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歧路迷局 >

第75部分

歧路迷局-第75部分

小说: 歧路迷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这件事,两个人又闲聊了一点别的事情。闲聊中,王卫青的心里却一直在惦记着另一件事,那就是与陈峰波一起来的市纪委副书记杨玉林去了县一中。他心里一直纳闷,他们去县一中干什么呢?按说,他们这一次是专为冯春波的事而来,难道那个帖子与县一中有关。他虽然与陈峰波说着话,脑子里却一直在想着这件事。等市纪委调查组走后,他立刻打电话给县一中校长张乐婷。

    张乐婷与王卫青关系密切,其实,随着张乐婷的年龄也在增长,她在王卫青心中的地位已经大不如从前了。但是,两个人仍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一起鬼混一次。王卫青表面上一本正经,也很少出入那些遭人非议的娱乐场所,但是,他却与多名女人有秘密交往。张乐婷就是其中的一个。也正是因为有王卫青罩着,张乐婷才从一名普通教师调到了教育局教研室,当了教研员,很快又被提拔为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继而又升为教育局副局长,最终当上了县一中校长。两个人虽然约会的次数已经越来越少了,但是,只要王卫青一声召唤,张乐婷就会立刻赴约。这一次,王卫青给张乐婷打电话,只问了一句话:“杨书记到你们那儿了?”

    张乐婷知道王卫青很关心这件事。其实,王卫青不问张乐婷也能知道这件事,因为县纪委的人陪着市纪委的人去的。待会儿,县纪委书记何正平就回来汇报去县一中的情况。可是,他觉得先从张乐婷那儿获得第一手材料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也便于他尽快想出如何应对这件事。

    张乐婷说:“杨书记来学校,只是找了一名教师谈话。”

    王卫青愣了一下,他问:“这个教师是谁?”

    张乐婷说:“这个老师叫苟春兰,是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他的父亲好像与冯县长关系不错。”

    王卫青脑子里立刻闪现出了一个人:苟富贵。他心里一阵窃喜,他觉得终于找到了冯春波一个短处,揪住了冯春波一条小辫子。

    张乐婷说,具体谈话的内容她不知道,市纪委的人是把苟春兰叫到一个办公室单独谈的话,学校里没有人参加。

    王卫青问:“县里的人呢?”

    张乐婷略一停顿,好像想了一会儿,然后说:“好像县纪委的人也没有参加谈话。”

    不一会儿,何正平来了,他向王卫青汇报了他陪同杨玉林去县一中的情况,与张乐婷说的没什么两样。杨玉林亲自与苟春兰谈了话,市纪委的工作人员做记录,杨玉林没让他参加,他也就没进去,而是在张乐婷校长的办公室里等着。

    何正平走后,王卫青从网上找出了那个帖子,又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当他看到“城市的兔子”的那个长长的跟帖后,他立刻断定这个人肯定是苟春兰。那么,市纪委找她谈话,肯定是为了了解冯春波退回礼物的事。通过这件事,结合即将开展的党员教育活动,他忽然明白了上边再次调查这件事的目的,那就是想要将冯春波竖起来。想到这些,他心里忽然一紧,真的要是把冯春波这个廉政标兵竖起来,自己的位置可就真的危险了。怎么办呢?看来,自己必须要有所行动了。9261314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

35。第151章 、要官() 
冯春波与杨青春密切配合,原平县医疗改革试点工作进展比较顺利。时间很快就到了年底,按照以前的惯例,每到年底,县里都会进行一次小范围的干部调整。这个时候,也是大小干部都格外关注的一个特殊时刻。冯春波忙着医疗改革的事情,不想过多的参与到这场看不见硝烟的争夺战中。可是,他是一县之长,是原平县的二号人物。他是躲也躲不开。通过各种关系、各种渠道找他的人,让他不胜其烦。那些拐着弯找上门来的,他总是找借口回绝。可是有的人他却躲不开,他的本家哥哥冯春军和他的高中同学林长浩这两个人就让他很为难。

    冯春军在副科级上已经很多年了,他当然一直想着再往前上一步。但是,在乡镇机关中,从副科级到正科级却是很难上的一个台阶。毕竟,在一个乡镇中,正科级的职数是很有限的。原来的时候,一个乡镇,正科级是四个,分别是乡镇的党委书记、人大主席、乡镇长、政协主任。后来,人大主席一职由党委书记兼任,这样,正科级职数就只有三个了。而副科级干部却有**个,个别的乡镇甚至有十多个。因此,在乡镇工作的那些副科级干部,为了从副科级爬上正科,都是使尽了浑身解数,有的甚至把关系找到了市里。冯春军在上边没有什么大的靠山,他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冯春波。偏偏冯春波不想在这件事上引起别人的猜忌,一直不肯帮忙。其实,也不能怪冯春波不帮忙,在冯春波当副县长的时候,即便是他想帮忙,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个时候,冯春军虽然心里着急,但是他也很清楚冯春波的难处,所以他只是与冯春波保持着密切的往来,有时候也是从侧面提一提,并没有直接向冯春波当面提出来。可是,现在冯春波当了县长,冯春军觉得自己的条件已经成熟了。他来找冯春波,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冯春波觉得很为难。按说,冯春军在副科级已经做了多年,冯春军做副科级的时间比自己还要早。现在,自己已经是正县级了,可是冯春军依然还是一个副科级。这么多年了,即便工作能力一般,没有功劳还有苦劳,怎么也应该提升一下了。可是,他知道一直有人在暗中盯着自己,随时准备找一个机会来向自己射出一箭。如果是别人,他既可以一口回绝,也可以说一些含糊的话应付过去。可是,对冯春军,他不能这么做。

    此时,他们俩坐在清吟茶楼的三楼的一个雅间里,两个人没有喝酒,只是要了一壶好茶,点了几个可口的小菜和点心。冯春波喝了一口茶,想了想,说:“春军哥,你说的这件事,我也早就考虑了。”

    听冯春波这么说,冯春军的神情一下子轻松了不少。可是,冯春波接下来却说:“春军哥,只是这一次不能由我提出来。”

    一听冯春波这么说,冯春军的心一下子凉了。他着急地说:“春波,我在县里就只有你这么一个亲人,别的人我也说不上话。那些我能说得上话的人说了又不算。如果你不提,这事儿恐怕很难成。”

    冯春波斟酌了一下,说:“春军哥,你别着急,我一定想一个办法让你上去。但是,前不久我父亲祝寿的事儿你是知道的,这说明什么?”没等冯春军接话,他又说,“这说明有人在暗中盯着我的一举一动。正因为你是我的哥哥,只要提拔你,那个人就一定会有所行动。我倒不是怕他向上边反映,我怕的是人家在网上乱说。”

    冯春军一下子泄了气,他低下了头,过了好大一会儿,才心有不甘地说:“这次我如果再上不去,今后恐怕就更难了,毕竟我的年龄优势已经不存在了。”

    冯春波说:“春军哥,你不要着急,也不要泄气。我与组织部部长田明关系还不错,我找个机会与他吃饭的时候,通知你一声,你只要到了场,不用把话说明了,只要以开玩笑的方式说你当副科级比我还要早就行了。他是个明白人,到时候我从旁说句话,他就会把你列入正科级干部备选名单。只要他在常委会上提出来,不用我说什么话,其他常委碍于我的面子,是不会反对的。只要大家不反对,这件事就成了。这样做,他虽然心知肚明,但是提拔你为正科级的事却不是我提出来了。这样,也就不会落下话把给别人了。”

    就在冯春军走后,第二天,林长浩来找冯春波,他来的目的也很明确,也是想借着这次干部调整,再往上迈一步,当上正科级局长。对于林长浩,冯春波虽然也有点为难,但是还不至于像对冯春军那样。他说:“长浩,你才刚刚当上了副局长,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再上一步呢?等明年吧?”冯春波想的是今年先把冯春军的正科级解决了,明年再解决林长浩的正科级。这样,不至于引起人们的注意。可是,林长浩却不是这么想,他知道冯春波与王卫青面和心不合,冯春波不一定能够在原平县待多长时间,一旦冯春波调走,自己就没有了靠山。所以,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因此,他说:“春波,你现在是一县之长,只要你提出来,是不会有人反对的。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不能错过啊。”

    冯春波当然明白林长浩的心思,但是他又不能说他已经答应了冯春军,那样的话,林长浩就会对他不满。转念一想,即便自己不说,日后冯春军提了正科,林长浩自然就会知道这是他办的,弄不好反而会对自己更加不满。想到这儿,他说:“长浩,不是我不想帮你,我父亲祝寿的事,有人就在网上发帖子,把我弄得很被动,市县两级纪委还调查了我。在咱县里,有人一直在暗中盯着我。因此,我现在除了踏踏实实的干好工作以外,在人事安排上还不能有任何行动,免得落人口实。”说到这儿,他故意做出欲言又止的样子,迟疑了一忽儿,才又说:“不瞒你说,春军哥昨天也来找过我,我也没有答应他。他还很不理解我,说要去求别人,弄得我很尴尬。”他叹了一口气,又说,“长浩,你我是同学,我想你是理解我的。”

    林长浩见冯春波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他知道不能再坚持了。他说;“春波,你的处境我是理解的,咱们是同学,我能不理解你吗?要不这样吧,为了不引起人们的注意,我就在副科级上不动,但是你看看能不能给我换个岗位?”

    冯春波没想到林长浩有这么个想法,他问:“换个岗位?你想到哪个局?”

    林长浩说:“财政局的副局长李小泉就要到龄了,要不你看看让我到财政局去吧。”

    听了林长浩的话,冯春波的心里不由得对林长浩刮目相看了。看来,他今天来找自己,是做好了准备,并且设计了两种方案。他心里有点不满,但是转念又一想,这也无可厚非。自己在官场中,不也是在想办法往上走吗?但是他很清楚,干部调整历来都是很敏感的,也是充满了变数的,他不能打包票。他说:“嗯,到时候我一定想办法,只要上边没有人盯着这个岗位,问题就不大。”

    有了冯春波这句话,林长浩也就比较满意了。

    三天后,田明约冯春波一块吃饭。田明也与马青山一样,是一个极聪明的人,他也看出了冯春波今后的前途不可限量。他为了干部调整的事,征求冯春波的意见。按说,这种事他完全可以到冯春波的办公室里谈,但是他为了向冯春波靠近,却约冯春波一块坐一坐。为了避人耳目,他选择了一家比较偏僻的酒店,订了一个包间。

    冯春波知道田明一定有事,但是他却不问。两个人就东拉西扯地喝着酒,酒至半酣,田明才好像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说:“冯县长,很快就到年底了,按照往年的惯例,要进行一些干部调整的。不知道冯县长有什么指示?”

    冯春波笑着说:“田部长,你客气了。我哪有什么指示哟,这是组织部门的事,你们拿出一个初步方案,直接拿到常委会上就行了。”

    田明见冯春波这么说,知道冯春波还没有把自己当作亲信,他也不着急,他想着接下来怎么说。一时间,两个人都没有了话。冯春波见气氛有点尴尬,就说:“田部长,你知道的,我刚刚当了县长不久,还没有适应过来,难免顾此失彼,你说的这件事我还没来得及考虑,等我有时间的时候好好考虑一下,有什么想法我一定会及时与你沟通。”

    两个人边喝酒边聊天,忽然,冯春波的手机响了,他一看,是冯春军。他接起了电话:“哦,春军哥,你在哪儿?哦,你来县里了?找我?”他一边接着电话,一边看了田明一眼,然后说:“我和田部长在三和酒楼呢,你过来吧。没外人,就我们俩。”

    他挂了电话,对田明说:“是我一个本家的哥哥,在芦花乡当副乡长。”

    田明说:“哦,我认识他。”一边这么说着,田明心里却向明镜子似的,他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说:“哎呀,他当副乡长可是好多年了。”

    冯春波好像没听明白他的话,只是顺着说了一句:“嗯,年头是不少了。”

    不一会儿,冯春军就来了,入座以后,没等冯春波提出来,田明却忽然说:“冯乡长在副科级位子上时间不短了。”

    冯春军借着酒劲儿,开玩笑说:“田部长,不怕你笑话,我当副科级比春波还早呢。”

    田明心照不宣地笑了笑,然后也开玩笑地说:“冯乡长在基层可谓劳苦功高,也该动一动了。”

    冯春军赶紧顺杆爬:“那就全凭田部长提携了。”说着端起酒杯,敬了田明一杯。田明也没有客气,喝了一口酒,然后看了看冯春波,说:“冯乡长,你就放心吧。”9261314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

36。第152章 、交锋() 
原平县委常委会如期召开,这一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干部调整。会议由王卫青主持,按照会议程序,先由组织部部长田明汇报调整方案,然后大家根据方案分别表决。其实,等到上了常委会,已经是最后一道程序了。主要的人事安排和人员调整并不是在常委会上决定的,而是在上常委会之前,就已经分别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只不过,这个沟通是组织部部长与每名常委单独进行的。沟通的内容也仅限于常委们各自提出的人选的安排,至于其他人员的安排则不在这个沟通的范围之内。全部的人员安排名单只有组织部部长和县委书记王卫青知道,在开会之前,这个名单也已经通过了王卫青的最后审核。等到上了常委会,基本上就是履行一个程序而已。当然,偶尔也会出一点意外,比如个别常委对自己分管范围内的个别人员调整会有不满意。这个时候,一旦有常委提出不同意见,常委会则需要进行表决。表决的形式是举手表决。这个时候的常委们是很为难的,因为,一旦出现这种状况,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