明疑惑地问:“为什么?”

29。第102章 、草包也聪明了一回() 
举报信寄出去已经十多天了,连一点动静也没有,人家假日山庄照样营业,照样是生意兴隆。姜修言的绿源公司也在紧锣密鼓地做着开工的准备。杨晓明坐不住了,他叫来何晓丽,问:“会不会是省纪委没有收到那封举报信呢?又或者是人家虽然收到了,却不想管。”

    何晓丽说:“这事儿,我也不懂。你最好去问问你姑夫。”

    杨晓明着急地说:“我这就给我姑父打电话,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何晓丽制止了他说:“这种事儿你怎么能打电话呢?你最好去找他,当面问问。”

    杨晓明来到县政府,秘书告诉他王县长的办公室里有人,让他在秘书的办公室里等着。等了一个多小时,他才见到了王卫青。他一进王卫青的办公室,就随手把门给掩上了。王卫青见他神神秘秘的,知道他有事,就问:“有什么事啊?”杨晓明压低声音说:“姑夫,我那封信都寄出去十多天了,咋还没动静呢?”

    王卫青下意识地往门口看了一眼,也用低低的声音说:“这种事儿,很难说。这种信你不能用挂号信。”说到这儿,他略停了停。杨晓明接过话茬说:“就是啊,挂号信是必须要填写寄信人的姓名的,我怎么能用挂号信呢?”

    王卫青说:“所以啊,只能用普通信,可普通信是有可能丢失的,并且丢失了也无法查找。这只是一个方面,还有一种可能是人家收到了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本不予理睬。毕竟,纪委接到的举报信太多了,咱们又不能实名举报。”

    杨晓明说:“是啊,姑夫,我也是这么想的。”

    王卫青说:“当然,也有第三种可能,纪委已经派人秘密调查了,只是咱们不知道。纪委在没有掌握真凭实据之前,是不会采取行动的。等到他们公开过问的时候,那就是饭已经做熟了。”

    杨晓明说:“但愿是第三种情况。”说到这儿,他忽然想起了什么,又说:“可是,如果纪委迟迟不动,等到那个项目开工了,就麻烦了。”

    王卫青说:“我这几天也正在为这件事着急,不过,着急也没用,只能再等等看看。”

    杨晓明还想说点什么,王卫青说:“你先回去吧,以后没有大事少往我这儿跑。回去以后也别乱来,一定要沉住气。”

    杨晓明垂头丧气地走出县政府,他走到自己的轿车旁边,正要上车的时候,看见了杨志恒。他的心里忽然一动,有了一个想法。他和杨志恒挺熟悉,以前,杨志恒在工商局的时候,他们经常在一块喝酒。自从杨志恒去了政协以后,他们就再没有在一起喝过酒。想当初,杨志恒为了竞争工商局副局长的宝座,通过写举报信的方式,搞臭了林长浩,同时又让肖云斌怀疑是工商局办公室主任曲俊志搞的鬼,达到了一箭双雕的目的,他来了个火中取栗,当上了副局长。可是时间不长,就露了馅。肖云斌找了个借口,免去了他的副局长职务,让他当了一名副科级调研员。从此以后,他在工商局就再也没有了市场,也很少有人请他喝酒。

    杨晓明今天不知怎么的,一见到杨志恒,忽然大脑就开了窍,这或许是何晓丽多次熏陶的结果吧。

    杨志恒手里拿着一本杂志,正想回家。其实,离下班时间还早呢。自从他被从副局长的位子上给整下来,他也就成了工商局的一个闲人,作为一名副科级调研员,他算是领导班子成员,但是在工商局的工作分工中,却没有他的份。下面的具体的工作,自有一般工作人员去干,没有人安排他干,他也不能干。整天就在工商局里闲呆着,很是尴尬。每天上班,他来走一趟,坐在办公室里,喝杯茶,看会儿报纸。然后就走了。他不能在这儿等到正常的下班时间再走。因为临近下班的时候,总有人在组织饭局,局长和副局长总有应付不完的饭局。即便是下边的各个股室的头头们也总有人请客。即便他的办公室门敞着,人家也不会邀请他。敞着门,看见人家请客他会尴尬;关着门,听见人家请客他会生气。开始的时候,他的办公室整天关着门,弄得自己像见不得人似的。来上班,反而像做贼似的。后来,他就不等到下班时间早早的离开,反正也没有人关心他是否在岗上,或者,他不在岗上人家会更高兴。前不久,工商局的办公楼因为维修,工商局就暂时在县政府大楼办公。来到这儿以后,杨志恒更加觉得抬不起头来,由于是暂时咱县政府大楼办公,办公室比较紧张,他不再是自己一个人独用一间办公室了,而是与其他两个副局长共用一间办公室,这就更让他尴尬了。每天他来坐一会儿,就早早地离开。

    杨志恒走出办公大楼,走到院子里。杨晓明迎上去,叫了声:“杨局长。”

    杨志恒

30。第103章 、过招() 
在县委常委会上,列入议题的几项内容完成以后,肖云斌没有宣布散会,而是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对王卫青说:“卫青同志,那个县一中新校建设工程进展的怎么样了?”

    王卫青心里很明白,肖云斌这是催促他。肖云斌肯定知道这项工程的进展并不顺利,到现在,绿源公司不要说进入工地,就连前期的一些工作都没有做好。自从招标会议之后,这个工作实际上就被搁置起来了。冯春波毕竟只是副县长,很多相关部门他根本就使唤不动,再说,那些要害部门的一把手大都是王卫青的人,他们心里很明白王卫青怎么想,没有王卫青的话,他们对冯春波只是应付。这一点,肖云斌很清楚,所以,他才在这个常委会上提出来,以此给王卫青施加压力。王卫青不冷不热地说:“这项工作本来是我要亲自抓的,但是,由于一些其他的原因,加上我近期工作比较忙,暂时由冯春波副县长具体抓。我也催过他几次,可是进展很不理想。”

    肖云斌说:“卫青同志,这是咱们列入十大惠民工程的一个大项目,你要靠上抓一抓。”

    王卫青说:“这件事的责任主要在我,毕竟,这是政府口的一个重点工作,过几天,我一定会靠上去,抓一抓。”常委们都听出来了,王卫青的话里有话。他强调了这是政府口的一个重点工作,还说他一定要靠上去抓一抓。这言外之意,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是冲着肖云斌去的。这是政府口的工作,他王卫青是会抓住不放的,你肖云斌不要把手伸得太长。但是,说这番话的时候,王卫青的脸上始终带着微笑,并且他的语气听上去也是很诚恳的。

    常委们能够听出王卫青的话外之音,肖云斌就更能听出来了。但是,肖云斌不动声色,他说:“这件工作,只要卫青同志靠上抓,一定会按照常委会预定的计划,按时的保质保量的完成的。”

    肖云斌的这几句话也是绵里藏针,表面上,他表达了对王卫青的充分信任,但是,他也指出了这项重点工程是县委常委会决定的。没有县委常委会的决定,任何一项重大工程都是不能上马的。如果再往深处想,也可以理解成这项工程虽然是由县政府负责实施,但是他的决定权还是在县委常委会。

    县委书记和县长的这一来一往,可谓是针尖对麦芒。常委们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空气仿佛在这一瞬间都凝固了,每个人似乎都感觉到了空气的重量,都感觉到有一种重重的压迫感。

    大家都在心里想,王卫青会怎么接招呢?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王卫青没有接招。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