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异界征服手册 >

第340部分

异界征服手册-第340部分

小说: 异界征服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里的粮食作物比较单调,而且没有猎人,想吃到肉的话只能借着每年一次的全村赶集,到卡洛城去交换,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吃到换回腊肉的时候的那种欣慰和欢喜,当时他就许了个愿,希望自己能天天有肉吃。

    虽然对国家没有什么概念,但是小比拉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帝国人,甚至当莱因哈特的大军路过村子时,还一度想跟着他们去征战四方,直到村子被那些执行坚壁清野的帝国军摧毁。他才真的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万念俱灰的感觉,同时对帝国充满了仇恨。

    直到赵毅率领的搜救小队犹如神降般的救下了他和他母亲以及其他几个幸存者。

    从这一刻起,大悲过后的就是梦幻般的生活。

    当从炊事班战士的手里接过那份由土豆牛肉,西红柿炒鸡蛋,猪肉炖粉条和青菜豆腐以及黄瓜蛋花汤和足量的米饭的时候,比拉惊呆在原地足足2分钟。看着那漂亮闪亮的金属餐盘(不锈钢)里那些花花绿绿的,散发着诱人香味的东西,比拉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即端着这些东西,向自己的弟弟妹妹那边跑去,希望让他们也吃饱。

    然后他才发现——自己的弟弟妹妹,这里每一个人手上都抱上了一个这样盛满食物的金属盘子,正在直愣愣的向他跑过来

    一家人坐在一起,喜极而泣的大口吃着这些精美的食物。在这些美食面前,让人有种以前吃的东西都是屎一样的感觉。

    那辆做饭的大车旁边,身穿那种仿佛是染色失败导致的花花绿绿的军装的士兵拿着大喇叭用帝国语说道:“没有吃饱的,可以到这里再那一份,吃饱为止,注意要慢慢进食,小心噎着了。”

    吃饱为止?这对于长期只能吃六成到八成饱的比拉来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奢侈啊!从那一刻起,比拉就开始祈祷,希望这些人不要离开了,好天天吃到饱。

    所有的成年人几乎都毫不犹豫的上去拿了第二份,然后继续大吃起来,所有人都是这种状态,直到再也吃不下了,才不甘心的摸着圆滚的肚皮,躺在地上打着饱嗝。

    难民营很快就建立了起来,那是一个由铁丝网围成的正方形的范围,门口都有那些奇怪的士兵站岗。而内部,一排排规整,漂亮的蓝色屋顶,白色墙壁的房屋,仅仅一天时间就被搭建好了,让这些幸存者叹为观止。房间里设备比较简陋,家具只有那些行军床和简单的座椅板凳,但是对于这些家园被毁死里逃生的人来说,有房子住已经是天堂一样的享受了。

    难民们被集合起来,编上号,每人都领到了搪瓷水杯,毛毯和一些御寒的衣物鞋子。然后开始分配房间,由于他的母亲还在医院接受治疗,所以他和自己担当弟弟妹妹和其他失去父母的孩子一起住在一间大屋子里,由几名战士负责照顾他们(避免遭受不和谐的暴行)。

    在这里,比拉见到了其他村子幸存的孩子,有他认识的,大部分是他不认识的人。所有人在经历过一顿饱饭后,脸上都浮现出了一丝悲伤,第一天晚上,这些孩子们几乎都是在哭声中度过的。

    比拉比较走运,他的母亲就在难民营里的医院内接受治疗,于是他每天都会带着弟弟妹妹去和母亲待在一起,随着母亲一天天的好转,他们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难民营的一切都十分新鲜,每一栋房屋里的电灯,公共场合公用的自来水,每天往来输送物资的军用卡车等等,都让每个人感觉到新鲜和新奇,尤其是这些孩子们,他们会追着卡车跑,直到卡车消失在营区外。

    但是难民营的生活也是枯燥的无趣的,尽管中国人为他们提供了住宿,卫生和良好的饮食,但是缺乏娱乐,也缺乏生活目标。当然,外出是绝对禁止的。于是没过几天,当对这些“异界来人”的新鲜感和生活的舒适感消失,这里所有的人逐渐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的机械性的吃喝,睡觉,玩一些简单的游戏。而不安再也人群中开始蔓延——没有人知道这些中国人会怎么处置他们,毕竟在遭遇了帝国军的背叛和杀戮后,他们不相信有这么慷慨大方的人。

    不过对拉比这些孩子来说是无所谓的,随着母亲的康复,他们脸上也逐渐恢复了笑容。

    直到有一天,一名中国军队的军官聚集了所有的人,向他们宣布了“新村”计划——由中国政府负责选址和设计的现代化新村,这里剩下的人都会被迁移过去,当然,在迁移过去并可以开始自给自足的生活后,中国政府提供的住宿和粮食也会终止,村民们将依靠自己自食其力的开始新生活,只有一个条件,村里的归属将归并中国政府治下,并且每一个村民都将成为中国公民。

    这一点并没有什么阻碍,毕竟对于这个大陆的人来说,换个国家,换个国籍只是三天两头的事情,尤其是这些身在大山之中的人,距离战火最远,经常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算是那国的公民,很多人是直到莱因哈特的大军经过,才知道自己还算是帝国人。

    不过身为中国公民,手续还是要走的,难民营总共614人每人都得到一张精美的印着自己照片的身份证,上面写的住址都是“中国桃源星天启城新村”,当然,他们并不认识这些汉字。拿到这张身份证的时候,每个人都异常兴奋的仔细欣赏着那不知道什么材质做成的身份证,然后当做宝贝一样收藏起来。

    村子的管理结构也选定了,除了原来比安卡村的村长担任这个“新村”的村长外,一名来自国内的大学生村官,也被派过来担任“村支书”一职,当然村民都理所当然的把他认为是“总督”一样的角色,只是不太理解为什么这么一个偏僻的村子需要总督?

    当军用卡车把他们送到新选址好的村子里的时候,每个人都惊呆了——那些规划的如同精确计算过的建筑区,农业区,林区都在地上标明了分界线,整个村子都围绕着山中一片平静的犹如镜面的湖泊搭建而成,这里不是他们想象中那种贫瘠,荒凉的村子,而是一个让人心旷神怡,有着人文气息和富有活力的村子。

    很多建筑的地基已经搭建好了,建筑材料还放在四周。还有几名身穿蓝色工作服,头戴黄色头盔的工人,正站在几台巨大的机器旁边。

    “我们中国人是一个勤劳的民族,我们用自己的手建造自己的家园,我们会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同胞,帮助他们站起来,但不是给他们喂饭。”那个官衔叫“村支书”的年轻人用帝国语说道:“‘新村’是我们的新家,也要用我们自己的手来建造!这就是每一个村民的‘职责’。”

    虽然他的帝国语发音很不标准,以至于大部分人都没弄清他在说什么,不过看着他那表情和动作,村民们还是报以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村里的每一个青壮年都加入到了建造的工作中,虽然这种建造模式他们之前从来没有见过,也不知道那些管线是做什么的?不过经过一个多月的饮食结构变更,让这里的人营养均衡了起来,平均每个人体重都增加了近20斤,男人们从搬砖干起,一点一点劳动和向那些蓝色工作服的人学习建筑技能,妇女则负责洗衣服做饭提供后勤。

    而比拉这些孩子一共71人则被带到了村子里的一顶巨大的帐篷内。按照“村支书”的说法,孩子们只有一个职责,那就是学习,当然,他们的家长也同意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提供一日三餐。这里有专门来自国内的老师,从语言开始教这些孩子们学习汉语。孩子们每人都领到了一套文具,铅笔橡皮,洁白的书本,这让第一次看到这些东西的孩子们都新鲜不已。

    当然,第一天上课,面对这种即使在地球上也是公认难学的语言就让这些没读过书的孩子们陷入了大脑抽筋的状态。拉比甚至觉得自己知道了为什么这些异界来的人这么聪明,这么强大——连这样复杂的语言都能掌握的人还有什么是做不成的?

    比拉当时就想立即离开这个说天书的地方,哪怕是去工地和那些青年一起搬砖也好。当然,他更喜欢那些挖掘机,觉得开着那些威武雄壮的东西才是男孩子该干的事情。

    不过,上课也并非都没意思,比如,每天到了下午,吃完午饭后,会有一个身穿军装的战士来到这里,教导大家一种叫做“武术”的搏击术,这些开始像做操,不过都是以各种出拳,出脚的格斗技术为动作的体育锻炼,还是很受欢迎的

    到了晚上开始大脑抽筋的就是其他人了——为了确保汉语学习的普及,这里开办了夜校,给这些工作了一天的人们开始补习汉语,只是果然课堂一片鼾声

    于是第二天,当太阳落山的时候,在工地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竖起了一面投影用的帆布,“新村”的居民们都被叫过来,坐在板凳上等待着。

    大型宣传纪录片中国,这是中国政府制作的专门用帝国语字幕和解说配合的介绍中国的纪录片,最早播放的时候就彻底唬住了蕾拉。当画面里那高耸入云的建筑,宽广无边的城市,强大的军队一个个出现的时候,整个村子的村民都被吓呆了,看着屏幕上一幕幕壮丽精美的画面,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震撼。

    “这就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国家。”村支书操着不太流利的帝国语说道,“她历史悠久,壮丽,强大,不可战胜,同时又富饶,有创造力。她可以在荒山中建立城镇,在沙漠中建立绿洲。当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就注定要把这片大陆改造成和我们一样的地方,我们会有繁华的城市,会有丰富的商品,会有富足的生活,我向你们保证,这一切都是你们可以享受到的,作为我们的一员,作为一个中国人,这都是你们应得的,但是,你们必须学好中文,学好你们自己的语言,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中国人。”

    这一天晚上,几乎无人入眠,每个人都在怀着一种兴奋的心情讨论着自己看到的内容,光是显示出那种影像和声音,就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更别提那震撼的内容了。

    一个人是渺小的,比拉不禁想到当初他拼死保护着母亲和弟弟妹妹在那个废墟的家里,如果不是被赵毅的小队拯救,只能等着被饿死或者被狼群吃掉。人群聚集在一起相互帮助才是巨大的力量,而自己那张身份证后面,据说有着13亿人的巨大支持,这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啊。如果有这样的力量,那些如丧家之犬的帝国军们哪里还敢来他们的村子里杀人放火?

    这天晚上,比拉做了一个梦,自己开着那巨大的挖掘机,追着那些毁灭了他们村庄的帝国军们穷追猛打,而自己的背后,站满了欢呼的人群。

    “老师,我们能不能去大门之后看看中国是什么样子?”第二天上课,这些孩子们集体提出。

    “当然可以,只是你们必须好好学习汉语。”授课的老师和蔼的说道:“如果你们连自己国家的语言都说不好,回国怎么证明你们是中国人呢?”

    “是不是我们学好汉语,就可以回中国了?”比拉追问道。

    老师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继续在黑板上写下:

    “我是中国人,中国是我的祖国,我爱我的祖国。”几个字,只是现在这些字的含义小比拉逐渐明白了一些。

    从那以后,整个村子的人都开始认真刻苦的学习汉语,汉语水平也不断提高。

    村子的大小已经超过了他们的想象,村民们自己的房子很快就搭建完了,每家每户都有一栋三层的小楼,电灯和自来水这些村民们在难民营见到的东西,现在都直通家里,让每个人的生活都格外的便利,村子里的田地,林地也都开始分配了,每一户人家都得到了一块农田和一块林地,那里建好的仓库钥匙发到了每一户人的手上,里面化肥种粮等各种农作工具一应俱全,还有专门的农业技术员指导。那些一辈子在山村里种地的农民们看到分好的肥沃土地,都快哭了出来。

    在同一天,村民们也领到了他们这些天工作的“薪水”,无论是在工地工作的男人还是洗衣服做饭的妇女,甚至是在家闲着的老人,都领到了由中国政府发行的金币银币和铜币,和他们原先使用的货币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制作更精美,仿佛艺术品一般,几乎无法仿造,所以这种钱的用法无需教导。

    与此同时,村子里的配给制也终于宣告结束——军队不再提供炊事班和免费的正餐。取而代之的是村里的“服务社”开始出售各种产品,除了大米,面粉这些必需品外,各种零食,物品,文具,衣服,纺织品甚至电器等等还有很多叫不上名的东西一应俱全。只是,需要店员来解释用法,仅仅一天时间,服务社几乎被挤爆,负责的店员活活累晕在厕所,不过钱真心没用出去多少。

    只是此时,比拉开始有些犯愁了,毕竟此刻家里的母亲虽然身体逐渐恢复,但是毕竟还是女性,体力欠佳,平时帮助做饭洗衣服还可以,但是下地干活就费点劲了,自己的弟弟妹妹还小,自己又只能算半个劳动力,分到的田地耕种等等需要壮劳力的问题怎么解决呢?他甚至想好了辍学回家以一己之力来挑大梁的准备。

    不过村支书当晚就来到了他家,表示村里要采用“农产承包责任制”。像他这样,家里缺乏劳动力的,村里会安排他们把自己的土地租出去,承包给家里劳动力充足的家庭,自己则在村支书的监督下收取租金就够了,合同一年一签,只要有需要,他们随时可以把自己的地要回来。

    对于这个提议,还在为家里劳动力不足发愁的比拉的母亲欣然同意,她对于这些救了她全家,又给予他们新家和舒适生活的“异界人”一直保持着最大限度的信任。尤其是村支书的许诺——让孩子们读好书,识字后,将来甚至有机会可以去大城市甚至是大门另一边的中国工作和生活。

    读书识字这些本来就和山村村民一词毫无关系的内容,是只有富人和贵族阶级才能享受到的东西,现在免费赠送给他们,让他们有机会摆脱自己终日面朝黄土背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