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 >

第38部分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第38部分

小说: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郭人漳真是按照革命军指点的时间和地点,把一批枪支弹药送到了地方,耐心的等革命军派人来取。

    黄兴这边也确实派了人来取,可不知怎么搞,派去的人走错了路,硬是没取到武器。

    黄兴大怒,再派人去严厉遣责郭人漳。

    郭人漳真的好委屈,只好派人再送武器,可这一次黄兴仍然没有收到。

    可怜的老郭至少送了五次武器,黄兴这边也奇怪了,派去的人每次都走错路,正在这极度郁闷之中,突然传来一阵枪声,革命军将郭人漳的一支小部队干掉了。

    这下子郭人漳火了:玩够了没有?我就这么好玩吗?我说黄兴你就别再玩我了好不好

    打!

    黄兴与郭人漳正式进入了交战状态。

    (5)革命进军大拍卖

    凡事最怕较真。

    郭人漳这边一较真,黄兴那边就招架不住了。

    撤退,解散,过段时间再回来

    下次再回来,相隔不过月余——钦廉上思之役是1908年3月27日,这次称为河口之役,时间是1908年4月29日,但不知怎么搞的,老王王和顺越混越没出息,名字不断的往后排,这次是“中华国民军南军都督”黄明堂带队,猜猜排第二的是谁?

    关仁甫!

    就是前一次把东兴易帜经费给花得光光的那一位。

    钱都花光了,老关还是排在第二位,这说明人家就是有本事。

    而王和顺拼命折腾,现在却排到了关仁甫的后面,他到底是怎么混的,这个事不清楚,反正我们只知道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夜晚,老哥仨统率着曾参加过镇南关之役的一百多人,雄纠纠气昂昂的走过越南老街,进入了国境。

    这边有数量两百人的铁路工人在接应,警察局的兄弟们已经全部参加革命,然后又来了清军巡防营的两哨人马。

    三山聚义,兵强马壮。

    清军那军的统领王镇邦派来使者,强烈要求革命,就派了同盟会黄华廷带一个卫兵,前去招降。未几消息传来,黄华廷一到,就和卫兵一起被王镇邦这厮给斩了。

    岂有此理,革命军大怒,挥师猛进,王镇邦那厮上窜下跳,命令清军全力抵抗,却不想他的部下有一名守备熊通,觉得这王镇邦太不明大义了,遂拿手中的手枪击之,王镇邦身死,革命军因而大胜,队伍迅速扩充到了一千多人。

    继续前进,清兵络绎不绝的前来投靠,革命军人数激增到了三千人。

    此时胡汉民坐镇河南,正等待着革命军攻占昆明的好消息,可是他只收到了革命军的财务报告。

    报告如下:

    革命军战士每人每天需要三毛钱做伙食,全军三千人,伙食费用日支出超千元。

    胡汉民这边一分钱没有拨过去,全靠了革命军自己琢磨,目前琢磨到了三千五百元,这些钱:

    奖给打死王镇邦的勇士熊通二千元。

    其它战士的奖金是二千八百元。

    总计支出:四千八百元。

    亏损:一千三百元。

    胡汉民的河内总部只有二千二百元,他已经命人全部给关仁甫的右路军送去——说过了吧,人家老关硬是亲生的,混得那叫一个明白。

    胡汉民在河内电报孙文:给钱,给钱,只要十万就行,求你了

    若得十万金,分半先为粮食之用,分半预备子弹之补充,则大军所至,势如破竹,攻城略地,无后顾之忧矣。

    孙文回电:去找一个叫弼翁的,还有一个叫陆秋杰的去要钱。

    胡汉民:去过了,人家说没钱

第37章 紫禁城偷拍案(2)() 
孙文:你可真叫笨,有这么张口要钱的吗?把云南矿营专利给他们

    若秋君或弼翁此任此十万,当酬以云南全省之矿权专利十年也。

    不知道弼翁与秋君这哥俩是否拿到了云南矿营的专利权,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革命军硬是没有拿到钱。

    只有后撤。

    (6)人才大批发

    孙文筹款,说不尽的艰难,都是侨民们三块两块硬凑起来的,搞一次弄到手一千两千,就算是多的了,没办法跟梁启超一家伙弄二十五万相比。

    更惨的是,孙文偿试过卖革命债券,可是债券早就到期了,非但无法偿还,还要求股民们追加投资,颇有点中国股市的意思,不见分红,老是扩股,股民们岂能乐意?所以这筹款之事,愈发的艰难。

    实在弄不到钱,孙文灵机一动,计上心来,颁发委任状,委任黄兴为云南革命军总司令,派黄兴去云南接替黄明堂的指挥。

    人才最值钱,给你们一个黄兴,怎么值十万八万的吧?

    估计当时孙文是这么考虑的。

    黄兴兴奋的赶了去,可是黄明堂心里老大不乐意,本来事先说好的让自己做一把手,官拜大都督,不曾想这又弄出来一个总司令,自己一下子成了二把手了,老黄心里就闹起了情绪。

    黄兴却不管那么多,只管催师猛进。黄明堂搞怪,故意给黄兴一百人,让黄兴自己带队前行。黄兴当下带领这一百人就往前走,堪堪行出不足里许,突听身后一排枪声,黄兴急忙回头,发现那一百人全都坐在地下了,不走了。

    好说歹说,黄兴嘴皮子磨破,众士兵才无精打采的爬起来,跟在黄兴身后一步一顿的慢慢走,走着走着,黄兴一扭头,发现身后的士兵都不见了,诧异中再把头扭回来,发现刚才走在前面的士兵也不见了

    全都逃了。

    后人评价:黄兴的军事能力确实有点不足,他大概与一个保安团长的能力差不了多少,这也是郭人漳老不服气的原因,至少郭人漳的军事能力比黄兴强多了。

    士兵都逃了,黄兴一个人再往前走也没什么意思,就只好返回河口,问王和顺叫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王和顺解释说问题还是出在兵少子弹少上,这仗就没法打。黄兴就想抽调精锐部队,亲自带队,先把蒙自打下来。

    于是黄兴下令全体集合,众士兵听了,拿眼瞧瞧黄兴,都晃荡着膀子回屋睡觉去了,没有人一个听黄兴的。

    黄兴气坏了,心想这支部队战斗力太差了,不听话也没什么,如果找回我的老部队来于是黄兴重返河口对岸的越南老街,想招集自己的人马。不料他刚刚走进老街,就被法国警察抓了起来,法国驻越南总督吩咐:把那个日本人,卖到新加坡去走批发价。

    黄兴被押上船,一打听,得知此前王和顺防城之战时,有刘永德及五位革命志士也是被法国佬卖到了新加坡,但人家走得却是零售价。

    都是个卖人,上次五个人走零售价,现在轮到了他黄兴,居然按批发价,这不是胡来吗?

    黄兴气炸了肺!

    有分教,黄兴一怒,老街火起,法国佬终将为他们这种可耻行为付出惨重代价。

    (7)革命军大战法国兵

    黄兴走了,驻扎在河口的革命军遭到清军猛烈的进攻,抵挡不住,最后剩下的六百志士不得不退入越南,进入到了越南太原府的境内。

    这时候讨厌的法国佬又来了,让革命军缴械,遭到了革命军的断然拒绝。

    法国兵急了,上前强行缴械,被革命军按住,一顿暴打。

    缴械不成,来了更多的法国兵,奈何这边革命军有六百人,打清兵不成,打人数稀少的法国兵还是不在话下的,当即将法国佬打得丢盔御甲,狼狈而逃。

    革命军确实不怕法国佬,主要是因为法国兵人数太少,总共才两三百人,法国训练的越南人军队战斗力又太差,武器也落后,革命军当然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法国人愤怒的鸣枪。

    革命军兴奋的鸣枪。

    鸣来鸣去,一个法国兵不知何故,突然脚下一滑,啪唧摔倒了。法国佬大骇,以为他被革命军打死了,立即枪口平端:砰砰砰

    革命军毫不客气的举枪还击:砰砰砰

    这下可好,革命军和法国兵打了起来。

    法国人跑来助战,所有的革命党人也跑来助战,战火迅速扩大,东起太原府的左州,西至保胜老街,全部成为了战区。枪弹横飞,硝烟弥漫,越南境内乱成了一片。

    对面的清兵看得大喜,就趴在边境线上充当啦啦队:打,打,打死他个王八蛋

    法国驻越南总督急了,急忙四处寻找孙文,却哪里能够找得到?找不到孙文,这场战事就没有办法解决,革命军这边人多枪猛,再加上不断有革命党人运来弹药补给,瞧这架式,庶莫是要解放越南不成?

    三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找到孙文,而革命军和法国兵的交战愈发激烈,原来的战区此时已经成为了无人区。这时候法国驻越南总督醒过神来了,孙文那厮压根就不想让你把他找到,这是因为孙文生了法国人的气因为前段时间,清廷向法国施加压力,强迫法国逐孙文出境,所以孙文非常的不高兴。

    没办法,只好去找当地的华侨侨民领袖梁正礼,央求梁正礼出面调停。

    于是梁正礼出来做和事佬,他两头跑来跑去,整整跑了一个多月,总算是谈妥了条件。

    法国人这边的条件非常简单——革命军统统缴械。

    那革命军这面的条件呢?

    不知道——但是缴了械的革命军前脚被押上船,送离越境,后脚孙文就回来了,舒服舒服的住进了他在甘必大街六十一号的宅子,而法国佬再也不提将他驱逐出境的事儿了

    只是那六百革命军就惨了,被法国人送到新加坡,新加坡的英国人不要,又送回来,法国人又送回去,英国人再送回来,法国人再送回去如是几番,最后英国人将这六百志士全部拷起来,拖上岸关进了监狱。

    此后就是大营救,请了律师做担保,将六百志士全部保了出来。

    下一个问题就是六百志士的就业,专门为志士们办了一个中兴石厂,部分志士转型成为了采石工人,其余的志士们,分别被送到槟榔屿,吉隆坡,吡叻文岛等地,有的去了矿场采矿,有的去了农场务农,总之都成功的融入到了社会的主流生活之中。

    统计河口战役,功劳最大的要数王和顺,孙文为了表示嘉许,专诚将王和顺接到甘必街六十一号,以国士之礼待之。

    此时已经是1908年8月间,正是大中国陷入裂变的最前夜,有分教:

    同盟会二度分裂,暗杀团再现江湖,袁世凯折损其足,老慈禧一命呜呼最热闹的喜剧,终于上演了。

    (8)孙文三招大杀手

    话说自从上一次同盟会倒孙风波之后,孙文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孙文采取了三大手段对付章炳麟等人。

    一招:断其粮草。孙文断绝了对由章炳麟担任主笔的民报财务支持,再也不给章炳麟一文钱,饿得章炳麟到处蹭饭,经常是一天只能啃到一块麦饼。章炳麟苦苦哀求,央求孙文别这么搞,好歹给口吃的,但孙文硬是装听不见

    或无复音,或言南洋疲极,空无一钱,有时亦以虚言羁縻,谓当挟五六千金来东(相)助,到期则又饰以他语,先后所寄,只银圆三百而已

    二招:另起炉灶。实际上孙文这时候早就不打算再带章炳麟、陶成章等人玩了,这些人不好玩,现在孙文主要以胡汉民,汪精卫这哥儿俩为班底,把南洋的同盟会统统改组,同盟会不要了,另行成立一个“中华革命党”。

    到了1908年的秋天,南洋同盟会的分支已经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同盟会总部,各地同盟会有事情要向南洋分支的胡汉民报告,没人搭理章炳麟和陶成章,东京同盟会已经是名存实亡。

    三招:绝其后路。这一招最是狠辣,此前孙文已经放弃了民报,任由章炳麟饿着肚皮硬撑着,等看看章炳麟饿得差不多了,孙文突然对民报恢复投资,章炳麟正欲大喜,惊见他的主笔已经惨遭撤销,这张报纸归了小帅哥汪精卫了。

    可想而知章炳麟是多么的悲愤。

    但更愤怒的,还是要数着陶成章。

    初时,陶成章眼见得章炳麟饿得打晃,民报已经撑不下去了,就一咬牙,离开东京前往南洋募捐,但却被孙文及其支持者沿途阻截,言称:南洋同志甚少,且多非资本家。建议陶成章回东京找钱。

    陶成章急了,找到孙文,说明他是为了秋瑾的联省起义而来,至少需要五万元,孙文立即脱下手腕上的手表:就这个了,值不值五万?

    孙中山四处张罗,无法筹措,乃出其手表等物,嘱往变款,以救燃眉之急。

    孙文当场脱下手表,他的支持者认为这是最真诚不过的态度,可在陶成章看来,这不过是戏弄他而已。

    从此陶成章绝口不提同盟会三字。

    光复会再出江湖,陶成章独走南洋。

    却不想,南洋华侨只听说过同盟会,不晓得光复会是做甚事的,听陶成章讲来说去,才知道两家原是一家,捐款就不太积极,更气人的是,有的当场表示捐款,却是只举牌子不拿钱,当着面说得好好的,可等陶成章去拿钱,却再也找不到人影儿

    陶成章终于知道了弄钱不容易,就收起自尊心,再找孙文,央求孙文开一张介绍信,以便各地收款。

    孙文断然拒绝。

    陶成章怒不可竭。

    遂有孙文罪状一文横空出世,掀起了同盟会党争的腥风血雨。

    孙文罪状,是同盟会中最大风波,此文声称:馨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无尽文中指责孙文残贼同志之罪五条,蒙蔽同志之罪状三条,败坏全体名誉之罪状四条

    总之很严重。

    节骨眼上,销声匿迹多年的康有为、梁启超哥儿俩也冲了出来,闹扎猛凑热闹,发表文章修理孙文:

    孙汶腔中,何尝有一滴爱国之血,眼中何尝有半点爱国之泪,心中何尝有分毫爱国之思,不过口头禅焉耳!

    全乱套了。

    首先是孙文抛开同盟会,不要了,另行组建中华革命党,南洋同盟会分会积极响应,统统改名为中华革命党,可是这个新名称,老百姓不认

    偏巧章炳麟和陶成章也有点犯糊涂,那同盟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