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来救国-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小事,扰了大家的兴致,那得打屁股的。
很快,报信的人被带了进来,是一个齐军的士兵,骑马赶路赶得急了,大冬天的都冒了一头的汗。
“你是何人?有什么事情要禀报?”
高伟厉声问道,这样欢庆的场合被打搅了,人们都围过来看发生了什么事情,让高伟有些恼了。
来人跪下禀报:“禀报皇上,我是段德举将军派来的,现在城外正在激战。”
“激战!”
不只是高伟吃了一惊,旁边的人都大惊失色。
莫非是突厥援军来了?趁着大家吃饭喝酒了,来了一个出其不意的偷袭?
“快说,具体是怎么回事。”
高伟的酒意早就不见了,这好不容有了一点胜果,别不经意间就飞了。
来人结结巴巴的禀报道:“皇上,是这么回事。段将军派人将皇上赐给的酒食送给了突厥俘虏,但是奚人认为不妥,他们就冲进突厥俘虏的营地,抢夺酒食,双方打起来了,形势已经一发不可收拾了。”
下面的屈突庆面红耳赤,怎么自己的族人这么不给面子,如此重要的场合,这不是给自己添堵吗?
屈突庆上前道:“皇上,臣有责任,臣这就去叫回族人。”
高伟略一思索,奚人和突厥俘虏,谁对他重要呢?
自然是奚人了,现在奚人骑兵是他的雇佣军,替他立下了赫赫功劳,以后还想着让他们帮忙去打周国呢。
所以,奚人需要约束,但不可得罪。
虽说杀降不祥,但那是奚人动手的,不是齐军。突厥人要怪就怪奚人吧。
只要奚人和突厥的仇恨越大,奚人就会越依靠大齐。
确立了处理的原则,高伟知道怎么办了。
“屈突爱卿,你马上前去处理此事,记住,不可冒险,有把握了才进入乱地。屈突爱卿,你对朕很重要。”
屈突庆听到皇上如此高看自己,两腿一跪,热泪盈眶,“臣臣遵旨。”
高伟又派了一百御林军骑兵给屈突庆当护卫,保护他前去处理此事。
阿史那摩奇和阿史那庵逻惊闻噩耗,等屈突庆走了,向高伟哭诉:“皇上,当日我们突厥人放下武器,皇上可是答应过我们,确保我们突厥族人的安全的呀。”
高伟也挤出眼泪道:“哎,朕也不曾料想奚人会如此横蛮,朕再派军队,前去隔开突厥族人和奚人,确保双方安全,你们看如何?”
阿史那摩奇和阿史那庵逻道:“多谢皇上,不过,挑起事端的奚人必须处死!”
这样的要求高伟自然不能答应,要是处死奚人,不是让奚人对大齐产生怨恨?
这事啊,还得糊弄一下突厥人,但是该怎么回复突厥人呢?
高伟觉得有点伤脑筋。
第266章 积德()
高伟想了一下,对阿史那庵逻说道:“殿下,朕会调查清楚,要是哪个奚人无端挑起此次事端,朕一定会处死他,给殿下和你们的族人一个说法。”
这话很含糊,调查清楚,这要多长时间?能不能有结果?都是两说的。
但高伟算是给了阿史那庵逻一个面子,至少是口头上。
就算是高伟不答应,他阿史那庵逻又能怎样?
阿史那庵逻见好就收,拱手道:“多谢皇上。”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大家也就没有兴致继续吃饭喝酒了。
高伟让阿史那庵逻和阿史那摩奇就留在刺史府中休息,他们的房间外面都派了侍卫把守。
只要突厥人没有了头领,想必是群龙无首,闹不起什么风浪来。
为了以防万一,高伟让封辅相去城墙上面巡视,同时关闭四门,务必让马邑城不起乱子。
至于其他事情,等天亮了再说。
刺史府也加强了戒备,高伟的房间外面,密密麻麻都是他带来的御林军,砍刀队入城的将士也守卫着皇帝,无人可以越雷池一步。
城门关闭之后,内外消息隔绝。
城内得不到城外的消息,但封辅相站在城墙上面,遥望西边突厥俘虏的营地,只见一片火光,隐约传来喊杀声,直到下半夜才平息。
封辅相估计了一下,这一晚上,不知道多少人人头落地,真是悲惨啊。
不过,他也庆幸一下,这乱子是出在城外,与他无关,而且马邑城也安然无恙。
天亮不久,高伟就带着护卫来到城楼,让人出城去打探消息。
哨探刚刚出城,就碰到了段德举派来的信使。
哨探就问了一句:“兄弟,情况如何了?”
信使露出笑脸,回答哨探道:“段将军已经平息了动乱。”
哨探就谢了一声,继续却确认一下。
信使就继续往马邑城进发,把消息禀报给皇上。
高伟接到禀报之后,没有立刻出城。
他想等刚才派出的哨探确认之后,再去县城看一看。
过了不久,哨探就回来了,禀报道:“皇上,小人去现场看了,已经平息了。”
高伟问道:“具体情况打听清楚了吗?”
哨探道:“小人查看了,营地里都是尸体,已经没有一个活着的突厥人了。”
高伟深吸了一口气,没有一个活着的突厥人了?
这奚人也真是太残暴了一点吧,一个活口都不留。
突厥俘虏可是不下五六万人啊。
“那奚人和我军伤亡如何?”
哨探回答道:“我军没有参战,所以没有伤亡;奚人倒是死了一千余人。”
高伟有点伤脑筋了,这些死去的奚人要不要给抚恤啊?
按理说,他们是擅自行动,给自己添乱了,给抚恤没有理由。
但是,自己还想着继续使用他们,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助力,不给点抚恤怕是会让奚人以为大齐不关心他们。
算了,抚恤可以给,但得换一个名义。
比如
比如说找一个寺庙的高僧,给奚人做做功德,顺便给奚人一些好处吧。
想到就去做,这是高伟的风格了。
“封爱卿,这马邑城可有什么寺庙没有?”
高伟问封辅相。
封辅相一愣,他不知道高伟的心思,也跟不上高伟的思维。
于是,封辅相思索了一下,回答道:“城中倒是有一座青莲寺。”
高伟点点头,“你派人去请他们的方丈来一下,要客气一点。”
封辅相拱手道:“臣遵旨,臣这就去派人。”
“好,封爱卿辛苦。”
高伟等了一下,就来了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僧人,一幅慈悲的模样。
“大师,如何称呼啊?”
僧人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回答道:“老衲法号善能,见过陛下。”
高伟笑着道:“善能大师,现今城外战火纷飞,无数生灵涂炭。朕想请大师做一场功德,超度亡魂,大师可愿意?”
善能道:“老衲愿意为陛下效劳。”
“那好,就请大师召集弟子,随朕出城吧。”
善能道:“遵旨。”
善能派他的徒弟回寺里叫来几十个僧人,带着法器,集合在西门。
高伟请善能登车,与他一起出城,其他人都尾随其后。
大队人马出了马邑城西门,朝突厥人的营地而去。
半路上,屈突庆、段德举等人先后来迎接。
屈突庆很尴尬的跟高伟汇报:“皇上,臣无能。臣昨夜来到突厥营地时,里面已经大乱,臣声嘶力竭的喊,可是不能制止乱子。现在我的族人都已经回到我们的营地了。”
段德举的汇报和屈突庆差不多:“皇上,奚人和突厥人起了冲突之后,就开打了。两边杀得眼红,臣也不能制止。”
高伟在脑海里面想象了一下昨夜的情形,奚人有马有武器,人又悍勇,善于配合。
相形之下,突厥人就吃亏了,他们手无寸铁,只能被人家压着打,按着杀,赤手空拳的去搏命。
双方见了红之后,那自有不死不休了。
屈突庆在这么混乱之下,奚人本来就是因为利益才结合在一起,成为雇佣军,与屈突庆并没有严格的上下关系。
等到杀红了眼,屈突庆才从马邑城过来,奚人才不会因为屈突庆的几句呐喊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事,不能怪屈突庆。
但也提醒高伟一个问题,奚人雇佣军的纪律还是要想办法解决,不能让他们率性而为。
至于段德举,那就好理解了。
齐军和突厥人杀来杀去,对突厥人本来就没有什么好感。
奚人和突厥人互相杀来杀去,大家看看就好,反正死的也不是大齐的人。
“好了,朕知道了。两位爱卿,随朕一起去看看。”
高伟想明白了,就打算去看看情况。
突厥人的营地早已被齐军团团围住,就算是奚人,也不能靠近了。
当高伟来到外面,就下了车,领着众人进去现场查看。
营地里面还有些没有烧完的木头还在冒着袅袅黑烟,高伟举目一看,吓了一跳。
惨,真是太惨了。
整个营地里面,都处都是尸体,仰着的,趴着的,全尸的,断成几截的,一脚踩上去,鞋底都是血。
和尚们都闭上眼睛,默默的念着:阿弥陀佛。
第267章 可汗的暴怒()
高伟也叹息一声,“太惨了。”
屈突庆有些不自在了,谢罪道:“臣约束部属不力,请皇上治罪。”
高伟摆摆手,“屈突爱卿,这事朕不怪罪于你。过几天,朕要和爱卿说说怎么改善一下军纪。”
屈突庆道:“臣遵旨。”
高伟转头问段德举:“段爱卿,昨夜可曾有突厥人逃走?”
段德举道:“有,约有数百人夺了奚人的马匹,杀出去了。因为天黑,道路难辨,臣就没有派人去追赶。”
高伟道:“是啊,天黑路不好走,人家又会骑兵走夜路,追不上就不追了,免得损兵折将。”
段德举唯唯诺诺的应了一声:“是的,皇上。”
高伟开始琢磨起这件事的后果起来。
既然有突厥人逃走了,这个消息肯定会传回突厥。
那么突厥的佗钵可汗会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高伟来了一个换位思考。若是自己就是突厥的佗钵可汗,数万族人投降后被敌人杀害,那自然是要报仇的。
但是仇人要两个,一个是奚人,一个是齐国。
佗钵可汗的怒火会发泄到奚人还是齐人身上?
按照常理,一般来说柿子挑软的捏。奚人也是草原的一大势力,虽然人不及突厥人,国力不及突厥强盛,但也不好惹。
齐国则是被突厥人看瘪了,不知道这次战胜突厥,会不会改变佗钵可汗对大齐的印象。
如果佗钵可汗还是秉着老印象来报仇,高伟估计佗钵可汗八成还是要来找大齐的麻烦。
所以,大齐还是要做好准备,抗击突厥人的复仇。
再看看满眼的尸体,高伟觉得应该尽快都挖个坑埋了他们。
于是高伟对段德举道:“段爱卿,你就辛苦一下,带着人把这些突厥人的尸体和奚人的尸体分别埋了,我已经请来了高僧,会为他们做场法事,让他们的亡魂安息。”
段德举答应了下来,高伟就回到大帐,这里的事情就交给了段德举来负责。
高伟收到了并州陈智送来的钱,手头宽裕,就让几个僧人陪着士兵们给奚人阵亡的将士每人给了“丧葬费”,其实就是抚恤钱换了一个名号,让他们的亲朋故旧给带回去给他们的家人。
高伟估计突厥人很快会来报复,就留下奚人雇佣军,让他们留在这里,一是做大齐的帮手,二是增加一点奚人和突厥的仇恨。
只要突厥的佗钵可汗看到奚人的名号,自然会想到举起屠刀屠杀突厥俘虏的是奚人。
他们闹得越厉害,越是相互仇视,高伟就会越开心。
与此同时,高伟还请来屈突庆和段德举,商议一下如何提高奚人骑兵的纪律,让他们听从号令。
商量来商量去,三人想出一个办法,就是用钱来说话,听话的多给钱,不听话的少给钱或者干脆赶走。
他们愿意帮大齐打战,本来就是冲着利益而来,那么利益就是他们服从命令的最主要理由。
取得了一致的意见,高伟就拟定了一些规则,让屈突庆去奚人的营地宣讲。
先把丑话说在前,到时候若是不服从命令,被少给了钱或者赶走,那也是自找的,不能怨人呢。
临近薄暮的时候,天色微黄,马邑城西北百余里的山道上,三百余骑正缓缓而行。
他们都是草原人的打扮,穿着兽皮缝制的袄子,山道寒风阵阵,他们就裹紧了皮袄。
如果自信看他们的样子,就看得出他们很狼狈,脸上尽是烟熏火燎的痕迹,有人身上还带着伤。伤口早已凝固,但还是隐隐作痛。
他们就是昨夜从奚人手里抢到马匹、夺路而逃的突厥俘虏。
悲伤、愤怒的气氛笼罩着这支劫后余生的小队伍。
他们现在又累又饿,但也顾不上了,只想着赶紧回去,把这个消息带回草原,让可汗为枉死的族人复仇,让举起屠刀的刽子手付出代价。
前面突然传来哒哒的马蹄声,这支队伍就如同惊弓之鸟,所有的人纷纷举目望去。
虽然前方是突厥人的地盘了,应该不会有敌人,但奚人神出鬼没,还是让们很担心。
他们现在的状况很糟糕,身体饥饿,没有力气,没有武器,更没有士气,经不起任何一战。
渐渐的,来人近了一些,突厥人看到了来的是两个骑士,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们虽然没有什么战斗力,但是人多啊,不至于两个骑兵都打不过的。
等到看清来人的眉目和衣着,突厥人欢呼起来,这是他们的族人。
“哎,这边,这边,都是自己人。”
他们大声的召唤,让来人知道是自己人,不要产生误会。
那两个骑兵听到骤然有人大喊,吓了一跳,等看清楚是自己的人之后,才疑惑着打马来到这支突厥人的队伍跟前。