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魏武曹操-第3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诩拱手道:“陛下英明!”
鲁肃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陛下,我大魏经过多年内战,方才一统,现正在休养生息的关键时刻,实在不宜轻起大战!而扶桑远非当年的诸侯或者周边小国可比,在周围小国中于其博弈尚不会引起全面大战,然而若我们直接干涉其内部,只怕大战不可避免!还请陛下三思!”
曹操不禁犹豫起来。来回踱着步。
曹操知道鲁肃所言有理,目前整个大魏都处在休养生息的关键时刻。仓促大战无疑将影响整个国家展的步伐,以致拖累将来的大目标。然而正因为此,攻略扶桑对于大魏日后来说更加重要,而采取代理人战争,让唯一反抗魏国的势力其内部出现动荡和分裂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曹操停下脚步,命令御林军将反映整个东亚疆界的沙盘拼起来,片刻后,一座反映整个东亚疆界沙盘出现在眼前。
曹操的目光在沙盘上搜索着。
贾诩会意,指着后世的本州北方道:“烈策国世代居住在本州北部地区,数百年前他们臣服于本州另外一个强国,不过当此强国被狗奴国击破、征服后,便臣服狗奴国,直到今天!”
曹操流露出恍然之色,“原来如此!”
曹操的目光落在了地区上,道:“此处距离我邪马台也不远,如果要干预,在地理上也不吃亏!这烈策国实力如何?”
贾诩看了鲁肃一眼,后者道:“烈策国人口二十万,皆能骑马弯弓,如果全面动员,起码可出十五万之众!”
曹操倒也不感到意外,与游牧部落打交道的日子也不短了,对于游牧部落的情况还是非常了解的。
曹操喃喃道:“这游牧民族向来好勇斗狠、勇猛着战,狗奴国只怕难以在短时间内平定这一场内乱!”
贾诩、鲁肃点了点头,鲁肃道:‘狗奴国东部诸国中最大者有四,其中之一便是烈策国,另外三族分别是她蟒国、虎国、豹国,后面这三族中的豹国族与烈策过的经历类似,而她蟒国和虎国则与两国完全不同,应该是自古以来便生活在北方地区的部族,一直以来她蟒国、虎国相互交好,而烈策族与豹国关系匪浅,这四国之间时常生争斗!如果狗奴国本部大军平乱,则豹国在这样的大势面前只怕根本就不敢轻举妄动!”
第八百一十二章 开发江南()
感谢gz2f22公子投的一张月票!
“这小小的狗奴国东部还有这么复杂的情况!”
曹操不禁诧异地道,“这她蟒国和虎国的实力如何?”
鲁肃回道:“她蟒国人口三十万,虎国人口二十五万,实力俱都强于烈策国,而豹国人口与烈策国一样,二十万。”
曹操不禁皱了皱眉头,“如此看来,烈策国这一次的叛乱只怕难以有什么做为啊!”
扭头问贾诩道:“文和,你怎么看?”
曹操原本以为贾诩会放弃原来的想法,却不想他竟然斩钉截铁地道:“陛下,微臣仍以为应该干预!”
“哦!?”
贾诩解释道:“关于干预的理由,微臣便不再累述了,只说说条件,表面上看,烈策国的处境确实非常不利,不过有几点需要注意,一,狗奴国在东部所采取的政策并不合适,而且时常欺压这些小国,因此诸国与狗奴国之间可谓貌合神离,烈策国国王之妻子之事虽然只是烈策国的事情,但是这件事情只怕也对其他诸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人们会想,今天是烈策国国王的妻子,那么明天呢?”
曹操、鲁肃都不禁点了点头。
贾诩继续道:“二,她蟒国及虎国向来不是很服从狗奴国,如今两国做大,只怕现在也不想时时刻刻被狗奴国人管着,三,这两国人向来贪婪,而国王更甚。”
贾诩朝曹操一拱手,“陛下,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几点让狗奴国内的此次叛乱向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
曹操不禁点了点头,看了一眼贾诩,道:“文和的意思朕大体明白了。”
曹操扭头看向鲁肃,鲁肃会意,稍作思忖道:“微臣以为文和说的有道理,不过微臣以为凡事应该稳妥些为好,而此事似乎有些行险!”
曹操笑了笑。暗道这鲁肃看来和当后世书中的鲁肃没有什么区别啊!行事谨慎,擅于守成,然而奇谋、进取不足!
曹操在龙椅上坐下思忖起来,两人静静地恭立在殿下。他们知道曹操正在权衡利弊。
片刻后,曹操抬起头来,决然道:“朕已经决定,干预狗奴国内的此次叛乱!”
“陛下,这······”鲁肃显得有些焦急。
曹操抬手打断了鲁肃的话。道:“这狗奴国不比寻常,必须尽可能地削弱他的力量!凡事不可能不冒险!利弊之间,朕觉得此事利大于弊!”
见曹操决心已定,鲁肃拱手道:“既然陛下决心已下,微臣定当全力以赴!”
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传令下去,青州郡守钟繇即刻起负责针对此事的一切后勤任务,文和则立刻前往扶桑,全权负责此事!”
“臣领命!”两人一起应诺。
“陛下,此事是不是要同温如他们商议一下?”鲁肃道。
曹操稍作思忖。“现在还是半夜,不过事情紧急!就劳烦两位分别拜访文若他们,陈说此事!明日一早再做最后决定]”
“臣领命”两人应诺一声,随即退出了乾清宫。
第二天一早,几乎一夜未睡的曹操按时早朝,曹操并没有在早朝上说起昨日的决定,这朝堂之上的许多大臣来自前朝和覆灭的诸侯,曹操对于他们并不放心。
早朝后曹操在乾清宫会见几位大臣,之后,贾诩立刻带着曹操的命令和卫队赶往青州。与此同时,长安的第一军团、第五军团、第三军团和玄甲骑兵也接到了曹操的准备令。
荀彧捧着一叠文案来到了乾清宫,这时,荀彧正在聚精会神地批阅奏章。
“陛下。”荀彧轻声唤道。
曹操抬起头来。看见荀彧,放下手中的奏章,笑道:“是文若啊。”
留意到手中的文案,于是问道:“文若,你手中的是?”
荀彧看了一眼手中的文案,回道:‘陛下。这些都是需要审阅的文案,微臣已归好类,请陛下过目!”
荀彧将文案呈上。
曹操翻开一封文案,看了两眼,抬起头来,“这是有关农事和工事的?”
“是。”荀彧道。
曹操点了点头,随即认真地看了起来,不时地点点头,脸上有时欣慰有时沉思
大约半个时辰过后,曹操放下奏章,揉了揉有些胀的太阳穴,颇有些感慨地道:“想不到这半年时间的成绩竟然如此出色,最叫朕意想不到的是南方的水稻竟然两季栽种成功,大获丰收,好啊!太好了!”
去年曹操在田丰离开长安赶赴江南上任时,曾叮嘱过他留意晚稻的事情,因为曹操依稀记得两季水稻的种植似乎很早就出现了,只是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得到有效地推广。
田丰虽然博学,但也感到惊诧,不过仍将曹操的话牢牢地记载了心上,不想今年竟然真的有收获了。
荀彧道:“水稻适合在扬州和荆州一地生长,如果能够大面积推广两季种植,那么我们大魏等于又多了一个巴蜀之地!”
荀彧说到这里,显得有些兴奋。
曹操笑着点了点头,思付道:“现在只有十万亩,这个数量太少了!”
抬起头来,吩咐道:“待会儿,传令给田丰,让他放手给朕去干,最好在洞庭湖、都阳湖、太湖这些水源丰富、周围地势平坦的地方全力开垦!同时尽可能地在已有的稻田推广两季稻!”
荀彧拱手道:“陛下英明!”
“对了,差点忘了一件事情,枣抵和韩浩这两人你知道吗?”曹操问道。
荀彧点头道:“此二人,微臣倒是听说过!”
曹操点了点头,“此二人早已经归顺,他们不仅精通农事,而且似乎对此事非常痴迷,之前之所以没有让他们做事,是要让他们到各地去看一看我大魏农垦地特点。现在这两个人己经返回,呵呵,想不到竟然给我上了万言的建议书!”
曹操从案头上取出一封书函交给荀彧,笑道:“文若看看他们所言可妥当!”
荀彧细细翻阅起来,曹操喝了一口茶等待着。
一刻钟后,荀彧将书函交还给曹操,颇有些感慨地道:‘陛下,此二人对农事真是见解独到啊!”
第八百一十三章 有动力才有进步()
感谢新藤千寻公子的打赏!
感谢龙魂17投的两张月票!
曹操笑了笑,问道:“文若也认为可行?”
小太阳道:“此二人的建议借鉴了昔日秦国变法及汉朝农垦的一些措施,同时别开生面!”
曹操点了点头,笑道:“此事朕也同志才、公台他们说过,他们的说法跟你差不多,既然你们都这么认为,那么便如此施行吧!”
顿了顿,曹操继续道:“此二人可谓难得的农垦人才放在长安闲置实在可惜,不如这样吧,让枣抵到南方协助田丰开垦土地,让董浩去江北协助江北各州继续扩大农垦!”
“陛下英明!”荀彧行礼道。
曹操笑了笑,“还有一件事情,这半年多的时间里,从各国涌入我国异族百姓竟然多达近五十万人!现在,这些百姓聚居在边境各城!不妥善处理这些人,只怕迟早会生出事端来!”
“陛下的意思是?”
曹操稍作思忖,“自然不能将他们赶出去,现在我大魏各行业都急缺人手,但也不能让这些人成规模的聚居在一起,以免生出事端,最好将他们打散放到各郡县去。”
“陛下说的是!不过还得有其他的政策来收拢这些异族百姓的民心!”荀彧建议道。
曹操点了点头,突然想到后世所谓的国籍概念,立刻对荀彧道:“不如这样,在全国范围内核发身份文凭,同时对于那些愿意成为我国百姓的异族人也发放这样的身份凭证,其上除了籍贯、出生年月及地点外,还要在醒目位置写明大魏帝国公民这样的字样”
话落之后,曹操想了想补充道:“不过也不能就这样人异族人成为大魏公民,这样,日后异族人要想取得大魏公民身份凭证,除非参军五年以上,或者获得巨大的功勋才可以。否则的话,那么其子孙后代原本是怎么样就还是怎么样!”
曹操之所以加上这一句话,却是突然想起了后世有名的安扥尼努斯敕令,这个卡拉卡拉颁布的政令。虽然在一开始有效的解决了民族争端,并且大大提升了罗马帝国的军民士气,但是其带来的后患却是不小,这从卡拉卡拉之后罗马军队战斗力的快速下降就可见一斑。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为罗马士兵丧失了他们求战心切的动力,本来他们一生都不一定能够得到的罗马公民已经被获得了。他们已经可以去罗马城里面享福了,再豁出生命去打仗就太没有必要!
而反观日后的法兰西,同样有给异族人颁发法兰西公民身份凭证的政策在,但是相比于卡拉卡拉之后全体都是罗马人不通,法兰西的政策就和曹操刚刚所说的一样,因此所导致的,就是法兰西的人享受浪漫,异族人享受战争,而且还是心甘情愿的!
当然,像是法兰西这样的政策想要有成效。首要一点那就是本身这个国家的各方面都能够让其他异族人羡慕,不过在当今这个时代,不要说是东亚了,就算是整个世界,除去一个罗马外,各方面最好的就是大魏了!
“好啊!如此不仅可以使天下百姓更加归心,同时也便于官府管理!而且异族人参军,也能够大大减缓朝廷财政压力,只是不知这公民是何意?”
曹操这才意识到自己不经意间又漏嘴了,解释道:“就是百姓的意思!以后异族人如果得到此身份凭证。那么日后他们就是大魏百姓,当然,成为大魏百姓之后,他们必须讲汉化。穿汉服,行汉礼,或者的话,此身份凭证五年之后自动取消!”
曹操算是给异族人打上了最后一根枷锁,有此三条,不但能够让大魏四方的蛮夷尽心尽力的大魏征战。还能够让四方蛮夷在获得身份凭证之后,快速的融入诸夏之中,而不留一丝后患!
荀彧闻言大赞,对于曹操所说的百姓代表公民一词不疑有它,点了点头。
荀彧思忖后,随即提出了一条异议道:“微臣以为注明大魏帝国百姓不妥,因为我大魏臣民因爵位不同而社会地位不同,一概以百姓称之,议事时尚可,然而落于这种正式的身份文凭上似有不妥!不如在大魏帝国之后加上此人的爵位!陛下以为如何?”
曹操不禁双眼一亮,击掌道:“妙啊!如此一来,则使军爵制更深入人心!那就如此办吧!”
荀彧笑道:“陛下,此事牵扯较大,还是带早朝公议后再做决定为好!”
曹操笑道:“文若所言极是!”
“对了,那个百家辩论大会好像推迟到了后天吧?”
由曹操筹划的这个百家辩论大会原本半个月前就应该举行了,不过在原定之日的前一天,抵达长安的儒家之外的学者非常少,曹操不得已只好推辞百家辩论大会,而儒家学者们则暗自窃喜不已
荀彧回禀道:“正是后天!现在儒家一派确定参加辩论的有一百人,都是当世声名赫赫的大儒,而诸子百家的学者总共参加辩论的只有十二人,其中法家、道家最多,各两人。”
曹操点了点头,看着荀彧片刻后,突然好奇的问道:“文若是哪一家?是儒家吗?”
荀彧笑着回道:“微臣确实读过儒家经典,不过对于阴阳家、道家、法家等各派的学说也有修习,因此微臣井不算是任何一家!”
曹操哈哈笑道:“如此最好!只有有用才是最重要的!”
“陛下英明!其实,不止是微臣,志才、公台、文和等等都不算是哪一家的!”
曹操颇有感触地道:“正因如此,你们才能成为大才!纳天地精华锤炼己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