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魏武曹操-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此时,曹操麾下的谋臣,除了戏志才之外,赞同和反对各有一票,接下来就看唯一还没有表态的陈宫了,如此一来,荀彧、郭嘉、戏志才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一直没有说话,看其表情,像是一直在思索着什么的陈宫的身上。
看着自己麾下的三位谋士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陈宫的身上,加之曹操本人也很想要知道陈宫对于此事的态度,因此出声道:“公台,不知你对于此计有何看法?”
“主公。”
听到曹操的询问,陈宫没有在沉默了下去,在对着曹操拱手一礼之后,就向着上首的曹操说道:“关于此策,卑职的意见是和奉孝相同,赞同此策!”
“公台!”
听到陈宫赞同,荀彧有些焦急的喊了一声,毕竟在他看来,戏志才此策,可以说是太过危险了,简直和玩火**没有什么两样,因此在听到了连陈宫都赞同之后,荀彧心中彻底的焦急了起来。
“主公,此计万万不可行······”
连陈宫都赞同了,让荀彧心中生出了一些不好的预感,因此连忙向着曹操开口,准备劝服曹操,不要行如此险计。
只是曹操此时却是一反常态,挥手打断了荀彧的话,双眼凝视在陈宫的身上,沉声问道:“公台同意?原因何在?”
被曹操打断了将要说出口的话的荀彧,此时听到这一句话,同样将目光移到了陈宫的身上,要知道,荀彧平常也不是没有和陈宫交流过,依照他对陈宫的了解,对方应该不可能会赞同才对。
“很简单,因为兖州,是此时主公唯一可以扩张的地方!”
陈宫的话,可谓是一道惊雷,在荀彧的心中响彻,荀彧的长处虽然是在内政方面,但是不代表他其他的方面就很差了,只是相比于内政方面来说,不太擅长而已,但是有了陈宫此时的一番话,荀彧沉思了片刻之后,终于明白了过来。
就如同曹操昨日所想的一样,此时此刻,除了兖州,曹操根本没有地方可以扩张,此时的曹操,要么呆在酸枣,等待着那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的时机,要么就向着兖州扩张,可谓是根本没的选择。
明白了过来的荀彧,终于明白为何陈宫会赞同戏志才的计策了,只因为,戏志才的计策,是此时唯一一个能够实施下去的计策,而郭嘉的赞同,也未尝没有因为这个的原因。
“既如此,主公,卑职同样赞同志才之策。”
既然明白了过来,那么荀彧就点头赞同了戏志才的计策,并没有因为之前自己的反对,而在此时继续的反对,或者嫉恨起陈宫,反而是一脸佩服的对着陈宫说道:“公台不愧是公台,荀彧佩服。”
面对荀彧的赞扬,陈宫当然是一脸谦虚的回应,而麾下谋士的和睦相处,无疑让上首的曹操感到很满意,在得到了三位谋士的同意,同时武将哪一方,也没有出现什么意见之后,曹操终于拍板决定道:“好,既如此,那么我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兖州!还望诸位,能够同心协力,助我拿下兖州!”
“卑职等誓死效忠主公!”曹操麾下的文武,异口同声的对着上首的曹操洪声应道。
第七十六章 初平二年()
“好,有诸位相助,何愁大业不成!”
曹操笑着赞赏了一番自己麾下的文武之后,转向自己右下手的曹仁,出声问道:“曹仁,如今所招募之士兵,已有多少?战力如何,可否出征?”
被曹操点名叫到的曹仁,出列对着曹操抱拳一礼之后,显然心中早就把这些都记着牢牢的了,因此没有丝毫的卡壳的说道:“回主公,由于新的招兵策的下达才过去了一天,因此直到今日,我军目前一共有一万人,其中两千人是最早跟随主公的铁骑,不过依末将看来,随着时间的过去,应征的人数将会越来越多,至于战力······”
说道了此处的曹仁,有些犹疑,不过最终还是向着曹操说出了实情:“请主公赎罪,依末将看来,此时实非出战之机,新军没有一两年的训练,是绝对成不了战力,此时出战,可以说就是一群的乌合之众。”
曹仁的这一番话,要是说给袁绍听的话,说不定袁绍不但不会听从,反而会认为曹仁是在打击军心,没有立刻将曹仁拖下去处死了就很不错了。
不过还好的是,此时听到曹仁这一番话的是曹操,虽然在听到曹仁的这一番话后,曹操心中有些失望,不过也没有太大,毕竟曹操在之前相问的时候,就已经有些预感了。
因此在听到了曹仁此话之后,倒是没有因此恼怒,反而十分高兴笑了两声的道:“你何罪之有,你明言相告,劝谏于我,如果如此都有罪的话,我曹操岂不是成为了一代庸主了。”
“成如主公所言,因此曹将军也不要太过怪责自己。”郭嘉同样站出来,对着曹仁说道。
“是,末将明白,主公如此厚重,末将必不会让主公失望,末将保证,明年的今日,新军将初具战力!”
曹操的宽厚让曹仁心生感动之意,因此心中下定了狠心,今年一定要狠狠的操练那些新兵,力求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训练处一支初具战斗力的部队。
曹操何许人也,虽然曹仁没有说出来,但是曹操一眼看去,从曹仁脸上的表情,就差不多明白了曹仁此时心中的想法,虽然曹操一开始没有抱着这样的心态,不过既然误打误撞了,曹操也不会去阻止。
将目光从曹仁的身上转移开来,此时曹操的视线没有放在任何一个人的身上,视线投射在虚空之中,表情严肃起来的曹操,让下方的文武,感到了一阵威严、肃穆和压迫感。
在这样寂静的场景之下,能够听到的,只有曹操那此时显得威严无比的声音:“诸位听命,在新军彻底成立之前,诸位各司其职,一旦新军成立,我不希望在其他的地方出现问题,要是到时候出现了问题,那么就不要怪曹某无情!”
曹操最后一句话之中的冷意,让下方的文武,即使是如同典韦、许褚都能够清晰的感觉到,曹操绝对不是在说的玩的,要是到时候谁真的出问题的话,曹操绝对是会将其处死。
曹操的认真和最后一句话中的寒意,让下方的文武都感到了一阵压力,当然也仅仅是压力,对于此时曹操麾下的文武来说,此时的压力将会转变成他们的动力。
在卑职遵命的山呼之声中,公元一九零年,大汉初平元年的议事就如此平静的过去了,在接下来的时间之中,一直到公元一九一年,大汉初平二年,整个天下大部分地区,都陷入了平静之中,似乎天下一下子统一了一般。
当然假象永远都是假象,天下的有识之士,都能够清晰的看出,初平元年的后半年的平静,只是一种暴风雨来前的平静罢了,更何况初平元年的后半年也不是一直都很平静的。
最起码,迁都长安,躲在了关中三秦之地的董卓,就在初平元年的六月份,再次干出了一件令天下人沸腾的事情。
那就是改货币,董卓下达政命,以汉献帝的名义,废坏通行已久的汉五铢钱,改铸小钱流通,于是,洛阳、长安等地的铜人、铜货、铜钟等皆被毁坏用来铸钱,董卓此举造成了币制紊乱,从此以后,钱货不行,货贱物贵,谷石至数万钱,实物交换开始逐渐的盛行。
还一件事更是让天下人沸腾不已的就是,董卓麾下李傕荐故冀州刺史公孙度于董卓,任其为辽东太守,董卓同意。
公孙度到官,以法诛灭郡中名豪大姓百馀家,郡中震栗,随后东伐高句骊,西击乌桓,语所亲吏柳毅、阳仪等曰:“汉祚将绝,当与诸卿图王耳。”
于是分辽东为辽西、中辽郡,各置太守,越海收东莱诸县,置营州刺史,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立汉二祖庙,承制,郊祀天地,藉田,乘鸾路,设旄头、羽骑。
公孙度割据辽东,分裂国土的事情传出之后,董卓甚至是其麾下文武的名声,可谓是更加的臭不可闻了,毕竟在天下人看来,未发生公孙度割据辽东的事情,完全都是因为董卓和董卓麾下群臣的原因。
在纷纷扰扰而又很平静的状态之中,显得并不那么的平常的大汉初平元年就此过去,天下翻开了新的一页,进入了大汉初平二年,初平元年的暗流,将在初平二年逐渐的爆发出来。
酸枣,这座渺小的不能在渺小的县城,此时传来了一阵阵喊杀之声,仔细的听去的话,可以发现,这喊杀震天的响声,是从离酸枣不远的兵营出传来。
正所谓人过一万,无边无涯,这一句话很好的形容出了此时酸枣兵营之中的场景,只见一位位身穿着黑衣黑甲的曹军士卒,分别按照士兵的种类而列。
最前方的是手持着大盾的盾兵,其后则是手持弓箭的弓兵,在之后则是长枪如林的长枪兵,长枪兵之中则是手持环首刀的刀兵,最后就是督战队。
盾兵如墙、长弓如雨、长枪如林、大刀如雷,军阵上方的云朵似乎都被那冲天的杀气而冲散一样,露出那蓝色的天空。
第七十七章 重骑兵()
兵营之中,肃杀的气氛冲天而起,冲破了天上的云朵,点将台之上的曹操,看着下发寂静无声,全身散发着肃杀气息的曹军士卒,眼中划过了一道满意。
虽然不知道其具体的战力会是什么样,但是光是这样的气息,却足以让曹操心中感到一丝满意,毕竟此时离初平元年,才过去了一年的时间,曹仁能够训练成这样,也确实不错了。
当然虽然心中感到了一丝满意,但是曹操也没有忘记,自己今天来到此的目的,因此转头对着自己身旁,恭敬的站立的曹仁道:“开始吧。”
“末将遵命!”
身穿着曹军制式黑甲的曹仁,向着曹操抱拳应道之后,上前一步,出现在下方五万曹军士卒的面前,曹仁一手扶着腰间的长剑,一手手持着令旗,向右一挥,大声喝道:“盾兵,分!”
“喝!喝喝!喝!”
随着曹仁的令旗挥动,最前方的盾兵起身大喝起来,如同城墙的盾形队列,分了开来,露出了一条条的小道。
在盾兵分开之后,曹仁又是一挥令旗,同时大声喝道:“弓箭手,前进!”
哗啦啦!
随着一阵箭矢互相对碰而引起的声音,身穿着黑色轻甲的曹军弓箭兵,快速的从盾牌分裂而出的小道中跑出,排成三列,手中去掉了箭头的箭矢上弦,四十五度对准天空,随着一声整齐的砰的一声,如同黑云又如同倾盆大雨一般的箭雨,被齐射而出。
而在弓箭手之后,长枪兵和刀兵相继出列,在曹仁的指挥之下,在曹操的目前能,操练了一遍,而各个兵种的操练之后,就是军阵的操练。
在曹仁的令旗的挥动之下,下方的曹军,演变出了一个个军阵,比如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雁形阵等。
不管是在复杂的军阵,只要曹仁的令旗一挥,下方的五万曹军,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排列而成,如此的令行禁止,无疑让曹操心中更加的满意了。
而在操练完步兵之后,曹仁手中的令旗换了一面,随着曹仁挥动手中新换的令旗,大地渐渐的震动了起来,在如同地龙翻滚又如同地面开裂一般的情况之下,黑衣黑甲、身披黑色斗篷,上半张脸完全隐藏在黑色的面具之下,头盔之上插着翎羽的曹军铁骑登场。
这一支最早跟随着曹操一同起家的铁骑,要说相比一年之前有什么改变,除了本身的杀气更加浓郁和沉重之外,最为大的改变,恐怕就是此时的他们,在严格的意义上来说,人马具甲的他们,此时才能算是真正的铁骑。
休养生息一年,曹操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做,最起码到了此时,曹操已经在这公元一九一年的大汉初平二年,打造出了一支人数为两千五百人的重骑兵。
当然除此之外,像是双边马镫、马铁蹄什么的,曹操当然不会放过,同样都一一的将其图纸画了出来,交给手下的工匠们,当然由此带来的,就是那些工匠们,一个个视曹操为鲁班在世、墨子重生,全部都膜拜了起来。
当然最大的改变还不是如此,而是曹军铁骑们送上的兵器,只见曹军铁骑每一个人的送上,都持有一根大约在两米左右,在长杆头上安装了闪烁着寒光的,尖锐的锥体,而在锥体之后,是硬木制的枪身,在枪声的握持位置有护手,后部有配重的木锥,这就是在中世纪之时,横行在欧洲战场之上的骑枪。
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曹操也曾经一度的犹豫过,要不要制造出骑枪来,成为重骑兵的制式装备。
毕竟相比此时已经出现的其他兵器,骑枪在此时不但制作相比其他兵器耗费时间要长,同时是属于一次性的兵器,往往手持着骑枪的重骑兵,在一次的冲锋之后,手中的骑枪就会断掉,可以说是属于有钱人才能玩得起的兵器。
而和骑枪相比,此时已经出现的其他骑兵制式兵器,显然就没有这么多的缺点,但是此时的骑兵兵器,却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杀伤性不足。
纵观历史,骑兵冲锋,彻底的冲破步兵军阵的时候,往往都是由于敌军士气已经降到了冰点,而骑兵的冲锋,就是那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才能形成,在大多数时候,人数众多的步卒,往往会被人数还没有自己一半多的骑兵,冲杀的崩溃。
而如果是在敌军步卒的士气还没有频临崩溃的时候,骑兵开始冲锋的话,最多也就是冲乱步卒前面几层的防线,等到骑兵冲锋所带来的速度下降之后,被步卒团团围困住的骑兵,很容易就死无葬身之地。
当然,装上了骑枪,曹操也不会奢望,从此之后,骑兵的冲锋就可以直接的冲溃敌军了,但是最起码能够让被骑兵凿穿的步卒军阵会多少几层,让死在冲锋之下的敌军步卒会多上一些。
当然这些设想还只是设想罢了,最终到底重骑兵的制式装备是不是骑枪,此时还是一个未知数,一切只看今日模拟演习的最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