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 >

第55部分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第55部分

小说: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现在正式宣布,本人放弃大都督的官位。不过呢,还有一个副都督刘英,我的大都督可以放弃,至于刘英本人的意见,我表示尊重他的选择。

    共进会诸人心里悲愤,噢,我们共进会出钱,出人,连个虚名也要让出去,凭什么啊?于是共进会杨玉如挺身而出,给会议添乱。

    杨玉如说:我完全同意大家的意见,坚决无条件的表示支持。不过呢,革命可是桩大事,万不可陷入到群龙无首的局面之中。所以我的意思呢,大家不妨推举出个大元帅来,等起事的时候,也好居中调度。

    叫杨玉如这么一搅和,前面诸人的发言等于白说,刘公虽然放弃了大都督,可这里还要推举大元帅,这不明摆着给大家心里添堵吗?

    结果这个大元帅,硬是推举不出来——人家大股东连大都督都放弃了,余人谁还有资格做这个大元帅?

    明摆着,这会是开不下去了。幸亏党人居正想出来个好法子。他说:我也赞成推选大元帅,但是无论推出谁来,在场的人中,总有不服气的。所以我建议,我们立即与同盟会的人取得联系,请黄兴来,要不就请宋教仁来,实在不行来个谭人凤也凑乎,反正不管谁来了,大家肯定都会奉其号令行事,这总该没错吧?

    孙武听了大喜,说:居正所言极是,极是。大财主刘公却摇头:没错是没错,不过我提一个附议,同盟会是秘密机关,干的又是掉脑壳的勾当,绝非是一纸文书就能够请来的。所以我建议,派代表前去上海迎请。嗯,同时呢,代表还可以带一笔钱去上海,捎带采购一批手枪回来。

第53章 听领导的就错了(2)() 
众人纷纷附议,立即推举出了居正,杨玉如二人为代表,拨款1000元,用以购买手枪。

    (6)新政府横空出世

    当居正和杨玉如赴上海之后,武昌的共进会与文学社,继续召开秘密会议,仍然是商议新政府人选的问题。

    新政府人选的问题太重要了,现在不把政府班子成员确定出来,怕就怕别人抢了先。现在确定领导班子人选,还有一桩便利之处,那就是几个重要的当事人都不在——居正和杨玉如在上海,蒋翊武被朝廷派到了岳阳驻扎。人少了,矛盾就少,容易快速制订出方案。

    未来新中国的政府人选,很快就出阁了:

    总理:刘公——他是大财主,革命的大股东,而且连大都督都辞了,补偿他个总理,未尝不可。

    军事总指挥:蒋翊武——蒋翊武虽然缺席,但刘复基代表他发言,夺得了这一重要席位。

    参谋长:孙武。

    下设各部,分别是:

    军务部正长孙武,副长蒋翊武;

    参议部正长蔡济民,副长高尚志,徐达明;

    内务部正长杨时杰,副长杨玉如——看看,人不在场,才给了个副长。

    外交部正长宋教仁,副长居正——这两人也不在场,全给塞外交部去了。

    理财部正长李作栋,副长张振武——张振武虽然只是个小学教师,但却一定要争这个理财的职位。皆因他除了妻子之外,还还六个美貌的外室,这些女人都是要花钱的,所以张振武占领了理财部。

    调查部正长邓玉麟,副长彭楚藩,刘复基;

    交通部正长丁立中,副长王炳楚;

    除诸部外,下设参谋12名,分别是:张廷辅,徐万年,杜武库,王宪章,吴醒汉,唐牺支,李济臣,黄元吉,王文锦,杨载雄,张斗枢,宋镇华等。

    下设秘书5名,分别是:谢石钦,邢伯谦,苏成章,蔡大辅,费榘等;

    军械一名熊秉坤,司刑一名藩善伯,司勋一名牟鸿勋,司书三名黄元斌,袁汉南,罗秉襄;会计两名梅宝玑,赵学诗(梅宝玑,赵学诗两人,都是年龄不过十几岁的小朋友,连小朋友都成为了政府高官,这个政府实在是有点太年轻);庶务四名刘玉堂,钟雨亭,李白贞,刘燮卿。

    还余下好多人,没地方安排,怎么办呢?

    弄个政治筹备员吧,算一大筐,把各门各派的兄弟全都装进去。于是,这个政治筹备员的名单,立即蔚为大观起来:

    刘公,孙武,居正,李亚东,胡瑛,李长龄,詹大悲,刘复基,邢伯谦,牟鸿勋,查光佛等。

    会议最后议项,由孙武做总结报告。

    孙武说:新政府的各位领导们,大家好。现在大家虽然都已经领导了,可你们这个领导,要想走马上任,非得等到革命起事,占领武昌之后才可以办公,如果现在就着急忙慌上任,那脑壳可就有点危险。所以呢,现在大家都是领导,也还都不是领导,都得挽起袖子来干活,懂裁缝的缝制军旗,懂金石的篆刻印玺,有才华的抓紧写告军政各界书,各社会各界书,各世界各国书总之,除了工作,再有一个就是保密,九尺绫罗七尺刀,八月十五杀鞑子,我们起事的时间就定在八月十五,重复一遍,死生倏关,涉及掉脑壳的事情,大家万万不可泄密。

    (7)铁血十八星

    新政府人选确定之后,大财主刘公,让三个武昌中等工业学校的学生,到他的寓所来。

    这三名学生,分别是陈磊,赵师梅,赵学诗。

    陈磊,是革命烈士陈谭秋的弟弟,赵师梅,此后他将是中国最早的教授之一,而赵学诗则是赵师梅的亲弟弟。当时这三名学生都只是十几岁,属于跑腿的“小夫子”。等三人来到之后,刘公开口道:

    陈磊,你是机械系的学生,赵师梅和赵学诗,你们俩是电机系的,在学校里你们能弄到绘图仪器,而且你们都会绘图,正好派上了用场。这不,咱们马上就要革命了,革命就得有革命的旗帜,这旗帜就由你们来完成。

    此旗号十八星,内为红地黑九星,此象征着铁血,表示咱们革命是一定要流血的,一定要使用武力。黑九星的内外角,共有18枚金黄色的圆星,代表着关内18个行省,黄色表示黄帝子孙。这面旗就交给你们三人缝制,所以你们一定要找家可靠的裁缝店,秘密缝制20面,到时候起事的时候用。

    刘公只顾在这里哇哩哇啦,却不知道他又犯下了严重的政治错误。

    什么错误呢?

    刘公只是沉浸于创造历史的兴奋之中,哪里晓得早在多年前,孙中山就因为和黄兴争夺创造历史的权力而吵成一团。当时孙中山力主青天白日之徽帜,黄兴却坚持要用井字徽帜,并认为井田乃社会主义之象征,革命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当然应该使用井田徽帜。

    孙中山讥笑黄兴的井田徽帜“不美术”,就是不好看,太丑的意思,还指责说黄兴的这玩艺太复古,不新潮。可是黄兴坚持,孙中山终于翻了面皮,掷旗于地,厉声吼道:我在南洋,千百万同胞托命于这面旗,如果你黄兴想废除这面旗,就先得过我这一关!

    为了一面旗,孙中山竟然翻了脸,让黄兴说不出来的没情绪,为了避免革命分裂,黄兴只好委屈自己,做了让步。但心里太过于委屈,所以黄兴写信给胡汉民,信中说:

    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其次亦功成而不居;先生何必须执着第一次起义之旗?然余今为党与大局,已勉强从先生意耳。

    孙中山为了一面旗不惜与黄兴翻脸,而共进会偏偏要扔开青天白日,另立新帜,摆明了是在实现焦达峰始创共进会时,对黄兴所说的那句话——异日公功盛,我们附公。我功盛,公亦当附我——共进会是打算和同盟会较量较量,看看是谁最先取得革命的成功。

    陈磊,赵师梅及赵学诗三名年轻学生,不晓得这里边的弯弯道道,跟在大财主刘公屁股后面,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话说这三人领命之后,先回到学校,偷偷的利用绘图装置将图纸绘好,然后找了草湖桥一家裁缝店,这家裁缝老板端的胆大,这种活也敢接。活虽然是接了,可是白天的时候不敢缝制,生恐被旗兵逮到,满门抄斩,只能是等到晚上打烊之后,夜深人静时偷偷的缝制。

    裁缝店老板的工作效率极高,很快就缝制了18面旗,还差两面,陈磊三人就将这18面旗取出来,送到了小朝街85号起义军总部。

    旗送去后,却不防10月9日,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一声惊天动地的震响,将这18面战旗暴露出来,并彻底断绝了这次起义的全部希望。

    (8)星云四散大逃亡

    俄租界宝善里14号,是共进会的秘密机关,党人聚集在这里,紧张忙碌的装制炸弹,共进会的会首孙武在现场指挥,正忙碌着,大财主刘公的弟弟刘同,叼着支香烟进来了,凑近一枚炸弹掸了掸烟灰,说:这玩艺儿到底管不管用啊?一言未止,只听一声惊天动地的震响,刘公的弟弟血肉模糊,孙武也被炸得七荤八素,满脸是血。

    当下众人慌了神,忙不迭的上前架起孙武,急忙出门去看医生,下了楼就听警笛狂响,一伙俄国巡捕冲了过来:刚才的,是什么震响?

    孙武急忙用条毛巾遮住淌血不止的脸,应答了一句:不晓得,听动静好象就在附近,要不你们去找找看?

    俄国巡捕绕过孙武,冲入了宝善里14号,孙武趁机逃到医院治病,而这边俄巡捕却将宝善里14号的相关文件,书信,共进会会员的名单统统抄走了,然后通知现任督抚瑞瀓。瑞瀓打开名册一看,顿时乐了:哈哈哈,这扯不扯,这乱党成员,居然个个都是在册的新军,官也有兵也有,还有上学的学生,你说这些学生不说好好上学,搅合这杀头的营生干什么呢?统统与我拿下。

    在一边的亲信铁忠吓坏了:大帅不可,万万不可,这乱党成员,竟然都是在册的新军,他们手中有枪有炮,若然是处置不当,只恐激出事来,莫不如息事宁人,假装就没这回事得了。

    瑞瀓冷笑:你息事宁人,乱党就不爆乱了吗?就不杀人放火了吗?醒醒吧,斗争是残酷无情的,掩耳盗铃与事无补,不显霹雳手段,不现菩萨心肠,只有除恶务尽,将乱党统统捉起来,才能够换得天下太平。

    督抚命令下达,关闭武昌城门,禁止出入,旗兵将按乱党名册,逐一捉拿。同时将武昌新军的子弹全部收缴,连子弹都没得有,看你们还怎么起事。

    霎时间武昌城中,党人四散而逃,逃得最快的是缝制铁血十八星旗帜的裁缝店铺小老板。此人逃得干净利索,直到中华民国成立,也没人找到他的下落。

    (9)捕探临门

    共进会秘密机关被查抄,此事被党人邢伯谦得知,立即飞奔到小朝街85号。这里是文学社的秘密据点,文学会的大魁首蒋翊武和刘复基,正在激烈的争吵之中。

第54章 听领导的就错了(3)() 
之所以发生争吵,是因为蒋翊武收到了黄兴的来信,信上说:革命起事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等到全国各省的革命党全都商量妥当了之后,大家一起来搞,武昌万万不可搞自由主义,不等大家自己先干起来。黄兴要求,湖北新军起事,最好能推迟两个月,千万莫要急。

    看了这封信,蒋翊武就有些犯难,找来刘复基商量,刘复基一听就急了,他辨解说:武装起义这种事,不是蒸馒头热包子,由着你摆来弄去。武装起事是一大群人一起来搞,一旦大家的情绪起来了,就算你不想搞也不成了。而在大家情绪低落的时候,就算是你想搞也搞不起来,所以呢,眼下的情形是,第八镇新军起事,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没必要听黄兴的话。

    可如果不听黄兴的话,一旦起事之后,得不到各省的响应,起义就缺乏后劲,没钱没粮,更乏弹药补充,难以持续。蒋翊武犹豫不决,于是决定把新军各标营中的革命党代表全都叫来,群策群力,大家一起来商量。

    众代表来到之后,闻听起事要推迟两个月,顿时全都炸了锅。盖因起义的消息,早已走漏,如果再推迟两个月的话,只恐是夜长梦多。怕只怕等到两个月之后,大家已经全都被清廷捕探逮了去砍头,大家全都死光了,还起个屁义啊。

    大家说得也在理,可黄兴的命令总不能不听吧?蒋翊武正在为难,这时候刘复基喝斥道:小蒋,你莫不是胆小怕死,不敢下达命令?

    蒋翊武怒不可竭,掏出手枪来,啪的一声拍在桌子上,大声吼道:哪个龟儿子说老子怕死来着?群治学社是哪个建立起来的?是老子!振武学社是哪个建立起来的?是老子!文学社又是哪个建立起来的?还是老子!告你们说,这些秘密机关,但凡有一家为清廷侦破,老子也早就掉脑壳了!老子连掉脑壳都不怕,岂是贪生怕死之人?

    刘复基笑道:既然你不怕死,那就下令起事吧。

    蒋翊武:命令下命令这事兹体事大,还需从长计议,要不你们大家先回营吃饭,让我再想想?

    众代表气沮,全都回营吃饭去了。大家刚刚离开,这时候共进会的邢伯谦从汉口跑来了,告诉大家汉口秘密机关失事的消息。

    蒋翊武听了,先是呆若木鸡,继而泪如雨下。

    刘复基见此情形,激愤的吼道:都你娘的这时候了,哭有个屁用?莫不如今天夜里,就干起来吧。

    蒋翊武嚎淘大哭,仍然是举棋不定。这时候共进会的邓玉麟也来了,对蒋翊武说:老蒋啊,我们共进会算是完蛋了,被人家连锅端了,只能指望你们文学社了。现在你已经是起义的总指挥了,共进会将士的生死,就操在你的手上,请你快点下命令吧,否则大家全都完了。

    到了这一步,蒋翊武已经是别无选择,当即发布命令:

    现在我命令,各标各营做好准备,湖北第八镇新军弟兄们,定于今夜午时起事。

    命令下达之后,大家忽然想起来一件事:对于新军中的起事动向,督抚瑞瀓那厮是早有所察,所以提早将新军兄弟们的子弹全都收缴了。目前众家兄弟人手一支空枪,连子弹也没得有,只怕今夜这个义,没办法起。

    幸好革命党人也提早藏起了一些子弹,就命令彭楚藩,杨洪胜二人,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